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春秋時期,嶺南稱百越之地,粵北為百越屬地的一部分。是粵北的小部分,位於南嶺山間的曲江盆地之內。在戰國時期,區境屬楚國;秦朝屬南海郡(郡治在今廣州市);趙佗立南越國後,屬南越國。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定南越在區境內的蓮花山俗稱曲紅山下(今韶關東站一帶)設定曲江縣治後,區境隨曲江縣屬桂陽郡。
三國吳甘露元年(265年),在桂陽郡南部分設始興郡,郡治設在蓮花山下的曲江縣治內,區境隨曲江縣改屬荊州始興郡。
西晉武帝太康(280年-289年)中期,始興郡移屬廣州,曲江縣治從蓮花山遷往安聶邑(今武江西岸)。區境隨曲江縣改屬廣州始興郡;
懷帝永嘉元年(307年)分荊州地置湘州(州治在今湖南省長沙市),區境隨曲江縣改屬湘州始興郡。
東晉成帝鹹和三年(328年)廢湘州,復稱荊州始興郡,郡治遷往東南十里官灘(今湞江區南郊五、六公里),區境隨曲江縣復歸荊州始興郡。
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區境隨曲江縣改屬廣州始興郡,三十年(453年),復歸湘州始興郡。宋明帝泰豫元年(472年)改始興郡稱廣興郡。
南齊(479-502年)復為湘州始興郡。梁承聖(552-555年)中置東衡州,曲江縣再遷西河,區境隨曲江縣屬東衡州始興郡。梁末陳初,一度廢東衡州,始興郡改屬衡州(州治在今英德縣)。
陳天嘉元年(560年)復置東衡州,並以始興郡,區境隨曲江縣仍屬始興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隋師行軍總管韋洸率師於當年八九月平定嶺南,廢安遠郡,置大庾縣,設廣州總管,區境隨曲江縣改屬廣州。開皇十年(590年),平陳。廢始興郡,改為東衡州,不久又改為韶州(州、縣治所回遷蓮花山)。區境隨曲江縣先屬東衡州,後屬韶州。開皇十一年,廢韶州,區境隨曲江縣併入廣州。隋煬帝大業(605~618年)年間,將州改為郡,郡、縣治所仍在蓮花山,區境隨曲江縣改屬南海郡。
唐初改郡為州。區境隨曲江縣改屬廣州。
唐武德初年(618年),曲江縣治再遷西河,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番州,區境隨曲江縣屬番州,不久將番州改稱東衡州。
唐貞觀元年(627年)改東衡州為韶州(州治遷回蓮花山),又置嶺南道,區境隨曲江縣屬韶州,受嶺南道監察。唐天寶元年(742年)改韶州為始興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始興郡為韶州。天寶(742-756年)間,道成為地方最高行政區,區境隨曲江縣屬嶺南道韶州管轄。
後梁乾化元年(911年),劉岩發兵破韶州,州縣治所遷往中州(今湞江區城內,俗稱小島),從此,州治、縣治同設在中州(以後一直都是地、市、縣的行政機構的駐地)。
五代十國時期,區境隨曲江縣先屬後梁韶州,後屬南漢韶州。
北宋初期,區境隨曲江縣仍屬嶺南東道韶州(州、縣治同在中洲一地)。未久廢道改州,區境隨曲江縣屬韶州。至道三年(997年),又於州上置路(半行政半監察性質),區境隨曲江縣隸屬廣南東路韶州。
元朝以行省為地方最高行政區,下設道(省派出機構)、路、縣三級。
至元十五年(1278年)嶺南平定後,區境隨曲江縣屬海北廣東道韶州路(此間又在韶州路置錄事司,以管理城廂居民;一說至元二十三年置,又稱新民官司)。至順元年(1330年)屬江西行省廣東道韶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韶州路為韶州府(同年罷新民官司)。洪武二年升廣東道為廣東行中書省;洪武八年又改稱廣東承宣布政使司(以下簡稱“廣東布政司”,習慣上稱“廣東省”),區境隨曲江縣仍屬韶州府。
清初仍稱廣東布政司,後稱廣東省,省下設道(省的派出機構)、府、縣。區境隨曲江縣屬廣東省南韶連道韶州府。
