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頭村

爐頭村

爐頭村位於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城東23.2公里處,地處沿海水網之平原。三面環河,地形平坦。民國時期屬舥艚鄉,為鄉公所駐地。50年代初為浦城鄉爐頭村。合作化時,屬浦城鄉舥艚一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舥艚管理區爐頭大隊。1961年隸屬舥艚人民公社。1984年為舥艚鎮爐頭村。歷為浦城鄉人民政府,舥艚人民公社,舥艚鄉人民政府駐地。定居人口以陳、林、金、鄭、泮姓為主。

基本信息

簡介

爐頭村爐頭村
1992年,爐頭村502戶,共2237人。並有暫住人口105戶,流動人口300多人。耕地372畝。爐頭村名始於清嘉慶二年(1797)。林姓始祖,遷於此建爐打鐵營生,故名。現由爐頭、鄭江、老城底3個自然村組成。鄭江因江河穿境而得名。老城底因四周圍城而得名。宋元豐年間,鄭子達建四周圍牆、護城河,保衛村落。圍牆寬7米,高4米,周長約1000米。城牆以大岩石壘成,分東西南三個城門。傳說城內大廈鄭大處一扇門板可載18袋谷。

交通建設

爐頭村爐頭村港口
爐頭村位於舥艚鎮水網客運的交叉點,水陸兩路可直通蒼南縣30多個鄉鎮。東魁大河自東而西穿村而過。南經金鄉鎮直達縣城;西經龍港鎮進入104國道線;東經舥艚港埠進入海運航線,南至閩粵,北至溫州、寧波、上海各港口。蒼南縣的金鄉、錢庫、宜山、龍港、炎亭5條內河航線匯合於此。有客輪25艘,每隔半小時一次航班向各地駛出。有水上高速客運艇15艘,各種民運3~12匹機動船30隻,貨運機動船15隻。陸上交通以客運為主。爐頭停車場建於1992年,有麵包車12輛,每隔半小時一班次,南至金鄉,西至錢庫、宜山,北至龍港。每天有2班次直達溫州。水陸兩路日客運量為5000人。爐頭村還有三輪車50輛。
東魁大橋飛架在東魁河上,把舥艚鎮南北連成一片,橋始建於明崇禎年間,原石板橋,平陽知縣陳晶奎修建,長30餘丈,上有橋屋30間,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重修。鹹豐六年(1856),里人謝一聰倡捐重修石橋。1963年,陳茂坎、金定安負責集資1萬元,政府撥款1萬元,又予重修。1984年大橋改建,國家補助5萬元,鄉人民政府集資2.5萬元,民眾自籌9.5萬元,建成鋼筋混凝5孔拱橋,橋長115米、寬4米,高5米。橋旁設欄桿,配有路燈。爐頭村集資70萬元,於1992年興建金魁公路大橋,橋址位於東魁大橋之西150米處。橋長100米、寬10.5米、高5米。系鋼筋混凝土公路橋樑。

商業發展

爐頭村爐頭村遊戲房
民國時期,爐頭村作為一個海濱小集鎮,商業經濟初具規模,成為舥艚的商業中心。當時泰興、源發、陳公大是舥艚有名的南貨百貨商店。
1949年後,爐頭村成為浦城鄉的經濟中心。供銷合作社、生產資料站、糧食供應站、信用社、大小百貨店、藥店、南貨、山貨、理髮、成衣、文具用品、五金交電、漁農用具等店廠聚集於此。商品經濟帶給爐頭村一派生機。爐頭村大街小巷,戶戶設攤,家家有店。據統計,大小百貨店30家、南貨山貨100家、飲食旅館20家、食品加工20家、理髮成衣50家、藥鋪10家、金銀首飾加工30家、建材5家、五金交電6家、文具用品4家、印刷業4家、商標和滌綸10家、軟包裝複合彩印2家及各種金屬製品製作12家、電腦打字靜電複印2家、農貿服務業和石油液化氣供應點8家。水產冷凍廠2家。塑膠工藝廠、海味加工廠、生產資料公司、農業服務公司、信用聯社、金融服務社、工商所相繼建立。1988年在村黨支部書記張茂抄帶領下,集資50萬元拆遷老菜市場,建造面積為2000平方米的新菜市場。設有肉類、魚鮮海貨、塗頭貨、豆類製品及各種雜貨等112個攤位;建造小商品市場1000平方米,攤位60個;水果市場600平方米,攤位50個;糧食交易市場,攤位30個。街頭小巷商來客往,每天趕集人流量為15000人次,日成交額平常達30~50萬元,節日最高額達500萬元。爐頭村村有100多人跑供銷,為爐頭村的商品經濟提供信息。

