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本書共十章二十多萬字,遵循學術內在理路來建構全書框架:先以綜論性的開篇兩章為學科定位入手,著重探討“散文”概念的性質和研究範圍,屬於散文本性這一學科根本屬性問題;立意既高,視界亦廣,力圖使全書建基在較高學術層面上來展開全書主旨的論述。繼而即具體論析宋代散文,也是全書的重點和中心,則採取縱橫交叉、有論有考的方法。一方面從不同時段梳理出宋文演變的脈理軌跡,論析其不同體派,更逐一品評重要散文作家的寫作特點與成就,點、線、面結合,敘次井然,歷史與邏輯渾然一體;一方面又著力於宋文有關多個專題的研究。
圖書目錄
圖書目錄:序
第一章散文發生與散文概念新考
第二章古代散文的研究範圍與音樂標界的分野模式
第三章古代散文的演進與宋代散文的定位
第四章宋文繁盛的表象景觀與深層底蘊
第五章北宋前期散文的流派與發展
第六章北宋中葉的散文演進與體派鵲起
第七章南渡前後采派與抗戰派的崛起
第八章南宋中興諸派的聯袂與踵武
第九章宋代散文的終結與愛國派的絕響
第十章宋代散文體裁樣式的開拓與創新
附錄一主要引用書目
附錄二文話
附錄三宋文品鑑
後記
作者簡介
楊慶存,中國古代文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就讀於曲阜師範大學、山東大學、復旦大學。1993年師從王水照教授,1996年獲博士學位。現在國家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工作。中國宋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兼職研究員。在《中國社會科學》(中文版、英文版)、《文學遺產》、《文學評論》、《中華文史論叢》、《新華文摘》、《中國文化研究》、《文史》、《?會科學戰線》、《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刊物發表論文百餘篇。出版專著《宋代散文研究》(人民文學出版社)、《黃庭堅與宋代文化》(河南大學出版社)、《傳承與創新》(復旦大學出版社)、《宋代文學論稿》(復旦大學出版社)、《詩詞品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等,合著《宋代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宋代文學通論》(河南大學出版社)、《中國古代文學通論(宋代卷)》(遼寧人民出版社)、《唐詩宋詞》(山東文藝出版社)、《歷代文話》(復旦大學出版社)、《晁氏琴趣外篇晁叔用詞》(上海古籍出版社,與劉乃昌師合作校注?等。值得一看的好書(六)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非好學深思者莫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