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分類
種中文名:褐葉土牛膝
種拉丁名:Achyranthes aspera Linn. var. rubro-fusca (Wight) Hook.f.
科中文名:莧科
科拉丁名:Amaranthaceae
屬中文名:牛膝屬
屬拉丁名:Achyranthes
中國植物志:25(2):228
英文植物志:5:425
形態特徵
葉片橢圓狀卵形,長2-9厘米,寬1-4厘米,頂端急尖,基部楔形,邊緣波狀,兩邊有柔毛,下面毛較多,乾時紅褐色。多年生草本,高20~100m。根細長,淡黃色,直徑3~6m。莖四棱形,被柔毛,節部稍膨大,分枝對生。葉對生,葉柄長6~15mm,密被白色柔毛;葉片紙質,橢圓狀卵形,長3~9cm,寬1~4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邊緣波狀,兩面被柔毛,下面毛較密,乾時紅褐色。穗狀花序頂生,直立,長10~25cm;總花梗粗壯,堅硬,有稜角,密生白色伏貼或開展柔毛;花疏生,長3~4mm;苞片披針形,長3~4mm,先端長漸尖;小苞片刺狀,長2.5~4mm,堅硬,常帶紫色,基部兩側各有膜質翅,翅長約2mm,全緣,全部貼生於刺部,但易分離;花被片披針形,長3.5~5mm,長漸尖,花後變硬而銳尖,有脈1條;雄蕊長約3mm,退化雄蕊先端截形或細圓齒狀,具分枝的流蘇狀長緣毛。脆果卵形,長約3mm。種子卵形,不扁壓,長約2mm,棕色。花期6~8月,果期10月。
分布
生長環境:生於山野、路旁或雜草叢中。
分布地: 分布於福建、台灣、湖南、雲南等省。國外分布於印度等地。
中藥特性
中藥雲牛膝,為莧科植物褐葉土牛膝的根。
性味歸經 根味酸,性平
功 效 利尿,強精、通經,止血,明目
化學成份 含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卅一烷(hentriacontane),卅三烷醇(tritriacontanol)。
主 治 舒筋活血,用於腰膝疼痛,風濕痛,淋濁,經閉等;外用於療瘡,癰疽。
用法用量 6~12克。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采 制 秋、冬季採挖。去淨鬚根及莖葉,洗淨,曬乾。
石竹目百科(三)
石竹目(Caryophyllales) 雙子葉植物綱(木蘭綱) 亦稱中央胎座目(Centrospermae)。 顯花植物的一目,屬雙子葉植物綱(特徵特徵為具兩片子葉)。 |
莧科
莧科 | 雙子葉植物,約65屬,850種,廣布於熱帶和溫帶地區,我國有13屬,39種,南北均產之,有些供蔬食,有些人藥,有些供觀賞。 |
牛膝屬 | 鈍葉土牛膝;褐葉土牛膝;紅柳葉牛膝;紅葉牛膝;柳葉牛膝;葉牛膝;牛膝;少毛牛膝;土牛膝;小葉牛膝;銀毛土牛膝 |
白花莧屬 | 白花莧;海南白花莧;少毛白花莧 |
砂莧屬 | 砂莧 |
蓮子草屬 | 刺花蓮子草;錦繡莧;蓮子草;喜旱蓮子草 |
莧屬 | 凹頭莧;白莧;北美莧;刺莧;短苞反枝莧;繁穗莧;反枝莧;綠穗莧;千穗谷;尾穗莧;細枝莧;莧;雁來紅;腋花莧;皺果莧 |
青葙屬 | 鳳尾雞冠花;海南青葙;雞冠花;青葙;台灣青葙 |
漿果莧屬 | 白漿果莧;漿果莧 |
杯莧屬 | 杯莧;杯莧屬;川牛膝;絨毛杯莧;頭花杯莧 |
千日紅屬 | 千日紅;千日紅屬;銀花莧 |
血莧屬 | 血莧 |
安旱莧屬 | 安旱莧 |
擬林莧屬 | 擬林莧 |
林地莧屬 | 林地莧 |
針葉莧屬 | 針葉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