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中國女作家]

張愛玲[中國女作家]

張愛玲(1920.9.30—1995.9),中國現代女作家,原名張煐,筆名梁京,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7歲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在校刊和雜誌上發表作品。1943至1944年,創作和發表了《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小說。1955年,張愛玲赴美國定居,創作英文小說多部,但僅出版一部。1969年以後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1995年9月在美國洛杉磯去世,終年75歲。有《張愛玲全集》行世。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張愛玲 張愛玲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一幢沒落貴族府邸。張愛玲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父親張廷重(張志沂)屬於遺少型的少爺,母親黃逸梵(黃素瓊)是新式女性。

1923年,父親在津浦鐵路局謀得一英文秘書職位,父母和姑姑張茂淵由上海搬到天津。

1924年,開始私塾教育,母親與姑姑奔赴歐洲遊學,張愛玲由姨奶奶看管。

1927年,在私塾讀詩背經的同時,開始寫小說。第一部小說寫一個家庭悲劇,第二部小說是關於一個女郎失戀自殺的故事,還寫過一篇類似烏托邦的小說《快樂村》。

1928年,父親帶著張愛玲姐弟由天津回到上海。開始學習繪畫,英文和鋼琴,並開始讀《三國演義》《西遊記》《七俠五義》等古典文學作品。

1930年,在母親的堅持下進美國教會辦的黃氏國小插班讀六年級,同時改名為張愛玲(改自其英文名:Eileen)。同年父母協定離婚,張愛玲隨父親生活。

1931年,在國小寫了第一部具有完整情節的小說,在同學中傳閱。同年秋,進入上海聖瑪利亞女校就讀。

1932年,首次發布短篇小說《不幸的她》刊載於聖瑪利亞女校校刊《鳳藻》總第12期,並不時有讀書評論等文章見於校外的《國光》等報紙雜誌。

1933年,在聖瑪利亞女校校刊《鳳藻》上發表第一篇散文《遲暮》,並開始與父親學寫舊詩。隨後陸續發表了《秋雨》《牛》《霸王別姬》《論卡通畫之前途》等文章。

1937年,夏,從聖瑪利亞女校畢業。

1938年,年底參加英國取倫敦大學遠東地區入學考試。

步入文壇

張愛玲像 張愛玲像

1939年,張愛玲考取倫敦大學,卻因為戰事激烈無法成行,改入香港大學文學系。不久,在《西風》月刊上發表她的處女作《天才夢》。

1942年,因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大學停辦,張愛玲未能畢業。隨後與好友炎櫻返回上海,報考上海聖約翰大學,卻因“國文不及格”而未被錄取。於是,開始為《泰晤士報》和《20世紀》等英文雜誌撰稿。

1943年,張愛玲在《紫羅蘭》上發表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該小說使張愛玲在上海文壇一炮打響,嶄露頭角。此後,張愛玲一發不可收拾,陸續了發表《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心經》、《傾城之戀》等一系列小說,散文。

1944年,初春,張愛玲因小說《封鎖》與胡蘭成相識、相知、相戀。不久後,便與其結婚。然而,這次婚姻只維持了兩年。這段沒有結果的婚戀是張愛玲人生中一段不尋常的經歷,也是讓她飽受非議的一段經歷。同年,張愛玲不僅創作了《花凋》、《鴻鸞禧》、《紅玫瑰與白玫瑰》等作品,還出版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小說集《傳奇》以及散文集《流言》,並且《苦竹》上發表《自己的文章》以回應傅雷的批評,張愛玲也因此在上海文壇大放異彩。

