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鳳慶縣地處臨滄地區西北部,跨東經99°31′~100°13′、北緯24°13′~25°03′之間,東西最大橫距59公里,南北最大縱距91公里,總面積3335平方公里。東與巍山縣、南澗縣相連,東南與雲縣毗鄰,西南與永德縣交界,西、西北與昌寧縣接壤。縣城鳳山鎮居縣境中部,東至雲南省會昆明市580公里,南距臨滄行署駐地123公里。
地貌
鳳慶縣位於滇西縱谷南部,境內群山連綿,山川相間。由於瀾滄江及其支流順甸河、黑惠江、迎春河切割,從北至南形成四大峽谷。西部地勢較緩,呈波浪式向西延伸,形成以營盤為中心的中山丘陵盆
地。境內最高點為大雪山黃竹林,海拔3098米。最低點為孟統河出境處,海拔900米。縣城海拔1578.8米。
境內山脈,屬怒山、雲嶺兩大山系。瀾滄江以南屬怒山山系,從南至北分布,主要有大雪山、萬明山、黑龍潭山3支。瀾滄江以北屬雲嶺山系,從西北向東南分布,主要山峰有光山樑子、金堂山、卡馬山頭、池塘梁子、靈寶山、六五山等,連貫魯史、詩禮、新華、永新4個區。
氣候
鳳慶縣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有雨熱同季和乾涼同季的特點,氣候溫和,日照充足,冬暖夏涼,雨量集中,乾濕分明。年平均氣溫16.5℃。
行政區劃
截至2002年12月,鳳慶縣轄8個鎮、5個鄉(其中2個民族鄉):鳳山鎮、魯史鎮、小灣鎮、營盤鎮、三岔河鎮、勐佑鎮、雪山鎮、洛黨鎮、詩禮鄉、新華彝族苗族鄉、大寺鄉、腰街彝族鄉、郭大寨彝族白族鄉。
下轄183個行政村、4個社區居委會、2773個村民小組。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全縣地表徑流量20.22億立方米,平均年產地下水6.18億立方米。境內地熱豐富,有沸泉2個,中熱泉6個,中溫泉2個,低穩泉3個。瀾滄江從西北入境,由東南出境,穿過縣城北部,過境長度59.4公里。截至2012年12月,境內除瀾滄江、黑惠江穿境而過以外,有大小河流168條,水能蘊藏量17.54萬千瓦時,有水利工程9221件,是全國首批100個農村初級電氣化縣之一,有水電站35座,國家西部大開發重點工程——總裝機容量420萬千瓦的小灣水電站在境內建設並於2010年投產發電。
藥材資源
截至2002年,全縣共有動植物藥材110科,201屬,分家種和野生兩大類。其中:野生植物藥材品種有161種,家種藥材品種36種,其中外引品種有16種;動物藥材有47種。在這些動植物藥材資源中,有28種珍稀藥材,列入國家一、二、三類保護的動物藥材有10餘種,植物藥材10種。主要珍稀植物藥材有鳳慶雞血藤、鹿含草、龍膽草、紅芽大戟、滇紫草、黃芩、訶子等。
人口民族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鳳慶縣總人口426943人,其中:鳳山鎮69809人,魯史鎮20354人,小灣鎮28947人,營盤鎮41642人,詩禮鄉24605人,新華鄉26841人,永新鄉9296人,大寺鄉37051人,勐佑鄉36672人,德思里鄉11162人,腰街鄉8535人,洛黨鄉36021人,雪山鄉28535人,三岔河鄉26540人,郭大寨鄉20933人。
最早居住在鳳慶縣的的被稱做濮人,是布朗族、佤族的祖先,繼後有傣族、彝族、白族、回族、苗族、傈粟族、拉祜族等相繼入境定居。明清兩代,漢族亦大量遷入。截至2012年7月,全縣有24個民族,人口42.28萬人。
自然氣候
鳳慶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15℃,極端最低氣溫-5℃,年降水量 1200mm,相對溫度約70%.土壤為紅壤,pH值5.0~6.0.有雨熱同期,乾涼同季的特點,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集中、乾濕分明,素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四季如春”之稱。
旅遊景區
鳳慶文廟
