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載
《山海經》記載帝江渾敦無面目,因而又被稱為渾敦。渾敦即渾沌,渾沌的形象為識歌舞的神鳥。有的本子為“有神焉”,繁體的“鳥”與“焉”寫法相近,傳抄中可能有差錯,但都講得通。顯然,這裡“渾敦”指太陽。那么渾沌怎么又與帝江聯繫在一起呢?帝江即帝鴻,古音“江”與“鴻”通。而帝鴻即黃帝——傳說中中華民族的始祖。袁枚(1716-1798)的《子不語·蛇王》中也說:“楚地有蛇王者,狀類帝江,無耳目爪鼻,但有口。其形方如肉櫃,渾渾而行,所過處草木盡枯。”這段文字把帝江、蛇(龍)、《莊子·應帝王》中的渾沌(見下文)聯繫在一起,決非偶然。
南海的天帝叫同倏,北海的天帝叫忽,中央的天帝叫混沌,倏和忽兩人常到混沌那裡去玩耍,混沌招待他們非常殷勤周到。有一天和忽在一塊兒商量怎樣報答混沌的恩德。他們說,每個人都有眼耳口鼻……七竅,用來看呀,聽呀,吃東西呀等等,偏那混沌一竅也沒有,未免美中不足,我們不如去替他鑿出幾竅來。於是就帶了斧頭、鑿子之類的工具,去給混沌鑿竅。一天鑿一竅,七天鑿了七竅。但是可憐的混沌,經他好朋友這么一鑿,卻“嗚呼哀哉,壽終正寢”了。這個有點滑稽意味的寓言,包含著開天闢地的神話的概念。混沌被忽代表迅疾的時間鑿了七竅,混沌本身雖然是死了,但是繼混沌之後的整個宇宙、世界卻也因之而誕生了。
部落戰爭
顓頊朝:16世411年公元前3790年--公元前3380年,顓頊朝進行曆法改革,將祭天地之神權收歸中央王族,用重,黎二氏族祭天地,統一曆法,宗伏羲、建寅,頒顓頊曆。取消各城邦,各氏族的本來曆法,文化及祭天地的神權,以絕天地通,加強中央王族政權的統治力量。引起其他氏族不滿,使夷夏聯盟開始趨於解體。顓頊任命少昊四裔叔重為木正、該為金正、以修熙為水正、黎為火正、四叔世不失職。重和黎族獨司天地鬼神以來又被稱為“祝融”。不僅顓頊用之,其後裔直至夏、商世司天地。周時,程伯、休父為其後。其疆土北至漠北,東至黑龍江東北,西至崑崙流沙弱水,南至交趾,皆為顓頊之天下。
此時的共工氏首領帝江,稱涅(涅為共工自立的天表之地名涅丘),和顓頊數次大戰之後失敗。末代共工被迫率部眾北遷黑龍江及其以北地區,建都北維,領有遼河流域以北直至北極諸地。獨稱霸北方,又因其頭戴干戈、尚武,又名玄武,北方玄武大帝。後因陷於洪水,半身癱瘓,死後與九嬪同葬於扶餘山(今吉林省境內)。帝俊承襲帝位,成為與中原王族統治地區並立與北方的政權。
歷史考證
根據《莊子集解》:南海是顯明之方,故以倏為有;北海是幽暗之域,故以忽為無,中央既非北非南,故以渾沌為非無非有者也。倏:喻有象也;忽:喻無形也;渾沌:無孔竅也,比喻自然。倏、忽取神速為名,渾沌以合和為貌。有無二心,會於非無非有之境,和二偏之心執為一中志,故云待之甚善也。倏、忽二帝,猶懷偏滯,未能和會,尚起學心,妄嫌渾沌之無心,而謂穿鑿之有益也。不順自然,強開耳目,乖渾沌之至淳,順有無之取捨,是以不終天年,中途夭折,應了老話:為者敗之。混沌,在中國古代神話里,確實是一個天神的名字。《山海經·西次三經》說,西方的天山上,有一隻神鳥,形狀像個黃布口袋,紅得像一團紅火,六隻腳四隻翅膀,耳目口鼻都沒有,但卻懂得歌舞,名字叫做“帝江”。
帝江就是帝鴻,也就是那個作為中央上帝的黃帝,所以寓言便直接把他當做是中央的天帝。至於有人說混沌是黃帝的兒子,那倒恐怕是較後起的傳說。
