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上海市戲曲學校越劇班前身為華東戲曲研究院越劇演員訓練班,開辦於1954年11月。先後在上海市及紹興、蘇州三地招收了60名演員班學員(其中男生40名,女生20名),學制為5年。呂雲甫任班主任,表演教師有項彩蓮、魏鳳娟、小白玉梅、竹芳森、張福奎、周劍鶴等。1956年,又招收了13名音樂班的學員,學制為3年,音樂教師有周寶財、胡章燦、劉阿海、孫國良等。學員們除學習各項專業基礎課外,還學習政治、文化等課程。演員班尚有京劇教師教授毯子功、武功,沈傳芷、朱傳茗、薛傳鋼、周傳滄等崑劇老師教授生、旦、淨、醜各行當的基本身段。1958年,越劇班師生(包括演員班和音樂班)到上海越劇院實習,成立學館,由鍾泯任館主任。1959年夏學員畢業,除少數男演員分配到浙江外,大部分留在上海越劇院。同年6月1日,組建成上海越劇院實驗劇團,成為上海地區實驗越劇男女合演的主力。主要演員有史濟華、劉覺、張國華、沈嘉麟、徐瑞發、姜佩東、張麗琳、金美芳、曹銀娣等。
1980年秋冬,上海越劇院及靜安、盧灣、虹口3個區屬越劇團,共招收了40名左右的學員,於1981年送上海市戲曲學校集中辦班,作短期速成培訓。該班負責人為項彩蓮和徐崗。專業教師有姜佩東、謝秀娟、盧成惠、張娟莉、袁永祥等。1982年,學員結業後返回各自院、團,其中學業優秀者都成了各院、團的新秀,有的挑起了劇團的大梁。如上海越劇院的華怡青、錢麗亞,靜安越劇團的金靜、董蓓芬,盧灣越劇團的張俐、吳國蘭,虹口越劇團的肖雅、韓婷婷、王曉瑩等。
1984年春,上海越劇院為解決女子越劇接班人,經上海市委批准,由上海市戲曲學校開設越劇班。計畫在本市招生50名年齡14至16足歲的學生,實際錄取僅10餘名,即於11月開學上課,學制為3年。班主任和專業教師全部由上海越劇院派出,政治、文化和武功課的師資及教學由戲校負責。陳承秉擔任班主任。專業教師有小白玉梅、吳小樓、金艷芳、張雲霞、薛桂珍、謝秀娟、盧成惠、張娟莉、凌仲祺、袁東、金順根等。1985年4月,經市領導批准,在本市和浙江、江蘇兩地招收演員學員25名(實際錄取12名)和音樂班學員20名(實際錄取16名),年齡與前同,學習期限演員班4年,音樂班3年。1987年8月,演員班(大班)3年制學員畢業,組建成上海越劇院青年劇團,主要演員有章瑞虹、方亞芬、裴燕、金紅、楊才英、郁利群等。1985年入學的音樂班和演員班(小班),相繼於1988年和1989年畢業,併入青年劇團,主要演員有章海靈、張永梅等。
1994年春,上海越劇院委託上海市戲曲學校開設越劇演員班。在上海、浙江兩地招收了29名國中畢業的學員(其中男生10名),年齡均為14歲至16足歲,學制4年,於9月1日開學。陳承秉任越劇科科長,專業教師有沈於蘭、張月芳、薛桂珍、盧成惠、楊同時、張森興、王元培等。1995年夏,又在上海、浙江兩地招收了37名學員,其中演員班女生24名,音樂班13名,學生來源系國小高年級及國中低年級學生,9月1日入學,學制為6年。
交流活動
上海戲曲學校越劇專業的學生近日應邀啟程赴香港、澳門舉辦“國粹校園行”活動,11天時間裡在香港中文大學、澳門演藝學校等院校舉辦8場越劇示範表演及藝術講座,由越劇名角史濟華和汪秀月擔任主講。
據介紹,戲校越劇專業學生示範表演經典折子戲《陽告》《哭靈》《追魚》《盜仙草》等。此次活動是上海文化聯誼會繼京劇、崑曲之後第三次組織上海戲校師生赴香港、澳門進行戲曲藝術交流。
全國越劇培訓機構
早期演出的小歌班男班藝人,大都是落地唱書藝人出身,後繼者採取個別拜師學藝的形式。1923年,為培養女子紹興文戲藝人,在浙江嵊縣開辦了第一個(女)科班。建國初期,女子越劇科班曾在滬盛開,但大多數規模較小,教學條件很差,而收費卻較高,成為少數不肖之徒的牟利工具,被同仁稱作“野雞”科班。建國後越劇人才的培養,主要依靠國家舉辦藝術學校,同時開辦各種培訓班與招徒隨團培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