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綿羊中產毛量最高的長毛品種。毛粗,屬毛辮結構,具有大的波形彎曲,呈絲樣光澤,是製造壁毯和高級毛毯的名貴原料。原產英國東部林肯郡。由來斯特羊與林肯郡當地羊雜交,經長期選育而成,1852年被認可,1862年成立林肯羊品種協會。現分布於澳大利亞、紐西蘭、美國和加拿大,以阿根廷為最多。英國後因主要發展中毛種肉用羊,現除保存品種外,已為數很少。
英國林肯羊具有世界綿羊品種中最大的體格,成年公羊體重114~159千克;母羊70~114千克。均無角。毛色全白,耳及四肢蹄冠部或有黑色斑點。前額有綹毛。胸部寬深,肋骨開張良好,背腰平直,後軀豐滿。成年公羊剪毛量8~10千克;母羊6~9千克。細度36~44支(折37.1~55微米)。淨毛率70%以上。但成熟較晚,產羔率僅120%左右,飼料報酬也較低。阿根廷林肯羊於1850年由英國引進,由於長期放牧,飼養粗放,體型已屬中等,但適應性較強。成年公羊體重85~110千克;母羊60~70千克。剪毛量略低,細度為36~40支。淨毛率55~75%。1966年以來,中國曾從英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引進本品種,飼養於江蘇、雲南、吉林和內蒙古等地。
由林肯羊和細毛羊雜交育成的半細毛羊品種,有考力代羊、哥倫比亞羊和巴拿馬羊等。蘇聯於1978年批准的新品種──俄羅斯長毛羊也有林肯羊的血統。林肯羊和細毛羊雜交,其後代也可產出稱為“雜交型毛”的半細毛,細度隨林肯羊血統多少而異。
外形特徵

品種性能

成年公羊剪毛量8~10kg,成年母羊5.5~6.5kg,淨毛率60~65%。毛被呈辮型結構,有大波形彎曲和明顯的絲樣光澤,毛長17.5~20.0cm,細度36~40支,產羔率120%左右,4月齡肥育羔羊胴體重公羔為22.0kg,母羔為20.5kg。林肯羊具有抗潮濕能力,但該品種羊對飼養管理條件要求較高,早熟性也比較差。
引種繁育

利用情況

認識羊的品種
羊是與上古先人生活關係最為密切的動物食物,羊伴隨中華民族步入文明,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發展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影響著我國文字、飲食、道德、禮儀、美學等文化的產生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