鳳慶文廟位於鳳慶縣城,是祭祀中國傳統文化先驅,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的紀念性建築,整個建築占地約12000平方米,有鳴鳳閣、崇勝殿、大成殿、欞星門、龍門等組成,布局合理,技藝精湛,具有較高的建築藝術水平及歷史研究價值,是鳳慶歷史文化發展的見證。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我省現存第二大孔廟。也是鳳慶歷史文明的象徵!代表著幾千年鳳慶的歷史文化的繁榮發展,永遠走在歷史的前沿,是值得歷史銘記的風水寶地。
青龍橋
青龍橋距鳳慶縣城40公里,橫跨於金馬和正義兩村相交的瀾滄江上,是茶馬古道的必經之路。青龍橋始建於清乾隆26年(公元1761年)。橋長93.52米,寬3.9米,系鐵索14根,左右欄桿扶手鐵索各一根。用32根鐵桿兜住橋面14根鐵索,中間鋪上木板。整個橋面呈中間略高、兩端偏低的弧形飛虹。兩側安有木欄,保障行人來往安全。兩岸橋頭蓋有青瓦白牆、飛檐翹角形態壯觀的大門樓閣,既可供守橋者住宿,又可供行人憑欄遠眺瀾滄江風光。大門暮關晨開,自成“一夫當關,萬夫暮開”的天然關隘。青龍橋離水面15.6千米,設計精巧,工藝高超,結構牢固,堪稱我國古代橋樑建設的一絕。
石洞寺
鳳慶石洞寺位於鳳慶縣城東南30公里彝族鄉箐頭村,建於清乾隆嘉慶年間(公元1794年),1926年重修。寺內建築有大殿、兩廂、拱橋、蓮池、雙閣等。石洞寺院有大殿、廂房、二房等共5幢11間,另有古茶花樹一株,合抱有餘,定名蒲門茶,名九蕊十八瓣,與寺齊名。寺前雙閣,建於清道光、鹹豐(約公元1848——1853年)年間,對峙于于兩巨石上,其間以石橋相通,建有拱橋、連花池、地勢險峻,風景優美。
玉龍池和黑龍潭
玉龍池和黑龍潭坐落在小灣鎮與鳳山鎮交界的山頂上,海拔分別在2400—2860以上,距小灣新鎮10公里左右,現屬瀾滄江省級自然保護區。玉龍池草豐林茂,池水清盈,池中有小島數個,池邊有野生的大樹杜鵑數百畝,林中生長著大量的實竹和白鷳、野雞等珍貴動物。空氣清晰,景色迷人。玉龍池原屬自然水池,傳說這裡居住著一條小白龍,逢到天旱便行雨吐水流往阿早山、石頭寨、蕨草壩、阿古村等地灌溉農田。70年代初,為發展水利事業,將此池修建為一個能溶水120多萬方的小型水庫。歷史賦予了黑龍潭傳奇的神秘感。曾是小灣、上達、畔香、正義等地人民通往縣城的趕馬大道。進入原始森林的黑龍潭林區,就會有一種“暗無天日”的感受,據說如果心好的人過此潭邊,則清醒,順利走出林中,如心不好的人則會掉進潭中不能出來。當然這畢竟只是傳說,這裡至今仍確是一片淨土,原始森林的風貌在這裡得以體現。
魯史古鎮
魯史鎮在縣城東北部,瀾滄江、黑惠江之中間,歷史上素有 魯史古鎮“夾江”之稱。歷史上魯史乃是鳳慶通往巍山、下關、昆明直至中原的重要交通樞紐和驛站。鳳慶縣城和魯史鎮都坐落在茶馬古道向東南亞延伸的要衝上,是蜚聲中外的“茶葉之鄉”。魯史至今仍保留有一段青石故道;三米多寬,由東向西把古鎮一分為二。現在魯史鎮的金雞村尚遺留有百珠連片的古茶樹野生群落。古平村海拔2400米左右的山野上,生長著三千多株野生茶樹。明清以來,魯史人就以茶為生。其中駱英才是魯史第一個人工種茶的人。並開設“俊昌號”茶莊,長期從事茶葉貿易。還有出自段逸甫茶園的“鳳山春尖”,是民國時期雲南茶葉的極品之一。由於種種歷史原因,“俊昌號”和“鳳山春尖 魯史古鎮”都消失了。
鳳山公園
相傳很久以前,一隻金鳳凰飛到這裡,看到這裡山清水秀,景色迷人便不顧再往前飛,落到這裡變成了這隻山,後人取名鳳山。鳳山象一隻巨大的鳳凰向著東方升起的太陽展翅起飛,這裡森林茂密,古樹參天,天高雲低,煙霧迷漫,是過去順寧十景中的“鳳岫凝煙”景觀,也是人們“登山觀城景,入林賞凝煙”的遊覽好去處。
萬祥寺
萬祥寺,現稱東山寺,位於縣城東半公里。土府勐效忠建於嘉靖年間,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僧人廣照重修,清光緒5年(1879)僧人真檀重建大殿、兩廂、大門,以後歷年紳士捐資補修並添建戲樓、客廳、北花園等。江寧人楊振讚頌該寺,曰:“策馬東山路,陰陰見樹林,僧來知寺近,橋回識泉深。飛閣鳴山雨,清煙盪遠嶺,對茲清萬慮,原酒托狂吟”。50年代後該寺被改作糧倉,1984年落實宗教產房後歸還宗教,1985年鳳慶道教協會在此成立,恢復宗教活動,近年來,寺院不斷集資,並擴大和修繕了寺院,現為鳳慶道教活動的中心場所。
瓊英仙洞