民國元年(1912年),廢道、府。區境隨曲江縣屬廣東省。民國三年(1914年),復設道,區境隨曲江縣改屬廣東省南韶連道(後改為嶺南道)。民國九年(1920年),復廢道,未久設北區善後督辦,性質與道同。此後屢設屢廢,民國十四年(1925年),設北江行政區,民國十五年又廢行政區。民國十七年(1928年)設北江善後委員會,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改為北江綏靖區,區境隨曲江縣均屬之。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改設第二行政督察區,性質與善後委員會、行政區、綏靖區同,均為省派出機構,區境隨曲江縣仍屬之。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改稱北江行政區,民國三十年(1941年),復稱第二行政督察區,區境隨曲江縣仍屬之。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11月,在曲江縣城(今湞江區城內,俗稱小島)置韶關市政府,為省直轄市。區境隨曲江縣屬韶關市。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月,韶關被日軍占領,韶關市政府的建制自行解體。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再次調整全省政區,區境隨曲江縣改屬第三專署行政督察區。
1949年10月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從江西揮師南下進駐曲江縣城(今湞江區城內的解放路至中山路),並於10日解放了曲江縣全境,當天宣告成立曲江縣人民政府。14日,曲江縣政府設立城關區(亦稱曲江縣一區)。區境屬曲江縣城關區。1949年11月25日,撤銷曲江縣城關區組建韶關市人民政府後,區境改屬韶關市。後來,鑒於人口少,條件不具備建市,韶關市於1950年5月5日被撤銷而組建韶關鎮,區境回歸曲江縣。1951年6月,恢復韶關市建置後,區境又從曲江縣劃出,歸屬韶關市。
1984年6月,區境屬湞江區和北江區。
2004年6月,撤銷北江區後,其行政區域和原曲江縣的犁市和花坪兩鎮的地域歸屬湞江區,直至2004年底未變。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湞江區下轄新韶鎮、樂園鎮、十里亭鎮、犁市鎮、花坪5個鎮,東河街道、車站街道、風采街道3個街道和曲仁、田螺沖2個辦事處,區人民政府駐東河街道。
截至2018年,湞江區下轄5個鎮5個辦事處。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湞江區位於東徑113°06′-113°36′、北緯24°8′-24°18′,地處廣東省韶關市東北部,武江、北江以東,東與仁化縣、曲江區相交,西與乳源瑤族自治縣、武江區毗鄰,南與曲江區相連,北與樂昌市、仁化縣接壤,總面積為572.47平方千米。
地質地貌
湞江區地處第一列山系與第二列山系之間的湞江、武江河谷之中,地貌發育自新生代第三紀丹霞群形成後,均處於間歇上升狀態,流水侵蝕作用強烈,形成陡峻山地和多級相對平坦的夷平面及河谷階地面。區境地理環境由流水地貌和岩溶地貌構成,即由平原、階地、台地、丘陵、山地等類型構成。平原主要由湞江、武江以及匯合成北江帶來的泥沙沖積而成,主要分布於區境城區、犁市等連片小平原;階地分5級在區境城區,一、二級地面平緩,三、四、五級地面高亢;台地分布於區境以東地段,台坡傾斜15度以下,呈波狀起伏或崗丘形態;丘陵主要分布在區境東部和東北部,大部分屬低丘陵,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山地大部分在北部,東南部地區有少量分布,均以岩溶山地為主,大多為岩溶低山,山坡岩石裸露,石芽、石溝遍布,風化殘積,紅土甚薄,為丘陵山地地貌。地質構造屬華南褶皺帶部分,火成岩分布廣泛,地層發育基本齊全。境內土壤有紅壤、黃壤、紅色石灰土、紫色土、水稻土、潮沙泥土、石窟土等七個土類。據土壤普查資料,境內紅壤面積占自然土壤面積50%以上,自然土壤占全區土地面積80.6%,土壤質地較好,表土厚中層占過半數,心地層普遍深厚,占七成左右,疏鬆,酸性反應,有機質與氮素中量以上居多。
氣候特徵
湞江區屬中亞熱帶季風型氣候區,全年盛行南北氣流,有明顯濕熱和乾冷,冷暖交替明顯。光熱充足,雨量充沛,濕度較大,農業生產可以一年三熟。區域氣候受季風及大氣環流影響,總體特徵表現為冬短夏長,春秋交替快,四季分明;氣候資源比較豐富;災害性天氣較多,低溫陰雨,龍舟水、秋旱、寒露風和霜凍等災害性天氣較為頻繁,對農業生產影響較大。2014年,年均氣溫20.4℃,年均日照時數1886小時,年均降雨量1517毫米。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湞江區河流分布密集,境內有湞江、武江、北江、黃浪水、大塘水、大富河、坳背水、白虎坳水、黃崗水等9條主要河流。2014年,轄區內3座大中型水庫蓄水量4329萬立方米,同比減少314萬立方米;66座小型水庫蓄水量960萬立方米,同比減少19萬立方米。