1947年,張愛玲應邀創作了電影劇本《太太萬歲》和《不了情》。

1951年,張愛玲以“梁京”的筆名發表的小說《十八春》。

1952年,張愛玲赴香港,供職於美國新聞署的駐港辦事機構。

1954年,張愛玲兩部帶有政治傾向的長篇小說《秧歌》和《赤地之戀》先後在《今日世界》連載。

旅居美國

1955年,秋,張愛玲乘“克利夫蘭總統”號郵輪赴美國。

1956年,2月搬到紐英倫州,遇見了美國劇作家賴雅;8月與賴雅相識半年後結婚,兩人共同生活到1967年賴雅逝世。

張愛玲像 張愛玲像

1958年,獲加州韓廷敦哈特福基金會資助半年,在加州專門從事寫作,發表小說《五四遺事》,為香港電懋電影公司編寫《情場如戰場》《桃花運》《人財兩得》等劇本。

1960年,張愛玲加入美國國籍,成為美國公民。

1961年,應香港電懋影業公司的邀請,張愛玲去台灣收集資料後赴香港創作電影劇本《紅樓夢》、《南北和》及其續集《南北一家親》、《小兒女》、《一曲難忘》,回美國後還創作了《南北喜相逢》。

1962年,張愛玲在英文《記者》雜誌發表訪台記事《重回前方》。

1966年,張愛玲把中篇舊作《金鎖記》改寫為長篇小說《怨女》在香港《星島晚報》連載。

1967年,張愛玲任紐約雷德克里芙女子學院駐校作家,並開始英譯《海上花列傳》。

1969年,張愛玲將舊作《十八春》略做改動後,易名為《半生緣》在台灣出版。同年,得陳世驤教授之識,任職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中國研究中心”,繼續《紅樓夢未完》之研究,兩年後離職。

晚年歲月

1972年,張愛玲移居洛杉磯,開始了幽居生活。

1973年,張愛玲在《皇冠》發表《初評紅樓夢》,張愛玲的一些散文,小說也由台灣重刊。

1974年,張愛玲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發表《談看書》與《談看書後記》,在皇冠發表《二詳紅樓夢》,完成英譯《海上花列傳》(未出版,後來因為搬家遺失譯稿)。

1976年,張愛玲出版自己的第二部散文集《張看》,同時發表《三詳紅樓夢》。1977-1993年,張愛玲陸續完成了《色,戒》、《惘然記》、《對照記》的創作,並出版了《紅樓夢》評論文集《紅樓夢魘》。

1995年9月8日,張愛玲在洛杉磯西木區家中寓所死後一星期才被發現,享年75歲。生前指定林式同為遺囑執行人。9月19日,遺體在洛杉磯惠澤爾市玫瑰崗墓園火化。9月30日,骨灰由林式同、張錯、高全之、張紹遷、許媛翔等人攜帶出海,撒於太平洋。

主要成就

張愛玲的主要成就在於文學創作,另外在學術與翻譯外國作品上也有一定成就。

文學創作

•創作成就

小說

張愛玲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個獨具魅力的作家,她一生的創作涉及小說、散文、劇本評論,其中以小說成就最高。張愛玲小說超越了她所處的時代。她的小說無論是選材、立意,還是人物塑造、敘事結構和語言技巧無不顯現出個人的特色,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就;她的小說無論是超越雅俗,還是對邊緣化小人物的深入描寫,都是20世紀40年代的其他任何作家無法比擬的。因此她的小說不能歸於任何一個小說流派,而是個獨特的存在,為中國小說史做出了獨特的貢獻。張愛玲貢獻了一批文學精品,創造了寫實小說的新高,在中國小說史具有坐標的價值。其小說成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拓展了女性批判新視野和女性文學的新天地

張愛玲的小說,與丁玲、冰心等女性作家的作品相比,具有更為鮮明的女性主義特徵。20世紀40年代的張愛玲遠離抗日救國的主流話語,把眼光投向了“婚姻、愛情、家庭、女人的挫折、女人的處境——一個充滿女性氣息的世界”。其小說集《傳奇》刻畫了一大群真實地生存於男權文化之下的女性群像。在中國現代女性作家中,沒有一個人像張愛玲一樣,從女性本體出發,懷著對經濟和精神上缺乏獨立自主女性的深切同情和關注,孜孜於女性悲慘命運的寫作,通過對一系列女性殊途同歸的可悲命運的描寫,既揭示了男權社會制度、傳統文化及習俗對女性的摧殘,更將筆觸深入到女性精神世界,從女人原罪意識出發,對女性自身的人格弱點進行了思索與批判,開啟女性批判立場。

