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四味元宵
在一鍋里同時放入芝麻型、桂花香型、花生香型及肉香型的湯圓,味道豐富而且互不串味。撒湯
![撒湯](/img/0/1f0/nBnauM3X2ETO0cjN3gjNzkDO5MTMzMTO2kDNyQTNwAzMxAzL4YzLw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撒湯典故](/img/a/0d1/nBnauM3XyIjM5kTMzkjNzkDO5MTMzMTO2kDNyQTNwAzMxAzL5Y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枕頭饃
![枕頭饃](/img/3/869/nBnauM3XwIjM1YjN3kjNzkDO5MTMzMTO2kDNyQTNwAzMxAzL5Y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格拉條
![格拉條](/img/0/71a/nBnauM3X4cTN0MDM1AzNzkDO5MTMzMTO2kDNyQTNwAzMxAzLwc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棒棒雞
![棒棒雞](/img/6/183/nBnauM3XwUzN3ATOzEzNzkDO5MTMzMTO2kDNyQTNwAzMxAzLxc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棒棒雞美味的烹製確別有技巧。首先妙在煮雞。煮前要用麻繩纏上腿翅,肉厚處用竹扦打眼,使湯水充分滲透,以文火徐徐煮沸;二是以特製的木棒將煮熟的雞肉拍松,撕成粗絲入盤,利於調料入味;三是以眾多調料調成的味汁,澆於雞絲上,使雞絲分外鮮美香嫩,有濃郁的香甜、麻辣味。
鹵豬蹄
主料:豬蹄450克,花生38克,香料1包,香菜少許。調料:味素1/6茶匙,冰糖19克,醬油1大匙,海山醬1/4茶匙。
製作方法:
1.豬蹄切塊後,用水燙過取出。2.將豬蹄、味素、冰糖、醬油、海山醬、花生及香料一同用大火煮15分鐘。
3.煮好的鹵豬蹄放入大碗,上置香菜點綴。
備註:海山醬是一種甜辣且帶五香味的醬料,其原料大多是五香料、糖、醋、辣椒醬、澱粉等。
地鍋雞
名稱來歷:
![地鍋雞](/img/7/22d/nBnauM3X2gDO2EjM2IzNzkDO5MTMzMTO2kDNyQTNwAzMxAzLyc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原料:柴雞、茄子、麵粉、調料
作法方法:
茄子切塊並用鹽稍醃並擠水。就是把雞剁小塊後打個雞蛋並加少許麵粉攪拌均勻,直到雞塊都被麵粉裹住。茄子切塊並用鹽稍醃並擠水。鍋里油燒熱後炸點蔥姜和花椒辣椒,然後把雞塊到鍋里煸炒,直到炒成金黃色。這時把茄子加入並加適量的鹽、醬油和水。然後麵粉加水和好,和面一定要注意不要硬,若是喜歡吃軟一點的餅就不要反覆揉,喜歡緊拽一點的就多揉幾下,等鍋里開了,就可以揪成小塊拍成餅貼在菜周圍,記得餅的下部分要在菜水了。好了。鍋蓋上擺個放了冷水的碗,先大火燒一會,在小火燜一會,等碗裡的水熱了,就可以了。粉雞
![粉雞](/img/6/06f/nBnauM3X2ETN2QTNwMzNzkDO5MTMzMTO2kDNyQTNwAzMxAzLzczLw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選料
1,挑選飼養2年以上的母雞一隻,重量約三斤半左右,以農村放養的最佳。2,澱粉,俗稱“粉面子”以紅薯粉最好。(這一點最重要)其他最好不用,以免影響口感。
3,佐料:大蔥,紅辣椒,生薑,食鹽,十三香,八角。
製作
1,首先把洗乾淨的雞去骨剔肉,雞架放鍋內燉湯,後放佐料若干,燉至肉爛湯香,閉火待用。2,把雞肉切成條狀,長度一寸有餘,放入一盆內,盆需稍大,再放蛋青三個(不能放蛋黃),十三香若干,點芝麻油幾滴,食鹽少許。充分攪拌,放“粉面子”揉透,後摔打成粘狀,摔打的時間越長,其粘性越大。
3,置鍋一口於爐上,把清水燒開,拽粉雞條下鍋,鍋又開,點二遍涼水,復開撈入一涼水盆內。
4,把粉雞撈入雞湯鍋內,燒開後閉火浸一會。
粉雞起源
