簡介

說明
碑主谷朗(218~272),字義先,桂陽(治在今湖南郴縣)耒陽(今湖南耒陽縣)人。三世仕吳為牧守,累官長沙劉陽令、立忠都尉尚書郎、廣州督軍校尉等,吳建衡三年(271)遷九真太守(今越南河內南順以北地區)。鳳凰元年四月乙未卒,終年五十有四。其墓在今耒陽馬水鄉木村虎形山,嗣孫谷起鳳、谷尚志等為之立碑。
《谷朗碑》書法端勁有致,尚多漢人書風。字雖稱隸書,實則體勢已非常接近楷書,故亦有定為楷書者。當然同後世魏碑、唐楷相比,它還帶有較濃的隸味。其結體方整,筆畫圓勁,書風渾樸古雅,與曹魏諸刻風格稍異,但同為開後世楷書法門的重要碑刻。此碑在清代以前,惟見歐陽修、趙明誠二家著錄。翁方綱《兩漢金石記》云:“其字遒勁,亦有漢分隸法。”嚴可均謂其“隸法不惡,刻手極拙。”康有為稱其古厚,為真楷之極。
傳世拓本以碑兩側谷氏後人題名可見者為舊。故宮博物院藏有《谷朗碑》原石的明拓本(如上圖)。整幅裝。縱 131.7厘米,橫75厘米。紙墨醇古,拓工精良,為所見最舊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