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環醯胺又稱內醯胺(Lactam)。
發展歷程
1939年,A.Fleming意外地發現青黴素這一抗菌物質。通過H.Florey和E.Chain的工作,其活性成盤尼西林(Penicillin)得到分離,自1943年開始已經大量生產並廣泛套用於民間。他們三人為此出色的工作而榮獲1945年的諾貝爾醫學生理獎。盤尼西林分子結構中一個四元環內醯胺與一個五元環的含硫雜環相併聯,五元環上有一個羧基,醯胺α-碳上接上各種醯胺基從而形成各種盤尼西林藥物。後來發展出來的頭孢黴素則有β-內醯胺和一個六元含硫雜環駢聯而成,抗菌活性更好。據測定,它們的活性與張力較大的β-內醯胺的存在密切相關,使細菌細胞膜上的蛋白酶失去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