據考證粉雞起源於清鹹豐年間。武顯將軍李培才一生七子,分別在潁州謝集和霍邱李家圩。其中前四子為一母所生,在顯武將軍遷徙霍邱之時,這四子留守謝集家業。後家道中落,將軍三子李義南後人在謝集開一食館,名曰:尋禽記。店中經營雞鴨鵝等家禽熟食,並自創了以當地特產山芋粉將雞鴨禽肉掛漿,水煮、配以香料混燉於大缸,一時賓客雲集。解集來歷
卸甲集來歷:清人筆記記載,潁州雙龍集東六里有一古村叫解集,春秋戰國時一村落。傳說伍子胥逃難懷抱幼主熊勝曾在此解甲救飯。18年後伍子胥伐楚路過此地,當地人才知道當年解甲求飯的武士就是大將軍伍子胥。村民為紀念伍子胥,相約在此地興一集市,取名“卸甲集”。兩千多年來,風雲變幻,改朝易代,小集興衰不定逐漸演變成謝集。
興衰百年
民國時期,本村惡霸李國棟兄弟幾人,仗著李國棟是區政權聯合武裝三中隊兼殺黑隊隊長,欺行霸市,視人命如草芥,殺人無數,當地百姓不敢進街,卸甲集終至湮滅。此前李義南三世孫李開長經營尋禽記,因看不慣李國棟兄弟惡行,到潁州報官,後遭李國棟兄弟追殺,潛逃潁州周邊一帶以給富人做粉雞兼收徒為生。50年左右病逝於潁州潁河畔,其子李朝山返回解集揭發李國棟兄弟,李國棟已隨國民黨潛逃台灣。
油茶
油茶一般是作早餐的就是有的地方稱的馬虎湯(麻胡湯)。裡面加了花生,切的很細的豆腐皮海帶絲、麵筋等,煮熟時成均勻糊狀,加入的食材懸浮其中。雞湯豆腐腦
和普通豆腐腦不一樣,是用雞湯沖的。那個味么,我就不說了,你自己想像一下吧鹹、淡馬糊湯
![鹹、淡馬糊湯](/img/7/311/nBnauM3X0QTO4UTNwQzNzkDO5MTMzMTO2kDNyQTNwAzMxAzL0c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馬糊入口綿軟,味道極佳。鹹馬糊有些類似河南的“糊辣湯”,但沒有那種辣味,是靠鹹和鮮吸引人的,裡面的豆皮絲和海帶絲很有咬頭。淡馬糊青黃翠綠,浮著一層薄薄的芝麻鹽,香味撲鼻。口重的年輕人對鹹馬糊情有獨鍾,口淡的老人和孩子更愛淡馬糊。
另外,還有獅子頭饃、烤方肉、油炸盒子饃等,阜陽的特色小吃是那么好吃,以致於大部分市民還不想離開它。那么怎么樣讓小吃體面地存在下去並發揚光大呢?如果說阜陽還沒有相關經驗的話,那電視上的食品廣告應該能給我們以啟示,“南方黑芝麻糊”“雙匯王中王”等,這些都是農產品加配方做的市場的典範。
阜陽正是一個農業品資源豐富的大市,在農產品深加工上能不能將傳統的小吃配方派上用場呢?讓阜陽的小吃發揚光大,工業必須科學地介入,做大加工規模,同時掌握小吃工藝的人也應該克服傳統技術時的血緣定位,工藝的確是一筆隱性財富,而如果失傳,它只能成為一個記憶,遺憾的記憶,所以讓我們來發展阜陽的小吃吧!讓它走出阜陽,讓它得到全國的認可。
六紡鹹鴨蛋
![鹹鴨蛋](/img/b/c28/nBnauM3X1gzM4MzN4QzNzkDO5MTMzMTO2kDNyQTNwAzMxAzL0czL4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卷饃
簡介
![卷饃](/img/0/572/nBnauM3X1gjNxEDM2UzNzkDO5MTMzMTO2kDNyQTNwAzMxAzL1czLz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卷饃製作
原料: 饃皮(就是春卷皮)、麵筋、綠豆芽、黃瓜絲、蒜汁、辣椒油、香菜、雞蛋等等... 製作工具: 麵粉5斤。平底鍋一口、(鐵。鋁。塑膠)盆兩個、豆芽、辣椒油、蒜汁。 製作過程: 有人該說了。要麵粉幹啥。大家都知道卷饃裡邊有麵筋。做麵筋的原材料就是麵粉。先把麵粉活好。把盆里對點水不多不少。把活好的面放到水盆里。把面當衣服一樣洗。洗到一盆都是濃水的時候把水倒掉別的盆里。一直洗到那塊面洗到只有三分之二或者更少的時候。應該就做成了卷饃里必不可少的配料:麵筋。大家切記:洗面水一定不要倒掉。這時候教大家怎么做卷饃的饃皮。洗面水沒倒掉吧:倒掉你就做不成了。洗面水在盆里澄一會。等到水面上有清水。把清水倒掉。之留下白面水。越濃越好。現在開始做饃皮。平底鍋準備好。把剛才洗麵筋澄的洗面水倒在上面。平低鍋要保持相當高的溫度。把洗面水倒在平底鍋上攤出一個圓型。基本上饃皮就做成了。 就的把麵筋放到鍋里煮熟。註:麵筋用手撕碎。不大不小的撕。饃皮卷上豆芽麵筋。能吃辣椒油的朋友多放點辣椒油。這卷饃就管吃了。。俺得注名一下。田三卷饃的湯俺是不知道咋做里。那可能就是田三的特色所在。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做個湯。把麵筋和豆芽放裡邊一起煮。建議在放點火鍋料。咱阜陽里卷饃就做成了。好吃的話別忘咯叫俺昂。。如果不知道麵筋洗到啥程度才算是做卷饃的最佳配料就回憶一下田三那店裡的成品麵筋。貧回憶做吧。因為洗麵筋不是在現場教的話。可能單貧我打的字。很人都做不好。大家可以多實驗實驗。麵粉又不貴。插花牛肉湯