張愛玲小說摒棄了“五四”作品中女性對男權社會單一的控訴,而是“讓女性在自己的位置上自演自繹,呈現其矛盾、壓抑、自我衝突以致醜怪畸形的深層面貌”。小說敘事的主要聚焦者都是女性,其小說中的女人居住在上海或香港,有知識的女性如白流蘇、敦鳳等,無知識的如曹七巧、霓喜等。她們考慮的只是自己的生存狀態和喜怒哀樂,幾乎都把婚姻當作了自己的職業和獲取金錢、物質的籌碼,全然沒有女性的自我尊嚴和獨立人格,甚至不自覺地替代男性在家庭中扮演著施害於人的角色。張愛玲認為,外在的社會因素對女性的禁錮固然是造成女性生存狀態和悲劇命運的主要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還在於女性心靈深處的自私、軟弱和奴性意識。人的悲劇性命運不僅存在於外界的威脅,更存在於人的本性中,人類最大的敵人往往是自己。這就使張愛玲小說由對女性悲劇命運成因的剖析,而上升到了對更具普遍意義的人性、人生、命運、歷史的感悟與思考。

張愛玲小說對女性內心陰暗面進行了極其深刻的批判,但其批判又留有情面。正如她自己所說:“女人縱有千般不是,女人的精神裡面卻有一點‘地母’的根芽。”“女人地母般根芽”的偉大使她能夠寬恕女人的一切。這就避免了對女性進行一般化的描寫,而進入到更高層次的理性思考層面,使女性心理批判創作達到一個新高峰,從而拓展了女性批判新視野。張愛玲還能站在凡俗女性的角度來審視女性問題,這一獨特觀察視角的選取,使女性寫作文本空間中的文化意蘊得以彰顯,為中國女性文學打開了一方新的天地,並對後來的女性文學具有不可忽視的啟迪意義。

二、創造了寫實小說的新高

張愛玲的創作巔峰期主要是20世紀的40年代,這在中國文學史上是個特定的時代,形成了國統區文學、解放區文學和淪陷區文學並存的局面。在“孤島”上海,作家們面臨著“言”與“不言”的雙重壓力,於是在政治和風月之外,將目光轉向寫普通人的日常世俗生活。張愛玲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突兀而出,她擺脫主流文學的影響,用自己的傳奇故事營造出一個政治之外的生活天地,把關懷的焦點放在普通人身上。於是,張愛玲非常重視繼承寫實小說的傳統,摒棄了寫實小說中常見的因果報應和教化宣傳對小說形式的禁錮,以平淡、自然、真實的筆觸摹畫生活。

張愛玲早期的小說集《傳奇》皆有所本,後來的小說更是尊重真人實事。其小說以現實生活為題材,寫現實生活中的普通人,以反映大都市的民間習俗為特色,以對兩性關係、婚戀關係和日常生活的講述為敘事重點,並注重傳達出蒼涼的生命體驗,展示了一幅幅鮮明生動的上海普通市民階層的風俗畫。小說所表現的人物突出為兩類市民形象:一類是生活在大宅院裡,在賭博、玩歌女的生活中靜待歷史淘汰的遺老遺少;另一類是生長在街頭裡巷,在繁瑣的世俗生活中尋求安穩卻屢遭磨難的小奸小壞的小市民。他們是軟弱的凡人,不是英雄,但卻是這個時代最廣大的負荷者,在他們日常平庸的生活中,才能把握人生的“生趣”,建立文學真實可信的基礎。

張愛玲認為,真實是一切藝術創造的生命。她在《自己的文章》中寫道:“《傾城之戀》里,從腐舊的家庭里走出來的流蘇,香港之戰的洗禮並不曾將她感化成為革命女性,香港之戰影響范柳原,使他轉向平實的生活,終於結婚了,但結婚並不使他變為聖人,完全放棄往日的生活習慣與作風。因之柳原與流蘇的結局,雖然多少是健康的,仍舊是庸俗,就事論事,他們也只能如此。”在張愛玲看來,作者並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來任意支配和塑造人物,應該按照人物本身的性格邏輯和心理軌跡去創造人物。人物性格的形成和發展都不能脫離、違背生活的真實。香港之戰雖然使白流蘇和范柳原多少有了些變化,但如果硬要給他們戴上“革命”的帽子,恐怕就成了藝術創作上的敗筆。

