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詠史詩研究

一、北宋中期的詠史詩 二、北宋後期的詠史詩 一、政治家的詠史詩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光明日報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4月1日)
叢書名: 鵝湖學術文叢
平裝: 34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802065642
條形碼: 9787802065642
商品尺寸: 20.8 x 14.4 x 2.4 cm
商品重量: 340 g

作者簡介

張小麗,女,1976年生,江西崇仁人,博士,副教授。2001年南昌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2007年陝西師範大學古代文學專業畢業獲博士學位。在全國各級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主持、參與完成省級課題5項,主持在研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項目各1項。現為江西省文藝學會會員,上饒師範學院中文與新聞傳播系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唐宋文學、訓詁學。

內容簡介

《宋代詠史詩研究》主要內容簡介: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第二屆朱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廈門大學召開,上饒師專就以派出五人團隊、提交七十五萬字論文而備受與會學者的關注。會後,中國社科院歷史所黃宣民先生等專程到學校考察,雙方簽訂了人才培養及共同創辦《朱子學刊》的協定,學校的國學研究之火,很快被點燃起來。
二十多年過去了,如今,學校已在專科基礎上發展成為擁有約一萬二千名全日制學生的地方本科大學,師資結構不斷改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學科建設迅速發展。

目錄

緒論
一、選題意義
二、研究狀況
三、本書旨趣
第一章 宋前詠史詩的淵源與發展
第一節 詠史詩的概念界定
一、“詠史”的淵源及概念厘定
二、“詠史”與“懷古”
三、“詠史”與“覽古”
四、“詠史”與“詠古”
第二節 詠史詩的萌芽與形成期——先秦
一、先秦——詠史詩的萌芽期
二、漢代——詠史詩的初成期
第三節 詠史詩的發展期——魏晉六朝
一、魏晉時期的詠史詩
二、南北朝時期的詠史詩
第四節 詠史詩的成熟期——隋唐時期
一、初盛唐時期的詠史詩
二、中唐時期的詠史詩
三、晚唐時期的詠史詩
第二章 宋代詠史詩概觀
第一節 承襲——北宋前期的詠史詩
一、西崑派的詠史詩
二、宋初其他詩人的詠史詩
第二節 自立——北宋中後期的詠史詩
一、北宋中期的詠史詩
二、北宋後期的詠史詩
第三節 深化——南宋前期的詠史詩
一、政治家的詠史詩
二、南宋初學者及其他詩人的詠史詩
第四節 繁盛——南宋中後期的詠史詩
一、隆興和議到開禧北伐失敗的四十餘年
二、開禧北伐失敗到宋亡前的八十餘年
三、宋亡前後
第三章 宋代詠史詩藝術論
第一節 宋代詠史詩的題材特徵
一、歷史人物
二、歷史事件
三、雜詠
第二節 宋代詠史詩的體式特徵
一、古體
二、近體
第三節 宋代詠史詩的藝術技巧
一、好為翻案
二、重構時空
三、議論縱橫
四、烘托對比
第四章 宋代詠史詩人論
第一節 論王安石的詠史詩
一、詠史——寄託個人抱負
二、論史——發表新見特識
三、評史——反映變法思想
第二節 論蘇軾的詠史詩
一、借古諷今,指斥現實
二、追慕前賢,發表新見
三、和陶詠史,融以己意
第三節 論陸游的詠史詩
一、援引先賢為同調,嘆人復嘆己
二、總結歷史之教訓,詠古兼諷今
第四節 論宋代女詩人的詠史詩
一、李清照
二、朱淑真
三、張玉娘
第五節 論宋代理學家的詠史詩
一、邵雍
二、劉子犟
第六節 論宋代僧人的詠史詩
一、釋智圓
二、粹居簡
三、釋文垧
四、釋行海
第五章 宋代政治思想文化與宋代詠史詩
第一節 宋代政治環境與宋代詠史詩
一、北宋內憂外患的現實狀況與宋代詠史詩
二、南宋偏安江南的政治格局與宋代詠史詩
第二節 宋代學風與宋代詠史詩
一、疑古思潮與宋代詠史詩
二、議論風氣與宋代詠史詩
第三節 宋代詠史詞、史論散文與宋代詠史詩
一、宋代詠史詞與宋代詠史詩
二、宋代史論散文與宋代詠史詩
第四節 宋代繪畫與宋代詠史詩
一、宋代繪畫與宋代詩歌
二、宋代歷史人物、歷史故事畫與宋代詠史詩
三、交相輝映的宋代題畫類詠史詩
四、丹青吟詠,妙處相資——宋代繪畫與宋代
詠史詩的契合
第六章 宋代詠史組詩研究
第一節 劉克莊《雜詠一百首》二卷考論
一、生平仕履及思想
二、組詩體例及思想內容
三、史學精神及文化價值
四、語言風格及藝術缺憾
第二節 徐鈞《史詠集》考論
一、生平思想
二、版本敘錄及組詩體例
三、思想主題及藝術呈現
第三節 陳普《詠史》二卷考論
一、生平思想
二、編排體例
三、藝術特色
第四節 鄭思肖《所南翁一百二十圖詩集》考論
一、生平考論
二、思想主題及藝術特色
第五節 南宋詠史組詩的繁榮背景
一、靖康國難的刺激
二、群奸當道的影響
三、私家著史風氣的興起
四、講史流韻的浸染
結語
引用書目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