簡介
![牛肉湯](/img/e/f9b/nBnauM3XwQDO0kDNyYzNzkDO5MTMzMTO2kDNyQTNwAzMxAzL2czLw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因為牛肉湯才知道有個插花鎮,由此可見插花牛肉湯在阜城可謂是聲名遠播。
歷史沿革
插花高家牛肉湯起源於清朝道光年間,發展至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創始人為高建才的父親。高建才原是屠戶,以宰牛賣肉為生,由於當時生活水平簡陋,所剩牛肉不易存放,高氏父子想方設法製成了現今的高家牛肉湯。最初只是一口鍋,直徑一米多,上面罩有一口底部鑿空的大缸,一次煮數百斤牛肉,煮十幾個時辰。牛肉出鍋後,湯汁濃郁,香飄十家。湯汁冷卻後即成膏狀,牛肉卻依然保持鮮嫩。由於其工藝獨特,該湯得到當地民眾的認可,讚不絕口,慢慢的形成了一種特色,在當地有了名氣,成了家喻戶曉的名吃,如今不光在插花和阜陽很有知名度,而且傳到了山東、江蘇等地,已漸漸成為黃淮地區人民民眾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深受人們的青睞。工藝流程
精選成年優良黃牛,宰殺、扒皮、破膛、去骨,而後分成四大塊,漂洗乾淨,放入大鍋中加上水烀熟,撈出冷涼後把烀熟的牛肉切成小薄片,放入熱湯中燙熱和燙好的冬粉一同放入碗中,加上熱湯即成成品。饊子
簡介
![饊子](/img/a/931/nBnauM3X4MTM4UTN3YzNzkDO5MTMzMTO2kDNyQTNwAzMxAzL2c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入口濃香酥脆,為麵食中的佳品,在宴會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饊子是一種油炸麵食。則阜陽方集饊子更是聞名全國。
總結
阜陽曾經有那么多好吃的小吃,古樓廣場的空氣里都曾瀰漫著沁人腸胃的香氣。風味小吃的配方往往來自某個師傅的偶然觸動,一旦形成食物,將使無數人的胃口打開。具有特色的阜陽小吃有很多,比如:連老大罈子肉,用小沙鍋做容器,臘菜燉紅燒肉,配米飯,肉濃香略帶腊味。
陳怪咕滷肉,鮮肉在鹽水里泡,加上十二味中草藥的特殊工藝,肉味香頭足,有鮮有嫩,每天只售二十斤。
老溫麵條,老溫的麵條功夫在湯,號稱百年老湯,每天煮兩隻雞,加一點肉,放入那個經年不清理的湯鍋里,麵條里點綴著雞絲,少許肉塊。
白和尚牛羊肉,配方極獨特,牛肉切得像紙一樣薄而不碎,能將很小的一塊切成一大碟,牛羊肉湯配地鍋饃。
三鮮面,麵條手工獨特,做法與一般手工不同,師傅在面板上方的牆上掏洞,將擀麵杖的一端放在洞裡,另一端用來壓面,所做的麵條入口有質感。
特色的包子、蒸餃、蒸包子和蒸餃的籠壁是用東北的一種草製作而成,底下鋪有藕葉,蒸出的包子、蒸餃清香怡人。
四味元宵,在一鍋里同時放入芝麻型、桂花香型、花生香型及肉香型的湯圓,味道豐富而且互不串味。
另外,還有獅子頭饃、烤方肉、油炸盒子饃、各拉條等,阜陽的特色小吃是那么好吃,以致於大部分市民還不想離開它。那么怎么樣讓小吃體面地存在下去並發揚光大呢?如果說阜陽還沒有相關經驗的話,那電視上的食品廣告應該能給我們以啟示,“南方黑芝麻糊”“雙匯王中王”等,這些都是農產品加配方做的市場的典範。
阜陽正是一個農業品資源豐富的大市,在農產品深加工上能不能將傳統的小吃配方派上用場呢?讓阜陽的小吃發揚光大,工業必須科學地介入,做大加工規模,同時掌握小吃工藝的人也應該克服傳統技術時的血緣定位,工藝的確是一筆隱性財富,而如果失傳,它只能成為一個記憶,遺憾的記憶,所以讓我們來發展阜陽的小吃吧!讓它走出阜陽,讓它得到全國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