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溪縣博物館

遂溪縣博物館

博物館於1986年底開始興建新館,1988年元旦落成開館。館舍為混合結構四層仿古建築,占地面積489平方米,建築面積1538平方米,坐落於烈士公園東側,與公園連成一體。

基本信息

展覽設定

遂溪縣博物館遂溪縣博物館
該館陳列主要內容以反映遂溪古代歷史概況,革命鬥爭史片斷和今日遂溪的建設新成就、新面貌,定為《遂溪今昔展覽》,展覽分置兩個展廳:
一樓是《今日遂溪展廳》,以彩色照片為主。
二樓展廳展出《昔日遂溪》內容展品以文物為主,圖片、文字等為輔助展品,共使用文物展品近200件,以揭示新石器時代以來遂溪人類歷史概況,著重介紹漢唐階段的歷史。通過這一時期的墓葬及其文物,說明漢族與當地民族雜居的史實,尤其是沿襲數百年的瓮棺葬俗、葬具頗具地方特點,顯示出俚僚族的文化特徵,其次突出宋元兩代遂溪大規模的陶瓷生產史實。除上述兩展廳外,還辟有一展廳可供臨時展覽之用。

館藏作品

博物館館藏文物近1000件,藏品中較具特色的有:東漢至唐代的陶闊口四耳罐(瓮);出土的南朝窖藏金銀文物,其中的有些是舶來品(其中兩件銅鎏金器通體鑿刻花紋,其器物至今用途未明,共存的文物還有薩珊朝的波斯銀幣和口沿刻有波斯文字的銀碗等)。當地窯址出土的宋元青瓷碗碟類和宋元墓葬出土的穀倉罐等。
該館研究重點為漢唐瓮葬習俗及其分期、宋元遂溪陶瓷窯的分期。

古蹟研究

遂溪縣博物館《古代遂溪》陳列展在春節期間展出了一批唐宋時期的碗、壺、缽、罐、釜。據了解,這批文物光鮮如新,是近日在遂溪縣楊柑鎮的古窯址出土的。
日前到遂溪縣楊柑鎮甘來村探訪了古窯址。
這裡地處海邊,離鎮裡有四五公里。當地村民稱,這一帶是漁民出海前的落腳點。現場附近有大量大小不一的古陶片,舊窯址已遭破壞,不過還可以看到部分窯床和埋藏在深層地下的大量古代瓷片。村民說,他們只知海邊有陶瓷碎片,卻不知是古陶瓷碎片,更不知有什麼古窯,因為古窯已經被斜坡吞沒。幾年前小孩子到海邊放牛,曾見到過完整無缺的瓷碗、瓷壺等,卻不知是人們所說的古董。
遂溪縣博物館有關人員介紹,在遂溪縣境內,從楊柑鎮馬城村草潭鎮東港仔村,界炮鎮西灣村至海田村的海邊,唐、宋、元時代的窯址連片成群,長度達20里,由八個窯址群組成。規模較大的是楊柑鎮新埠、下山井的窯址群。經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考察,新埠、下山井兩處窯址群的文化遺存極為豐富,物器品種繁多,大多數以燒制青瓷器為主,也使用赭色釉繪彩瓷,一類多式,有碗、茶盞、沙盤、碟、杯、壺、缽、罐、瓶、瓷枕、硯台、網墜、香爐等,還有壓錘、匣缽、碾槽、碾輪等陶具。
省考古專家認定,唐、宋朝時期廣東瓷業大規模發展,其中遂溪範圍最廣,特別是晚唐以後,遂溪瓷業發展到鼎盛時期,窯場成群分布,燒窯技藝也日益精湛,款色多樣化,物品大多銷往東南亞,是當時廣東陶瓷的主要產區。
在古窯址看到,現場木麻黃樹繁茂,雜草叢生,要不是有人提示,很難讓人相信這裡就是古窯址。該窯的大部分瓷器在當年大躍進開墾種田時遭大面積破壞,現今又有人打算在旁邊挖塘養殖,更有的地方亂挖亂開路,破壞了不少古窯址。當地有關人士呼籲採取措施,保護這批不可多得的古窯址。

開放時間

博物館周日一周五開館每天上午 9:00 - 11:00 下午 14:30 - 17:00 開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