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鼢鼠

草原鼢鼠

草原鼢鼠(學名:Myospalax fontanieri cansus)為鼴形鼠科鼢鼠屬的動物,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甘肅、陝西、青海、湖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甘肅臨潭東南。草原鼢鼠是毛皮動物,皮毛脫水性強,與水獺皮相像,為制裘、衣領、袖的上等原料。用輕便的小板鎬,當發現新土堆時按鼢鼠的掘洞規律,先判斷公、母,確定洞在土堆的左側還是右側,從新堆土往後數第三或第二個土堆上.在事先確定鼢鼠洞上面,猛刨一鎬,立即將鎬拿出,一隻手伸入洞中,一般情況鼢鼠已回跑到跟前,用手抓住。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11

頭大而扁,耳殼不發達,眼極小,背毛銀灰色而賂帶淡赭色,體長20.4一22.8厘米,體重300--500克。體形像普通老鼠,頭大而扁,視覺極不發達;背毛銀灰色而略帶淡赭色;體型粗壯,體長15~27厘米;吻鈍,門齒粗大;四肢短粗有力,前足爪特別發達 ,大於相應的指長,尤以第三趾最長,是挖掘洞道的有力工具;眼小,幾乎隱於毛內,視覺差,有瞎鼠之稱;耳殼僅繞耳孔很小皮褶;尾短,略長於後足,被稀疏毛或裸露;毛色從灰色、灰褐色到紅色。

生活環境

22

鼢鼠為地下生活的鼠類。棲息於森林邊緣、草原和農田,在中國青海地區還可棲于海拔3900米的高山草甸。晝夜均活動,但白天只限於地下,夜間偶爾到地面尋食。吃植物的根、莖和種子。

有貯存食物的習性。不冬眠。挖掘洞道速度驚人,洞穴構造複雜,長而多分支,總長度可達100餘米。洞口外有許多排列不規則的土堆,是由洞道內挖出的鬆土。平時地面無明顯的洞口,如洞道遭到破壞,立即用土堵塞,這是它們防禦敵害的一種本能。鼢鼠挖洞活動受氣候影響顯著。3~9月繁殖,年產2胎,每胎產仔1~8個。

分類系統: Animalia:動物界 - Chordata:脊索動物門 - Mammalia:哺乳綱 - Rodentia:齧齒目 - Cricetidae:倉鼠科 - Myospalax :
學名: Myospalax aspalax Pallas
中文名: 草原鼢鼠
中文拼音: CǎoYuánFénShǔ
分類等級:
概述:
原始屬名
模式標本產地
模式標本保存地
國家保護級別 不祥
CITES公約級別 未定
IUCN紅色名錄等級 未予評估(NE)
紅皮書等級 未定
中國特有

生活習性

可歸納為以下五大特點:

一是生活於洞中,棲息在土壤潮濕疏鬆的高原和山地草原、草甸草原地區;

二是公、母單獨生活,繁殖期在一起;

33

三是喜黑暗,怕陽光,視力差,聽覺靈敏,喜安靜,怕驚嚇;

四是吃土豆及草根,最喜食的草根有引果芥、沙蒿、多裂委陵萊、二裂委陵萊、阿爾泰狗娃花等,一般挖洞採食;

五是抗病力較強,不冬眠。

生長繁殖

44

繁殖鼢鼠在野生狀態下,每年4—6月發情配種;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每年3一10月繁殖,年產2—3胎,每胎4—6隻,多者達8隻以上,一般幼鼢鼠生長2個月性成熟。母鼢鼠發情表現:陰部里有粘液,並發出“吱…吱…”的叫聲,此時正是放對的良好時機。母鼢鼠妊娠期30日齡,產仔多在夜間,仔鼢鼠在1(1日齡內以哺乳為主,以後可食土豆、草根等飼料,生長20日齡後仔鼢鼠能獨立生活,應分窩單獨飼養。鼢鼠主要生活在乾旱半乾旱的黃土丘陵地區,在寧夏南部山區各縣都有分布,其中西吉縣數量最多,估計總數在100萬隻以上。一隻鼢鼠一年可繁殖20隻左右。許多地方,平均每畝約有5隻,個別地方密度更大。有人曾在一畝地里捕捉到17隻。