礦產資源
湞江區境共發現礦產7種、礦產地9處,主要礦產有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煤、鐵、錫銻、鎢、螢石、稀土、冶金等,其中煤、鐵、錫銻、鎢、螢石在廣東省占有重要位置,儲藏量在1.5億噸以上(主要分布在湞江東部和北部山地、丘陵地帶)。除此之外,區境還有燃料、化工、非金屬、建築材料等礦產。
土地資源
2014年,湞江區土地面積572.1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43.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962.5公頃(常用耕地65792.9公頃),其中水田4395.8公頃,水澆地636.4公頃,旱地1547.7公頃。園地319.4公頃,林地36407.1公頃。年末,全區林業用地31354.9公頃,森林覆蓋率60.3%,林木綠化率60.6%,活立木總蓄積量194萬立方米。完成荒山荒(沙、土)地造林面積1000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2080.7公頃,綠化覆蓋率47.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1平方米。
生物資源
湞江區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大部分在東部和北部山丘密林及近郊河湧水網。主要野生動物有哺乳類、爬行類、鳥類、魚類、甲殼類和多種貝類等230種,主要野生植物有材用植物類18種、藥用植物類53種、芳草植物類14種、油脂植物類9種、纖維植物類9種、果樹植物類19種、栲膠植物類6種、澱粉植物類8種、野生中草藥類50種、綠化植物類48種。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4年,湞江區戶籍人口34665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78744人、農業人口67912人。城鎮人口主要分布在市區半島、東河街道辦、車站街道辦及新韶鎮、樂園鎮;農業人口主要分布在北郊十里亭鎮、犁市鎮、花坪鎮(占轄區農業人口總量80%以上)。是年,常住出生人口3450人,人口出生率10.05%;死亡人口1641人,死亡率4.78%;人口自然增長率5.27%。
2017年末全區戶籍人口32.54萬人,實有人口53.54萬人。
民族
湞江區是韶關多個民族散居區之一,除漢族外,區內分布有瑤族、壯族、回族、滿族、蒙古族、苗族、侗族、畲族、土家族等34個少數民族。
經濟
綜述
2014年,湞江區完成生產總值186.86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6.8%,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比2013年增長4.0%、-0.7%、9.5%,三大產業比例調整為3.1:20.7:76.2;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9.02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0.2%;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16億元,比2013年增長15.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4.55億元,比2013年增長10.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01元,比2013年增長9%;農民人均純收入12332元,比2013年增長10%。
2015年,湞江區國民生產總值達198.2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6.3%,經濟總量位居全市10個縣(市、區)第二;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9萬元,同比2014年增長5.6%;一般公共預算區本級收入4.01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2014年增長9%;三次產業結構為3.1:17.93:78.97。
