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意
【螮蝀】dìdōng:即“虹”,也作“蝃蝀”
金蟬玉蝀橋。
“蝃蝀”的簡稱,即虹。《徐霞客遊記·游白岳山日記》文曰“飛虹垂蝀,下空恰如半月。”
《詩經·鄘風·蝃蝀》:“蝃蝀在東,莫之敢指(暮虹出現在東方,無人敢用手來指)
說文解字
原文
【卷十三】【虫部】蝀
螮(dì)蝀也。從蟲東聲。多貢切
歷史記載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衣服歌艸木之怪謂之。禽獸蟲蝗之怪謂之蠥。怪者,異也。地反物為。漢五行志曰。凡艸物之類謂之妖。妖猶夭胎。言尙微。蟲豸之類謂之孽。孽則牙孽矣。及六畜,謂之旤。言其著也。及人,謂之痾。痾,病皃。言?深也。甚則異物生,謂之眚。自外來,謂之祥。祥猶禎也。氣相傷,謂之沴。沴禉臨蒞。不和意也。許所說較異。葢所傳有不同矣。禽獸蟲蝗之字皆得從蟲。故蠥從蟲。諸書多用孽。俗作。從蟲。辥聲。魚列切。十五部。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部】 蝀 ·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8
《唐韻》德紅切,音東。螮蝀,詳螮字注。
又《韻會》覩動切,音董。《正韻》多貢切,音凍。義同。
方言集匯
◎ 粵語:dung1 dung3
◎ 客家話:[海陸豐腔] dung5 dung1 [客英字典] dung5 [台灣四縣腔] dung5 dung1 [陸豐腔] dung1 [梅州腔] dung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