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雷節](/img/a/456/nBnauM3X3gjM5YzN3IDNwkjMxITM5kjM3YTMwADMwAzMxAzLyQzLw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原因
忌雷,即在第一次或頭幾次春雷時忌出工種地。過去,水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普米族等以農耕為主的民族,都有這種忌雷習俗。漢族及一些以農耕為主的民族,都敬奉雷神,有聞雷輟耕的習俗。
![忌雷節](/img/f/94a/nBnauM3X3IjNxYTN3MDNwkjMxITM5kjM3YTMwADMwAzMxAzLzQ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忌雷期間,不能犁田、耕地、播種,如果違犯,以為雨水不宜,莊稼歉收。忌雷主要是針對每年頭次雷聲而言。這種忌雷的生產民俗形成的原因,可能一是由於敬畏雷神,俗以為雷聲表明天神又開始光顧下界,大地又將生機勃勃。農夫必須若干天禁止耕作,以示迎接雷神的莊重。二是以每年第一次響雷為信息標誌,確定春耕春種的起始時間。因為頭幾次春雷常在正月下旬,二月上中旬,這時尚屬早春,寒潮未止,所以禁忌過早翻地下種,以免春苗受到寒凍。
簡介
貴州丹寨有些苗族寨子的民眾過“忌雷節”。每年從第一聲春雷響起,以後每隔十二天便忌雷一次,直到秋天
![忌雷節](/img/1/c78/nBnauM3X3EDO0EDNxQDNwkjMxITM5kjM3YTMwADMwAzMxAzL0QzL3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在高高的龍泉山下,有一道小山游龍般沉浮著向南伸去。住在山下的丹寨合心公社塘中、杉木等寨的苗族民眾,過著一個獨特的節日——忌雷節。每年從第一聲春雷響起,以後每隔十二天便忌雷一次,直到秧葉長成雞毛狀為止。
節日傳說
相傳在遠古時候,雷、龍、虎和人的祖宗阿耶都是同胞兄弟。雷是老,阿耶是老么。老么生得標緻,人也聰明。一次,阿耶趁雷不在,一個人一頓就把家裡的一頭大肥豬殺吃光了,卻把個豬
![忌雷節](/img/9/9e5/nBnauM3XygTOxMTNwcDNwkjMxITM5kjM3YTMwADMwAzMxAzL3Q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雷公到了天上才省悟過來,可是已經晚了。所以它在天上經常“轟隆轟隆”地發脾氣,對下方不順心的就劈。劈
![忌雷節](/img/5/17c/nBnauM3XzYTM1kTM1cDNwkjMxITM5kjM3YTMwADMwAzMxAzL3Q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從此,阿耶天天去犁大地,犁呀犁!實在太累了,就倒在田埂邊睡起覺來。這一覺整整睡了一個冬天。雷公吼起了第一聲,春天來了,萬物復甦了,可是阿耶還沒醒來。雷公一連吼了幾聲,阿耶還是沒醒,這才派辣螞蟻下來把阿耶蜇醒。不料辣螞蟻這一針,恰好蜇到阿耶的要害處,把阿耶蜇死了。雷公大怒:“那是我的親兄弟呀!我叫你去把他蜇醒來做活路,哪個叫你去把他蜇死?”於是,雷公要劈辣螞蟻,辣螞蟻慌忙鑽進土裡去躲藏起來。後來只要雷公喊,大家都起來做活路,這便是忌雷的由來。
節日活動
![忌雷節](/img/2/50c/nBnauM3X0UjNwQjN4kDNwkjMxITM5kjM3YTMwADMwAzMxAzL5QzLy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清晨,二台坡如染,百鳥爭鳴。至中午光景,坡腳四面綠樹叢中,隱約傳來了嬉笑聲,姑娘們的銀手鐲、銀項圈也在“綠傘”下閃爍。他們都背著籃子、口袋來討蕨菜,等把蕨菜討夠了,藏在灌木叢中,然後就整整裝飾,合奏一首木葉,齊喊一首飛歌,爬上山來。而小伙子們早就在山頭上等急了,一聽見歌聲和木葉聲,急忙對答。一時,飛歌、木葉聲漫山而,四處迴蕩。一點鐘光景,青年們雲集山頭,形成了個大歌場,一群群,一對對,各尋戀手,對起歌來。唱歌的程穿是先唱季節歌,一問一答,如某月開什麼花,發什麼芽,長什麼菜,種什麼,熟什麼,應該做什麼等,一路路,一套套的。遇到會唱的歌手,一天一夜都唱不完季節歌的。此時,有不敵者和性急者,總是巧妙地將歌引入“歧途”(戀愛歌),穩操勝券者則刨根到底。天黑了,歌正酣,情正濃。這時,男青年便“忍飢耐寒”隨姑娘們到門閭邊接唱。唱完歌便相約下個忌日再會。
