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注音】jiàn sǐ bù jiù
【典故】你做的今見死不救,羞見這桃園中殺馬宰烏牛。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
【釋義】看見人家有急難而不去救援。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冷酷無情
【結構】連動式
【相近詞】自私自利、明哲保身、漠不關心
【相反詞】捨己為人、濟困扶危、助人為樂
【押韻詞】寢皮食肉、恨五罵六、娟好靜秀、英雄入彀、播惡遺臭、以介眉壽、卵與石鬥、東挪西湊、不恥最後、文章山斗、......
【年代】古代
【謎語】站在岸邊看翻船
【歇後語】岸上看人溺水;看人跳崖不阻擋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在蔡國的日子裡,孔子給弟子們講仁,講見義勇為,發現宰予在課堂上睡覺,叫醒宰予,宰予問孔子有人落井,跳下去救死了是仁和見義勇為,不救是見死不救是不仁。孔子說可以用其他辦法救
成語示列
周金大哥死在國民黨軍閥、官僚手裡,你們見死不救。歐陽山《三家巷》三一
成語例句
◎ 我們的總經理是一個很有同情心的人,他不能見死不救,於是親自將這個昏死的人抱上了自己的小車,直接送到我們這裡,命令我們趕快搶救。
◎ 見死不救,見義不為,是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自古就切齒痛恨的事,然而,它有時發生在我們的身邊,發生在光天化日之下,發生在現代文明的今天!人類的文明之處就在於有理性、有道德標準、有辨別是非的能力。
◎ 紅棗兒把掛了彩的畫匠背在身上,越想越後怕,心疼埋怨道:"你應名兒是個莊稼人,卻長著一身文墨書生的筋骨,哪裡是狗寶的對手,這不是拿著雞蛋碰碌碡嗎?""知恩必報真君子,見死不救是小人!"畫匠滿口戲詞和高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為了解放全人類,粉身碎骨也心甘。"
◎ 在緊急情況非常明顯和嚴峻而且人們有能力提供幫助時,為什麼還有人見死不救、漠然視之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旁觀者考慮到自己如果給予幫助可能造成的損失。
◎ 如將現實物象作高度抽象化處理,《絕對信號》中的車廂是一個完全捨棄了四壁,只留下四根柱子的空間;如時空倒錯,虛擬化,《狗兒爺涅盤木》死去地主祁永年與狗兒爺對話,《一個死去者對生者的訪問》中死者一一尋訪那些見死不救的人們;如演員表演對象的拓展,演員可以扮演一匹馬,也可象徵性地表演樹木、風、洪水、乾旱,甚至是人物內心兩個自我的鬥爭。
◎ 當傳媒報導說某地鄉霸村痞橫行鄉里,魚肉百姓數年之久無人過問時;當民眾遭遇危難,某些"公僕"卻不聞不問、甚至見死不救時;當某些虧損企業發不出工資,那裡的官員仍在吃喝玩樂,比賽誰的"坐騎"豪華時;當某檢查團車隊從某地呼嘯而過,卻令小學生停課冒雨夾道歡迎時;當……,總之,只要諸如此類的信息輸入我的眼中或耳中,我便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三十多年前頤和園長廊中的那一幕,緊接著,也就會聯想起侯寶林先生的名言:"過去的事情忘不掉"。
◎ 但是,社會的現實又呈現給人們以一種什麼樣的情況呢?由於相當一部分公民的精神狀態充滿了怠倦,無聊、空虛甚至厭世的情緒色彩,於是,一種極其可怕的"社會冷漠心態"滲透進相當一部分人的心靈之中,滲透進人與人的關係之中,這幾年來大眾媒介時不時的向我們傳來那些令人心寒的,見義勇不為的,見死不救的"旁觀者冷漠現象"的新聞報導,不正說明這種可怕的心態已經滲透進社會風氣之中了嗎?
◎ 人總得有良心,如今我也是落到了死窯窯里,你能見死不救嗎?"
成語辨析
【正音】死;不能讀作“shi”。
【辨形】救;不能寫作“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