2017年,完成生產總值229.37億元,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7.01億元、34.5億元、187.8億元,三大產業比例調整為3.1:15:81.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6.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2.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區本級收入2.88億元。
第一產業
2015年,湞江區完成農業總產值10.09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3.5%。農業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全區已形成4個千畝以上成規模的農業產業示範園區。2015年底,全區森林覆蓋率達60.73%,生態環境質量得到進一步改善。2015年,第二輪扶貧開發“雙到”工作通過省扶貧開發“雙到”考核驗收,5個省貧困村全部實現脫貧,脫貧率達100%。
第二產業
2014年,湞江區為工業企業供地902畝,協調貸款12億元。新增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達到58家,產值億元以上企業18家,新增3家。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77.8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5.68%。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32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6.8%。10家企業建成投產,5個項目開工建設,產業園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6.6億元,工業增加值4.5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14.8%。全區工業技改投入2.72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232%。
2015年,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20.7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24.47%。湞江產業園已成為莞韶產業園的核心園區;全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5.4億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6億元。
第三產業
2015年,湞江區新增限上商貿企業5家,達到91家;全區第三產業總量達156.5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7.4%,占全區GDP的比重已近8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2.1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10.5%。
交通
湞江區是連線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京廣鐵路、韶贛鐵路、武廣高鐵客運專線;韶贛高速、廣樂高速;國道106、323線、省道S246、S248線等交通主幹線縱貫南北。境內沿湞江、北江建有大型貨櫃貨運碼頭,水路航運可直達廣州、香港、澳門。
社會事業
教育
截至2016年,湞江區普通高中2所,新招生人數1078人,在校學生3236人,比2015年下降6.1%;國中11所,新招生人數2649人,在校學生7562人,比2015年下降2.5%;國小25所,新招生人數4416人,在校學生24186人,適齡兒童國小毛入學率100%,國中學齡人口毛入學率100%,國小畢業升學率100%,國中畢業升學率99.8%。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8.2%。年末共有幼稚園67所,在園幼兒12928人;年末共有中國小學校38所,當年新招生人數8142人,在校學生34984人。
