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靜安區戲曲學校越劇班,有演員學員30餘人,樂隊學員8人,平均年齡為14歲,最小11歲,最大17歲。分大班、小班進行教學,教學負責人為孔敏。在文化教育方面,開設了語文、數學、歷史等課程,要求學員達到國中以上水平。唱腔、念白及表演專業教師有魏蘭芳、文青皓,合作越劇團主要演員戚雅仙、畢春芳、陳金蓮、潘笑笑等亦到班授課。武功教學由京劇教師王世傑等擔任。音樂教師賀孝忠,除對樂隊學員進行專業教學外,還承擔演員班的樂理課、視唱課。教學劇目有文戲《盤夫》、《樓台會》、《斷橋》及武戲《盜仙草》等。
1962年國家困難時期,戲校因貫徹國家調整方針而於7月間停辦。該班學員一部分支援到武漢、蘭州、浙江海寧等地的越劇團,一部分進合作越劇團隨團實習。其中優秀者周雅琴、朱祝芬成了“戚派”第二代傳人,楊文蔚成了“畢派”繼承人。樂隊班學員吳躍年、曹永興後為靜安越劇團的主胡。
全國越劇培訓機構
早期演出的小歌班男班藝人,大都是落地唱書藝人出身,後繼者採取個別拜師學藝的形式。1923年,為培養女子紹興文戲藝人,在浙江嵊縣開辦了第一個(女)科班。建國初期,女子越劇科班曾在滬盛開,但大多數規模較小,教學條件很差,而收費卻較高,成為少數不肖之徒的牟利工具,被同仁稱作“野雞”科班。建國後越劇人才的培養,主要依靠國家舉辦藝術學校,同時開辦各種培訓班與招徒隨團培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