三、形成了與眾不同的藝術風格

一位批評家說過:“對於一個作家來說,風格的卓爾不群的存在是其作品生命力的最有力的說明。而以作者的名字名其風格,更是一種難得的殊榮。張愛玲擁有這樣的榮譽,她的作品被人們稱為‘張愛玲體’。”的確,張愛玲的成功,不僅在於她筆下獨特的“傳奇”故事,還在於她獨特的小說藝術。

張愛玲是人物刻畫的巧匠,她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變態人物形象和各色人物,尤其是對兩性心理刻畫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她利用暗示,把動作、言語、心理三者打成一片,由此反映出人物心理的進展,體現了作者對人物豐富複雜內心的深切理解,揭示出某種社會根源,使小說具有一定的社會深度。小說的敘事方式採用傳統的全知視角,並利用反諷和參差對照的寫法構成其獨特的敘事風格,在時空設定、故事情節、人物活動等方面的結構安排上獨具匠心,使小說呈現出色彩紛繁的面目和悲憫蒼涼的美學基調,將讀者一步步引進作者營造的蒼涼世界裡去。小說意象的營造豐富而傳神,她善於將聲音、氣味、色彩等感官調動起來,具有鮮明的視角性和立體感。小說的語言風格也別具一格,詞語既典雅又通俗,既艷麗又靈透,造語新奇,“通感”手法運用得當,藝術感覺異常敏銳精微。

其小說用古典小說的外殼表現現代的主題,能把現代派小說與傳統的民族形式相結合,做到了融通雅俗,溝通中外,既提高了現代通俗文學的品位,又縮短了現代小說與世界文學的距離。種種創作技巧使張愛玲的小說深受讀者歡迎。

四、對中國文學史的獨特的貢獻

20世紀40年代,張愛玲以其《金鎖記》《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小說,在那個“低氣壓的時代”的上海文壇引起一片譁然。可以不把她稱之為文學大師,但誰也不能否認張愛玲小說繼承傳統又能超越傳統,在小說表現技巧的運用上大膽創新,取得了一定意義上的突破,形成了“說書人的構思、冷靜的敘述心態、參差對照的寫實手法、感覺外化的心理描寫、突出的個性化的直覺意象以及蒼涼的美學意境共同組成了獨一無二的張愛玲文體”。這一文體對人們的創作起著一定的文本示範作用,這是她對現代小說的最大貢獻。

張愛玲信奉經典作家的“文學是人學”的創作理念,並不斷實踐。當對人的本性和命運的關注被很多人忽略的時候,張愛玲的小說卻充分展現了日常生活中人的欲望和生存困境。也許正因如此,張愛玲的小說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占據了一個獨特的位置。

散文

張愛玲的散文成就也很突出。在張愛玲的散文里,她成功地將感性與理性,具體的當下的人生體驗與深刻的哲理思考融於一體。一方面,她的散文講究世俗情趣,實實在在而又心懷憧憬地透視現實人生,談自己的經歷,所見所聞,如童年生活、都市生活、男女飲食、生活起居等等,但張愛玲並不過多地迷醉在生活的淺表層面,而是對生活做更深一層的挖掘,對上述的生活現象、文化現象進行細緻的感悟、思考,進而闡釋自己對人生的深刻見解,從而使她的散文在情趣之中又帶上了理性思辨色彩。

張愛玲像 張愛玲像

事實上,張愛玲如此不厭其煩地描寫人間生活的瑣瑣碎碎的人生體驗,點點滴滴的人間快樂,正是因為這一切具體的物質生活才是“安穩的人生”的本質,它使生活顯得更為真實。張愛玲清醒地悟到了人生的真諦,因而她把世俗的生活寫得情趣盎然。