文化
截至2016年末,湞江區有各類藝術團體60個,區文化館1個,鎮街文化站10個,村居文化室90個,文化廣場7個,區級公共圖書館1個,農家書屋45個,電影院7個,遊藝歌舞娛樂場所23家,出版物、音像經銷單位111家,藝術品經營單位24家。全年組織各類演出60場,有《春牛·春妞》、《永遠的旗幟》、《梅嶺梅》等8個表演項目獲市級以上表彰。
衛生
截至2016年末,湞江區醫療衛生機構143個,其中醫院1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個、鄉鎮衛生院7個,實有床位1927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2204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798人,註冊護士1047人。其中鄉鎮衛生院床位201張,衛生技術人員113人,鄉村醫療點37個。農村居民衛生戶廁普及率96.22%。
歷史文化
方言
新中國成立前,區境以其地處南北交通咽喉,又為南北商貿重鎮,由此形成方言雜聚,各處分布的“南腔北調”格局。主要的方言,仍以三大民系流行的漢語方言為主。其中,主要包括粵方言、客方言,以及韶州本城方言等。粵語在區境內的流行大致在數十年以前(此前大多為客家方言與韶州土話)。在境內農村地區,以流行客家方言為主;在境內城區,以流行粵語方言(白話)為主,本城方言次之。
新中國成立後,伴隨著新移民不斷遷入境內,以粵方言、客家方言為主導的區轄境內,逐步融入贛方言、湘方言及閩方言,標準的漢語國語亦在境內流行。形成城區以粵方言為主,客家方言遍布城鄉,兼有韶州本城土語、贛方言、湘方言、閩方言等族群方言分布。
人文
湞江區歷來是韶關市的文化教育中心。其文化源流最早可追溯至距今一萬至四千年的新石器時代。先秦時期,隨著農業文明的發展,境內農耕文化逐步形成。秦統一南越後,中原文化大規模傳入嶺南,本區亦然。隨著歷史的演變,境內逐步形成了“客家文化”、“佛教文化”、“北伐文化”、“抗戰省會文化”等區域特色文化。新中國成立後,境內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在老城區集中了韶關影都、北江電影院、紅旗影劇院、圖書館、博物館、文化廣場等一大批市級文化設施。
遺址
孫中山 北伐 大本營舊址
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後,為打倒軍閥割據,謀求全國統一,於1922年和1924年,曾先後兩次親臨韶關督師北伐。
孫中山北伐誓師廣場舊址
1922年5月6日-6月1日和1924年9月12日-11月4日,孫中山先生兩次親臨韶關督師北伐,先後在韶關南教場(今中山公園),舉行北伐誓師大會和舉行“雙十”紀念活動,檢閱北伐軍,接見蘇聯“窩羅夫士忌”號巡洋艦的官兵,還參加了在此召開的“韶州各界贊助北伐大會”,並在會上作了題為《北伐原因》的長篇演說。
廣東省農民協會北江辦事處舊址
位於市區下后街當年的“四邑同鄉會”宏仁善堂內(今建國路國小)。原是一座磚木結構的平房,1925年曲江縣農會在這裡辦公,並在此召開了曲江縣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曲江縣農民協會在此成立後,辦公居左側兩房;1926年1月,廣東省農民協會北江辦事處在此成立後居右側一房。同年,中共北江地方委員會亦設在此。1960年12月26日,北江農民協會辦事處舊址公布為韶關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4年擴建學校,辦事處舊址房子被拆除,唯宏仁善堂石匾額尚存。
北江農軍學校舊址
位於市區弓箭街都司衙門(今為建國路50-60號,市糧食局所在地),是大革命時期中共北江地方委員會,根據粵北農民運動鬥爭形勢發展的需要開辦的。於1926年10月至1927年4月共舉辦兩期,學員200多人。是一所專門培養農運武裝軍事幹部的學校。北江農軍學校主任,初期由蔡如平擔任,後由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生、北江地委成員朱雲卿擔任。1927年廣州“四一五”反革命政變後,北江農軍學校畢業的兩期學生,隨北江農軍北上武漢,繼而部分人員參加八一南昌起義,流沙戰役失利後,部分人員陸續返回粵北參加當地武裝鬥爭,還有部分人員參加了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1975年5月7日,北江農軍學校舊址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南韶連政治幹部講習所舊址