相關禁忌
生活方面:
命帶“三丁六甲”的人忌吃狗肉、羊肉和斑鳩肉,否則認為會眼瞎、腿瘸。每年陰曆八月下旬起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共四個),就是水族人民過“端”節的日子。過節期間忌葷腥,點燈也忌用桐油。臨出遠門最忌煮飯不熟和摔破碗、掉筷子,生怕途中遇難回不了家。無風無雨而山崩樹倒,蛇、蟻進家或馬蜂在家做窩等,都認為是不祥之兆。忌見大群烏鴉出現,認為這樣地方必有亂事。忌飛鳥屙屎掉在人身上,認為這樣出行不利或是預報凶
![忌雷節](/img/4/aaa/nBnauM3XzAjN3MDO1IzNwkjMxITM5kjM3YTMwADMwAzMxAzLyczL1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婚姻方面:
結婚之日忌打雷,否則認為是大不吉而終日懸懸,因此水族人結婚多在冬、臘月結婚時辰未到,忌新娘進入新郎家,怕以後新娘不跟丈夫住在一起。新娘進新郎家門時,忌踩門坎,怕將來新娘不落夫家。同時,男家一切人都要迴避,待新娘進新房後,家人才會聚問好。
生育方面:
產婦未滿月忌入別人家;產婦家在產後三日內也忌別人進來,怕踩子孫。若有人進來,產婦家要招待來客吃一頓飯;婦女生產,外婆來看女兒,忌進產房,怕不能回家;產婦忌食生鴨血、貓、蛇、蛙肉。
喪葬方面:
人死後,全家族一律忌葷食素(魚類除外)。女子死了,娘家夫家兩族人都吃素,一直到落土安葬為止。已出嫁的女子,不許死在娘家,即使娘家許可,全村人也要反對,認為對全村不利。活人眼淚忌滴在死者身上,怕死者找不著投胎的路或遭雨淋;死者壽衣要穿單數;死人入殮時,忌穿棉衣,怕子孫耳聾。
生產方面:
![忌雷節](/img/1/599/nBnauM3XxUDO4kDN5IzNwkjMxITM5kjM3YTMwADMwAzMxAzLyc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以雷聲發出的方向來判斷一年的雨水。他們根據水書,以東方甲乙屬木,南方丙丁屬火,西方庚辛屬,北方壬癸屬水。雷聲從東方和南方或東南角起,都是旱象;雷聲從西方和北方或西北角起,都是雨多的徵兆。從聞雷的那天起(如在夜間,則以亥、子時劃分,亥時以前屬前一天,子時以後屬後一天)忌動土,第一輪甲子忌七天,第二輪忌五天,第三輪忌三天,第四輪以後忌一天,一直忌至栽秧為止。例如子時打新雷,第一輪從子日忌到午日,只能做其他活路,不能動土,如翻田、薅地等;第二輪從子
![忌雷節](/img/b/a22/nBnauM3XzETN4MzN2MzNwkjMxITM5kjM3YTMwADMwAzMxAzLzczLy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端"節忌晴雨。第一次過端節,如遇大太陽(三天內),則第二年缺乏撒秧水;第二次過端節,如遇大太陽,則第二年缺乏栽秧水,所以這兩次端節的三天內總要有一點雨才好。第三次過端節又忌雨,以為下雨,第二年會爛穀子;第四次過端節也忌雨,怕第二年會爛穀草。總之,認為今年端節的晴雨,關係到明年的旱澇。種棉花和小米時,忌談關於棉花和小米的話,否則認為它們會長得不好。禾苗將抽穗時,忌燒竹篾、竹筒,怕將來禾苗生白穗,減低收成。乾旱時不能抬水淋秧,否則認為會冒犯天意;不能打井修溝,否則認為會挖斷龍脈。 逢“火”日,"金"日不下秧,怕禾苗燒死;非“雞”日、“虎”日、“馬”日忌種玉米,免致鳥獸糟踏。父母去世之日不挖地種莊稼,怕禾苗不生長。立夏日忌天晴、月夜忌種菜,認為如有違犯,農作物就會受災而減收。
傳統節日2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下面列舉的這些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