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湖美村,包括湖美、下尾(廈美)、盧畔(廈美盧)3個自然村。在潮安縣城庵埠西北11.5公里,金石鎮人民政府駐地西北2公里。現有陳、許、盧、鄭四姓,四姓創建年代不一。湖美始祖敦齋公宋末從福建莆田縣石獅巷榴花腳遷移而來,因村南面有一銀馬湖,先祖在湖的尾端定居創鄉故取名湖美,因文字書寫口慣上“尾”寫為“美”,故稱湖美。下尾又稱廈美,有鄭、許兩姓世居。下尾鄭厝先祖系河南新鄭,元初從福建省莆田縣遷移到潮陽梅花,後分宗遷新塘聚寶宮,至清朝乾隆年間才遷此定居,取名下尾鄭。下尾許始祖自元初從福建省莆田縣遷此定居,以姓取名,故稱下尾許。盧畔(又稱下尾盧),有盧、陳、鄭三姓世居,並以姓取村名,故稱盧畔。湖美村為該鎮僑鄉村之一。
行政區劃
湖美村,包括湖美、下尾(廈美)、盧畔(廈美盧)3個自然村。在潮安縣城庵埠西北11.5公里,金石鎮人民政府駐地西北2公里。現有陳、許、盧、鄭四姓。四姓創建年代不一。
湖美村隸屬廣東省潮州市潮安縣,由湖美、下尾(廈美)、盧畔(廈美盧)三個自然村合成,現有陳、許、盧、鄭四姓定居。四姓創建的年代不一,湖美始祖敦齋公於宋末從福建省莆田縣石獅巷石榴花腳遷移而來,因村南面有一銀馬湖,先祖在湖的尾端定居創鄉,故取名湖尾,因文字書寫習慣“尾”為“美”,故稱湖美。下尾又稱廈美,有鄭、許兩姓世局, 先祖先後從福建莆田縣遷移至此。盧氏始祖學士公自宋末 從福建省莆田遷此定居,以姓取村名,故為盧畔。湖美村為該鎮僑鄉村之一。
湖美村在金石集鎮西北側1.5公里處,全村三個自然村呈“品”字形狀,東與古樓村接壤,西靠沙溪鎮前隴村,南與沙溪鎮西林村接壤,北與浮洋鎮林錫、南橋村相望。全村面積1.10平方公里,以農業為主。土壤大部分屬粘質土,少部分屬於沙質,宜種植水稻、甘茨、柑等農作物。
經濟
全村現有人口2688人,耕地576畝,其中水田面積450畝。湖美村歷來以農業為主。建國以來農作物產量不斷提高,1978年以來,各項農作物產量都分別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傳統副業有木工、灰工、紙花工藝。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進一步發展壯大,原金石鎮金湖建築隊發展成為潮安縣全湖建築公司、參加潮州大道建設,該公司盧芝高師傅,被授予省工藝美術大師,該公司還先後參加潮州湘子橋、鳳凰洲公園、青龍古廟、古城甲第巷民居等一批古建築工程,承建僑資潮安縣東山湖旅遊山莊等高級工程。著名的湖美花頭也得到發展,傳統工藝的紙花、棉鳥、絲景等花鳥魚蟲栩栩如生,傳統工藝家庭作坊達近百家,大量產品銷潮汕地區。村民歷來有培養和嫁接花果苗木等技術,現從事該產業的有20多戶,每戶種植地10畝以上,為造林綠化和美化城鄉環境提供大量花草苗木。還有修理木桶專業戶。
加上華僑鄭鏡鴻先生的捐資,村先後改善村容村貌,具體有:建湖美國小,建設園林式的湖美村老人活動中心,拓寬村道並使村道水泥路面化,埋設反虹涵洞以便排水排污。現有鎮道鏡鴻路貫通金石、沙溪。村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得到繼承和發展,該村“老三正順”的鐵技木偶團演出遍及本縣及鄰近各縣
文化
湖美村人多地少,歷來有做工藝的傳統,尤以湖美花頭著稱,從宋末創鄉時,一世祖敦齋公擅長技藝,始研製紙花,後經歷推陳出新,以方龍緞、文華綢為原料製作的花鳥走獸為佳,另外牡丹花、紗燈、盆景等享有盛名,產品曾遠銷東南亞、美國等地。另外還有游神賽會的人物戲屏,有紗燈、花燈等傳統工藝品。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從事木工、泥工、以及林苗花木場等私人行業如雨後春筍,遍及全村,農村經濟得到迅猛發展,同時,社會福利、文化教育事業也發生和翻天覆地的變化。近年來,村投資整頓村道,使村容煥然一新。
傳統副業有木工、灰工、紙花工藝。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進一步發展壯大,原金石鎮金湖建築隊發展成為潮安縣全湖建築公司、參加潮州大道建設,該公司盧之高師傅,被授予省工藝美術大師,該公司還先後參加潮州湘子橋、鳳凰洲公園、青龍古廟、古城甲第巷民居等一批古建築工程,承建僑資潮安縣東山湖旅遊山莊等高級工程。著名的湖美花頭也得到發展,傳統工藝的紙花、棉鳥、絲景等花鳥魚蟲栩栩如生,傳統工藝家庭作坊達近百家,大量產品銷潮汕地區。村民歷來有培養和嫁接花果苗木等技術,現從事該產業的有20多戶,每戶種植地10畝以上,為造林綠化和美化城鄉環境提供大量花草苗木。還有修理木桶專業
東莞行政區劃百科
東莞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口東岸,北接廣州,南連深圳。1985年9月撤縣設市,1988年1月升格為地級市,下轄28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440個村委會,156個居委會。 |
揭陽行政區劃百科
揭陽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上,東鄰汕頭、潮州,西接汕尾,南瀕南海,北靠梅州,地處東經115°36′——116°37′39″,北緯22°53′——23°4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