剖析戰亂中的人性是張愛玲散文的又一個重要內容。張愛玲對人性的看法是偏向於惡的,她更多地描寫了現世生活中鮮活的人性世界和人性體驗,並毫不隱瞞地坦露了自己的冷漠無情。對張愛玲而言,她生於亂世,長於亂世,從小失去了正常的家庭與溫暖,所以她總有無家可歸之感。她把這種感覺以理性觀念的方式直接注入到自己的散文文本之中,然而張愛玲並沒有大肆的直接描寫這種精神上的荒涼之感,而是更多地或熱情或冷峻地描寫了她所體的種種感性的家,藉此給讀者意味深長的啟示。在張愛玲看似隨意的散文藝術世界裡,不斷地有她對那個時代的人生、人性、文明的真知灼見閃現出來,於是,情、趣、理三者的水乳交融構成了張愛玲散文的藝術境界。

張愛玲散文所體現出的情、趣、理水乳交融的藝術境界,同她在散文中所運用的獨特藝術手段分不開。首先,在文體上,她採用了議論小品文的文體。其次,在語言的運用上,她採用的是形象的敘事語言和精警的議論語言交替的使用。在散文中,她常用的一個藝術手段就是採用一些物化的意象將人物、景物或心情傳達得精緻、細膩、形象可愛,充滿著藝術的韻味和精緻。

•文學作品

小說

作品名稱出版社或雜誌刊號出版或發行時間
《不幸的她》上海聖瑪利女校年刊《鳳藻》總第十二期1932年,為作者處女作(華東師範大學陳子善考證)
《牛》上海聖瑪利亞女校《國光》創刊號1936年
《霸王別姬》《國光》第九期1937年
《沉香屑·第一爐香》上海《紫羅蘭》雜誌1943年5月,收入《傳奇》
《沉香屑·第二爐香》《紫羅蘭》1943年6月,收入《傳奇》
《茉莉香片》上海《雜誌》月刊第11卷4期1943年7月,收入《傳奇》
《心經》上海《萬象》月刊第2—3期1943年8月,收入《傳奇》
《傾城之戀》《雜誌》第11卷6—7期1943年9—10月,收入《傳奇》
《琉璃瓦》《萬象》第5期1943年11月,收入《傳奇》
《金鎖記》《雜誌》第12卷2期1943年11—12月,收入《傳奇》
《封鎖》上海《天地》月刊第2期1943年11月,收入《傳奇》
《連環套》《萬象》7—10期1944年1—6月,收入《張看》
《年青的時候》《雜誌》第12卷5期1944年2月,收入《傳奇》
《花凋》《雜誌》第12卷6期1944年3月,收入《傳奇》
《紅玫瑰與白玫瑰》《雜誌》第13卷2—4期1944年5—7月,收入《傳奇》
《殷寶灩送花樓會》《雜誌》第14卷2期1944年11月,收入《惘然記》
《等》《雜誌》第14卷3期1944年12月,收入《傳奇》
《桂花蒸阿小悲秋》上海《苦竹》月刊第2期1944年12月,收入《傳奇》
《留情》雜誌》第14卷5期1945年2月,收入《傳奇》
《創世紀》《雜誌》第14卷6期,第15卷1、3期1945年3—6月,收入《張看》
《鴻鸞禧》上海《新東方》第9卷第6期1944年6月
《華麗緣》1947年4月
《鬱金香》上海《小日報》1947年5月16日到31日
《多少恨》上海《大家》月刊第2—3期1947年5—6月,收入《惘然記》
《惘然記》台灣皇冠出版社1983年6月
《小艾》上海《亦報》,1950年連載,江蘇文藝出版社1987年7月
《十八春》上海《亦報》連載1951年出單行本
《秧歌》香港《今日世界》月刊1954年
《赤地之戀》香港《今日世界》1954年
《五四遺事》台北《文學》雜誌1957年,收入《惘然記》
《怨女》香港《星島晚報》連載,1966年,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1966年
《半生緣》 先在台灣《皇冠》雜誌刊出,後改名為《惘然記》,收入《惘然記》。 《相見歡》,收入《惘然記》。 1968年
《色,戒》台灣《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79年,收入《惘然記》
《浮花浪蕊》1983年,收入《惘然記》
《小團圓》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出版發行1975年
《同學少年都不賤》台灣皇冠出版社作於1973至1978年之間,2004年2月推出繁體字單行本
《雷峰塔》《易經》繁體版台灣出版2010年9月
《異鄉記》2010年12月1日
《雷峰塔》《易經》簡體版大陸發行2011年4月

