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殿》[清傳奇]

洪升的《長生殿》情節曲折、結構謹嚴、曲詞華美,與孔尚任的《桃花扇》並稱為清傳奇的“雙璧”。“南洪北孔”,稱盛一時。

基本信息

背景搜尋

《長生殿》洪升

清初的劇壇有兩顆耀眼的星星,那就是被人稱作“南洪北孔”的洪升和孔尚任,他們分別以一部著名的劇本《長生殿》和《桃花扇》奠定了在文壇地位。其中《長生殿》比《桃花扇》還要早10年。洪升一生鍾情於《長生殿》,為了它魂牽夢繞、反覆增刪,歷時15年方才最後定稿。而後又因為這本書獲罪下獄,“可憐一曲《長生殿》,斷送功名到白頭”。洪升的死也與《長生殿》有著密切的關係,可以說,他把他的靈魂都交付給這本書了。

《長生殿》是一部以“安史之亂”為背景、以唐玄宗楊貴妃之間愛情核心的巨著。全本共50齣,一方面演繹了一段發生在皇宮內苑、帝王之家、帝妃之間的刻骨銘心、生死不渝愛情表現作者愛情理想,另一方面則再現了“安史之亂”期間社會動盪的局面,寄託了興亡之感。作品場面壯麗,情節曲折,結構精美,人物性格鮮明,心理描寫生動細膩,具有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長生殿》洪升

洪升(1645-1704年),字思,號稗畦,又號稗村、南屏樵者,浙江錢塘人。洪升出身於一個日趨沒落的官宦名門,他的曾祖父洪瞻祖明朝曾官至右都御史,他的父親也是“才絕時人,文傾流輩”,外祖父黃機是當時有名的學者,任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洪升的家中藏書豐富,素有“學海”之稱,是當時有名的書香門第和官宦人家。按說洪升生長在這樣的人家應該是很幸福的,可事實恰恰相反,洪升在還沒有出生時便已罹難。他的母親在懷他的時候正遇上明末的戰亂,輾轉逃難,洪升一生下來就在無衣無食的狀態中煎熬。他顯赫富有的家境並未給他的一生帶來好運。

洪升秉承家學淵源,小時候聰慧好學,提筆即能成文。15歲時便做得一手好詩。他先後拜毛先舒陸繁昭沈謙朱之京等人為師,同時又與中下層文人優伶隱士僧道等有廣泛的聯繫。這些人或有儒道正氣,或有故國之思,或有宦海沉浮的慨嘆,這些都對洪升的創作和人生態度產生了很深的影響。他24歲時遊歷北京懷才不遇,又親眼目睹新貴的豪華和沒落貴族的衰頹,更使他有一種悲涼的興亡之感。