鼢鼠成年後就與父母分開另過,開闢新的地盤,建立新的洞穴。鼢鼠的洞穴堪稱“藝術傑作”:裡面既有臥室、儲藏室,又有飲用水井、廁所,各個場所分工明確,決不混用。而廁所都設在離臥室和儲藏室較遠的地方。最讓人驚嘆的是,一窩鼢鼠可有幾個儲藏室,每個儲藏室儲藏不同的食物。

價值用途

藥用價值

地羊的骨可代替虎骨入藥,北京同仁堂製成“虎骨酒”、“強力風濕鎮痛囊”等:亦可全體入藥,尤其肝、膽入藥價值更高,有強身保健之功效。

【拼 音】:CAOYUANFENSHU【來 源】:為倉鼠科動物草原鼢鼠的全體。

55

【功 效】:清熱解毒、舒肝和胃、健胃止痛。

【主 治】:治紅斑狼瘡、高熱、四肢關節腫痛、肝胃不和、胃脘痛。

【性味歸經】:辛、鹹,寒。入心、肝、胃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一12克。或研末沖服,每次6一9克,每日二次。

【別 名】:地羊、瞎老鼠、達烏爾鼢鼠(《中國藥用動物志》)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內蒙、山西、河北、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等地。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捕獲後,剖腹,除去內臟,置瓦上焙乾,研末備用。

【拉丁名】:Myospalax aspalax (Pallas).

【考 證】: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使用價值

草原鼢鼠是毛皮動物,皮毛脫水性強,與水獺皮相像,為制裘、衣領、袖的上等原料。

食用價值

味道鮮美,是難得的野味:因此,人工馴養草原鼢鼠不僅變害(對農牧業有害)為寶,而且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危害性

受危害的草原受危害的草原

在寧夏南部月亮山、南華山的山坡上,有一種十分獨特的“景觀”:從空中鳥瞰,密密麻麻的小土包。如果人在

那地方行走,雙腳隨時都會陷入鬆軟的泥土裡,因為這下面隱藏著神妙莫測的洞穴。這就是這一地區獨有的“鼢鼠地貌”。

農林作物深受害

鼢鼠的洞穴鼢鼠的洞穴

如果鼢鼠們活動得十分猖獗,已經危害一方了。

在西吉縣,林業部門列出了5種林業有害生物:鼢鼠被列在首位。鼢鼠的胃口很好,食譜很雜。它們多以植物根係為主要食物,如果沒有這些“佳肴”,對其它食物也不挑剔。楊、榆、杏、油松、檸條的根都可以讓它們“大快朵頤”,就連苜蓿、豌豆、糜子、馬鈴薯到它們嘴裡也都成為美味佳肴。它們常常吃光這些植物的毛根,讓許多植物因此“死於非命”。

在西吉縣,經過多年比較,山杏被確定為適宜大面積載植的樹種,但由於40%遭受鼢鼠危害,當地民眾不得不年復一年地進行補栽,但還是無法抵禦鼢鼠的侵害。有關部門不得不“妥協讓步”——減少山杏面積,代之以山毛桃。就連油松也遭受了同樣命運,一經鼢鼠噬咬很快就稍乾枝黃。

捕捉

草原鼢鼠草原鼢鼠

捕捉草原鼢鼠,由於喜地下生活,當地面化凍達20cm就開始掘洞,洞中分住室、產仔室、糧倉、廁所,在洞中直立行走,每秒可達l一1.5m。據捕鼢鼠戶的調查,其方法要把“四關”:時間關活動時間從春分到小滿;從秋分到寒露。一般每天上午8點到12點活動頻繁,下午3—4點有時也活動,其它時間活動少;高峰關鼢鼠活動高峰期為下雨天、颳風天、陰天或在天氣要變壞的前夕活動最頻繁,定性關為分清公、母,達到有目的捕捉,凡地面堆土形成直線者為公,曲線者為母;捕捉關主要是“四抓法”:

