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

倭寇

十四至十六世紀侵擾劫掠我國和朝鮮沿海地區的日本海盜。抗日戰爭期間,我國人民亦用以稱日本侵略者。明謝肇淛《五雜俎·地部一》:“亦使浙直諸軍士因之習於海戰,倭寇之來,可以截流而御之。”《明史·外國傳三·日本》:“有捕倭寇數十人至京者,廷臣請正法。”郁達夫《游于山戚公祠》詩:“但使南疆猛將在,不教倭寇渡江涯。”老舍《四世同堂》第二部五十:“這仙境中的主人已換上了殺人不眨眼的倭寇;那仙姿逸態又有什麼用呢?”陳毅《哭葉軍長希夷》詩:“東進殺倭寇,舉世驚風雷。

基本信息

倭寇倭寇
古代日本海寇。日本古稱倭奴國﹐故中國古代史籍將這些日本海寇以及後來與之勾結的內陸奸民﹐通稱為倭寇。

定義

倭寇一般指13至16世紀期間,以日本為基地,活躍於朝鮮半島中國大陸沿岸的海上入侵者。曾經被歸於海盜之類,但實際上其搶掠對象並不是船隻,而是陸上城市。其相對應的西方入侵者是維京人和海上民族(en:Sea Peoples).在倭寇最強盛之時,他們的活動範圍曾遠至東亞各地、甚至是內陸地區。倭寇的組成並非僅限於日本海盜,只是由於這批海盜最初都來自日本(當時稱為倭國),所以被統稱為“倭寇”。及至後期,由於日本國內政治形勢轉變,加上官府的管制,日本人出海搶掠船隻的事件已經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來自中國和朝鮮的海商與海盜,他們依從著過去倭寇搶掠的方式繼續為禍於東海,也被歸於倭寇之列。

簡介

倭寇一般指13世紀至16世紀期間,以日本為基地,活躍於朝鮮半島及中國大陸沿岸的海上入侵者。曾經被歸於海盜之類,但實際上其搶掠對象並不是船隻,而是陸上城市。其相對應的西方入侵者是維京人和海上民族(en:SeaPeoples).在倭寇最強盛之時,他們的活動範圍曾遠至東亞各地、甚至是內陸地區。倭寇的組成並非僅限於日本海盜,只是由於這批海盜最初都來自日本(當時稱為倭國),所以被統稱為“倭寇”。及至後期,由於日本國內政治形勢轉變,加上官府的管制,日本人出海搶掠船隻的事件已經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來自中國和朝鮮的海商與海盜,他們依從著過去倭寇搶掠的方式繼續為禍於東海,也被歸於倭寇之列。

意義

隨著時間的推演,倭寇一詞所指的,不一定都是來自日本的海盜,明史‘日本傳’記載“大抵真倭十之三”;朝鮮正史‘世宗實錄’(二十八年十月壬戌)亦記載“然其間倭人不過一二而本國民假著倭服成黨作亂”,可見前期倭寇主要來自倭國,後期倭寇主要來自中國、東南亞和朝鮮的海商與海盜。
洪武三十年所頒的《大明律》對海外經商限制得很嚴格,它規定凡私自攜帶鐵貨、銅錢、緞匹、絲綿等違禁物下海,及與外番交易者一律處斬,而且禁止私人製造具有二桅以上的出海大船。而對於勾結外族的"謀反大逆"更是異常嚴厲:凡"謀反大逆",一律首從皆凌遲處死,本宗親族祖父、父、子、孫、伯叔、兄弟、侄、堂兄,同居的異姓親族外祖父、岳父、女婿、家中奴僕,凡年滿十六歲以上皆斬。
為了不被誅九族,倭寇必須千方百計掩飾自己的出身。有明一代,造反起義者往往以綽號來掩飾真實姓名,像廣為人知的崇禎時期農民起義,起義領袖都用綽號:紫八大王、不沾泥、掃地王等等,包括著名的"闖王"。在東南沿海,就直接可以假扮日本人來掩飾身份。而對於地方官來說,自己轄區的人起來造反大大拖累政績,因此也樂於統統以"倭情"上報。
嘉靖年間持續到隆慶、萬曆年間的四十年,是明朝倭寇為害最烈的時期,史學界稱"嘉靖大倭寇"。在這一階段里,從賊中"迫於貪酷,困於饑寒"的沿海平民才真正是倭寇的主體,而饑寒貧困的之一在於明朝"片板不許下海"的海禁政策。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中國東南濱海地區人口增加迅速,而土地沒增加,人地矛盾突出。從宋朝以來,當地居民一直將出海貿易視為衣食之源,海商、水手、造船、修理、搬運加上種種服務,可以說大海養活了起碼百萬計的沿海居民。在福建,有句話叫做:"海者,閩人之田。"明朝海禁令無情地把當地居民的"田"給剝奪了,飯碗跟著也砸了。在廣東潮州、福建泉州、漳州地區一向是通商出海的發舶口,"潮漳以番舶為利",不許貿易等於斷了他們的生計。對茫然失所的沿海居民來說,眼前擺著兩條路:要么忍飢挨餓,要么鋌而走險進行海上走私。
因為在本鄉本土,所以倭寇在東南沿海地區擁有令人難以相信的支持。作戰時,屢屢發生看似荒唐的一幕:倭寇天時地利無所不占,如魚得水。而代表正義之師的官軍,反而不受歡迎,舉步維艱。不少沿海平民百姓甚至直接支援倭寇,參加過抗倭戰爭的明人萬表記錄道:"杭州城歇客的店家,明知是海賊,但貪圖其厚利,任其堆貨,且為打點護送。銅錢用以鑄火銑,用鉛制子彈,用硝造火藥,用鐵制刀槍……大船護送,關津不查不問,明送資賊。""近地人民或送鮮貨,或饋酒米,或獻子女,絡繹不絕;邊衛之官,有獻紅被玉帶者……(與)五峰(即王直)素有交情,相逢則拜伏叩頭,甘心為其臣僕,為其送貨,一呼即往,自以為榮,矜上挾下,順逆不分,良惡莫辨。"
所以也難怪謝杰發出這樣的驚呼:"海濱人人皆賊,有誅之不可勝誅者,是則閩浙及廣之所同也。"曾任南京刑部尚書的王世貞則對潮州、漳州、惠州地區的"民寇一家"斷言為:"自節帥而有司,一身之外皆寇也!"[1]除了總督巡撫等高級官員外,其他的人全是倭寇--這真是一幅令人絕望的場景。
全民多寇,問題爛在明朝自己上,難怪防不勝防誅不勝誅。倭寇就是一顆消耗明朝的腫瘤,一直伴隨著明王朝走向衰落。