瓊英洞是鳳慶縣的一大風景名勝,地處於郭大寨彝族白族鄉。從古至今,瓊英洞群吸引了許多旅遊愛好者和探險者來到怒山余脈的褶皺深處探詢“世外桃源”。據了解,郭大寨鄉瓊英洞群,以“險、秀、奇、絕”而著名,洞內有許多石田、石乳及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和歷代官員、名人的題名、題詞,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四季如春的郭大寨鄉地處鳳慶縣城西南部,境內居住著漢、彝、白、布朗、壯、苗、回、滿、傣等多種少數民族。因為洞內的奇異石頭,美如玉石,這個洞被人們稱為瓊英仙洞,所以郭大寨鄉也就被人們稱為“瓊英鄉”。
旅遊指南
交通
鳳慶作為臨滄的“北大門”,對外交通可謂四通八達,擁有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出口,起到了臨滄地區與滇中、滇西北的橋樑紐帶作用。其中向東南行39公里即到達雲縣,再通過214國道向東北可與大理、楚雄、昆明相連。目前正在修建的祥臨(祥雲—臨滄)、雲鳳(雲縣—鳳慶)二級公路將進一步改善和提高昆明、大理、臨滄至雲縣的路面等級和通達性,將為鳳慶的旅遊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鳳慶的西南面出口可以通過郭大寨—永德—鎮康縣,直抵中緬邊境。從鳳慶的東面可以通過小灣電站直達南澗。從鳳慶的西北向通道來看,其出口有一條,即鳳慶通往保山地區的省道,使鳳慶、保山、大理形成交通環線,對鳳慶旅遊市場的開拓和旅遊線路的組織非常有利。
美食
小鍋米線
鳳慶的特色米線,早餐通常都是一碗米線。
卷粉
卷粉跟米線一樣用米做的,大的薄的圓片狀,可以加料卷了吃,外包一層薄的鍋巴,也可以切成條同米線一樣吃。
粑粑和粑粑錘
米做的小塊圓形的,烤了吃,新鮮的熱的粑粑可以直接吃,香甜而柔軟。粑粑錘則是橢圓形或長方形的,切開蒸、煮、炒或烤都可以。冬至節有做粑粑、吃粑粑的習俗。
特產
滇紅茶
鳳慶滇紅茶“世界滇紅之鄉”,滇紅工夫茶中,品質最優的是“滇紅特級禮茶”,以1芽1葉為主製造而成,成品茶條索緊直肥壯,苗鋒秀麗完整,金毫多而顯露,色澤烏黑油潤,湯色紅濃透明,滋味濃厚鮮爽,香氣高醇持久,葉底紅勻明亮。最適宜作高級禮品。
核桃
鳳慶核桃栽種歷史悠久,據專家考證,距今約有3000多年。鳳慶核桃由於大多種植生長在山區和高山峽谷的自然生態環境中,無污染,且果大、殼薄、仁白、味香、含油量高。是傳統的出口創匯商品,有“中國核桃之鄉”之稱。
核桃白酒
結合鳳慶“核桃之鄉”的優勢,採用海拔3000米的高山白沙礦泉水,及少數民族傳統工藝和保密配方精心釀製的“智仁”核桃白酒,解決了釀酒業的難題-將核桃中的亞油酸亞麻酸等能降低人體膽固醇的物質與乙醇分子形成大分子團,是世界第一支發酵型核桃白酒。
景點旅遊線路
鳳慶→小灣→南澗→大理→昆明旅遊線
鳳慶→小灣→保山→大理→昆明旅遊線
鳳慶→小灣→漫灣→大朝山(乘船)水電工業旅遊線
鳳慶→小灣→徐霞客品太華茶遺址→五道河原始森林→魯史古驛鎮旅遊線
鳳慶→郭大寨→永德→鎮康→南傘→緬甸邊境旅遊線
鳳慶→大朝山→臨滄→滄源佤文化旅遊線
經濟概況
綜合
相對於2010年,鳳慶縣2011年實現縣內生產總值52.93億元,增長16.2%,占計畫的146.1%;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2.99億元,增長56.9%,占計畫的124.7%;實現財政收入6.41億元,增長37.5%,占計畫的115.4%;完成財政支出17.1億元,增長17.8%,占計畫的120.3%;實現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5.14億元,增長21%,占計畫的126.2%;實際利用外資160萬美元,增長37.5%;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74元,增長12.4%,占計畫的100.5%;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4562元,增長30.1%,占計畫的114%;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86億元,增長20.1%,占計畫的103.6%;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5.4%;萬元GDP綜合能耗控制在市級下達的指標以內。三次產業比重為32:44:24。
