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毛鼠

針毛鼠

針毛鼠(學名:Niviventer fulvescens)為鼠科白腹鼠屬的動物。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江西、廣西、陝西、貴州、安徽、雲南、河南、海南、西藏、廣東、福建等地,一般生活於叢林。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尼泊爾。

基本信息

簡介

中文名:針毛鼠
學名:Rattus fulvescens Gray
類屬:齧齒目 (Rodentia),鼠科(Muridae),鼠屬(Rattus)
別名:山鼠、赤鼠、刺毛黃鼠、黃毛跳。
分布: 四川、湖北、江西、湖南、貴州、雲南、廣東、廣西、福建、台灣、西藏等地。
種下分類: 本種主要為東洋界林棲種類,國內主要分布於華南及西南地區。國內亞種有指名亞種R.f.fvlrescens,其特點為毛色淺亮,棕黃色調顯著,後足背具灰色斑,主要分布於雲南、西藏。另一亞種為福建亞種R.f.huang毛色較深暗,呈赭褐色,後足背不具暗灰色斑塊,我省標本屬此亞種。

形態特徵

鑑別特徵:體型中等與社鼠非常相似,但體背毛的鐵鏽色較深,尤以背腹交界處色調更為明顯。背毛中刺狀針毛亦較社鼠為多。尾背面為棕褐色,腹面為黃白色。
外形:屬中型鼠類,體背鐵鏽色調較深,背毛中刺狀針毛較多,耳較社鼠小而圓,尾背面棕褐色調,無白色末梢。
毛色:背毛棕色或棕黃色,背毛中有許多刺狀針毛,針毛基部為白色,尖端為褐色,越靠近背部中央針毛越多,所以背部中央棕褐色調較深,背腹交界處針毛較少,呈鮮艷的棕黃色。由於夏毛中背部刺毛較冬季為多,所以冬季捕獲的針毛鼠背部棕黃色較深。腹毛白色。前後足背面亦為白色。
頭骨:與社鼠頭骨十分相似,鼻骨細長,向前伸超過門齒,眶上嵴明顯,向後沿伸達頂骨後緣。聽泡小而低平,顴弓較細。
牙齒:上頜第一臼齒較大,第三臼齒退化,大小不及第一臼齒之半。第一臼齒第1橫嵴的外側齒突退化,中央齒突發達。第2橫嵴內外齒突正常,第3橫嵴內外側齒突都較小,中央齒突發達。第三上臼齒內側齒突3個,外側具一大齒突。
第三臼齒不發達,僅為第一臼齒長的一半。上頜第一臼齒的咀嚼面第一橫嵴的外側齒突退化;第二橫嵴內、外側的齒突正常;第三橫嵴中間的齒突較發達,內、外側齒突很小。第二臼齒第一橫嵴退化,只有內側的齒突;第二橫嵴呈三葉狀;第三橫嵴極小,中央的齒突很大,內、外側齒突小。第三臼齒的咀嚼面的橫嵴,第一褐第三橫嵴外側的齒突退化,只有內側三個齒突較發達。

生活習性

1.棲息場所
針毛鼠多棲居在山區田間的丘陵和坡麓灌草叢、山谷小溪旁、樹根、岩石縫以及竹林補角乾燥的地方。初春和冬季多穴居在靠近耕田區的山丘下的荊、芒、荻草叢或杉樹、茶樹等食源豐盛的灌木叢中。在炎熱的盛夏亦營地面生活,有時在樹上築巢,巢距地面3 ~5m。據貴州餘慶縣1987年10 ~11月調查,針毛鼠主要分布於森林,平均捕獲率為2%,占總鼠數的26.9%。洞繫結構較為複雜,跑道彎曲多枝,可分單口縱深洞、單口橫洞、雙口縱深洞、雙口橫洞和三口橫洞等,洞道以縱深洞居多。巢穴由窩、洞道和盲道構成。巢材多取自樹葉、竹葉、樹枝和雜草,洞口多朝向西南方。
2.活動規律
針毛鼠晝夜活動,以夜間活動為主。活動範圍廣,善沿樹行走,跳枝穿隙。針毛鼠食性雜,常以松果、栗子、野果、茶子為食,經常串入農田取食水稻、玉米、小麥、花生等,少量可進入住宅覓食。

食性與繁殖

針毛鼠食植物性飼料,喜食野果、竹筍、桐果、茶果、栗子和榛子等,亦經常潛入田間盜食稻穀、麥、花生以及漿果番茄等。當冬季食物缺乏時,亦以野生植物根、葉和幼苗為食。該鼠是農、林業中的主要害鼠之一。
4-5月和7-8月是針毛鼠最活躍季節,條件適宜,翌年四季均可生殖,以6-7月懷孕率最高。中秋以後,懷孕率逐日下降。每胎產仔2-7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