由來

所謂“倭寇”一辭的由來,是從‘高句麗廣開土王碑’(西元414年)碑文上所記載“日寇○○(某地名)”而來,在此“寇”當動詞,即“日本侵略(某地名)”之意,而之後“倭寇”二字作為名詞獨立,用
以稱呼來自日本的侵略者。儘管“日本國”是在1870年日本明治維新才出現的中文稱呼,而之前中國對其的稱呼一般為”東洋“或”瀛洲“;不過根據此碑文推斷,可能高句麗在公元414年就開始稱呼其為“日”,暗示“日寇”具有某種類似“太陽“一樣的品質,具體為何不得而知。在16世紀豐臣秀吉對朝鮮半島出兵、以及中國的抗日戰爭里,兩國的人民都稱呼日本軍為“倭寇”。秦語中,寇與賊同意。
古代倭寇主要分為前後兩期。前期倭寇以日本人為主,目的是為了報復蒙朝聯軍的侵略和女真海盜的擄掠;後期倭寇基本上是中日混編隊,起因為明朝的閉關鎖國(海禁)政策。

引申

隨著時間的推演,倭寇一詞所指的,不一定都是來自日本的海盜,《明史》記載“大抵真倭十之三”,即真正的日本海盜大概只占三成;而朝鮮正史《世宗實錄》(二十八年十月壬戌)亦記載“然其間倭人不過一二而本國民假著倭服成黨作亂”,可見所謂的倭寇,八成以上不是真正的日本人,而是朝鮮人或中國人等冒名或混雜其間作亂。

由來

倭寇大炮
所謂“倭寇”一辭的由來,是從‘高句麗廣開土王碑’(西元414年)碑文上所記載“日寇○○(某地名)”而來,在此“寇”當動詞,即“日本侵略 (某地名)”之意,而之後“倭寇”二字作為名詞獨立,用以稱呼來自日本的侵略者。另一方面,在16世紀豐臣秀吉對朝鮮半島出兵、以及中國的抗日戰爭里,兩國的人民都稱呼侵略的日本軍為“倭寇”。而在往後的排日風潮中,倭寇更成為敵視日本人的用語。