第一產業
2011年,鳳慶縣糧食產量達16.32萬噸,相對於2010年,增長13.9%。“中國核桃基地示範縣”申報工作進展順利,實施中低產林改造8萬畝,改造低產茶園2萬畝,種植烤菸8.5萬畝,新植核桃8萬畝、油茶3萬畝、甘蔗2.8萬畝、桑園7000畝,特色產業基地累計達210萬畝,人均達5畝。相對於2010年,鳳慶縣2011年實現茶葉產量2.17萬噸,增長7.9%;核桃產量3.1萬噸,增長40.6%;交售菸葉23.95萬擔,增長53.5%;畜牧產業穩步發展,實現肉類總產5.74萬噸,增長12.7%;實現水產品產量6886噸。相對於2010年,鳳慶縣2011年全縣農業增加值達17.13億元,增長6.7%
第二產業
2011年鳳慶縣累計完成工業投資8.13億元,相比上年增長74.7%,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17.88億元,增長54.9%,工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38.1%。
2011年,水泥、酒精、食糖、精製茶、發電量等主要工業產品產銷良好,實現增量增效目標,規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9.55億元,相對於2010年,增長17.3%。二產在三次產業的比重首次超過一產,經濟成長方式逐步由農業主導型向工業主導型轉變。
第三產業
2011年,鳳慶縣累計實施項目910個,其中500萬元以上項目達152個。“兩通”工程通過市級驗收,老街河橋、楊柳河橋交付使用,111公里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全面開工。郭大寨水庫如期進場,頭道河水庫按時開工並完成投資1500萬元,43座小(二)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完成設計,開工建設17座,完工10座。迎春河綜合治理工程全面啟動。52件人飲安全工程加快實施。累計建成洛黨墩子山茶園高效節水灌溉等“五小”水利工程1790件。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加快實施。完成“一池三改”2000戶,建成沼氣池4299口。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鳳慶縣自“九五”以來,抓住實施“兩基”、“貧四”、“貧義”、“中國小危房改造工程”等項目的機遇,狠抓校舍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共投入資金10236.5萬元。至2003年9月,全縣中國小校舍建築面積達41.64萬平方米,其中框架結構5.94萬平方米,磚混結構11.11萬平方米,中學理科、完小自然教學儀器配備達標率為100%和90%,15個鄉鎮已通過“普及實驗教學”地級驗收。建成7個計算機教室,5個語言教室,4個多媒體教室,2個課件製作室,1個電子閱覽室,9個現代遠程衛星教育網點。鳳城完小被列為國家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鳳慶縣第一中學於2002年順利邁入省一級完整中學行列。
醫療事業
2011年2月,縣鄉村醫療衛生基礎設施提級改造工程驗收,建成村衛生室25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6.85%,實現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全復蓋,人口和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工作深入開展,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完善。
文化事業
