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冠長尾雉

白冠長尾雉

白冠長尾雉(學名:Syrmaticus reevesii)屬於雞形目,雉科,是一種森林益鳥,喜在常綠針闊混交林和落葉闊葉喬木林中棲息、隱蔽和覓食,取食鱗翅目的幼蟲、蟲卵,對抑制森林蟲害,維護生態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優雅的體形、艷麗獨特的羽色,極具觀賞價值。長尾雉尾羽稱為“雉翎”。白冠長尾雉是中國的特產珍禽,分布在中國中部及北部山地地區,是中國二級保護動物。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雄鳥 雄鳥
白冠長尾雉 白冠長尾雉

雄鳥頭頂、頦、喉和頸白色,眼下有大形白斑;額、眼先、眼區、頰、耳區及後頭等均黑色,形成一圈圍著頭頂的環帶;白色頸部之後有一不完整的黑領;背面呈金黃色或棕黃色,各羽具黑色羽緣,使羽呈鱗片狀;翅上覆羽白色,具寬闊的栗色羽端,其間夾有黑色狹緣;三級和次級飛羽黑色,具白色和棕色橫斑及斑點,並具寬闊的棕黃色端斑,其外更綴有黑色和栗色細緣;次級飛羽外翈僅有白點,並沾栗色,棕黃色羽端亦僅限於外翈。初級飛羽暗褐色,外翈具乳黃色橫斑,內翈橫斑淺棕栗色,尾上覆羽白色而綴有黑褐色,並具黑色和栗色並列橫斑。尾羽20枚,中央2對最長,呈銀白色,並具黑色和栗色並開橫斑,羽乾灰褐色而羽緣棕褐色,往外的3對尾羽依次變短,但羽色相似,僅棕褐色羽緣增寬,且僅限於外翈;更往外側的尾羽更短,且幾全為棕褐色,僅在內翈上具暗褐色橫斑。胸上部與背相似,其餘胸羽白色,具黑色同心斑和深栗色羽緣,由於羽毛彼此重疊,胸外表呈深栗色,僅微露白色和黑斑。兩脅和胸相似。胸最下部具較寬的棕黃色羽端,並在端緣沾有栗色;腹中部黑色,尾下覆羽黑褐色。

雌鳥頭頂及後頸大部暗栗褐色,各羽中央黑色。額、眉、頭側、頦、喉,以及圍繞頸部的一圈淡棕黃色。眼前後各有一小簇短羽,以及耳羽黑褐色;頰部有一黑褐色頰斑與黑褐色耳羽相連;上背上部黑色,具大形矢狀白斑和淺栗褐色端斑;上背下部和兩肩亦為黑色,但具狹長的棕黃色羽乾紋和灰褐色羽端,並密被有黑色蟲蠹狀斑。其餘上體灰褐色,具黑色羽乾紋和黑色與棕色蟲蠹狀斑;翅上覆羽灰褐色,具淺棕色羽乾紋和灰白色端斑,並雜有黑色斑紋;飛羽黑褐色,具栗褐色橫斑,初級飛羽外翈橫斑栗白色。中央一對尾羽灰色,微具黃褐色橫斑和斑點,羽端白色;再往外側3對尾羽橫斑由黃褐色轉為黑褐色,再轉為栗白相雜狀。其餘外側尾羽逐漸轉為栗色和具白色羽端。胸淺栗色,羽端灰褐色,具棕白色矢狀斑;兩脅相似,具棕白色羽乾紋和羽端;腹淡皮黃色或棕白色;尾下覆羽棕黃色,微具淺栗色橫斑和細紋。 虹膜淺褐色,嘴峰綠角色,眼周裸出部紅色,並滿布以黑色小羽;腳灰褐色或角褐色,距長曲而尖。

大小量度:體重♂1425-1736g,♀700-1000g;體長♂1408-1967mm,♀558-695mm;嘴峰♂32-37mm,♀29-32mm;翅♂262-272mm,♀217-238mm;尾♂1013-1660mm,♀ 250-403mm;跗蹠♂73-83mm,♀66mm。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在海拔400-1500m的山地森林中,尤為喜歡地形複雜、地勢起伏不平、多溝谷懸崖、峭壁陡坡和林木茂密的山地闊葉林或混交林。有時可上到海拔2000-2600m的高度。

