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興寧市寧中鎮古塘村
古塘村位於寧中鎮西面,距離鎮府駐地5公里,行政區域內共有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36個。村“兩委”幹部共6人,農村黨員數60人。全村總戶數623戶,總人口2338人,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2155元,年人均純收入4230元。全村共有耕地總面積833畝,其中水田面積685畝,村級經濟比較薄弱,發展滯後,主要產業有糧食,民間小作坊等,村內共有困難民眾117人,困難黨員7人,貧困貧困學生多人。近來年,村黨支部不斷加大對特殊人群的困難扶持力度,生活保障得到進一步提高[1]。重慶市忠縣拔山鎮古塘村
【基本概況】古塘村位於拔山鎮東北方向,壤接雙古村、八一村、八德村和花橋鎮、馬關鎮,拔花路橫穿全境,有4條村級機耕道路,幅員面積6平方公里,有耕地1777畝,其中水田1185畝,林地面積465畝,全村屬丘陵地帶,有村民小組7個,總戶數640戶,2263人。
【人力資源】
全村現有總人口2263人,農業人口有2263人,全村現有總勞動力人口1389人,其中男勞動力人口有709人,女勞動力人口680人;20歲――30歲有318人,30歲――40歲有386人,40歲――50歲有357人,50歲――60歲有328人;文化程度參差不齊,國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1264人,高中文化程度的有119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有6人;全村現有從事建築業的347人,從事縫紉製鞋業有86人,從事電子裝配業的有103人,從事機械製造業的有90人,從事交通運輸業的有18人,從事商業的有88人,從事餐飲服務業的有21人,從事種養業的有364人,從事管理類人才有20人,另外從事其他行業的有252人;全村外出務工850人,外出務工實現經濟收入950萬元。
【農村經濟】
全村主要收入來源有種養業和外出勞務收入。全村水稻播種面積1560畝,年產出水稻930噸,小麥播種面積440畝,年產出小麥90噸,玉米播種面積350畝,年產出玉米140噸;蔬菜播種面積365畝,年產出400噸。全村主要畜禽有生豬、雞、鴨等,現生豬存欄2500頭,雞存欄3萬隻,鴨存欄6000隻。全村有種養殖大戶35戶,其中生豬養殖大戶有1戶,雞養殖大戶4戶,養魚大戶有3戶。居民人均純收入有3150元。
【民營經濟】
全村有民營企業3家,個體工商戶有29戶。村民習慣水稻制種,每年都有1000多畝水稻制種,有施格欄柑橘1500畝。
【基礎設施】
全村道路交通條件較差,現有縣級路2.5公里,村級碎石公路25公里。有小型山坪塘有15口,自來水全村基本貫通,已安裝自來水有370戶,全村戶戶通電,天然氣安裝14戶,固定電話安裝375戶,手機達1048部,電視普及率達95%。
【村支兩委】
村支兩委現有8人,其高中文化4人,國中文化4人,平均年齡40歲,女性1名,後備幹部4名,平均年齡35歲,高中文化2人,大專文化2人。
【組織建設】
全村現共有黨員72,年齡偏高,平均年齡55歲,有入黨積極分10人,近5年年年發展新黨員3名以上,三會一課堅持較好。
【名人】
古塘村二組張培武,畫家,中國油畫協會副會長,多次開辦個人油畫展覽[2]。
揭陽行政區劃百科
揭陽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上,東鄰汕頭、潮州,西接汕尾,南瀕南海,北靠梅州,地處東經115°36′——116°37′39″,北緯22°53′——23°4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