截至2012年2月,鳳慶縣文化產業基地建設有序推進,文昌宮主體建設基本完成,新華、腰街等7個鄉鎮文化站建設全面完成,建成村級文體活動廣場6個。
社會保障
截至2012年2月,鳳慶縣落實“貸免扶補”政策,發放貼息貸款1235萬元,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穩步開展,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完成,參保23.49萬人,參保率達84.84%,60周歲以上參保人員養老金髮放率為100%。累計建成保障性住房1648套8萬平方米,配租入住746戶,1.2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名優特產
茶葉
鳳慶縣種茶、制茶歷史悠久,境內有樹齡長達3200多年的香竹箐栽培型古茶樹,有民國以前栽培的2萬多畝古茶園和3萬多畝野生古茶樹。1939年,茶葉專家馮紹裘先生到鳳慶創建了順寧茶廠(現滇紅集團公司),其生產的滇紅茶享譽海內外,曾作為國禮贈予英國女王、斯里蘭卡總統和總理等外國政要。截至2012年7月,全縣共有茶園30萬畝,年產量達2.5萬噸,有38萬茶農,有茶葉精製加工企業35戶,精製茶加工能力達3萬噸。
核桃
鳳慶縣有500多年的核桃種植歷史,泡核桃素以果大、皮薄、肉厚、仁白、味香的優良品質著稱。截至2012年7月,全縣核桃種植面積達144萬畝,復蓋全縣所有鄉鎮,核桃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
風景名勝
萬祥寺
萬祥寺,現稱東山寺,位於縣城東半公里。土府勐效忠建於嘉靖年間,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僧人廣照重修,清光緒五年(1879年)僧人真檀重建大殿、兩廂、大門,以後歷年紳士捐資補修並添建戲樓、客廳、北花園等。江寧人楊振讚頌該寺,曰:“策馬東山路,陰陰見樹林,僧來知寺近,橋回識泉深。飛閣鳴山雨,清煙盪遠嶺,對茲清萬慮,原酒托狂吟”。50年代後該寺被改作糧倉,1984年落實宗教產房後歸還宗教,1985年鳳慶道教協會在此成立,恢復宗教活動,現今寺院不斷集資,並擴大和修繕了寺院,現為鳳慶道教活動的中心場所。
鳳山烈士陵園
鳳山烈士陵園,在縣城西鳳山,海拔1750米,占地5184.24平方米。1955年由中共鳳慶縣委、縣人民政府決定並報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民政廳批准修建,築有烈士墓16家,方形烈士紀念塔1座,塔碑刻有在征糧剿匪中英勇犧牲的46位烈士英名。1982年,縣人民政府撥專款整修,成為風景幽美的園林地。
蓮淨庵
蓮淨庵又稱新寺,位於城南先生邑,清康熙年間修建,鹹豐七年(1857年)毀於戰亂,光緒十五年(1889年)僧人隆雲重修。50年代後停止宗教活動,1983年縣人民政府批准蓮淨庵為全縣佛教開放寺院,並在此建立了佛教協會。
玉龍池和黑龍潭
玉龍池和黑龍潭坐落在小灣鎮與鳳山鎮交界的山頂上,海拔分別在2400米—2860米以上,距小灣新鎮10公里左右,現屬瀾滄江省級自然保護區。
玉龍池原屬自然水池,傳說這裡居住著一條小白龍,逢到天旱便行雨吐水流往阿早山、石頭寨、蕨草壩、阿古村等地灌溉農田。70年代初,為發展水利事業,將此池修建為一個能溶水120多萬方的小型水庫。
慶甸遺址與勐氏石城
勐氏石城為勐氏部落城堡遺址,位於新華鄉牛塵山中部,當地人稱“勐家地址”。距今400多年的勐氏部落的城堡,以石築成,故名石城。遺址坐南向北,東面懸岩峭壁,西北為松林陡坡,僅南向有一公里多長的山樑切成3段,距石城300米左右有一口井,可供守城人飲用。勐氏城東、北、西三面以騰索塔木排,上壘石頭如遇敵來犯,就砍斷騰索,滾木檑石傾瀉而下,守兵僅扼南面,易守難攻,是當時部落所建的重點城壘之一。
地方榮譽
2004年,鳳慶縣率先推出的核桃種植“五個一”標準,被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列為高優泡核桃統一種植標準。
2004年12月,被國家林業局授予“中國核桃之鄉”稱號。
2007年至2010年,鳳慶縣連續4年被評為省級農田水利建設先進單位。
