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林村
1、浙江省平陽縣鳳臥鎮鳳林村 鳳林古城平面呈“凸”字形,外城牆周長6000米,有的為重牆。 3、浙江省寧波市橫街鎮鳳林村
基本信息
1、浙江省平陽縣鳳臥鎮鳳林村
村情概況
鳳林村地處浙江省平陽西北山區,距平陽縣城約37公里。鳳林村內遍布豐富的紅色旅遊、歷史人文資源及自然生態景觀。除省中共浙江省一大會址外,紅軍挺進師駐地、鄭海嘯故居、“浙南劉胡蘭”——鄭明德紀念室及革命搖籃——鳳林國小等多處革命聖跡均保存完好。革命戰爭時期,閩浙邊臨時省委、浙南特委、平陽縣委都駐在本村,被譽稱“浙南西柏坡”、“浙江紅村”。當年鳳林村的家家戶戶都住上了紅軍,全村為黨的革命犧牲的烈士12位,老區人民為浙南的解放事業作出了很大貢獻。2006年被命名為溫州市首批歷史文化名村。自國家提出發展紅色旅遊以來,特別是2005年平陽被列入“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後,鳳林村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鳳林村作為當地的核心景區,正積極創造條件,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加快老區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廣大民眾正為建設綠色生態家園,打造“浙江紅村”,齊心協力,共創輝煌。社會經濟
近年來,鳳臥鎮黨委率全鎮23000多老區人民在上級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幫助下,全力投入紅色旅遊的開發與建設。鳳林村作為全鎮、全縣乃至溫州市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的核心組成部分,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至目前,已先後建成了中共浙江省一大陳列館及其配套設施、省一大紀念園游步道及綠化帶、省一大會址的修繕及有關文物的收集擺放;建設了鳳林至冠尖的旅遊公路及冠尖停車場,對紅軍挺進師駐地六份內古屋的維修等。同時結合新農村建設,投入20多萬元建設了村黨員活動室、鳳林村生態公廁,創辦了鳳林星光老人之家,對村里“赤膊房”進行了立麵粉刷等。總投資1500多萬、長7.9公里,連線冠尖與馬頭崗兩處會址的紅色旅遊公路目前已完成路基工程,投資40多萬的村自來水工程即將投標啟建,投資100多萬的村防洪堤工程將在下半年動工興建,等等。目前,浙江紅村——鳳林,全面掀起了紅色旅遊與新農村建設的高潮。為迎接中共浙江省一大召開70周年紀念活動,全鎮上下積極籌備,老區人民信心百倍,將繼續發揚光榮的革命傳統,艱苦奮鬥,再接再厲,以優異的成績向建國60周年獻禮。2、黑龍江省友誼縣成富鄉鳳林村
鳳林村位於黑龍江省東部三江平原中部,七星河北岸。原稱鳳林屯。中華民國初年,來自奉天省的墾戶楊鳳林到此墾殖,逐漸形成聚落,遂稱“鳳林屯”,隸屬富錦縣管轄。1946年6月,劃歸集賢縣管轄。1958年10月並人友誼農場,為六分場四隊,今屬友誼縣成富朝鮮族滿族鄉管轄。全村共168戶,580人,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在鳳林村西300米處的七星河左岸的二級階地上有座大型古城遺址,稱“鳳林古城”。城北為耕地;東北為松林;東南亦有耕地,地勢平坦;西、南兩面為低洼地。西南與寶清縣境內的“炮台山古城堡”隔河相望,當地居民稱這兩座古城為“對面城”。鳳林古城平面呈“凸”字形,外城牆周長6000米,有的為重牆。城牆殘高1米,基底寬8米,頂寬3米。城外設護城壕,壕深約1.6米。北城牆東部有1門址,寬8米。城內以數道土牆分隔為9個城區,除7城區外,均為不規則形。7城區位於城的中心部位,呈正方形,東、南、西、北牆周長490米;牆殘高2—4米,基底寬12—15米,頂寬3米;城四角有角樓址,每面牆中部設有馬面1個(東牆馬面已不存在),馬面、角樓向外伸出5—10米不等。城牆為土築。古城內分布有大量的半地穴式居住址,多呈圓形,直徑5一10米,深0.5—1米。出土有手制黃褐色陶碗、陶罐、陶柱狀器耳,以及雙耳銅鍑、小銅鐘、鐵箭頭等遺物。經考古發掘,確認該城為漢魏時期古城。對研究黑龍江開發歷史和民族文化發展均有重要價值。為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3、浙江省寧波市橫街鎮鳳林村
橫街鎮鳳林村位於寧波市鄞州區橫街鎮,距橫街鎮政府0。5公里,望童公路依村而過,交通便捷,環境優美,風景秀麗。整個村域面積1。47平方公里,全村共有本村人口293戶735人,外村人口及暫住人口2000餘人。全村有耕田面積646畝,山林面積135畝,共有9個村民小組,有黨員32名,村民代表34名,全村主要勞動力收入來自二、三產業,真正從事農業的不多,經營20畝以上耕田的農戶共有5戶,占了全村總耕田面積的60%以上,其中一戶農戶承包303畝耕田,2007年我村工農業總產值達到3.3億元,2007年村級可用集體資金47萬元,2007年農民人均收入11200元,村已先後獲得區級衛生村、區級文明村、區級巾幗示範村、區級和美家園創建達標村、區級學習型行政村、市級衛生村、市級文明村等榮譽稱號。揭陽行政區劃百科
揭陽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上,東鄰汕頭、潮州,西接汕尾,南瀕南海,北靠梅州,地處東經115°36′——116°37′39″,北緯22°53′——23°4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