《長生殿》明·千秋絕艷圖之一·楊貴妃
洪升一生著述頗豐,其中有傳奇九種:《長生殿》、《迴文錦》《錦繡圖》《鬧高唐》《孝節坊》《天涯淚》《青衫濕》《長虹橋》;雜劇一種《四嬋娟》。同時洪升又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留有《嘯月樓集》《稗畦續集》,詩稿《幽憂草》和詞集《嘯月詞》。還有一部《思詞》已散失。另外,他還著有《詩騷韻注》,卻僅剩殘稿了。
在他所有的作品中,最有成就的當然是這部《長生殿》了。它是敷演歷史傳說唐明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在《長生殿》之前,有很多人寫過這個題材,如白居易《長恨歌》陳鴻《長恨歌傳》白樸《梧桐雨》等。但洪升的處理很是別出心裁,他把劇中的楊玉環說成是蓬萊島太真宮中的仙女,因過托生人間,與唐明皇李隆基發生了哀婉纏綿的愛情故事。後來安祿山起兵,玉環被迫縊死馬嵬坡。但天上人間的距離也割不斷這風流皇帝和多情仙女的相思,他們的真情終於感動了月中嫦娥,安排他們在月宮相會,永享天年。
洪升創作《長生殿》,歷時15年,3次刪改。於康熙十二年(1673年)動筆,寫成《沉香亭》傳奇,18年,改成《舞霓裳》,直到康熙二十七年,覺得這段故事中最打動人的是其中“帝王家罕有”的愛情力量,於是“專寫釵盒情緣”,並最後定名為《長生殿》。
《長生殿》問世以來,大受人們歡迎,但也給洪升帶來了災禍。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八月, 他召集伶人在家中上演《長生殿》,很多名士都觀看了這場演出。不巧的是,皇后佟氏正好在上個月去世,舉國服喪。結果這件事被當時的給事中黃六鴻檢舉到朝廷皇帝下令查處,洪升因而進了監獄,並被開除了國子監學籍,徹底斷送了功名。參加觀看的官員也都被革職,其中有侍讀學士朱典、贊善趙執信等。
《長生殿》明·仇英·貴妃曉妝圖
黃六鴻之所以小題大做,一是因為當時朝中有南北黨人之爭,洪升與南黨(即漢族官僚)有些聯繫,因此被捲入黨爭,做了犧牲品。二是因為《長生殿》在內容上也的確有遭忌的一面。洪升在渲染李、楊愛情故事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描寫了當時的社會背景,並著意刻畫了幾個很有骨氣的人物,比如其中的樂工雷海青,在安祿山偽朝的慶功宴前,痛快淋漓地罵賊;又比如樂師李龜年,在國破後淪落成為乞丐,發出了感人肺腑的興亡感嘆:
〔南呂一枝花〕不提防餘年值離亂,逼挨得歧路遭窮敗。受奔波風塵顏面黑,嘆衰殘霜雪鬢須白。今日個流落天涯,只留得琵琶在。揣羞臉上長街又過短街,哪裡是高漸離擊築悲歌,倒做了伍子胥吹蕭也那乞丐。
這支曲子曾引起很多人的共鳴,甚至廣為傳唱,竟有“家家‘收拾起,戶戶‘不提防’”的佳話。這種慨嘆興亡的曲子當然入不得清朝皇帝和侍清的漢族官員的眼,據說康熙皇帝看完《長生殿》之後,確實很不滿意
幸喜洪升沒有呆太久就從獄中放了出來。兩年後,舉家遷回杭州。回到南方後,洪升因為《長生殿》而
長生殿長生殿
名氣大振,又因為康熙帝不滿之事未曾公開, 因此他所到之處, 《長生殿》都大受歡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駐守在松江江南提督張雲翼把他請去,演出《長生殿》。江寧織造曹寅(即曹雪芹的祖父)聽說後,又把他請到南京,也是舉行了盛大宴會,搬演《長生殿》,共演了三晝夜,並且請了很多名士參觀,盛況空前。
但是從南京返回家鄉的途中,經過烏鎮,當地朋友請他赴宴。洪升酒後回船時,失足落水,又恰巧風把蠟燭也吹滅了,漆黑一片。船上的人無法救他。於是洪升就這樣淹死了。這一天是陰曆的六月初一,恰好是楊貴妃生日