2011年,鳳慶縣國家“科技富民強縣”項目通過驗收,榮獲“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縣”稱號。
2012年4月,“鳳牌”滇紅被國家商務部評為“中華老字號”。
歷史文化
歷史發展
鳳慶,古為蒲蠻之地,故亦稱蒲門。早在春秋戰國以前,便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活。最早居住在這裡的被稱做濮人,是今天的布朗族、佤族的祖先,繼後有傣族、彝族、白族、回族、苗族、傈粟族、拉祜族等相繼入境定居。明清兩代,漢族亦大量遷入。
據史書記載,濮人曾參與武王伐紂,會戰於孟津。鳳慶唐屬姚州,宋歸永昌。元泰定二年(1325年),夷長孟氏,請求內附。泰定四年內附後設順寧土府。天順元年(1328年),設順寧府寶通州、慶甸縣。萬曆二十六年(1598),改為流官制,稱順寧府。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置順寧縣。民國2年(1913)廢府留縣,先隸迤南道, 後屬迤西道。民國18年,裁撤道署,直屬雲南省府。民國31年屬蒙化第五行政區。民國38年屬蒙化第十一行政區。1950年2月22日,順寧縣人民政府成立。1953年3月屬大理專區。1954年8月26日改名鳳慶。1956年改屬臨滄地區,1959 年與雲縣合併後又分開,分設鳳慶建制。
歷史名人
龔彝
龔彝,字和梅,祖籍山東,其先祖於明洪武初,徒滇後世居順寧城北鼓山橋頭。明天啟四年(1624年),考中舉人,天啟五年考中進士。崇禎年間,官任南京兵部員外郎,後升兵部郎中。清軍入關後,長江以南先後建立的幾個南明政權相繼滅亡。1646年,廣西巡撫瞿式耕和龔彝等人聯合一些明朝舊臣擁桂王朱由榔建立永曆王朝。永曆三年,永曆帝封龔彝兵部侍郎。不久又升任戶部尚書。永曆九年,龔彝隨永曆帝退守雲南。為了長期抗清,龔彝親自到永昌、順寧、景東等地徵兵募糧。永曆十二年,清軍攻入雲南,永曆帝退往滇西。龔彝得知後日夜兼程趕到騰衝,永曆帝已逃往緬甸。龔彝只好返回順寧老家。第二年,當他得知永曆帝的情況後又四處活動,動員各土司起兵反清。龔彝舊部元江知府那崇首先率兵回響。不料此時永曆帝已被清兵俘獲押回昆明。龔彝不顧生死立即趕到昆明,不卑不亢多次求見永曆帝一面。吳三桂同意後,龔彝備酒食菜餚請永曆帝。席間龔彝伏地痛哭,帝也痛哭不能飲。龔彝且拜且哭勸永曆帝飲酒,帝才勉強飲下。龔彝拜哭不止,自感往事已不堪回首,以頭觸地而死。三日後,永曆帝被吳三桂絞死於昆明篦子坡。南明最後一個王朝結束。而龔彝的忠烈卻永遠被後人緬懷。清朝末年,順寧知縣親自撰文,知府琦磷附跋立“明戶部尚書龔彝老先生之故里”碑亭於順寧城北的鼓山橋頭。民國元年,順寧知府張漢皋將昭忠祠改名為龔公祠。李根源題書“磅礴萬古”四個大字匾額懸於祠正堂。
趙又新
趙又新(1881~1920),原名復祥,字鳳喈。先世從南京隨軍入滇,在順寧魯史落籍。其父趙德周,遷居縣城來鳳街。趙復祥自幼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少有大志。光緒三十年(1904)秋,趙復祥與顧品珍、唐繼堯、葉基、李根源等30餘人,毅然東渡日本留學,進東京振武學校。光緒三十一年,與雲南同學楊振鳴、羅佩金等40餘人,率先加入孫中山在東京組織的同盟會。後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六期,畢業後回國,先後授任講武堂教官、七十五標教練官。武昌起義後,率隊反正,被推為統領,後又投奔江西督軍李烈鈞,先後任都督府顧問,水上警察廳廳長,贛軍第二師第五旅旅長,湖口起義失利,潛返雲南,為避偵緝,更名趙又新。
回滇後,先任講武學校校長,護國討袁時,任第一軍第二梯團團長,隨蔡鍔進軍川南,屢立戰功,戰後任第七師師長。張勛復辭,唐繼堯組織靖國軍,趙又新任第二軍軍長,轄朱德、金漢鼎兩個旅,駐守雲南。功勳卓著,被授與二等嘉禾勳章和文虎勳章。駐守瀘州時,兵變戰敗以短銃自擊而逝。趙又新殉難後,孫中山南方軍政府追贈他為陸軍上將,雲南省政府追贈“武烈公”,建武烈公祠於昆明翠湖畔,靈柩葬於玉案山麓。朱德題詞“護國之神”。孫中山為其中殿題額“砥柱南天”。並贈輓聯:“大局賴同撐,我在粵嶠君在蜀;束芻聊借奠,生為名將歿為神。”
羅稷南