散文

作品名稱出版社或雜誌刊號出版或發行時間
《遲暮》上海聖瑪利亞女校《鳳藻》1933年
《秋雨》上海聖瑪利亞女校《鳳藻》1936年
書評四篇《國光》第1、6期1936—1937年
《論卡通畫之前途》上海聖瑪利亞女校《鳳藻》1937年
《牧羊者素描》上海聖瑪利亞女校《鳳藻》1937年
《牧羊者素描》上海聖瑪利亞女校《鳳藻》1937年
《心愿》上海聖瑪利亞女校《鳳藻》1937年
《天才夢》西風出版社徵文1939年,收入《張看》
《到底是上海人》《雜誌》第11卷5期1943年8月,收入《流言》
《洋人看京戲及其他》上海《古今》半月刊第33期1943年,收入《流言》
《更衣記》《古今》第34期1943年12月,收入《流言》
《公寓生活記趣》《天地》第3期1943年12月,收入《流言》
《道路以目》《天地》第4期1944年1月,收入《流言》
《必也正名乎》《雜誌》第12卷4期1944年1月,收入《流言》
《燼餘錄》《天地》第5期1944年2月,收入《流言》
《談女人》《天地》第6期1944年3月,收入《流言》
《小品三則》(包括《走!走到樓上去》《有女同車》《愛》)《雜誌》第13卷1期1944年4月,收入《流言》
《論寫作》《雜誌》第13卷1期1944年4月,收入《張看》
《童言無忌》《天地》第7、8期1944年5月,收入《流言》
《造人》《天地》第7、8期1944年5月,收入《流言》
《打人》《天地》第9期1944年6月,收入《流言》
《說胡蘿蔔》《雜誌》第13卷4期1944年7月,收入《流言》
《私語》《天地》第10期1944年7月,收入《流言》
《中國人的宗教》《天地》第11—13期1944年8—10月
《詩與胡說》《雜誌》第13卷5期1944年8月,收入《流言》
《寫什麼》《雜誌》第13卷5期1944年8月,收入《流言》
《〈傳奇〉再版序》1944年9月
《炎櫻語錄》上海《小天地》第1期1944年9月,收入《流言》
《散戲》《小天地》第1期1944年9月
《忘不了的畫》《雜誌》第13卷6期1944年9月,收入《流言》
《談跳舞》《天地》第14期1944年11月,收入《流言》
《談音樂》《苦竹》第1期1944年11月,收入《流言》
《自己的文章》《苦竹》第2期1944年12月,收入《流言》
《借銀燈》中國科學公司初版1944年12月,收入《流言》
《夜營的喇叭》不詳收入《流言》
《銀宮就學記》不詳收入《流言》
《存稿》不詳收入《流言》
《雨傘下》不詳收入《流言》
《談畫》不詳收入《流言》
《氣短情長及其它》《小天地》第4期1945年1月
《〈卷首玉照〉及其它》《天地》第17期1945年2月
《雙聲》《天地》第18期1945年3月
《吉利》《雜誌》第15卷1期1945年4月
《我看蘇青》《天地》第19期1945年4月
《姑姑語錄》《雜誌》第15卷2期1945年5月,收入《張看》
《中國的日夜》收入《傳奇》增訂本1947年
《有幾句話同讀者說》收入《傳奇》增訂本
《〈太太萬歲〉題記》上海《大公報、戲劇與電影》1947年12月3日
《張愛玲短篇小說集·自序》1954年7月
《〈愛默森文選〉譯者序》1964年
《憶胡適之》台灣《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76年,收入《張看》
《談看書》台灣《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76年,收入《張看》
《談看書後記》台灣《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76年,收入《張看》
《〈紅樓夢魘〉自序》台灣皇冠出版社1976年
《〈張看〉自序》台灣皇冠出版社1976年5月
《〈惘然記〉序》台灣皇冠出版社1983年6月
國語本《海上花》譯後記台北《聯合報》副刊1983年10月1日、2日
《〈海上花〉的幾個問題》(英譯本序)台北《聯合報》副刊1984年1月3日
《表姨細姨及其他》台灣皇冠出版社1988年
《談吃與畫餅充飢》台灣皇冠出版社1988年
《“嗄?”》台北《聯合報》副刊1989年9月25日
《草爐餅》台北《聯合報》副刊1990年2月9日