內容精要

《長生殿》是洪升留給世人的一部不朽名作。它的出現標誌著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傳奇創作,在繼明代萬曆年間的第一個高峰之後,又出現了第二個高峰。
在《長生殿》之前,戲曲創作主要以兩類題材的作品為主,一類寫才子佳人兒女情長婚姻愛情是它們描寫的核心;二類寫出將入相褒忠誅奸政治軍事鬥爭是其主要內容。這兩類題材,都成就了一大批著名的作家作品。在此基礎之上,自然會有人想到把這兩類題材結合起來的可能性,以發揮它們各自的優點,克服自身的局限,從而摸索出一條新路。這種嘗試首先是從李楊戲開始的。白樸《梧桐雨》以後,李楊戲的作者們都為此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洪升在以往李楊戲的基礎上,更加自覺地將政治題材愛情題材有機地結合了起來,以男女主人公在愛情上的悲歡離合成功地反映了廣闊的社會生活,從而為戲曲創作開拓出一條新的途徑
《長生殿》唐玄宗畫像
作家在撰寫歷史劇,創造歷史人物形象時,既不能脫離開基本的史實,任意想像,又不能為局部的事實所拘囿。《長生殿》是十分重視歷史真實性的。考察一下《長生殿》的“紀實”部分,就可以看出它的內容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史書中的記載,它們是構成全劇的基本骨架;二是唐詩宋詞傳奇筆記小說中的有關傳說,由於長期流傳,早已深入人心,因此也成為作者所汲取的一種依據。如果洪升只是一味恪守歷史事實,那是寫不出《長生殿》的。他在主要人物和重大歷史時間上以信史為其依據,主要人物的重大行動,重大歷史時間的基本情節符合歷史本來面目,在這個前提下,洪升對有關的歷史材料有所選擇取捨,幾種表現主要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某些側面,同時也虛構一些次要的人物情節細節。所以洪升刪去楊貴妃穢亂宮廷的那些傳說,拋開了李隆基、楊玉環和江采苹之間的糾葛。這樣處理,減少了頭緒,集中情節,突出了李楊形象。
運用生動、細膩的心理描寫,深刻揭示人物內心世界和感情的細微變化,是洪升塑造人物成功之處。《長生殿》中的幾個重要人物,如楊國忠的奸、安祿山的陰、郭子儀的忠、雷海青的烈,都刻畫得很有深度,這在塑造明皇與貴妃的形象時尤為重要。在《獻發》一出中,作者對楊妃又氣、又怨、又恨、又驚、又喜的心理刻畫,就真實而準確地傳達出了楊妃當時的複雜心理。《埋玉》一出中,楊妃處於生死關頭,心情極為複雜,洪升從這一特定場景出發,極有層次地寫出了楊妃內心感情的起伏變化,因而顯得十分動人。《哭像》一出則幾乎全是對明皇心理活動的細緻刻畫。劇本是寫明皇因為自己的背盟而悔恨, “是寡人昧了她盟誓深,負了她恩情”,接著寫他剖白自己,說當時事出無奈,並非見死不救,由此便遷怒於陳玄禮。但他也不完全委罪於人,推卸自己的責任,所以又由恨陳玄禮轉而自譴自責:“是寡人全無主張。”悔恨交集,加上對楊妃的思念,使他精神恍惚,一見楊妃的塑像便以為死者復生,就要與她“說我驚魂,話我愁腸”。當他發現原本是一尊雕像時,立刻又痛哭失聲,陷入極度的痛苦中。他面對著雕像,回憶起當日“長生殿里御爐邊,對牛女把深盟講”,更增加眼前的悲傷。他不能認識造成這愛情悲劇的真正原因,反而勾起他對譁變軍士們的憤怒: “恨不誅殺他肆逆三千眾。”他祭奠著楊妃的魂靈,表示自己要“與你同穴葬,做一株冢邊連理,化一對墓頂鴛鴦”。極度的痛苦,再一次使他精神恍惚,終致產生幻覺,竟說他看到楊妃神像“流出淚來了”。這些極有層次的心理描寫,可謂九曲迴腸,淋漓盡致地傳達出了唐明皇對楊貴妃刻骨銘心的思念。