文明建設

爐頭村,習慣叫爐頭街。原街長不過百米,寬2~3米,毛石路,兩旁矮平房。70年代在黨支部書記陳加棧領導下,對村區建設作過規劃,拓寬老街道,建了一條新街,村區逐漸向西發展;建造街口菜市場10間及2間二層樓3間平房的菜館。80年代,以張茂抄為首的村幹部重新對村區建設作了規劃,總投資為500萬元,奮鬥三年,改建老街道,興建4條新街道,鋪設下水道,鋪上長1500米的水泥路面,總面積為1萬平方米。街道兩旁新建民房212間,大部分為3~4層,80%村民搬入新居。
1992年爐頭村在村域範圍內,又規劃了3條街道:24米寬的典字路,14米寬的新興西路、育才路。又建住宅房4至5層250間,現戶戶裝上自來水
1990年,在村黨支部書記林仁見、老人協會會長金定安的努力下集資50萬元,建造村委會辦公大樓兼敬老院。內設村黨支部、村委會辦公室、老人協會辦公室、黨員活動室、青年俱樂部、民兵之家、圖書閱覽室、鼓詞室、音樂室、象棋室、健身房等。
爐頭村是舥艚鎮郵電通訊中心。1988年郵電所還是租用的半間民房,手把式電話,僅積累5000元。1991年,村委會支援郵電事業,出資2萬元,無償提供土地1400平方米。在所長陳伯義的努力下現在鎮郵電大樓已在育才路竣工使用。已安裝1000門自動程控電話。
村區,還有錄像投影室1家、舞廳1家、卡拉OK廳3家、電子遊戲機15台。有一座耶穌教堂,一座天主教堂。 村區衛生設施得到改善。投資10多萬元,建5座公共廁所。建立衛生包乾區,專人負責清除茅坑糞廁。舥艚鎮衛生院設在爐頭村,有門診大樓和住院部,個體保健所13家,村民就醫十分方便。

文化教育

1982年,由黃友群、鄭培開等18名青年自籌資金20萬元,建造東魁影劇院,座位1024個。平陽越劇團、溫州婺劇團、福建魔術團、大連歌舞團、瀋陽京劇團等來村獻演。1989年被縣文化局評為先進影劇院。
尊重知識,興辦教育,以科教興村已成村民共識。爐頭村原系鎮中心校所在地。鎮中心校有二幢教學樓,12個教室,學生1200人。為適應教育事業的發展,改善辦學條件,村委會決定無償劃出30餘畝土地。並在第一期工程出資1萬元,支持中心校遷址,於1992年11月破土動工新建教學大樓24個教室。爐頭村有幼兒班7個,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已達98%。爐頭村有小學生600人,中學生80人,大專學生5人,中專20人。

生活水平

爐頭村原來以農、漁業為主。70年代漁業生產是先進單位,有機帆船20多艘。當時,農、漁、商從業勞力各占三分之一。80年代開始,部分漁、農勞力解脫出來,漁業發展成流動作業,農業進入聯產承包責任制。隨著市場經濟進一步活躍,從商人員越來越多。商業經濟已成為爐頭村的主要經濟收入。1992年爐頭村總產值為2000萬元,人均收入1500元。其中商業占70%。村民生活不斷提高。據統計:有電視機450部(其中彩電200部)、錄像機50部、洗衣機240台、電冰櫃100台、煤氣灶400台、腳踏車600輛及電話100部。

揭陽行政區劃百科

揭陽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上,東鄰汕頭、潮州,西接汕尾,南瀕南海,北靠梅州,地處東經115°36′——116°37′39″,北緯22°53′——23°46′27″。
安樂村
庵後村
鰲頭村
鰲江鎮
北良村
北門社區
白塔鎮
半洋村
北河村
北溪村
北坑村
白塔村
邦莊村
北星村
白坑村
北村
祠堂村
長嶺村
赤岸村
赤步村
車田村
長灘村
赤岩村
粗坑村
赤洲村
赤二村
赤山村
長青村
東山街道
大圍村
大西村
東門社區
東郊社區
頂六村
東寨社區
大寮村
大瑤村
東倉村
東洲村
東寮村
東星村
登崗鎮
地都鎮
東光村
第四村
大嶺下村
第二村
東園鎮
大新村
大溪鎮
大鹿村
東新村
第三村
第五村
大園村
東聯社區
大同社區
大豐村
東隴鎮
大潭村
東門村
東福村
點埔村
東隴村
東埔村
典詹村
東港村
東湖社區
趙埔村
東港鎮
頂深水村
鳳林村
鳳聯村
鳳港村
鳳光村
汾水村
鳳北村
分水村
高湖村
港畔村
廣南村
港口社區
高明村
港尾村
古塘村
溝邊村
桂東村
觀音山村
關山村
關西村
官路村
古份村
厚洋村
華誠社區
何厝村
紅坡村
後寮村
湖濱社區
黃崗村
河田村
後湖村
惠城鎮
湖美村
後王村
後山村
後池村
京北社區
進賢社區
尖山村
金溪村
揭西縣
甲埔村
解放路社區
金東村
客洞村
坎頭村
葵潭鎮
爐頭村
籃兜村
龍砂村
劉畔村
龍嶺村
龍躍村
嶺仔村
隆江鎮
梅雲社區
梅雲街道
棉湖鎮
廟角村
馬南山村
南門社區
南厝村
南洋村
彭林村
中聯村
樟樹下村
周田鎮
寨一村
浦東社區
埔上村
埔尾村
坪上鎮
普寧市
群光村
岐山社區
岐寧社區
橋頭社區
錢坑鎮
前湖村
前埔村
榕華街道
榕東街道
榕城區
石洋村
石牌村
上林村
石峽村
石田村
水寨村
湯前村
潭溪村
塔兜村
湯壩村
塔頭鎮
塘邊社區
圍頭村
五新村
沃角村
西陳村
西馬街道
新陽社區
夏橋村
西關社區
下義社區
仙橋街道
巷畔社區
西頭社區
新亨鎮
下坡村
新圍村
新寮村
新市村
錫場鎮
西洋村
下壩村
新安社區
溪東村
新東村
西溪村
新風村
西塘村
象湖村
溪西鎮
西嶺村
永革社區
永安社區
玉聯村
雲路鎮
月城鎮
玉湖鎮
月山村
院前村
圓山村
月湖村
竹林村
中山街道
珠坑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