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雷節

忌雷節

貴州丹寨有些苗族寨子的民眾過“忌雷節”。

基本信息

貴州丹寨有些苗族寨子的民眾過“忌雷節”。 在高高的龍泉山下,有一道小山游龍般沉浮著向南伸去。住在山下
忌雷節忌雷節
的丹寨合心公社塘中、杉木等寨的苗族民眾,過著一個獨特的節日——忌雷節。每年從第一聲春雷響起,以後每隔十二天便忌雷一次,直到秧葉長成雞毛狀為止。忌雷期間,不能犁田、耕地、播種,如果違犯,以為雨水不宜,莊稼歉收。忌雷主要是針對每年頭次雷聲而言。這種忌雷的生產民俗形成的原因,可能一是由於敬畏雷神,俗以為雷聲表明天神又開始光顧下界,大地又將生機勃勃。農夫必須若干天禁止耕作,以示迎接雷神的莊重。二是以每年第一次響雷為信息標誌,確定春耕春種的起始時間。因為頭幾次春雷常在正月下旬,二月上中旬,這時尚屬早春,寒潮未止,所以禁忌過早翻地下種,以免春苗受到寒凍。

原因

忌雷,即在第一次或頭幾次春雷時忌出工種地。過去,水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普米族等以農耕為主的民族,都有這種忌雷習俗。漢族及一些以農耕為主的民族,都敬奉雷神,有聞雷輟耕的習俗。

忌雷節忌雷節
水族忌雷期最長,每年春天第一次打雷,忌生產勞動九天,第二次七天,第三次五天,第四次三天,第五次一天,以後每逢十三天忌一天,直到插秧播種為止。

忌雷期間,不能犁田耕地播種,如果違犯,以為雨水不宜,莊稼歉收。忌雷主要是針對每年頭次雷聲而言。這種忌雷的生產民俗形成的原因,可能一是由於敬畏雷神,俗以為雷聲表明天神又開始光顧下界,大地又將生機勃勃。農夫必須若干天禁止耕作,以示迎接雷神的莊重。二是以每年第一次響雷為信息標誌,確定春耕春種的起始時間。因為頭幾次春雷常在正月下旬,二月上中旬,這時尚屬早春,寒潮未止,所以禁忌過早翻地下種,以免春苗受到寒凍。

簡介

貴州丹寨有些苗族寨子的民眾過“忌雷節”。每年從第一聲春雷響起,以後每隔十二天便忌雷一次,直到秋天

忌雷節忌雷節

在高高的龍泉山下,有一道小山游龍般沉浮著向南伸去。住在山下的丹寨合心公社塘中、杉木等寨的苗族民眾,過著一個獨特的節日——忌雷節。每年從第一聲春雷響起,以後每隔十二天便忌雷一次,直到秧葉長成雞毛狀為止。

節日傳說

相傳在遠古時候,雷、龍、虎和人的祖宗阿耶都是同胞兄弟。是老,阿耶是老么。老么生得標緻,人也聰明。一次,阿耶趁雷不在,一個人一頓就把家裡的一頭大肥豬殺吃光了,卻把個豬

忌雷節忌雷節
尾巴塞進岩石縫里。雷回來以後,阿耶便哄他說:“豬鑽岩洞去了,還有個尾巴露在外面。”他叫雷在外面拉尾巴,說自己進裡面去推。可是他卻在裡面拉尾根。拉了一陣,他一放手,雷倒了個仰翻叉。於是他說豬斷了尾巴,鑽進岩洞深處去了。又一次,他和雷去砍柴,他推說有事,叫雷來背,自己卻悄悄鑽進柴里,等雷把柴背到家,他才從柴里鑽出來哈哈大笑。雷由此不服阿耶,兩個常為爭天下鬧得不可開交。有一次,阿耶叫燒坡,蛇向他討價;他叫蛇去吃鯽殼魚,鯽殼魚聽了不服氣:“憑什麼讓他來吃我?”阿耶又悄悄告訴它:“憨包!蛇到清水來,你就鑽渾水裡去;蛇到渾水裡,你不會鑽爛泥中去。一切辦妥後,便把火捆在蛇的尾巴上。蛇到處竄,引得四下起火,頓時大火熊熊。眾兄弟害怕,慌忙來請阿耶想辦法。阿耶對雷說:“大哥,你脾氣暴,見不得人間火,乾脆從太陽樹爬上天去算了。”又對龍和虎說:“二哥本身與火不相容,快順楊柳樹下大海去;三哥一身是毛,也怕火,只好鑽岩洞才能活命羅!”眾兄弟一想,也只有這樣了,於是各自順著阿耶指引的路途逃命去了。就這樣,寬廣無比的大地全部留給了阿耶。

雷公到了天上才省悟過來,可是已經晚了。所以它在天上經常“轟隆轟隆”地發脾氣,對下方不順心的就劈。劈

忌雷節忌雷節
得阿耶發火了,就帶著一筒蜜蜂,一筒馬蜂,一筒地馬蜂上天去。到了天上,雷公的鬥神不肯開門。阿耶便放出一筒蜜蜂去蜇鬥神,鬥神不覺痛。阿耶又放了一筒地馬蜂進去,把鬥神蜇得跪地求饒。阿耶又晃著個空筒子威嚇說:“還有一筒更厲害的呢!”鬥神慌忙開了門。阿耶到了霄公家,正值雷公父子去鋸木板了。他將雞屎抹在雷公的酸罈子上,將米湯潑在雷公的衣服上。等雷公父子回來了,阿耶大吼一聲說;“好你個大哥,天天亂劈下方的生靈,看看你家,雞跑到酸壇予上拉屎,兒媳的奶灑在公公的衣服上,你還有臉見人嗎?”雷公輸了理,才修訂了劈殺生靈的條件。他說:“兄弟,你把太陽樹踩矮就行了,也不要再上天來了。我吼第一聲,下方的萬物都復甦,你也收拾犁耙去犁你那一大片土地,好給子孫們吃。”