專家點評

長生殿長生殿
《長生殿》結構嚴謹,情節曲折,色彩斑斕。與孔尚任的《桃花扇》並稱為清傳奇的“雙璧”、“南洪北孔”,稱盛一時。
《長生殿》中富於個性的人物語言形象優美的曲詞,處處顯示出洪升文學素養的高深。而他在調配宮調、選擇曲牌排音諧律等方面表現出的造詣和修養,更為歷來的曲家們所折服, 《長生殿》中的曲子還被收入多種曲譜曲話專著中被作為範例。近代著名曲學家吳梅在為重刻《長生殿》所寫的跋語中, 以極其讚賞的口吻分析了曲文的音律之妙。在音樂設計上為《長生殿》“審音諧律”的徐靈昭,也很推崇洪升的音樂造詣。他說: “若夫措詞諧
律,精嚴變化,在未易窺測者。自古作者大難, 賞音亦復不易。誠雜此劇於元人之間, 直可並駕仁甫。俯視赤水,彼《驚鴻》者流,又烏足雲!”吳舒鳧對《長生殿》的文采和音律也給予了極高評價: “句精字研,罔不諧葉,愛文者喜其詞,知音者賞其律。”
《長生殿》《明皇窺浴圖》
《長生殿》取得巨大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來說,它是洪升驚人的才華與豐富的創作經驗相結合的產物。我們知道,洪升是在詩詞散曲上都有很深造詣的,這才使他有可能寫出那些花團錦簇般的劇詩。令人驚嘆的是,就連最挑剔的研究者都很難在那裡找到漏洞。洪升的音韻知識受到了他的老師毛先舒的啟迪,在年紀很輕的時候就寫出了《詩騷韻注》。這方面的知識,無疑在《長生殿》的創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再加上他又請《九宮新譜》的作者徐靈昭幫助審音諧律,所以這部傳奇在音樂格律上才這么諧美嚴謹。吳舒鳧說它“句精字研,罔不諧葉。愛文者喜其詞,知音者賞其律”,並不是過譽之詞。洪升一生曾經創作大量的戲曲劇本,根據楊友敬刻印的《天籟集》徐材所寫的跋稱,他前後“填詞四十餘種”,這“填詞”指的就是戲曲創作。不難想像,洪升在這方面是積累了豐富經驗的。這些寶貴經驗,再加上他那驚人的毅力,在十幾年中三易其稿的認真執著,這就決定了劇本的成功
《長生殿》問世的時候,距離明朝滅亡也不過40餘年,王朝的興廢、易代的悲劇,人們還記憶猶新。亡國之痛和清初的鎮壓、屠戮投射到人們心理上的壓抑和憤懣情緒的淤積,從社會心理上對能夠宣洩這種淤積的藝術產生了一種潛在的召喚。敏銳的藝術家是感受得到這種社會情緒的。所以,清初理所應當地出現了以王朝興廢為主題的作品,像吳偉業《秣陵春》《通天台》《臨春閣》等。與《長生殿》齊名的《桃花扇》更是“以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中國的知識分子是在儒家傳統中成長的,那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格追求使他們注意的熱點集中於政治歷史上。
《長生殿》的出現,使整個清初的劇壇為之一震。“一時朱門綺席、酒社歌樓,非此曲不奏,纏頭為之增價。”(徐靈昭長生殿序》)由於它的“關目既巧,裝飾復新”,所以劇場效果也十分強烈,“觀者堵牆,莫不俯仰稱善”(尤侗長生殿序》)。於是《長生殿》不脛而走,不但傳入內廷,而且名及海隅。在《紅樓夢》里就描寫到賈府的戲台上搬演它;在地方戲曲集《綴白裘》中可以看到,江湖的戲班也以它餬口。從清末到民國的演出記載更是多得難以計數。就是在今天的崑曲舞台上,它也還是為觀眾所歡迎的傳統經典劇目。

妙語佳句

是寡人昧了她盟誓深,負了她恩情廣。
說我驚魂,還我情腸。
做一株冢邊連理,化一對墓頂鴛鴦。

連環畫

(圖)《長生殿》《長生殿》
(圖)《長生殿》《長生殿》

版本

《長生殿》現存康熙間稗草堂原刊本。新出的版本主要有人民文學出版社徐朔方校注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