生活習性

食性

主要以植物果實、種子、幼芽、嫩葉、花、塊莖、塊根和農作物幼苗和穀粒為食,特別對農作物較為喜歡,常常於一早一晚飛到農田地邊偷吃農作物,其中包括黃豆種子、黃豆芽葉、豌豆、玉米、油菜、小麥種子、麥苗、水稻等。野生植物主要有橡子、山茶種子、杜鵑、木姜子、麥冬、爬山豆、魚腥草、馬尾松種子、懸鉤子、莢蒾、燕麥、袍櫟、蕨、漆樹、惠蘭、薯蕷、胡頹子、胡枝子、茅栗、苔草、半夏、毛莨、柏樹、麻櫟等各種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葉、花、果實、塊根和種子。此外也吃鞘翅目和鱗翅目昆蟲、蝸牛、蚱蜢、螽斯等動物性食物。

習性

通常成群活動在森林茂密而林下較為空曠的林中溝谷和空地,活動多在上午和下午,中午休息。性機警,聽覺和視覺亦甚敏銳,稍有動靜,即刻逃離。善奔跑,亦善飛翔。飛翔能力強而持久,飛行速度亦甚快,特別是從高處向下滑翔時極為迅速,亦能直接向上飛行較長距離。在快速飛行時能利用長尾控制飛行方向和急行降落,因此,在林中穿行自如靈活。

分布範圍

白冠長尾雉為中國特有鳥種,分布在中國中部和北部的河南、河北、陝西、山西、湖北、湖南、貴州、安徽等省份,河南省信陽市的董寨國家級鳥類自然保護區就是以本物種為主要保護對象的保護區。

分布於中國河北北部和西部,山西,陝西南部,湖北西部和東部,湖南西部,貴州北部,南部和西部,四川東北部,東部和東南部,甘肅東南隅康縣,雲南東北隅的昭通,安徽西南部,河南西南部以及江蘇東北隅的東海縣。是中國特產鳥類。

河南連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南南部新縣境內,地處大別山北麓鄂豫兩省交匯處。地理坐標為東徑114°45′——114°55′,北緯31°31′——31°40′,總面積10580公頃,是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冠長尾雉及其棲息地和北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的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

白冠長尾雉中國分布圖 白冠長尾雉中國分布圖
白冠長尾雉世界分布圖 白冠長尾雉世界分布圖

繁殖方式

白冠長尾雉 白冠長尾雉

繁殖期3-6月。3月中旬群即開始分散,雄鳥開始占區。此期間雌鳥常在清晨和傍晚通過兩翅小幅度地快速振動而發出‘撲撲撲’短促而急速的聲響來招引雌雉。通常一雄一雌制,偶爾亦見一雄配2-3隻雌鳥。雄鳥求偶時,一側翅膀微伸下垂,頸羽蓬鬆,不斷點頭啄地,嘴裡發出‘咕、咕、咕’的低聲鳴叫。領域性較強,求偶期間如有別的雄雉進入領域,常常發生激烈的毆鬥。通常營巢於林下或林緣灌木叢和草叢中地上,也在樹腳下或灌木下營巢,甚為隱蔽簡陋,通常為地上一淺窩,內墊以枯草、松針、樹葉和羽毛,也有無任何內墊物的。巢的大小為19-27cm×17-27cm,深5-10cm。1年繁殖1窩,每窩產卵6-10枚,通常為8-10枚,亦有多至12枚的。卵為油灰色,橄欖褐色、橄欖乳酪色、淡青灰色、青黃色、油青灰色和皮黃色等多種類型,微綴有稀疏的淡藍色或灰褐色斑或無斑。卵的大小據26枚卵的測量,平均為30.2 (28.0-34.5)g,47.4 (45.0-50.2)mm×36.0 (34.0-41.5)mm (許維樞,吳至康 1993),較北京動物園10枚卵的平均量度28.4 (26-32)g,34.9 (33.5-36.5)mm×44.7 (42-49.5)mm為大 (鄭作新等 1976)。卵產齊後開始孵卵,由雌鳥承擔。雌鳥甚為戀巢,特別是後期,當人至巢前亦不飛,驅趕時甚至作出恐嚇和與人搏鬥的姿勢。被迫離巢後亦常滯留在巢前不肯遠去,並不斷跳起向人攻擊。孵卵期24-25天。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種群概況