羅稷南,原名陳強華,號小航,出生於順寧城內來鳳街書香之家。幼讀私塾,天資穎異,少有壯志。北京大學畢業,曾任廈門大學校長,後投筆從戎,先後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師政治部宣傳科長第三軍第二十八師師部秘書,十九路軍總指揮部秘書,並參加十九路軍等組織的福建人民政府。曾代表人民政府到江西蘇區簽訂抗日反蔣協定,受到毛澤東接待。
羅為恆
羅為恆,字紫台,鳳慶人。少年時隨父羅一鵬在昆明讀蠶桑學校,後東渡日本秋田礦山專門學校學習採礦專業6年,並於1906年在日本加入同盟會。1911年回國,在南京參加辛亥革命。後參加護國討袁,隨趙又新入川,任第二軍軍需處長,瀘州徵收局局長。楊森兵變後,羅到上海學習英語半年,又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礦冶專業,其間發表《鉛錫分解》科研成果論文,獲博士學位,畢業後到新澤西州煉鋼廠做工兩年。1928年回滇後,被龍雲聘請為箇舊錫業公司協理、工程師。後到雲南大學任教授,1937年到天津,任北洋工學院礦治系教授。“七.七”事變前夕,返回昆明被雲南省財政廳廳長陸崇仁聘為一平浪製鹽場採礦製鹽總工程師。後曾到緬甸經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曾任省僑聯委員、省政協委員。1955年向省政協提出一提案:“鳳慶洛黨有一條燕子岩河,地形、地物、水量各方麵條件較好,建議優先開發水電站。”提案轉回鳳慶後,縣人民政府批准洛黨區實施,於1958年建成臨滄地區第一座小水電站──洛黨後河邊水電站。
羅筱池
羅筱池,名為藩,彝族,鳳慶縣鳳山鎮人。其父羅琨池為清代雲南八大書法家之一。羅筱池幼習經史,20歲中秀才,工於詩詞。1905年畢業於省農校,曾任蒙自中學校長,省政府秘書長。擔任《義聲報》、《天南新報》主筆3 年。辛亥革命時,任南軍統領趙又新的都統秘書。護國討袁時隨趙又新入川,與軍中的朱德、李吉階(李謙)等人義結金蘭,共同創辦怡國社、新華詩社、振華詩社。同時兼督辦四川高縣、珙縣、長寧縣縣長等職。1920年,瀘州楊森兵變後,楊森組成川二十軍並任軍長,聘任羅筱池為二十軍少將秘書長。1927年,楊森追隨蔣介石反共,蔣介石密令楊森就地逮捕朱德。因公文傳遞之慣例,羅先看到密電後,急與城防司令李謙(順寧人)密商,決定捨身相救,於是安排心腹副官楊金龍、黃天柱(均為順寧人)護送朱德潛往成都。1931年,羅筱池出任川軍駐南京辦事處少將主任,後因與盧漢交往甚密,就應盧漢之邀回滇任盧漢的少將機要主任秘書。1933年,出任鹽津縣長。1935年,紅軍長征過雲南,朱德密約他在鹽津縣飛雲寺會晤,邀約他隨紅軍北上抗日,羅不願隨,後因10萬救國捐為部屬挪用,被停職審查。1945年回順寧任田糧科副科長。1950年2月,順寧縣人民政府成立,羅筱池被遷到青樹。1953年因迫於生活無著,致函朱德,朱德贈款給予接濟。1956年,雲南省文史館聘他擔任文史館員,按月發給薪金。被安排在文化館工作,選為縣人民代表。1960年病逝,享年84歲。
馮紹裘
馮紹裘(1900—1987),字艷群,湖南衡陽人,河北保定農業專科學校畢業,滇紅茶創始人,鳳慶茶廠首任廠長。
民國27年(1938),祁門等出口茶產地相繼論陷,中國茶葉公司為開闢新的茶葉出口廠區,電邀被流散離開祁門茶葉改良場的馮紹裘,到漢口負責茶葉產銷技術工作,8月遷重慶,9月中旬到雲南,幾經曲折,由下關步行到順寧,已是秋末初冬時節。馮紹裘看到鳳山茶樹成林、芽壯葉肥、白毫濃密,對這種雲南大葉種茶很感興趣,第二天請鳳山茶園試采一芽二葉鮮葉5千多克,分別製成紅茶、綠茶各500多克,兩個茶樣,一紅一綠,宛如一金一銀,其湯色、香味勻為國內所罕見。將兩個品種寄香港茶市,被譽為紅、綠茶中之上品。順寧初冬季節尚能生產出這樣高級的紅綠茶葉,使馮紹裘一行人欣喜若狂,12月轉回昆明匯報後,引起茶界高度重視,並將試製成功的紅茶命名為“滇紅”。指定由馮紹裘等籌建雲南省茶葉公司順寧實驗茶廠。
民國28年3月8日,馮紹裘抵順後,建廠、生產雙管齊下,自己設計試製木質三桶揉茶台,以取代傳統的手揉制茶方法,在投產前就向茶農推廣12台,從此,順寧民間和茶廠開始使用揉茶機具。民國29年3月,馮紹裘又繪製圖紙,委託雲南五金廠製造手搖分篩機10部,7月起陸續運到順寧,第二年就全部安裝到位,開始使用。同時,招聘技工,培訓人才。又請昆明中央機器製造廠仿製法國克魯伯大型揉捻機2台,解決篩分機1台,仿製日本大成式手拉百頁窗烘茶機2台,從昆明運至下關後馱運到縣。
