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歐梵論中國現代文學》

《李歐梵論中國現代文學》

《李歐梵論中國現代文學》是“海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譯叢”之一,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李歐梵論中國現代文學》全書共分10個篇章,主要介
圖書封面圖書封面
紹了李歐梵對中國現代文學的一些看法和研究,具體內容包括《二十世紀中國歷史與文學的現代性及其問題》《後現代時期的經典(重)讀》《張愛玲筆下的日常生活和“現時感”》《光明與黑暗之門——我對夏氏兄弟的敬意和感激》等。

作者簡介

李歐梵,一九三九年生於河南,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香港科技大學人文榮譽博士。現為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榮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印第安那大學、芝加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哈佛大學等著名大學。主要著述包括:《鐵屋中的吶喊》、《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西潮的彼岸》、《中西文學的徊想》、《狐狸洞話語》、《現代性的追求》、《上海摩登》、《我的哈佛歲月》等二十多種,並出版有小說《范柳原懺情錄》和《東方獵手》。

季進,一九六五年生,文學博士。現為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2004)、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2005)、台灣東吳大學客座教授(2008)。主要著作有《錢鍾書與現代西學》、《圍城裡的智者》、《李歐梵季進對話錄》、《陳銓:異邦的借鏡》、《另一種聲音:海外漢學三家訪談》等。主編有“西方現代批評經典譯叢”、“海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譯叢”。

媒體評論

李歐梵在台灣大學時師承夏濟安,與夏志清的關係也極為密切,而在哈佛大學時,他又有緣受教於普實克,以一人兼得歐美現代中國文學研究三大巨擘的真傳,李歐梵所代表的意義不在話下。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

歐梵先生在全球化急遽變動的風景里展現他的理論和實踐之旅,其基調仍不離現代性反思。各類文本與文化脈絡錯綜糾葛,其色塊與光影交相輝映,而歐梵先生遊刃其間,如狡兔三窟,構築多重批評空間。
——陳建華(香港科技大學)

目錄

編輯緣起
“海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譯叢”總序
自序
二十世紀中國歷史與文學的現代性及其問題
身處中國話語的邊緣:邊緣文化意義的個人思考
論中國現代小說的繼承與變革
後現代時期的經典(重)讀
中國近現代文學的研究方法
張愛玲筆下的日常生活和“現時感”
引來的浪漫主義:重讀郁達夫《沉淪》中的三篇小說
通俗文學研究斷想
光明與黑暗之門——我對夏氏兄弟的敬意和感激
重讀《尋求富強》:史華慈思想史研究風格與方法斷想

精彩書摘

到台灣的國民黨的新的政治中心。在這裡,桑青、她丈夫和女兒,都被鎖進了一個閣樓,這個閣樓有評論指出“是台灣島本身的高度象徵”。①除了受到幽閉恐懼症和暫時分離的煎熬,他們還因為被控侵占政府錢財而受到警察的追捕。
只有當桑青抵達美國,也到達走向邊緣的行旅的終點,她才能夠回憶她在中國的經歷。同時她丟棄了舊的“歷史的”自我而得到了新的名字和身份——桃紅。小說最為悲慘的部分講述桃紅被美國移民官員窮追抓獲過程中她出軌的表現。她的身份困惑表現為精神分裂和情慾膨脹,在全美大陸一路上與不同的男子上床。她拋棄了桑青,拋棄了她中國的一面,這使她陷入了一種“道德和性的混亂”,白先勇認為,這也許也是“整個國家巨觀無序的表征”,這個國家就是中國。桃紅破碎的心理反映了她自己作為流亡者的困惑,也反映了她過去的中國經歷的歷史分裂。白先勇把這部小說視為寓言故事,因為它展現了中國流亡者無可擺脫的命運。這些流亡者作為迷失的中國人,“永遠擔驚受怕,永遠不定,永遠奔波”,因為這種身體上的連根拔起也意味著精神的混亂。②
不像聶華苓筆下感情混亂的桃紅,我現在認識到,歷經二十多年的身份困惑之後,流亡的行旅不必是極度的傷感、灰暗、沒有希望。相反,只有在這邊緣地帶,我才感覺到心理上的安全,甚至是文化上的特權。依照我自我選擇的邊緣性,我再也無法完全認同任何中心。因而,我沒有感到任何尋根的迫切。我認為桃紅莫名的苦痛源於失落的焦慮和無法確定她身處美國社會和文化邊緣的新身份。這種自我折磨的感覺(也許代表雙重文化背景邊緣人的消極方面)可以轉化成一種積極的性格力量。

