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原產於遼寧省遼東半島東南部的蓋縣、復縣、岫巖和莊河等地;陝西、甘肅、新疆和內蒙古等省(自治區)曾引進本品種改良當地土種山羊獲得初步成效。
遼寧絨山羊原產於遼寧省東南部山區步雲山周圍各市縣,屬絨肉兼用型品種,因產絨量高,適應性強,遺傳性能穩定、改良各地土種山羊效果顯著而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分布
現主要分布在蓋州及其相鄰的岫巖、遼陽、本溪、鳳城、寬甸、莊河、瓦房店等地區。
外形特徵
遼寧絨山羊公、母羊均有角,有髯,公羊角發達,向兩側平直伸展,母羊角向後上方。額頂有自然彎曲並帶絲光的綹毛。體軀結構勻稱,體質結實。頸部寬厚,頸肩結合良好,背平直,後軀發達,呈倒三角形狀。四肢較短,蹄質結實,短瘦尾,尾尖上翹。被毛為全白色,外層為粗毛,且有絲光光澤,內層為絨毛。生產性能
1、產肉性能:遼寧絨山羊生產發育較快,1周歲時體重在25~30千克左右,成年公羊在80千克左右,成年母羊在45千克左右。據測試,公羊屠宰前體重39.26千克,胴體重18.58千克,內臟脂肪1.5千克,屠宰率為51.15%,淨肉率為35.92%。母羊屠宰前體重43.20千克,胴體重19.4千克,內臟脂肪2.25千克,屠宰率為51.15%,淨肉率為37.66%。
2、繁殖性能:遼寧絨山羊的初情期為4~6月齡,8月齡即可進行第一次配種。適宜繁殖年齡,公羊為2~6周歲,母羊為1~7周歲。每年5月份開始發情,9~11月份為發情旺季。發情周期平均為20天,發情持續時間1~
2天。妊娠期142~153天。成年母羊產羔率110%~120%,斷奶羔羊成活率95%以上。遼寧絨山羊的冷凍精液的受胎率為50%以上,最高可達76%。3、產毛性能:遼寧絨山羊所產山羊絨因其優秀的品質被專家稱作“纖維寶石”,是紡織工業最上乘的動物纖維紡織原料。其羊絨的生長開始於6月份,9月~11月為生長旺盛期,2月份趨於停止,4月份陸續脫絨。脫絨的一般規律為:體況好的羊先脫,體弱的羊後脫;成年羊先脫,育成羊後脫,母羊先脫,公羊後脫。一般抓絨時間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據國家動物纖維質檢中心測定,遼寧絨山羊羊絨細度平均為15.35微米,淨絨率75.51%,強度4.59克,伸直長度51.42%。絨毛品質優良。
社會評價
遼寧絨山羊種用價值極高,尤其對內蒙絨山羊新品系的形成,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遼寧絨山羊在改良和提高我國各省區絨山羊品質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巨大。
品種描述
公羊角粗大,向兩側平直伸展;母羊角較細,向後上方伸開。額部均有捲毛,頜下有髯,頸部寬厚,背腰平直,後軀發達,四肢堅實,結構勻稱(見彩圖)。成年公羊體重68~82千克;母羊40~75千克。成熟較晚,5月齡左右發情,配種適齡宜在18月齡左右,產區多於11月配種,翌年3~4月份產羔。成年公羊絨毛產量平均736克,高的可達1375克;粗毛650克。母羊絨毛產量平均575克,高的可達1025克;粗毛525克。絨毛平均細度80支(折合16.4微米),淨絨率75%以上。產絨量以2~6歲時最高。產區終年放牧,冬春補飼。抓絨前10~15天加餵精料。如分兩次抓絨,中間可相隔10~15天。抓絨後半個月左右剪毛,鬍子和尾毛的價格較高,應另行包裝。
認識羊的品種
羊是與上古先人生活關係最為密切的動物食物,羊伴隨中華民族步入文明,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發展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影響著我國文字、飲食、道德、禮儀、美學等文化的產生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