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文山縣馬塘鎮,地處馬鎮鎮境內,距馬塘鎮政府所在地10.00公里,到馬塘鎮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文山縣城34公里。東鄰卡莫村,南鄰熱水,西鄰黑末,北鄰秉烈。轄小湯壩大寨、打鐵寨、上倮朵等14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782戶,有鄉村人口3679人,其中農業人口3664人,勞動力211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991人。
全村國土面積24.20平方公里,海拔1,360.00米,年平均氣溫18.50℃,年降水量850.00毫米,適合種植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3,115.00畝,人均耕地0.85畝,林地19,800.00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315.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85元。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115.00畝(其中:田2,005.00畝,地1,110.00畝),人均耕地0.85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9,800.00畝;水面面積400.00畝,其中養殖面積100.00畝;荒山荒地11135.00畝,其他面積1,850.00畝。無礦產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路、通電、通電視、能電話,無路燈。全村有245戶通自來水,有537戶飲用井水,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75.88%)。有782戶通電,未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71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2.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8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72戶(分別占總數的84.6%和69.6%)。
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5.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0.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6輛,農用運輸車23輛,拖拉機25輛,機車318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852.00畝,有效灌溉率為59.4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565.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3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04戶;建有小水窖2口。全村有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4個自然村已通路;沒有一個自然村通有線電視;有1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4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9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4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54.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905萬元,占總收入的62%;畜牧業收入438萬元,占總收入的23.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731頭,肉牛235頭);漁業收入48萬元,占總收入的3.2%;林業收入19萬元,占總收入的1.36%;第二、三產業收入113萬元,占總收入的7.1%;工資性收入31.2萬元,占總收入的2.8%。農民人均純收入288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1人(占勞動力的2.5%),在省內務工6人,到省外務工39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8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9%。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種植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烤菸、蔬菜及其它高效經濟作物產業。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5所,校舍建築面積2,650.00平方米,擁有教師14人,距離鎮中學1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00人,其中小學生215人,中學生185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782戶,鄉村人口3679人,其中男性1899人,女性1780人。其中農業人口3664人,勞動力2119人。該村以壯族、苗族為主,其中:壯族2992人,苗族446人,彝族181人,漢族60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220人,參合率86.3%;享受低保134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8公里。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6個,下設14個黨小組,共有黨員99人,少數民族黨員99人,其中男黨員86人、女黨員13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4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57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4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474.5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1.00萬元,有固定資產124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否,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人文地理
壯族在每年開春時,都要舉行隆重的祭龍節,乞求這一年風調雨順,穀物豐收,人畜平安,獲得更好的豐收。
龍族的婚慶:婚慶時間為三天,非常隆重,能歌善舞的青老年人歡聚在一起進行對歌比賽,慶祝新婚夫婦恩恩愛愛,白頭皆老,生活美滿。
新農村建設
2008年以來,湯壩村委會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經營體系尚未建立,農業結構調整幅度不大,無特色產業牽頭;科技投入力度不夠;
2.農村基礎設施薄弱,人居環境還有待改善;
3.生產渠道單一,經濟來源於農業,農民增收渠道單一。交通條件差,不僅影響了民眾的出行,而且看病也相對很難;
4.信息閉塞,與市場連結不上,生產的產品難以很好地銷售;
5.農民文化素質低,思想觀念落後;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改變以糧食種植為主的傳統農業發展思路,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轉糧食種植為經濟作物種植,大力發展高效蔬菜生產基地及生態農業建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發揮產業化經營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推動用;
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農田水利建設,支持農業生產發展;
3.增加剩餘勞動力的輸出,增加非農產業收入;
4.加強對民眾的科技培訓力度,不斷提高民眾的文化素質及文明程度;
揭陽行政區劃百科
揭陽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上,東鄰汕頭、潮州,西接汕尾,南瀕南海,北靠梅州,地處東經115°36′——116°37′39″,北緯22°53′——23°4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