不管混沌是天帝或天帝的兒子,除了追求“返乎自然”、“不識不知”、“無為而治”……的道家以外,是沒有人歡喜這個黑糊糊黏連成一片的混沌的。所以後世的傳說,混沌是被醜惡化了。《神異經》說混沌是只既像狗又像人熊的野獸,有眼睛卻看不見,有耳朵卻聽不著。因為是個“睜光瞎”,自己走路很艱難,但別人到哪裡去他卻知道。遇著那有德行的人,他就一股蠻勁地去牴觸他,遇著橫行霸道的惡人,他反而伏伏貼貼,搖頭擺尾地去依靠著他。這種卑賤的脾氣,實在是天然生成。平常沒事的時候,這傢伙,總愛自己咬著自己的尾巴,迴旋著,仰面朝天,哈哈大笑。從這個傳說里,可見人們對於和黑暗差不多同義的混沌,實在是沒有很好的感情的。
綜上所述,帝江是一個事實在在的人或神,不是黃帝,也不是鴻運,這些都是後人強加在他身上的身份而已。
宗教信仰
《神異經》裡面說的帝江形象十分可笑,但是在道教的神仙體系之中,帝江卻有著一個顯赫的地位:鴻運老祖的分身之一。傳說盤古開天劈地之後,精力用盡而死去,身體化做山川河流。他的原神化做12大上古魔神,並隨之產生了12道先天不滅靈光,有一道則天生注定破碎,化為周天365個星座,其餘11道每一道都有能毀滅天地的能量。這12大上古魔神之間戰亂不休,天地岌岌可危。在這樣的情況下,盤古最大的一個原神化身鴻運老祖用造化玉碟,以身合天道,收回其他10道不滅靈光。鴻運以身鎮壓這些不滅靈光的同時,為了能管理人間萬物能依天而行,就產生了一個化身,這個化身就是帝江,也是三清的老師。根據道家典籍記載,帝江乘風而行,日八萬里,巡視天地,維護了這個天地之間的穩定,公德無量,也是道家6聖之一。
四凶神獸
渾沌,也作混沌,或渾敦。傳說它有著肥圓的形狀、火一樣的通紅,長有四隻翅膀、六條腿,雖然沒有五官,但是卻能夠通曉歌舞曲樂。還有一種說法稱渾沌是象狗或熊一樣的動物,人類無法看見它、也無法聽見它,它經常咬自己的尾巴並且傻笑,如果遇到了高尚的人,渾沌便會大肆施暴,若是遇到了惡人,渾沌便會聽從他的指揮。
渾沌在我國古代傳說中被神化、物化和人化。《莊子·應帝王》中有“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的句子。又寫到“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這裡的記載顯示渾沌的形象乃有人之情而無人之形。在《莊子·天地》中又有“彼假修渾沌氏之術也,識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內,而不治其外”渾沌之智力實在有限。這裡渾沌更被人化而冠以“氏”。這些顯然並不是上古凶獸原型。更為原始的渾沌形象出自《山海經·西次三經》,“有神焉,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為帝江(江讀作鴻)也。”這裡的渾沌已和傳說中魔獸的形象很一致了。再到後來,《神異經》中云:“崑崙西有獸焉,其狀如犬,長毛,四足,似羆(音皮)而無爪,有目而不見,行不開,有兩耳而不聞,有人知性,有腹無五藏,有腸直而不鏇,食徑過。人有德行而往牴觸之,有凶德則往依憑之。名為混沌。空居無為,常咋其尾,迴旋仰天而笑。”渾沌已經完完全全是凶獸的形象了。
神鳥帝江
渾敦即渾沌,渾沌的形象為識歌舞的神鳥。有的本子為“有神焉”,繁體的“鳥”與“焉”寫法相近,傳抄中可能有差錯,但都講得通。顯然,這裡“渾敦”指太陽。那么渾沌怎么又與帝江聯繫在一起呢?帝江即帝鴻,古音“江”與“鴻”通。而帝鴻即黃帝--傳說中中華民族的始祖。袁枚(1716-1798)的《子不語·蛇王》中也說:“楚地有蛇王者,狀類帝江,無耳目爪鼻,但有口。其形方如肉櫃,渾渾而行,所過處草木盡枯。”這段文字把帝江、蛇(龍)、《莊子·應帝王》中的渾沌(見下文)聯繫在一起,決非偶然。
