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村名叫“客洞”呢?
先說頂客洞,頂客洞村原名叫“新福圍”,清朝之前便有人在此墾殖,居住著黃、熊、邢三姓人家,人口不多,經濟也較為落後,至清朝雍正年間(1723-1735),有藍田都東泮村人王文彩夫妻遷來於此,開始來時,沒有房屋可住,就暫住在一個比較寬闊的山洞裡,以避風雨。此洞原名叫“侯溜洞”。王氏夫妻,誠懇待人,尊重原住三姓村民,認為先來者是主,慢來者是客,常以客人自居。後來,由於王氏夫婦勤耕力作,逐漸發展,山中土地較多,王氏產業漸廣,又建有新屋大宅,黃、熊、邢三姓居民,見王氏發展迅速,自知不敵,便先後搬遷他鄉,村中便只王氏一姓,子孫昌盛,為紀念原來居于山洞,山洞是他們創業的發祥地,又是客居之地,便改村名為“客洞”。
再說下客洞,下客洞村創於清朝初年,是白塔鎮的古溝村張氏、金湖邱氏遷來的,初來時,見這裡四面小山環繞,中央有一開闊平地,站在中央,環視四周山嶺 ,迂迴曲折,而這片平地,像是大地生成的一個大洞穴,因此,取村名為“客洞”。村有“客洞古廟”,相傳頂客洞有古廟曰“新福圍古廟”,某一時期冒名“客洞古廟”,出現頂下客洞倆客洞古廟,後因改名後風水不順遂恢復“新福圍古廟”。新福圍冒名附近客洞村名於二十世紀中期,因潮汕地區風俗“營阿娘”,揭東西部地區十三鄉共有游神活動原有客洞村而沒有新福圍。於是新福圍乾脆也稱“客洞”與原客洞村參加十三鄉游神活動。由於體現鄉里和睦相處,下客洞默認村名被冒之舉,久而久之附近鄉村用個“頂”和“下”作倆鄉里區別。
客洞村雖處於較為偏僻的地方,但並不落後 ,也曾出過一些較有名氣的人,大革命時,也對中國革命作過不少貢獻。
清朝光緒廿五年(1899),頂客洞王姓家族,出了一個社會知名人士,名叫王建猷,他出生於一個小康家庭,從小就聰明穎悟,膽識過人,在村中兒童中是佼佼者,父親知其可以深造,便送到外地讀書,時值戊戌變法之後,變法雖然失敗,但廢科舉,辦學堂之風已經興起,王建猷得以在新型學堂讀書,直至就讀於燕京大學。畢業後,雖是民國時期,但政局動盪,他便回汕頭市被聘為民強中學校長,為國育才。1924年秋,建猷年25歲,正是壯志方酬之時,乃投身國民革命第十九路軍,得軍長蔡廷鍇賞識,提為身邊秘書。十九路軍被解散後,王建猷便隨蔡廷鍇到西歐遊歷。著有《游西記》一書,後來定居香港,擔任香港《大眾日報》經理。1976年逝世,《揭陽縣誌》有傳。
大革命時期,潮汕地下黨組織到處活動,建立革命根據地,客洞村地處山區,地勢極好,又是國民黨政府統治較為薄弱之處,故而古大存於1933年便派人在此開展革命活動,在村中培養了王亞恭等60多人參加游擊隊,在潮汕地區轉戰各地,在歷次戰爭中,有王盧發等五位同志,為革命獻出寶貴的生命,烈士英名永載揭陽史冊。客洞也列為革命老區之一。
揭陽行政區劃百科
揭陽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上,東鄰汕頭、潮州,西接汕尾,南瀕南海,北靠梅州,地處東經115°36′——116°37′39″,北緯22°53′——23°4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