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亨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勤勞、智慧的新亨人民在黨正確路線方針指導下,樹立和落實發展觀,緊緊抓住發展為第一要務,以加快工業發展為工作主題,致力於調整結構,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積極實施“工業興鎮、商貿活鎮、農業穩鎮、法制治鎮”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區位資源和僑鄉等優勢,促進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2004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20.83億元,比增 11.3%。其中,工業產值18.95億元,比增11.8%;農業產值1.43億元,比增5.1%;財政收入735萬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4055.3元。
新亨歷史悠久,早在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就已形成新圩埠。文化底蘊豐富,有古代文化遺址12處。近幾年來,新亨鎮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也取得顯著成效。歷年來被市、縣評為文明先進單位;98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稱號。
基礎設施
一、道路交通:新亨為揭東邊陲重鎮,是贛南、閩西與粵東北部山區進入潮汕平原的銜接點。廣梅汕鐵路從鎮區東北通過,設有客貨運站各一個。鐵路與京九鐵路連結貫通全國路網。206國道橫貫腹地,長達8公里,經新(亨)白(塔)公路可通揭西、普寧,連線324國道。水路經北河可通榕城港,至汕頭港航程只有68公里。汕梅高速、揭普高速穿越境內,規劃設計為進入揭陽市區的主要入口,現正在建成通車。二、能源方面:除縣22萬伏變電站供電外,鎮區有小水電站4個,11萬伏輸變電站已投入使用年供電量200萬千瓦。新亨水資源十分豐富,榕江北河流經本鎮、全縣最大的新西河水庫位於鎮域內,水源充足。
三、水利方面:農田水利設施配套完善,重點排灌工程按30年一遇要求建設,農業生產條件有較大提高。
四、通信方面:全鎮程控電話裝機容量12000門,設立行動電話基地站,通訊現代化水平較高。
五、市改建方面:鎮道村道基本實現路面水泥化。投資400多萬元改建衛生院住院樓和門診樓,都已交付使用;總投資1000萬元的供水廠現已投入使用,市第二水廠供水的有關工作也完成。籌資1000多萬元修建五房公路,並對境區內景觀建設作了大力投資。著力打造五房村特色旅遊產業。此外,重點抓新老城區的建設和改造。進一步改善市容道路等公共設施。繼續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集中有限資金,有重點謀劃支持大項目建設,以大項目的良性帶動,促進百花齊放。積極實施“三個一”工程,計畫總投資2500萬元的白石公園現已完成規劃設計和青苗賠償工作,工程正進入施工階段。計畫投資400萬元的仙聯路,完成長3公里路基鋪設及部分水泥路面鋪設。投資300多萬元的聯和路一期工程已建成通車。仙美村計畫投資450萬元建設仙美村文化廣場,已完成戲台、老人活動室、燈光球場建設。投資380萬元的北部商貿城二期工程也已建成投入使用。城鎮化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六、民生事業方面:2007年新建學校5所,其中高中1所,國中1所,國小3所,計畫總投資6148萬元,建築總面積69420平方米,已投入資金1250萬元。擴建學校3所,計畫總投資295萬元,建築總面積3700平方米,已完成2950平方米。校舍建設工作受到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至全鎮校舍認捐資金達2440多萬元,其中認捐建設藍田中學新校園2300多萬元。積極開展扶貧濟困工作,2007年全鎮共投入106萬元,救助社會弱勢群體。衛生事業發展加快,農村衛生初保工作取得成效,“一村一站”建設工作得到上級高度肯定。愛國衛生運動紮實開展。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取得突破,全鎮參加投保人數57729人,覆蓋率達到71.1%。計畫生育工作得到加強,計生質量進一步提高。社保擴面征繳工作成效明顯,全年共徵收社保費266.8萬元。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征繳工作紮實推進,參保人數3580人,投保資金達25.77萬元。
三高農業
新亨鎮糧食總產量14761噸,水果種植面積1.5萬多畝。蔬菜種植面積4500畝。
新亨鎮在抓好工業發展的同時,積極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進步為動力,大力發展“三高”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全鎮已形成“古山二號”龍眼、甜玉米、荔枝、茶葉、橄欖、水產養殖、筍竹和蔬菜等八個“三高”農業基地。其中,碩榕蔬菜基地和新亨蛋雞養殖場被揭陽市定為菜籃子重點項目。
