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虹口區專業劇團學館在籌劃先期,乃由東風、飛鳴兩團謀合組建,所以曾用名為東風、飛鳴越劇團學館。後大眾滑稽劇團加入,最後定名為虹口區專業劇團學館,館址在多倫路10號,後移至武昌路513號。學制5年(基本專業訓練3年,舞台實習2年),學員49人。開辦兩個班:演員班有尹欽陽、尹美娣、張蓓麗等37人(其中男演員4人),演奏班有葉家禎、周錦熊、章藕生等12人。副館長邢月芳。基本教師有:邢月芳、葉琴芳、呂勝奎、張雅芳、蔡渭清等12人。設定藝術課(唱腔、身訓、武功、聲樂、器樂)、文化課(語文、唐詩宋詞、戲劇理論等)、政治課(紅專教育等)3門課程。採取基本訓練和排戲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方法,排練過《盤夫》、《別窯》、《哭祖廟》、《盜草》、《二堂放子》、《拷紅》、《哭箱訴舅》等20餘個折子戲。學員於1962年7月25日結業後分配到區內3個劇團實習。全國越劇培訓機構
早期演出的小歌班男班藝人,大都是落地唱書藝人出身,後繼者採取個別拜師學藝的形式。1923年,為培養女子紹興文戲藝人,在浙江嵊縣開辦了第一個(女)科班。建國初期,女子越劇科班曾在滬盛開,但大多數規模較小,教學條件很差,而收費卻較高,成為少數不肖之徒的牟利工具,被同仁稱作“野雞”科班。建國後越劇人才的培養,主要依靠國家舉辦藝術學校,同時開辦各種培訓班與招徒隨團培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