位於市區風度路60號,原為豫章會館,今為商業門店。1926年11月至1927年4月,以駐韶湘軍第二軍教導師師長陳嘉祐的名義,在此舉辦南韶連政治幹部講習所。講習所由中共北江地委領導,聘任教導師副官劉小山(中共黨員)為校主任,中共北江地委、廣東省農會北江辦事處、省農會特派員、省婦運會等幹部到所講課。當時曾任國民革命軍第二軍黨代表的李富春曾來講過幾次課,支持辦學。學員大都是吸收下層進步知識分子參加。至1927年4月講習所結束,共培訓200多名幹部學員,充實了北江各縣農運政治幹部隊伍力量。
朱德部駐犁市舊址
1927年12月中旬,朱德率南昌起義軍餘部輾轉來到當時的曲江縣犁鋪頭(今湞江區犁市鎮),以國民革命軍第十六軍范石生部140團的名義將團部設在犁市街西李達材的當鋪內。朱德化名王楷,住在當鋪的樓上。該當鋪高11米,牆厚0.5米,室寬21.8米,上下兩層建築面積共1075平方米,由青磚砌築。朱德在此期間,參加了北江地區的革命活動,幫助支持了曲江縣清水塘農民運動和仁化縣董塘等地的農民武裝暴動。該舊址今為湞江區犁市公安派出所辦公所在地。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軍官教導團舊址
位於峰前街韶州師範學校(原為相江書院)。軍官教導團駐紮在該校禮堂,這是一座磚木結構的兩層樓房,面積約500平方米。1927年秋,武漢國民政府汪精衛與蔣介石合作反共後,10月初,軍官教導團在葉劍英率領下,由武漢南下抵達韶關,後全團南下廣州,參加了12月11日的廣州起義,成為廣州暴動的主要武裝力量。
抗敵演劇宣傳第七隊舊址
位於湞江區東河壩墨江會館(今為啟明國小)。1941年-1942年抗日戰爭期間,由中共地下黨領導的第七演劇宣傳隊(當時全國組織有十個演劇宣傳隊)在韶關和北江各地演出過《船夫曲》、《黃河頌》、《軍民進行曲》、《黃河大合唱》、《天國春秋》、《祖國在召喚》等10多個抗日宣傳劇目。隊長吳狄舟,副隊長徐洗塵。該隊與第七戰區政治大隊同駐一地。
中共粵北省委舊址
中共粵北省委舊址,位於五里亭(今牛奶場內),為磚木結構平房院落,面積約200平方米。1940年冬,中共廣東省委根據抗日戰爭形勢發展,在始興沈所紅圍召開省執委擴大會議,遵照中共中央指示,決定將原中共廣東省委劃分為粵北省委和粵南省委,粵北省委書記為張文彬,粵南省委書記為梁廣。1941年春,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成立,張文彬調為副書記,李大林接任中共粵北省委書記,並遷省委於五里亭牛頭沖民房。1942年5月26日,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組織部長郭潛被捕叛變,第二天即帶領國民黨特務在五里亭省委機關抓捕了省委書記李大林、組織部長饒衛華以及當時在樂昌的八路軍香港辦事處主任廖承志等,製造了反共的“粵北省委事件”。
風景名勝
風度長街 風度路商業街位於市區解放路和風采路之間,街長約800米,路名“風度路”為紀念唐代名相、曲江(韶關市)人張九齡而得名。“風度”二字取自唐玄宗“風度得如九齡否?”句。風度北路原有風度樓,後因街道擴建而拆除。2000年,風度路改建商業步行街後,街道經營服飾、五金家電、金銀珠寶、美食、土特產品、藥材等。其中,包括各種大型、專業購物中心;冬菇街、陸羽茶莊、電器街、機車一條街、風度廣場電訊設備中心、服裝批發中心等。風度南路的冬菇街,經營各種粵北名優土特產品。 | |
古樓風采 風采樓位於區境風采路與上后街(舊名學宮街)之交叉口,被譽為韶關標誌性古建築。風采樓建於明代弘治十年(1497年),韶州知府錢鏞為紀念韶關藉北宋名臣余靖而建,屢經重修。風采樓上的“風采樓”三個大字是明代書法家陳白沙(獻章)毛筆字的存世珍品。風采樓高22米,正方形,頂為三重飛檐翹角,正中有華飾小圓頂。占地100多平方米。 |
蓮峰覽勝 景觀得名於“蓮花山國家森林公園”。公園位於區境東南“蓮花山”,屬山嶽型自然風景區,公園總占地面積2300公頃,主峰蓮花山海拔256米,山脈層層展開“狀似蓮花”得名。公園始建於民國七年(1918年)。1993年6月被林業部命名國家級森林公園。 | |
公園 早期有望韶亭、蓮峰樵唱、蓮花唱晚、蓮花松濤、蓮峰遠眺、杜鵑春曉、問天群石、萬壽禪寺等景點,20世紀90年代後,公園陸續新增山門、瑤族風情園、靜之動生態運動樂園、靈芝生態園、森林燒烤場、野生動植物園,以及玉蘭香醉、蓮池映月、瑤池碧波、棧道懷古等景觀。 |