歷來有農副產品加工傳統,全鎮已形成雜鹹加工醃製廠近200家,也形成一批高新技術含量的醬料、調味料、竹筍、蔬菜、水果、罐頭等農副產品深加工企業,如綠野、聯德兩家龍頭企業,與農產品基地形成初步農業產業化格局。
投資環境
新亨鎮水陸交通便利,歷來為遠近聞名的商埠和手工業中心。積極完善工業園區設施建設。1992年規劃的經濟綜合開發區,位於206國道北側,廣梅汕鐵路南側,占地1000畝。廣梅汕鐵路進人潮汕平原第一個貨運東側,區內供電線路、道路、排污等配套設施完善,已有江西、汕頭等地幾十家企業在區內落戶投產,其中省屬高科技項目,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就有12家。1999年8月份,新亨工業區被縣列為重點工業區,享受揭東縣開發區(省批准)的相關優惠政策。此外,還委託湘潭設計院對園區規划進行修編,整合成以重點發展食品加工的中心區,以重點發展五金製品,塑膠化工的羅山區,以重點發展樂器、電子的西崗區,以重點發展服建材、陶瓷的坪埔區,以重點發展服台資企業的台商區等5個新工業園區,面積從原來0.87平方公里擴大的1.5平方公里,使園區功能布局更加明顯。同時,配有銀行、酒店等設施,投資環境已日臻完善,2007年全鎮共引進工業項目5個,總投資額1.52億元。全鎮新增規模上企業5家,累計達到12家。
工貿發展
新亨歷史上形成揭陽西北部手工業中心。改革開放以來,工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尤其是個體、私營企業更是如雨後春筍般發展壯大起來。為加快工業發展,新亨制訂一系列優惠措施,增加科技對工業的投入,積極為企業排憂解難,促進企業朝上水平、上檔次、成規模、高效益的方向發展,推進工業發展行業化,產品質量標準化和品牌化的進程,形成5個工業億元村和湧現一批龍頭企業,形成支柱產業有食品加工、電木塑膠 、陶瓷建材、服裝針織、竹木加工造紙印刷六大行業。充分利用毗鄰揭陽市區、交通便捷的區位優勢,抓住工業轉移的良好機遇,瞄準招商重點,積極謀劃大項目,力爭引進更多大項目來新亨落地生根,提升招商引資檔次,增強工業發展後勁。同時,要繼續實行鎮領導班子掛鈎聯繫企業責任制,提高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鼓勵和引導企業進行自主創新、科技創新,提高企業產品的競爭力,把企業做強做大, 使更多企業上規模上檔次。尤其是要做好造紙、樂器、陶瓷、食品、化纖五大類型企業的扶持工作,促進產業最佳化,逐步形成支柱產業群。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使新亨形成周邊各地產品貿易的中心,食品、杉木竹 貿易尤其為繁榮,是潮汕平原最大的杉木加工貿易集中地。全鎮的50家杉木竹經營戶和113家杉木加工鋸台,生產經營活躍,輻射能力強,新亨杉木竹交易城已初具規模, 逐漸成為粵東杉木竹流通主戰城,占地120的揭東北部商貿城已建成投入使用,將為新亨擴大貿易提供更優越條件。
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方面:以提高人的素質為本,加強法律法規、社會公德等宣傳教育; 開展創建文明村、文明巷、文明校園、樹典型、表彰先進等活動,促進社會風氣好轉。 堅持用鄧小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和科學發展觀武裝幹部民眾的思想。深入開展《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社會主義榮辱觀學習,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全社會形成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的精神風貌和行為規範。以創建文明村、文明單位和生態文明村為重點,大力推進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提高城鄉文明程式。全鎮文明戶普及率達90%以上。建成五房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加強對青少年的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方面。於97年率先在全市開展創建安全文明小區(安全文明校園 )活動,效果顯著。連續被市、縣評為綜治先進單位,98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的光榮稱號。2007年,該鎮新組建了治安聯防隊和綜治工作中心。治安聯防隊的組建和綜治工作中心的建立,使治安綜合治理力度得到增強。此外,要加強民主法制建設,抓好安全生產管理,強化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加強環境和資源保護等。
揭陽行政區劃百科
揭陽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上,東鄰汕頭、潮州,西接汕尾,南瀕南海,北靠梅州,地處東經115°36′——116°37′39″,北緯22°53′——23°4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