據陳服官等1983-1986年5月在陝西秦嶺的調查,1983年種群密度為6.09隻/平方公里,1984年為2.13隻,1985年為1.53隻,種群密度急劇下降。造成白冠長尾難種群急劇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森林砍伐,毀林開荒、白冠長尾難失去了生存的環境,如貴州遵義沙灣木村台,1975年調查時,森林茂密,植被很好,在3平方公里範圍內就有白冠長尾難約50隻;1983年再度調查時,由於大部分地方已被墾為農田,山頭裸露,結果僅見白冠長尾難3隻。另一方面則是狩獵,特別是毒殺白冠長尾雉的現象在一些地方還相當普遍,也直接影響了白冠長尾雉的種群數量。 2011年的非官方調查結果更為慘澹,在被調查的5個縣中最樂觀估計總數也不足30隻,並且非法捕捉仍然猖獗。如果保護狀況沒有改善,將很快滅絕。

瀕危因素

1.過度捕獵:主要是獵殺。在安徽霍山縣,獵人在繁殖季節利用馴養的雌鳥作“媒子”誘捕野生雄鳥出售,浙江溫州標本廠在安徽霍山縣漫水河收購雄鳥1974年為336隻、1975年360隻、1976年287隻。

2.棲息地破壞:中國中部山區森林不斷遭到砍伐致使棲息地減少和退化。主要是毀林開荒或伐木。遵義沙灣的木材台,1975年調查時,當地植被茂密,生境較好,在3平方公里範圍內有50隻左右,後來許多東方墾殖為農田,山頭裸露,1983年5月再調查時,倖存僅有3隻。

3.因為貿易被捕獵:其尾羽在某些地方戲中仍然使用。 白冠長尾雉是受人喜愛的鳥類,早已成為動物園中觀賞的對象。

4.作為醫藥成分被捕獵。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

已被列入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 (ICBP)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Ⅱ級。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瀕危。

雞形目百科

雞形目在生物分類學上是鳥綱中的一個目。人們通常把這一目的鳥中體形較大種的統稱為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雞”,體形較小的一些種類稱為“鶉”。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鳥綱

更多鳥類百科,詳見微百科:中國鳥類百科 更多鳥類百科,詳見微百科:中國鳥類百科
角赤頸鵜鶘(所有種)、鰹鳥(所有種)、海鸕鶿黑頸鸕鶿黃嘴白鷺岩鷺海南虎斑(開鳥)、小葦(開鳥)、彩鸛彩䴉白琵鷺黑臉琵鷺紅胸黑雁白額雁天鵝(所有種)、鴛鴦、其他鷹類隼科(所有種)、黑琴雞柳雷鳥岩雷鳥鐮翅鳥花尾榛雞雪雞(所有種)、血雉紅腹角雉藏馬雞藍馬雞黑鷳白鷳原雞勺雞白冠長尾雉錦雞(所有種)、灰鶴沙丘鶴白枕鶴蓑羽鶴長腳秧雞姬田雞棕背田雞花田雞銅翅水雉小杓鷸小青腳鷸灰燕鴴小鷗黑浮鷗黃嘴河燕鷗黑嘴端鳳頭燕鷗黑腹沙雞綠鳩(所有種)、黑頦果鳩皇鳩(所有種)、斑尾林鴿鵑鳩(所有種)、鸚鵡科(所有種)、鴉鵑(所有種)、灰喉針尾雨燕鳳頭雨燕橙胸咬鵑藍耳翠鳥鸛嘴翠鳥黑胸蜂虎綠喉蜂虎犀鳥科白腹黑啄木鳥闊嘴鳥科(所有種)、八色鶇科(所有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