北江麗影 位於區境南郊北江路,景觀起自北江橋頭,沿北江東岸江畔向南約2.5千米。“長廊”以雕塑小品的形式,分作“文化源流篇”(含馬壩人圍獵、石峽人耕作場面、韶樂文化、禪宗文化等)、“科技貢獻篇”(含宋人水法冶銅、錢幣鑄造、利瑪竇譯書、張九齡飛鴿傳書等)、“傳統美德篇”(含宰相風度、余靖從政六箴、文天祥過韶州等)、“民族風情篇”(含瑤山長鼓舞、芒鼠獻貢、客家婚俗、珠璣尋根等)4個主題,散布在北江路西側緊靠江堤的人行道上。“長廊”橫斷面最寬處約15米,最窄處5~10米,呈狹長帶狀分布。2004年底長廊被評入選“韶關新十景”。 |
廣東行政區劃
廣東省位於中國大陸最南部,南臨南海。全省地處低緯度,北回歸線橫貫陸地中部。大陸海岸線總長3368千米,島嶼眾多。陸地面積17.98萬平方千米,海島面積1600平方千米。2004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8303.72萬人。少數民族人口約占全省總人口的1.5%,以壯、瑤、畲、回、滿等為主。廣東省轄21個地級市,54個市轄區、23個縣級市、41個縣、3個自治縣。 |
廣東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 | 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
廣州市 | 越秀區 | 荔灣區 | 海珠區 | 天河區 | 白雲區 | 黃埔區 | 番禺區 | 花都區 | 南沙區 | 蘿崗區 | 增城市 | 從化市 |
深圳市 | 福田區 | 羅湖區 | 南山區 | 寶安區 | 龍崗區 | 鹽田區 | 光明新區 | 坪山新區 |
珠海市 | 香洲區 | 斗門區 | 金灣區 | 珠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 |
汕頭市 | 金平區 | 濠江區 | 龍湖區 | 潮陽區 | 潮南區 | 澄海區 | 南澳縣 |
韶關市 | 湞江區 | 武江區 | 曲江區 | 樂昌市 | 南雄市 | 始興縣 | 仁化縣 |翁源縣 | 新豐縣 | 乳源瑤族自治縣 |
佛山市 | 禪城區 | 南海區 | 順德區 | 三水區 | 高明區 |
江門市 | 蓬江區 | 江海區 | 新會區 | 恩平市 | 台山市 | 開平市 | 鶴山市 |
湛江市 | 赤坎區 | 霞山區 | 坡頭區 | 麻章區 | 吳川市 | 廉江市 | 雷州市 | 遂溪縣 | 徐聞縣 | 東海島經濟開發試驗區 |
茂名市 | 茂南區 | 茂港區 | 化州市 | 信宜市 | 高州市 | 電白縣 |
肇慶市 | 端州區 | 鼎湖區 | 高要市 | 四會市 | 廣寧縣 | 懷集縣 | 封開縣 | 德慶縣 | 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惠州市 | 惠城區 | 惠陽區 | 博羅縣 | 惠東縣 | 龍門縣 | 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 | 仲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梅州市 | 梅江區 | 興寧市 | 梅縣 | 大埔縣 | 豐順縣 | 五華縣 | 平遠縣 | 蕉嶺縣 |
汕尾市 | 陸豐市 | 海豐縣 | 陸河縣 | 紅海灣經濟開發試驗區 | 華僑管理區 |
河源市 | 源城區 | 紫金縣 | 龍川縣 | 連平縣 | 和平縣 | 東源縣 |
陽江市 | 江城區 | 陽春市 | 陽西縣 | 陽東縣 | 陽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 | 崗僑管理區 |
清遠市 | 清城區 | 英德市 | 連州市 | 佛岡縣 | 陽山縣 | 清新縣 |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 連南瑤族自治縣 |
東莞市 | |
中山市 | |
潮州市 | 湘橋區 | 潮安縣 | 饒平縣 | 楓溪區 |
揭陽市 | 榕城區 | 普寧市 | 揭東縣 | 揭西縣 | 惠來縣 | 東山區 | 揭陽經濟開發試驗區 | 普寧華僑管理區 | 大南山華僑管理區 |
雲浮市 | 雲城區 | 羅定市 | 雲安縣 | 新興縣 | 鬱南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