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民族
2003年末,全鎮總人口22884人。其中,農業人口21842人,非農業人口1042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0.9人。世居民族有漢族、傣族、彝族、哈尼族、回等11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1094人,占總人口的48.5%。
經濟發展

農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9268畝,總產量10992噸,比上年增長0.83%,農民人均產糧達503公斤。扶持發展了甘蔗種植面積6855畝,預計產量24000噸。茶葉13160畝,現已出產值的6000畝,茶葉產量達1819公擔;咖啡3250畝,產咖啡豆乾果180噸;桑樹2000畝,經過試養解舒率為68%,平均絲長1188米,獲得成功;橡膠400畝;熱區綠色經濟開發已成雛形。
林業:2003年完成造林種植面積29590畝,實現松脂產量3400.337噸。
工業:以茶葉加工為主的熱區生物資源開發和實法采冶為主的銅礦業開發基本成形。2003年采毛礦109887噸,比上年增長239.2%,實交稅金150萬元,比上年增長156.8%。
鄉鎮企業:2003年,全鎮有387個企業,從業人員1778人,其中,股份有限公司5個,私營企業7個,個體企業380個,營業總收入6940萬元,實現稅利334萬元。
社會事業
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8%,鞏固率99.35%;國中生入學率99.8%,鞏固率97.1%。廣播電視事業抓“211”工程,實現村村通電視,電視人口覆蓋率達95%,擁有15個頻道的有線電視節目和一個自辦台節目,能保證節目的安全播出。
文化體育工作,鎮黨委、鎮政府認真貫徹實施《全民健身計畫綱要》,積極開展民間體育活動,挖掘民族文化,其中“彎棍舞、冠鳥舞、掃不吉祥舞”得到觀眾好評。
資源建設

森林資源:全鎮森林資源豐富,是景谷最大的林區之一,林業用地面積6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2%,活立木蓄積量596萬立方米。
熱區資源:全鎮已開發的熱區面積26600畝,占全鎮面積的33.2%。
能源和礦產資源:境內瀾滄江支流較大的河流有3條,水資源豐富。銅礦儲量豐富,在0.43平方公里的宋家坡礦段已探明銅礦儲量5.7萬個金屬噸,據加拿大衛星航測和省地質專家預測民樂境內遠景銅資源量為246萬個金屬噸,屬大型銅礦床。
交通電力:2003年共投資30.856萬元修復原有鄉村路面。投資6萬元,開挖村組公路12公里,全鎮有143個村民小組通了路,通路率達95.3%。2003年來全鎮通電村民小組達140個,用電戶數達4939戶,合作通電率達93.3%,全年完成售電量455萬度,產值219.8萬元。
郵電通信:郵政、電信事業的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形成了固定、移動、流動市話齊發展通信網路。2003年全鎮程控電話用戶達1012戶,行動電話達721部。
發展思路
繼續打牢農業、交通能源、教育科技三大基礎;突出林業、土地、熱區資源開發和銅礦業開發四個特色;實施科教興鎮,可持續發燕尾服,易地扶貧,小城鎮建設四大戰略;建立茶葉咖啡、蠶桑、林業、甘蔗、銅礦業和畜牧業五大經濟支柱,為把民樂早日建設成為綠色生態產業和紅色銅礦產業開發大鎮而努力。
重點建設項目
立足民樂具有豐富的土地、熱區、林業和礦產資源優勢的特點,以“三個有利於”為標準,放心、放手、放膽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加快綠色產業來開發和紅色銅礦業開發。年內計畫建成年生產電積銅能力達5000噸的銅礦業的前期準備工作。爭取瘴氣河水庫前期勘測立項工作和雲景線雲海至民樂40公里段縣鄉公路油路鋪設的土建工作以及30米寬,1700米長的“十字街”的引資開發上建工作,為工程移民搬遷和銅礦業用發創造條件。
花垣縣民樂鎮

北流市民樂鎮

近年來,民樂鎮黨委、政府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圍繞把民樂鎮建設成為“全國文明鎮”目標,推進各項事業迅速發展,先後被評為“廣西農村經濟實力十強鎮”、“廣西科技示範鎮”、“廣西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廣西文明鎮”、“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先進鎮”、“全國文明鎮”等光榮稱號。民樂鎮農業綜合開發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成效卓著。全鎮投資660萬元,綜合整治土地0.56萬畝,改善農業資源利用狀況,最佳化農業結構,提高農業綜合開發能力,實施農業持續穩定發展戰略。全鎮建成了八大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主要農產品有優質稻穀、蘑菇、淮山、馬鈴薯、潮菜、紅薯苗、優質龍眼、大紅八角、竹筍、玉桂、松脂、優質苗木等。其中大紅八角林6.5萬畝,是廣西大紅八角主產區。荔枝、龍眼等優質水果2.5萬畝。水產畜牧業以飼

民樂鎮被定為全國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小城鎮建設以三角坡、福就、柴行垌、過路塘、石塘、蓮塘、四河、民樂新村等八個開發小區為主,鎮區面積由1990年的0.6平方公里擴大到2.8平方公里,交通便利、通訊事業發達,體育、文教、衛生等設施完善。2000年、2002年連續榮獲廣西第三屆、第四屆市容“南珠杯”競賽優秀城鎮獎。民樂鎮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首批生態家園建設示範鎮,生態旅遊業發展前景喜人。全鎮建成沼氣池3865座,建成了以羅政、石塘、南慶、會眾等為主的一批生態家園示範村,其中羅政村的生態家園建設被國家旅遊局確評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石塘村“農家樂”生態旅遊村正在開工建設中。民樂鎮唱響“乾群同心,共謀發展”主旋律,全鎮經濟發展,社會穩定。2005年,全鎮完成財稅收入1419.4萬元,占年任務101.14%;農民人均純收入3093.8元,比增8.5%。
中國城鎮3
中國地大物博,城市眾多,鄉鎮就更多了,了解鄉鎮歷史,人文,更多的接近鄉鎮睥風土人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