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上海南匯縣戲曲學校設有越劇班、滬劇班、歌舞班、黃梅戲班。後歌舞班人員加入南匯縣文工團。滬劇班學員畢業後分配至南匯縣滬劇團。越劇班學員結業最晚,到1962年12月南匯縣越劇團成立,全部轉入該團。
在出人出戲上有一定成績,如徐持平曾獲得“文學藝術獎中年演員獎”,是南匯縣越劇團的主要演員。該校是上海郊縣唯一的公辦正規戲曲學校,歷時4年,為南匯縣戲曲界輸送了不少人才。
傳統劇目
他們在校期間曾以戲校名義演出越劇傳統劇目《貂蟬拜月》、《樓台會》、《盤夫索夫》、《金山戰鼓》、《碧玉簪》、《花木蘭》及現代戲《紅色風暴》等40餘個。
全國越劇培訓機構
早期演出的小歌班男班藝人,大都是落地唱書藝人出身,後繼者採取個別拜師學藝的形式。1923年,為培養女子紹興文戲藝人,在浙江嵊縣開辦了第一個(女)科班。建國初期,女子越劇科班曾在滬盛開,但大多數規模較小,教學條件很差,而收費卻較高,成為少數不肖之徒的牟利工具,被同仁稱作“野雞”科班。建國後越劇人才的培養,主要依靠國家舉辦藝術學校,同時開辦各種培訓班與招徒隨團培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