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沙拐棗為灌木,植株高0.6~1.5米。老枝灰白色,開展。葉條形,長3~5毫米。花淡紅色,通常2~3朵簇生於葉腋,花梗下部具關節,花被片卵形或近圓形,雄蕊12~16,子房橢圓形,有縱列雞冠狀突起。小堅果橢圓形,不扭轉或稍扭轉,頂端銳尖,基部狹窄,連刺毛直徑7~10毫米,長9~12毫米,肋狀突起明顯或不明顯,每一肋狀突起有3行刺毛,有時有1行不完整;刺毛叉狀分枝2~3次,基部不明顯加粗,細脆,易折斷。
戈壁沙拐棗多生於流動沙丘、半流動沙丘或石質地,在砂礫質戈壁,乾河床和山前砂礫質洪積物坡地上也有生長。具有抗風蝕,耐沙埋,耐沙割,抗乾旱,耐貧瘠及枝條茂密,萌櫱力強,根系發達等特性,能適宜於條件極端嚴酷的乾旱荒漠區生長,是沙質荒漠的重要建群種之一,由它所組成的群落是4月發芽生長,5月開花,花期較短,6月上旬形成幼果,下旬成熟脫落。在吐魯番由於生長季節長,一年兩次結實,第一次在5月初開花,5月底至6月初果熟;第二次於9~10月開花,10月底至11月初果熟。戈壁沙拐棗的種子發芽率頗高,為70~75%,種子生命力不易喪失,在乾燥條件下可貯藏兩年以上。但由於種子堅硬,帶有刺毛,發芽遲緩甚至長期不發芽。因此,播種前要進行種子處理,可提高出苗率。
戈壁沙拐棗為多年生強旱生灌木,非常耐乾旱、耐高溫。戈壁沙拐棗不怕風蝕、沙割和沙埋,風蝕後從其裸露的根繫上能長出根櫱苗,生成新植株。它有茂密的枝條,易於積沙,沙埋後反而促進其生長,當沙埋1.5米時,其高度增長1米,同時在沙包頂上形成新的灌叢。戈壁沙拐棗的根系強大,使它能夠充分利用沙層中有限的水分、養分。莖有白色的表皮,而且光滑,能反射強光。其葉完全退化,由綠色枝進行光合作用。老枝表皮細胞(包括氣孔)面積相當大,為2866.7±661.2平方微米,為花棒(Hedysarumscoparium)的3倍。氣孔的數目少,每平方毫米為80.2個,只有花棒的35.5%,因而蒸騰作用弱,節約用水,這些都是它適應乾旱生態環境的旱生形態結構。其次果實具有借風傳播的結構,並有在流沙上萌發的特殊適應性。戈壁沙拐棗亦是速生灌木,生長快,枝條茂密,有良好的防風固沙效果,故又是一種先鋒固沙植物。惟其莖幹直立,無葉、根部脆弱,如用作固沙,則須注意與其他植物混種。荒漠區典型的沙漠植被。
石竹目百科(三)
石竹目(Caryophyllales) 雙子葉植物綱(木蘭綱) 亦稱中央胎座目(Centrospermae)。 顯花植物的一目,屬雙子葉植物綱(特徵特徵為具兩片子葉)。 |
蓼科·沙拐棗屬植物
沙拐棗屬(Calligonum L.), 蓼科、木蓼族的一個屬,分布於亞洲、歐洲南部和非洲北部。據記載有100餘種,近幾年經過一些學者的歸併後,總計35種。中國有23種,產內蒙古、甘肅、寧夏、青海和新疆等地,其中以新疆最多,約占4/5。本屬為良好的固沙植物,幼枝又為荒漠地區牲畜飼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