民國3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騰衝、龍陵相繼失陷,馮紹裘請假攜眷回湖南衡陽,被重慶中茶總公司向雲南茶葉公司借調到湖南安化磚茶廠。1981年,《中國茶葉》發表馮紹裘撰寫的《“滇紅”史略》。1987年因病去世,享年87歲。他創製的“滇紅”已成為祖國茶史上一朵燦爛的名茶之花。
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有著特定含義的一個概念,它是指唐宋以來至民國時期漢、藏之間以進行茶馬交換而形成的一條交通要道。具體說來,茶馬古道主要分南、北兩條道,一條是從雲南的南部西雙版納、思茅經臨滄、保山、大理、怒江、麗江、迪慶到四川的甘孜及西藏的昌都、察隅、波密、林芝、拉薩,再進入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阿富汗等國;再一條是從四川的雅安出發,經康定到昌都的左貢同雲南之道相匯。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言只是茶馬古道的主要幹線,也是長期以來人們對茶馬古道的一種約定俗成的理解與認識。事實上,除以上主幹線外,茶馬古道還包括了若干支線。
茶馬古道南線途經臨滄,因有瀾滄江這一天塹,也因為臨滄市的鳳慶縣是全國重要的茶葉出產地,是著名的滇紅茶的誕生地,茶馬古道鳳慶段就成為極其重要的一段。這一段以鳳慶城(舊稱順寧)為中心,又可分為兩條,一條是北道,從順寧出發到下關,有人稱之為“順下線”;另一條是西南道,被稱為“迤道”。其北道初為用竹筏在漭街渡將騾馬和貨物分別橫渡瀾滄江後,經魯史、犀牛,再以竹筏在犀牛渡口過黑惠江,然後經蒙化(今大理巍山)抵下關,再轉運於麗江的茶馬市場,銷往康藏。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順寧知府劉青率軍民在瀾滄江上修建青龍橋後,馬幫就經三溝水梁子,下新村街、過青龍橋、登騾馬萎坡,又下魯史、犀牛、橫渡黑惠江抵下關。西南道實際上是北道的延伸,其路線為從順寧出發,經錫臘(今鳳慶營盤),過德黨、進鎮康後出緬甸。西南道商幫大多以臘戌(緬甸國土)為終點,主要交易或以茶貿紗等。而北道商幫將茶葉及山貨馱出去,又將布匹百貨馱進來的同時,也將外面的新思想、新觀念、新事物馱了回來。北道對沿途驛站經濟、文化的發展是功不可沒的。
滇緬公路通車前,茶馬古道鳳慶段是滇西南一片聯繫北出下關、昆明,南進鎮康,再西出緬甸的重要通道,乃至是滇西南一片聯繫中原和東南亞國家的動脈。這條茶馬古道開闢於1328年,距今已經有700多年了。700多年來,無數的馬幫來來往往,由北到南運進絲綢、運進百貨、運進中原文化,又從南到北運出茶葉、運出藥材,運出了這裡的山風野俗。至今,生存在茶馬古道上的人都還在說:“舊時的馬幫不僅為我們馱出了一方富裕,而且為我們馱出了一方文化。”
老一代的人有確切的記憶,當時從鳳慶到昆明一共18個馬站,在鳳慶有順寧站、大寺的新村站,魯史的金馬站、魯史街站和犀牛站。每個馬站間大約30華里,正好是馬幫一天的行程數。在茶馬古道典盛時期,每一個馬站都是一個商品物資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以致是經濟文化中心。當然其規模大小與功能並不完全一樣。在鳳慶境內的這段茶馬古道上,最為繁榮是魯史鎮和鳳慶城。
民俗文化
鳳慶地處滇西南邊地,是瀾滄江文化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徵。鳳慶縣早期居住的民族有布朗族、傣族、彝族和拉祜族,繼後有漢族、回族、白族、傈僳族等遷入,現在共有23種民族居住在這裡。各民族既分散又混合雜居,形成民族文化互通有無、相互交融,造就了鳳慶中原文化、南詔文化、瀾滄江文化與各民族文化交融薈萃、共放異彩的多元化格局,表現出鳳慶在文化上廣泛的包容性特徵。古老的史前文明與現代文明在鳳慶集中融合,使鳳慶具有較為獨特的文化區位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