電影劇本

作品名稱出品年份
《太太萬歲》1946年
《不了情》1946年
《哀樂中年》1949年
《伊凡生命中的一天》
《情場如戰場》1956年攝製,收入《惘然記》
《人財兩得》1958年
《桃花運》1959年
《六月新娘》1960年
《紅樓夢》1961年
《南北一家親》1961年
《小兒女》1963年
《一曲難忘》1964年
《南北喜相逢》1964年
《魂歸離恨天》(為電懋影業公司所寫)未拍成

學術論著

《紅樓夢魘》,台灣皇冠出版社,1977年。

《〈海上花列傳〉評註》,台灣《皇冠》雜誌刊出,1981年。

翻譯作品

作品名稱出版社出版年份作品名稱出版社出版年份
死歌上海苦竹社《苦竹》第一期1944年愛默森選集香港天風出版社1953年
生命的顏色《苦竹》月刊第一期無頭騎士香港今日世界社1954年
女裝,女色《天地》月刊第二十期赤地之戀香港聯合出版社
老人與海香港中一出版社1945年海明威論文學雜誌月刊1956年
小鹿香港天風出版社1953年玻璃集香港今日世界社1966年

親屬成員

張愛玲和胡蘭成 張愛玲和胡蘭成

祖父:張佩綸

祖母:李菊耦

父親:張廷重

母親:黃逸梵

姑姑:張茂淵

弟弟:張子靜

丈夫:胡蘭成(第一任)、賴雅(第二任)

人物評價

張愛玲 張愛玲

作家賈平凹:與張愛玲同生在一個世上也是幸運,有她的書讀,這就夠了。

作家王安憶:唯有小說才是張愛玲的意義。所以,認識的結果就是,將張愛玲從小說中攫出來,然後再還給小說。

作家王小波:張愛玲的小說有種不同凡響之處,在於她對女人的生活理解得很深刻。

作家白先勇:張愛玲當然是不世出的天才,她的文字風格很有趣,像是繞過了五四時期的文學,直接從《紅樓夢》、《金瓶梅》那一脈下來的,張愛玲的小說語言更純粹,是正宗的中文,她的中國傳統文化造詣其實很深。

作家李歐梵: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像神話一般,經過一代代的海峽兩岸作者和讀者的愛戴、詮釋、模仿、批評和再發現而永垂不朽。

作家余秋雨: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學並不拒絕寂寞,是她告訴歷史,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學還存在著不帶多少火焦氣的一角。正是在這一角中,一個遠年的上海風韻永存。

作家於青:張愛玲將女性意識的探索深入於歷史深處,深入於民族文化的深層去透視女性自身的心理上屏障,相對於五四吶喊時期便顯得更深刻和有力。

作家葉兆言:張愛玲的一生,就是一個蒼涼的手勢,一聲重重的嘆息。

作家陳克華:世界上有華人華文的地方,就有人談論張愛玲。

後世紀念

張愛玲故居常德公寓位於上海常德路和南京西路交匯處,在靜安寺附近。這幢裝飾藝術派風格的公寓,原名為愛丁頓公寓,又名愛林登公寓,建成於1936年。張愛玲和姑姑在此居住了許多年,在這裡完成了她一生中最主要的幾部小說創作。

藝術形象

話劇《張愛玲》是為紀念張愛玲誕辰九十周年而創作的。2010年10月21日至10月31日登入北京朝陽9個劇場。2013年5月14日至23日,受邀第二屆國際女性戲劇節,在北京大隱劇場連演10場。該劇由閆月導演、作曲,是中國第一部人物傳記音樂劇,也是第一部以張愛玲為主角的張愛玲相關題材的作品。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