刨洞法

用輕便的小板鎬,當發現新土堆時按鼢鼠的掘洞規律,先判斷公、母,確定洞在土堆的左側還是右側,從新堆土往後數第三或第二個土堆上.在事先確定鼢鼠洞上面,猛刨一鎬,立即將鎬拿出,一隻手伸入洞中,一般情況鼢鼠已回跑到跟前,用手抓住。若很久不見鼢鼠到來,聽其洞口,若有”呼隆、呼隆”的喘氣聲。可立即沿土堆向前方,在洞上面用鎬敲著走到員前方一個土堆附近,再刨開一個洞口,用鎬柄深入裡面抵住抓獲;

腳踩法

在草原、荒灘解凍很淺或土層下面堅硬時,可用腳代鎬,用單腳後服用力一踩鼢鼠洞即塌陷露出洞口,手伸洞中捉住鼢鼠;

手等法

草原鼢鼠草原鼢鼠

若鼢鼠在梯田、菜園、果園及深溝附近時,從壩埂下掘洞到上,從牆外掘洞到牆裡,從溝底桐到溝沿,或者反之,用以上方法不便操作,可選擇適當位置,用鎬刨開洞口,將手伸人桐中等候,當其來到抓住;

下夾法

在洞裡下夾子,等鼢鼠來到時夾住。

飼養

飼養形式

封閉法用磚砌成長、寬、高為lO()×100*120cm的池子,池內放50cm土,以備鼢鼠掘洞,池內放一些稻草或麥秸.以備墊草絮窩。在另一角放食、水器,每池養一對,但千萬注意蓋要封嚴,磚不可有縫,以防逃走。籠養法一籠1隻,做60×30*30cm的鐵絲籠,籠眼要小,不可超過2cm,以防漏掉仔鼠。籠中放入1kg左右的柔軟於草,供鼢鼠休息,籠內放食、水器。為改變野性,先將籠放在院中,1個月後放在人行道地方,3個月後鼢鼠遇人不驚,甚至機車聲也不伯,性情溫順,任人提起放下不慌不逃,大模大樣自由活動。

飼料

草原鼢鼠草原鼢鼠

鼢鼠是典型的草食動物,野生條件下主要食草根,經人工飼養表明,革、糧、菜均

可食,最喜食牡羊草及蒲公英、蒿草、芨芨草等的根莖葉,糧穀類玉米、麥麩等;蔬菜類有白菜、土豆、紅薯、胡蘿蔔等。參考日糧配方:草類占50%,精料占30%,菜類占20%,另添加食鹽1-2g。1隻成年鼢鼠,年需混合飼料75-93.25kg,其中精料21.9kg,粗飼料63.88kg,每隻餵料200-250g,精粗飼料比3:7,折合人民幣64.24-80.09元。

科學飼養

做到“三定” 定時:每日餵3次,從早7點開始定量:從不同日齡開始,一般成鼢鼠每日餵料200-250g;定水:供足清水,讓其自由飲防治疫病

堅持兩早:一是無病早防。每天打掃籠舍,清除糞便,餵前刷洗食、水器,不餵霉爛變質飼料,常換墊草;二是有病早治。千萬注意防止鼠疫發生。已發現鼢鼠的常見病有感冒、肺炎、腸胃炎及寄生蟲病等。一旦發現及時治療。適時出欄 出售種鼢鼠以30日齡為宜,商品鼠以市場為導向,成年鼢鼠達400-500g即可出售。

齧齒目百科

齧齒目是哺乳綱的一目。上下頜只有1對門齒,喜齧咬較堅硬的物體;門齒僅唇面覆以光滑而堅硬的琺瑯質,磨損後始終呈銳利的鑿狀;門齒無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