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原稱紹興縣戲曲訓練班,成立於1983年。負責人洪春台。這年由紹興文廣局領導親自帶隊,跑遍七縣一市的城鎮和學校,從11000多名考生中選拔出49名年僅12歲的學員進行培訓越劇接班人。教學嚴格,創走文武皆備的路子。主教老師王煥英、金艷秋、鄒水雲、林如偉等。武功老師王坤生、陳金山。唱腔老師周瑛、吳調珍。另又從其他劇種請來戲曲老師和從上海請來聲樂老師共同教學,並不斷得到越劇老一輩藝術家的關懷。培養出一批能文能武的新秀,最突出的有吳素英、吳鳳花、陳飛等。結業後於1986年建立紹興小百花越劇團,以其文武兼備的藝術特色贏得廣泛讚譽。
後改稱紹興縣戲曲職業學校,由紹興小百花越劇團團長葉建國兼校長。接著又招生辦了兩期。在2000年浙江省越劇青年演員大獎賽中,花旦章益清獲十佳之一,小生張琳獲優秀之一。
全國越劇培訓機構
早期演出的小歌班男班藝人,大都是落地唱書藝人出身,後繼者採取個別拜師學藝的形式。1923年,為培養女子紹興文戲藝人,在浙江嵊縣開辦了第一個(女)科班。建國初期,女子越劇科班曾在滬盛開,但大多數規模較小,教學條件很差,而收費卻較高,成為少數不肖之徒的牟利工具,被同仁稱作“野雞”科班。建國後越劇人才的培養,主要依靠國家舉辦藝術學校,同時開辦各種培訓班與招徒隨團培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