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脖子簡介
鴨脖子,又名醬鴨脖或醬鴨脖子,屬於醬汁類食品(主要是醬板鴨,包括醬鴨翅、醬鴨脖、醬鴨拐、醬鴨掌、醬鴨舌、醬牛肉、醬板魚、醬板乾子、醬板藕等),最早起源流傳於清朝洞庭湖區的常德,經湖南流傳至四川和湖北,近年來風靡全國。醬汁類食品通過多種香料浸泡,然後經過風乾、烤制等工序精緻而成,成品色澤深紅,具有香、辣、甘、麻、鹹、酥、綿等特點,是一道佐酒佳肴。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湯臘九在成都學習滷菜技術和中藥材配方,回武漢後,開起了首家鴨脖子專賣店
鴨脖子功效
鴨脖子而又有啃頭,辣口不辣心,吃了不上火.鴨脖本身高蛋白,低脂肪,具有益氣補虛,降血脂以及養顏美容等功效。香鮮美味,回味十足,是老少皆宜的休閒食品。我國傳統中醫認為:鴨屬涼性,經常食之,平肝去火。味甘,功能溫補,益氣,配以辣,麻及幾十餘味中藥才,使其主相輔相成,其辣,功能排毒瘦身。健體美顏。其麻。開胃益食,與辣互相作用,具益氣養血之效,性溫而不躁,除濕去煩,開胃健脾。科的配方具有醒目安神,活血化淤,茲陰益腎之功效鴨肉特有“鴨腥”氣味,不但口感鮮美,香盈撲鼻辣味獨特,亦不失本味原香,獨具特別回味
精武鴨脖介紹
正宗鴨脖做法
做法:
1)鴨脖子洗淨,洗的時候加點醋揉搓
2)用鹽酒蔥姜醃兩小時.
3)使用的香料有以下六種:八角、桂皮、香葉、辣椒、花椒、丁香。先炒辣椒,再加入其它香料一起炒出香味,放入雞架湯和腐乳汁熬兩個小時以上)
鴨脖子發源於武漢精武路,發展至今經歷近20年的歷史,目前在精武路這條小巷裡已經有20幾家鴨脖子店,都叫“精武鴨脖”,若仔細品嘗其味道均還是有很大區別。近幾年精武鴨脖已經慢慢走向全國,不同品牌的鴨脖店如雨後春筍般露出。
隨著電影《生活秀》的上映,武漢鴨脖子迅速走紅全國。一根鴨脖賣到10元。僅去年,上海的鴨脖子銷量已上億元。其味麻辣鮮鹹諸味相映相攜,且味香入骨,食者一吃之下,罷嘴不得,直至肉啖光骨嚼爛,吸盡湯汁味料,方能依依做罷。鴨鹵件除鴨脖子外還有鴨頭、鴨腸、鴨胗、鴨翅鴨掌、鴨肝等,各有各的妙味。其工藝是將鮮鴨脖子浸泡2小時,多次洗淨,沸水燙5-10分鐘,放滷料水中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繼續燜制約一小時,鴨脖子熟爛後撈出,包裝待售。其優點是所滷製的鴨脖子除去了鴨脖子本身的大量腥味,食用時口感極好,鴨脖子香味濃郁、甘香味美、鹹中帶甜、香嫩鮮美、紅艷奪目、麻辣香回味無窮,真正做到色、香、味、美、健康無毒副作用,正如顧客所說精武鴨脖子香,二十八料加老湯。
武漢久久鴨脖介紹
鴨脖子只所以好吃,秘絕全在湯料里,湯料只所以巨香,根本是因為上等的香料。真正使用的鴨脖子香料應該是25種(這裡指北京的一家“京久”),至於其它品牌有可能根據自身需要或增或減,但絕對不可能像某些鴨脖子店聲稱的35種那么多。而武漢精武路的鴨脖子只所以全國最香,據說是投放了少量的纓粟殼,而其它地方如上海、北京是不敢放的。 其實,鴨脖子是由武漢的一位鐵桿球迷(真實姓名不便公布)前往成都看球時,在成都一小吃店發現一碟冷盤叫“麻辣兔頭”,食之奇香巨辣,回味無窮,勾引出這位GM的無限興趣,於是,他找到廚房的大師傅學得其秘制方法。 回武漢之後,準確的說,應是回精武路之後,這位GM將其配方與兔頭、雞頭、鴨頭、雞脖子、鴨脖子等下腳料一鍋煮,發現鴨脖子最香,引得左鄰右舍“爭相食之”,於是一個中華民族偉大的美食小吃誕生了. 既然有這么多人喜歡吃鴨脖子,那何不自己做了賣呢? 於是,精武路的第一家鴨脖子店也誕生了。 從起初的無人知曉到一傳十、十傳百、直至傳遍江城的火爆美食,這位GM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
鴨頸絕對是武漢人對中華美食的新貢獻,武漢人喜歡吃鴨脖子,因為它味足夠勁,回味無窮。鴨脖子,本身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可是經過用紅辣椒、花椒、八角等幾十種純天然香料進行精心烹製料理之後就完全不一樣了,再剁成一節一節,大小剛好能在嘴巴里自由轉動。鴨頸肉層次分明,頗有嚼勁,肉啃完後,接著吸吮骨節中間的骨髓,“滋溜”一聲,讓人覺得頗有成就感。照老一輩人的說法,鴨脖是活肉,鴨子整天尋吃覓食,纖長的頭頸一伸一縮,肌肉纖維鍛鍊得非常有韌勁,所以味道格外的好鴨脖子所以能脫穎而出就在於它肉附於骨,鴨肝鴨腸之類屬於一口香,很易滿足,而鴨翅、鴨掌骨肉較易分離,吃起來沒有難度,只有鴨脖子骨肉相連,任你啃嚼吸嘬,也只能得其味之八九,讓人總是難以充分滿足,這便是鴨脖子的妙味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