對這裡的“渾沌”大致有三類解釋:1)以自然之現象解,如李頤、梁簡文帝、成玄英和陸長庚;2)以人之現象解,如林希逸和胡文英;3)以歷史之現象解,如宣穎。根據《莊子集解》:南海是顯明之方,故以倏為有;北海是幽暗之域,故以忽為無,中央既非北非南,故以渾沌為非無非有者也。倏:喻有象也;忽:喻無形也;渾沌:無孔竅也,比喻自然。倏、忽取神速為名,渾沌以合和為貌。有無二心,會於非無非有之境,和二偏之心執為一中志,故云待之甚善也。倏、忽二帝,猶懷偏滯,未能和會,尚起學心,妄嫌渾沌之無心,而謂穿鑿之有益也。不順自然,強開耳目,乖渾沌之至淳,順有無之取捨,是以不終天年,中途夭折,應了老話:為者敗之。
南海的天帝叫(同倏),北海的天帝叫忽,中央的天帝叫混沌。()和忽兩人常到混沌那裡去玩耍,混沌招待他們非常殷勤周到。有一天()和忽在一塊兒商量怎樣報答混沌的恩德。他們說,每個人都有眼耳口鼻……七竅,用來看呀,聽呀,吃東西呀等等,偏那混沌一竅也沒有,未免美中不足,我們不如去替他鑿出幾竅來。於是就帶了斧頭、鑿子之類的工具,去給混沌鑿竅。一天鑿一竅,七天鑿了七竅。但是可憐的混沌,經他好朋友這么一鑿,卻“嗚呼哀哉,壽終正寢”了。這個有點滑稽意味的寓言,包含著開天闢地的神話的概念。混沌被()、忽--代表迅疾的時間--鑿了七竅,混沌本身雖然是死了,但是繼混沌之後的整個宇宙、世界卻也因之而誕生了。
混沌,在中國古代神話里,確實是一個天神的名字。《山海經·西次三經》說,西方的天山上,有一隻神鳥,形狀像個黃布口袋,紅得像一團紅火,六隻腳四隻翅膀,耳目口鼻都沒有,但卻懂得歌舞,名字叫做“帝江”。
帝江就是帝鴻,也就是那個作為中央上帝的黃帝,所以《莊子》寓言便直接把他當做是中央的天帝。至於有人說混沌是黃帝的兒子,那倒恐怕是較後起的傳說。
不管混沌是天帝或天帝的兒子,除了追求“返乎自然”、“不識不知”、“無為而治”……的道家以外,是沒有人歡喜這個黑糊糊黏連成一片的混沌的。所以後世的傳說,混沌是被醜惡化了。《神異經》說混沌是只既像狗又像人熊的野獸,有眼睛卻看不見,有耳朵卻聽不著。因為是個“睜光瞎”,自己走路很艱難,但別人到哪裡去他卻知道。遇著那有德行的人,他就一股蠻勁地去牴觸他,遇著橫行霸道的惡人,他反而伏伏貼貼,搖頭擺尾地去依靠著他。這種卑賤的脾氣,實在是天然生成。平常沒事的時候,這傢伙,總愛自己咬著自己的尾巴,迴旋著,仰面朝天,哈哈大笑。從這個傳說里,可見人們對於和黑暗差不多同義的混沌,實在是沒有很好的感情的。
中國上古人物3
盤古開天,女媧補天,夸父逐日,共工撞山,燧氏取火,倉頡造字……一切的一切都包含著我華夏兒女在萬年以前那個凶獸橫行的時代,與天地抗衡的鋼鐵精神。而如今,剩下的只有一段段隻言片語的傳說。在這個信仰缺失的年代,我華夏兒女更應知道我們祖先的事跡,因為那裡有我們中華民族的魂魄!炎黃皆非尋常人,中華豈只五千年! |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四大神獸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四大神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