前期倭寇及後期倭寇

倭寇戚繼光抗倭艦隊
雖然大家同被稱為倭寇,但兩者的成份其實分別很大。根據年代大致可以分為“前期倭寇”及“後期倭寇”。
前期倭寇
前期倭寇是以日本海盜為中心,主要攻擊範圍為當時臣服於元朝的高麗。由於先前臣服於元軍的高麗軍,在元世祖忽必烈兩次進攻日本的軍事行動中,對日本的對馬、壹岐、松浦、五島列島等地的居民進行屠殺,因此前期倭寇以這些地區的殘存者為主要構成份子,對於朝鮮沿海進行含有報複式的海盜行為,目的一方面在於奪回被俘的島民,一方面則在掠奪糧食以彌補因遭虐殺而下降的農業生產力。朝鮮史取對馬島、壹岐島、平戶島三地之名,稱為“三島倭寇”。清朝的徐繼畭所著《瀛環志略》,以及朝鮮的安鼎福所著《東史綱目》,均指出倭寇的起因在於朝鮮人(高麗人)配合蒙古侵日行為所引發的報復。
後來日本進入南北朝的動亂狀態,倭寇的活動也由於政府管制力減弱而加劇。由於前期倭寇對於日本與明朝、高麗貿易造成破壞,初成立的明朝政府對日本南朝發出討伐倭寇的要求,隨後敕封討寇有功的南朝將軍“日本國王”的稱號。之後北朝室町幕府在南北朝合一後,由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滿再度進行討伐,隨後受封為新的“日本國王”。李氏朝鮮的開國君主李成桂因為討伐倭寇有功得到很大的聲望和勢力,後來進行政變取代高麗王朝建立朝鮮王朝。之後隨著明朝與日本間勘合貿易的盛行,以及對馬島與朝鮮之間的貿易開放,前期倭寇也逐漸式微。

前期的倭寇,是以日本人為主體,故被稱為“真倭”(以平戶藩松浦家為核心)。

倭寇戚繼光
後期倭寇
明成祖發動叛亂,奪取政權,遷都北京後,據說建文皇帝在南方的殘餘勢力與日本海賊合作,在中國東南沿海進行報復性侵擾,由於這些南方人體型上也比北方人矮小,所以沿用“倭寇”這名詞來稱呼由日本人與南方中國人所組成的海盜集團。

明成祖晚年,由於陸上北方威脅為除,南方鄭和下西洋以後,激增的海陸來往也帶來了漸盛的倭寇侵擾,遂實行海禁政策,只開放勘合貿易(官方貿易),但後來到了嘉靖二年(西元1523年)爆發了寧波之亂,加上稍早時,葡萄牙人入侵發生了屯門海戰與西草灣之戰,此後沿海治安多次陷入危機,明朝遂宣布中斷一切貿易,期望以圍堵的政策來減輕倭寇的威脅,但也斷絕許多自唐朝以來整個貿易產業鏈相關從業人員(魚業、手工業、造船業、貿易)的生計,致使貿易地下化,商業糾紛無從解決,遂轉成武力報復,倭寇之亂不減反增,造成了嘉靖倭亂。

後來的發展上,明人王直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王直曾上書朝廷請求開海禁,被拒絕後,把基地設在日本的平戶藩,以反對明朝海禁政策的南方中國人為基礎,與日本人、佛朗機人合作進行走私,在後期倭寇中,很為知名。胡宗憲與戚繼光曾參與討伐倭寇的軍事行動。

影響

明朝與高麗、李氏朝鮮都曾經對室町幕府要求取締海盜行為。明朝甚至於與日本發展了勘合貿易。而高麗王朝的滅亡與李氏朝鮮以倭寇根據地名義進攻對馬島也是受到倭寇的影響。

八幡船

日本室町時代到江戸時代的海盜船通稱為八幡船,這是由於倭寇以“八幡大菩薩”作為旗幟。

活動地區

倭寇的根據地包括日本的對馬島、壹岐、平戶島、五島列島,以及中國、朝鮮半島與的沿海島嶼、台灣島、海南島。荷蘭人未到台灣之前,台灣也是倭寇的活動據點,學者研究亦證明,在台灣活動的倭寇,亦是漳泉一帶日本方面有貿易的著名海商或海盜,不是日本人。

知名人物

松浦隆信(道可)、許棟王直李旦顏思齊曾一本鄭芝龍

學者觀點

近年來,有的學者對於倭寇的性質,提出新的看法,認為嘉隆間的倭寇,是明朝嚴行海禁造成的。它是中國封建社會內資本主義萌芽時期東南沿海地區以農民為主力的,包括手工業者和商人等各階層人民在內的,反對封建地主階級及其海禁政策的進步鬥爭,這種鬥爭是中國封建社會內部的階級鬥爭,而不是倭寇為患。問題還在討論中,尚無定論。

海上貿易

由於豐臣秀吉發布八幡船禁止令(海盜行為禁止)的影響,倭寇的活動開始減少,東亞的海上貿易也因此平靜不少;而類似支持反清復明運動的鄭芝龍與鄭成功之類的武裝海商集團也是存在的,但是已經不稱其為倭寇了。

朝鮮史

在朝鮮正史《世宗實錄》中,敘述“前朝之際,倭寇興行,民不聊生。然倭人不過一二,而本國之民,假著倭服,成黨作亂。”《太宗實錄》又寫“或時,假倭為寇。”紀錄寇邊的倭寇,其組成實以朝鮮人為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