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伊索](/img/7/399/nBnauM3X3cjNyITO4UDN2kDOyITM5EjM0YjMwADMwAzMxAzL1QzL4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母親去世後,伊索跟著曾照料過他的老人,離家到各地去漫遊,因此學到了許多有關鳥類、昆蟲和動物的故事。他們在一起過了好多年快活的日子。後來,伊索被牧羊人賣了,從此以後伊索就變成一個奴隸。有一天,伊索夢見了幸運之神和氣地向他微笑,並把他的手指放進他的嘴裡,放鬆他的舌頭。醒來後,他意外地發現自己已經可以說話了。大家都喜歡伊索說故事,也都敬佩他過人的聰明。伊索曾經靠機智救朋友和主人的急難;憑機智避免敵人的傷害,解除奴隸的桎梏。據說伊索因得罪特耳菲人而被陷害致死。
伊索並沒有寫下他的寓言,他完全憑記憶口授。全世界家喻戶曉的《伊索寓言》是後人根據拜占庭僧侶普拉努德斯收集的寓言以及陸續發現的古希臘寓言傳抄編訂的。其中大多以動物為主:有的用豺狼、獅子等比喻人間權貴,揭露其殘暴、肆的一面;有的則總結人們的生活經驗,教人處世原則。其形式簡潔精練,內容雋永深奧含義於淺顯生動的語言中,頗耐人尋味。
創作之路
![伊索](/img/7/64b/nBnauM3XwATM2ATOzYDN2kDOyITM5EjM0YjMwADMwAzMxAzL2QzLy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人物影響
![伊索](/img/7/40b/nBnauM3X3UDOzYjNxMTN2kDOyITM5EjM0YjMwADMwAzMxAzLzUzLz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伊索寓言》是源自古希臘的一系列寓言,相傳由伊索創作,再由後人收集成書。也有人認為並無伊索其人,只是古人假託其名將一些民間故事結集成書。《伊索寓言》膾炙人口,對歐洲的寓言文學影響很大,拉封丹著名的《寓言詩》即以《伊索寓言》為主要素材。《伊索寓言》被譽為西方寓言的始祖,它的出現奠定了寓言作為一種文學體裁的基石。兩千多年來,《伊索寓言》在歐洲文學發展史上產生過極其深遠而廣泛的影響,一再成為後世寓言創作的藍本。如拉封丹的《龜兔賽跑》、克雷洛夫的《狐狸和葡萄》等都直接採用《伊索寓言》中的題材,經過藝術加工而成。
《伊索寓言》這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淺顯的小故事中常常閃耀著智慧的光芒,爆發出機智的火花,蘊涵著深刻的寓意。它不僅是向少年兒童灌輸善惡美醜觀念的啟蒙教材,而且是一本生活的教科書,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歐洲文學史上,它為寓言創作奠定了基礎。世界各國的文學作品甚至政治著作中,也常常引用《伊索寓言》,或作為說理論證時的比喻,或作為抨擊與諷刺的武器。此書中的精華部分,至今仍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隨著“西學東漸”,《伊索寓言》在明朝傳入中國。第一個來中國的西方傳教士利馬竇在中國生活期間撰《畸人十篇》,其中便介紹過伊索,對《伊索寓言》做過稱引。他之後的傳教士龐迪我也在《七克》中介紹、引用過《伊索寓言》。中國第一個《伊索寓言》譯本是1625年西安刊印的《況義》。清代之後,出現了許多種《伊索寓言》譯本。
人物評價
![伊索](/img/0/da9/nBnauM3X4UjNwETOxUTMwADMzITM5EjM0YjMwADMwAzMxAzL1EzL2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伊索的一些寓言故事,特別是晚期的某些作品,也顯示出他思想上的局限性。他雖然把滿腔同情傾注在窮苦人身上,但因找不到擺脫不幸的道路,又以傷感的眼光看待世界,流露出消極情緒。他認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引導人們走向“幸福”。伊索的寓言同民間文學有著血緣關係,繼承並發揚了民間文學的樸素清新的格調。他的作品大多數取材於民間故事,也引用了很多民間歌謠和傳說。
在體裁和寫作手法上,伊索的作品是多樣化的,有童話故事,有寓言,也有詩歌;既適合於兒童閱讀,也適合於成年人鑑賞。他創造的藝術形象,如:龜兔賽跑,狐狸與葡萄,狼和小羊等等,已成為歐洲語言中的典故。在語言風格上,伊索在作品中大量運用下層人民的日常口語和民間故事的結構形式,語言生動、自然、流暢、優美、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
伊索的母親從很小的時候給他講的故事,以及他在森林中跟隨老人生活中,他所聽到的一切都帶著鮮明的神奇色彩,仿佛真的一樣重現在眼前。有時他會被樹林中自己想像出來的精靈嚇得飛奔回家,魂不附體。這些古老的傳說和童年的幻想,都成為他創作的源泉。
個人作品
![《伊索寓言》](/img/c/b1f/nBnauM3XzAjNxcjN2YTMyAjMyQTM2EzM5ETNyQTNwAzMxAzL2E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狐狸和葡萄
徒勞的寒鴉
善與惡
螞蟻與屎殼郎
兩隻口袋
山鷹與狐狸
農夫與蛇
吹簫的漁夫
蒼蠅與蜜
叼著肉的狗
狼與小羊
田鼠與家鼠
獅子與報恩的老鼠
牛和蛙
龜兔賽跑
說謊的放羊娃
狐狸和樵夫
獅子和蚊子
赫刺克勒斯和財神
作品賞析
![伊索](/img/7/cd5/nBnauM3X1YzNyMTM1YTMwADMzITM5EjM0YjMwADMwAzMxAzL2EzL0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一個車夫正沿著一條鄉間的小路趕著一輛貨車,當時車輪深陷入一個車轍。鄉下車夫嚇呆了,愣在那裡,看著貨車,不知如何是好,只是高聲喊大力士神來援助他。於是大力士神就出現了,對他說:“朋友,用你的膀推起車輪來吧,再抽打你的牛。在你自己不曾盡力自助之前,不要向我求救,否則,你祈靠求我將是徒然的。”
狼與逃進神廟的小羊
一隻小羊被狼追趕,逃進了一個神廟裡。狼對小羊說,如不趕快出來,祭司會抓住你,把你獻給神。小羊回答說:“我寧願獻給神,也比被你吃掉好。” 這故事說明,對要死的人來說,應選擇有價值的死。
狐狸與樵夫
狐狸為躲避獵人們追趕而逃竄,恰巧遇見了一個樵夫,便請求讓他躲藏起來,樵夫叫狐狸去他的小屋裡躲著。一會兒,許多獵人趕來,向樵夫打聽狐狸的下落,他嘴裡一邊大聲說不知道,又一邊做手勢,告訴他們狐狸躲藏的地方。獵人們相信了他的話,並沒留意他的手勢。狐狸見獵人們都走遠了,便從小屋出來,什麼都沒說就走。樵夫責備狐狸,說自己救了他一命,一點謝意都不表示。狐狸回答說:“如果你的手勢與你的語言是一致的,我就該好好地感謝你了。” 這故事適用於那些嘴裡說要做好事,而行為上卻作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