值得一看的好書(六)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非好學深思者莫屬。
《手把手教你打造漂亮媽咪》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備考指南中國文學史》
《2012公務員考試—申論秒殺—申論熱點精度》
《健康備忘錄我的健康我做主》
《美國白宮千年晚會演講選集》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一百三十八》
《當黑夜不再降臨》
《空間-我的第一本啟蒙書》
《對外漢語課堂教學行為的理論與實踐》
《青島靜康腎病醫院》
《每個孩子都想知道的十萬個為什麼》
《丁丁的夢中王國-我會讀》
《中國史話:吶喊聲中的圖強變革》
《科學實驗王電流與磁力》
《科學育兒:知識百科》
《工程保險:工程風險評估理論與實踐》
《經典名著早認讀—綠野仙蹤》
《千古小品》
《宋代散文研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文書範本》
《Toine et autres contes normands》
《談談不定方程》
《城鎮燃氣報警控制系統技術規程》
《前世與來生》
《水生植物與水體生態修復》
《宋代明州與高麗》
《經典公主故事珍藏聰明機智的公主故事》
《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讀本》
《七色魘》
《調查與分析》
《穩態與環境》
《複合地基樁處理技術》
《危險百科》
《笑語盈盈暗香來:紅妝篇》
《金屬鹽和有機金屬試劑》
《成長也可以沒有煩惱》
《九年級物理提分教練》
《抗日小英雄虎子送信》
《中國語文人》
《股權轉讓論》
《不可不知的大科學家》
《英語世紀金榜小博士》
《口語教程》
《微波異向介質》
《山居存稿》
《全數字控制直流驅動器及通用變頻器》
《企業人力資本經營研究》
《李貴夫另闢蹊徑》
《法院執行辦案實用手冊》
《西方文論史綱》
《楷行草硬筆書法:唐詩絕句百首》
《小學生古詩詞誦讀硬筆書法》
《春聯對聯大觀》
《李歐梵論中國現代文學》
《中國現代文學與電影中的城市:空間實踐與性別構型》
《世界經典:晚安故事》
《世界文學名著典藏:論人生》
《生命法學論要:2007年生命科技發展與法制建設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沙漠駝影:一個女人的千里澳洲行》
《跬步集:深圳大學印度學研究文選》
《泛函分析習題集》
《語言與數學》
《語言與認知的空間:認知多樣性探索》
《語言教育與對外漢語教學》
《解釋語言的演變:進化的理論》
《世界經濟展望:保持復甦》
《英語語言學導讀與應試指南》
《世界主要國家語言推廣政策概覽》
《作為第二語言的漢語本體研究》
《世界語言類高校縱覽》
《千古功名浮雲事:官吏篇》
《世界經濟與金融概覽:世界經濟展望》
《語言教學中的語用學》
《探索與學習:世界地圖集》
《類型學導論:語言的共性和差異》
《全球金融穩定報告:控制系統性風險和恢復金融穩健》
《走向世界的漢語教學探索》
《歷史語言學與語言演變》
《全球金融穩定報告市場發展與問題》
《第二語言習得的語言學視角:西方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視野》
《紐南套用語言學自選集》
《第二語言對第一語言的效應》
《計算機在第二語言習得中的套用》
《第二語言習得論著選讀:西方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視野》
《嬰兒眼裡的世界:語言前的兒童心理探索》
《從輸入到輸出:第二語言習得教師手冊》
《語言教育中的套用語言學》
《書面與口語交際中的功能句子觀》
《心理空間:自然語言意義建構面面觀》
《自然句法:像似性與磨損》
《20世紀法國小說詩學比較文學和詩學文選》
《萬川一月:中國古代散文史》
《中國古代散文史》
《20世紀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史:散文卷》
《中國古代散文史論稿》
《20世紀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史:文論卷》
《中國古代散文史稿》
《中國古代散文研究》
《國語文學史》
《千古碑銘》
《寫意古代先賢》
《中國分體文學史:散文卷》
《解讀歷代帝王》
《宣紙上的記憶:中國古代書法人物小影》
《感受歷史名城》
《全球金融穩定報告:市場發展與問題》
《民主與獨裁:國家權力的性質和限度》
《非常動物:雨林中的神秘動物》
《克利與他的教學筆記》
《刀鋒上的文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