從此,阿耶天天去犁大地,犁呀犁!實在太累了,就倒在田埂邊睡起覺來。這一覺整整睡了一個冬天。雷公吼起了第一聲,春天來了,萬物復甦了,可是阿耶還沒醒來。雷公一連吼了幾聲,阿耶還是沒醒,這才派辣螞蟻下來把阿耶蜇醒。不料辣螞蟻這一針,恰好蜇到阿耶的要害處,把阿耶蜇死了。雷公大怒:“那是我的親兄弟呀!我叫你去把他蜇醒來做活路,哪個叫你去把他蜇死?”於是,雷公要劈辣螞蟻,辣螞蟻慌忙鑽進土裡去躲藏起來。後來只要雷公喊,大家都起來做活路,這便是忌雷的由來

節日活動

忌雷節忌雷節
當第一聲春雷震響討,有槍的人家都朝天鳴槍,無槍的便敲起簸箕木盆鐵盆等東西。據說是為了表示回響,讓上天知道,我們聽到雷聲了!因為春雷是春天的信息,要求人們準備好春耕農具。苗鄉的青年男女們則更是聞雷起舞。每逢這一天,人們就成群結隊地到丹寨與三都交界的二台坡去唱山歌。

清晨,二台坡如染,百鳥爭鳴。至中午光景,坡腳四面綠樹叢中隱約傳來了嬉笑聲,姑娘們銀手鐲銀項圈也在“綠傘”下閃爍。他們都背著子、口袋來討蕨菜,等把蕨菜討夠了,藏在灌木叢中,然後就整整裝飾,合奏一首木葉,齊喊一首飛歌,爬上山來。而小伙子們早就在山頭上等急了,一聽見歌聲和木葉聲,急忙對答。一時,飛歌、木葉聲漫山而,四處迴蕩。一點鐘光景,青年們雲集山頭,形成了個大歌場,一群群,一對對,各尋戀手,對起歌來。唱歌的程穿是先唱季節歌,一問一答,如某月開什麼花,發什麼芽,長什麼菜,種什麼,熟什麼,應該做什麼等,一路路,一套套的。遇到會唱的歌手,一天一夜都唱不完季節歌的。此時,有不敵者和性急者,總是巧妙地將歌引入“歧途”(戀愛歌),穩操勝券者則刨根到底。天黑了,歌正酣,情正濃。這時,男青年便“忍飢耐寒”隨姑娘們到門閭邊接唱。唱完歌便相約下個忌日再會。

相關禁忌

生活方面:

命帶“三丁六甲”的人忌吃狗肉、羊肉和斑鳩肉,否則認為會眼瞎、腿瘸。每年陰曆八月下旬起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共四個),就是水族人民過“”節的日子。過節期間忌葷腥,點燈也忌用桐油。臨出遠門最忌煮飯不熟和摔破碗、掉筷子,生怕途中遇難回不了家。無風無雨而山崩樹倒,進家或馬蜂在家做窩等,都認為是不祥之兆。忌見大群烏鴉出現,認為這樣地方必有亂事。忌飛鳥屙屎掉在人身上,認為這樣出行不利或是預報凶

忌雷節忌雷節
事。忌野獸進寨,認為野獸進寨是全村有禍的徵兆。忌見孕婦。做事時,有孕婦看見,會失敗。忌豬、牛進家,認為這樣是極大的不祥,要把進家的豬、牛殺掉敬神。忌狗一胎僅生一子,豬一胎僅生二子,忌雞在酉時叫。

婚姻方面:

結婚之日忌打雷,否則認為是大不吉而終日懸懸,因此水族人結婚多在冬、臘月結婚時辰未到,忌新娘進入新郎家,怕以後新娘不跟丈夫住在一起。新娘進新郎家門時,忌踩門坎,怕將來新娘不落夫家。同時,男家一切人都要迴避,待新娘進新房後,家人才會聚問好。

生育方面:

產婦未滿月忌入別人家;產婦家在產後三日內也忌別人進來,怕踩子孫。若有人進來,產婦家要招待來客吃一頓飯;婦女生產,外婆來看女兒,忌進產房,怕不能回家;產婦忌食生鴨血蛙肉

喪葬方面:

人死後,全家族一律忌葷食素(魚類除外)。女子死了,娘家夫家兩族人都吃素,一直到落土安葬為止。已出嫁的女子,不許死在娘家,即使娘家許可,全村人也要反對,認為對全村不利。活人眼淚忌滴在死者身上,怕死者找不著投胎的路或遭雨淋;死者壽衣要穿單數;死人入殮時,忌穿棉衣,怕子孫耳聾。

生產方面:

忌雷節忌雷節
普遍忌雷。每年立春後第一次聽到雷聲,家裡有槍放槍,即時各處槍聲齊發,如兩軍交戰,槍聲不斷,歷數小時之久。

以雷聲發出的方向來判斷一年的雨水。他們根據水書,以東方甲乙屬木,南方丙丁屬火,西方庚辛屬,北方壬癸屬水。雷聲從東方和南方或東南角起,都是旱象;雷聲從西方和北方或西北角起,都是雨多的徵兆。從聞雷的那天起(如在夜間,則以亥、子時劃分,亥時以前屬前一天,子時以後屬後一天)忌動土,第一輪甲子忌七天,第二輪忌五天,第三輪忌三天,第四輪以後忌一天,一直忌至栽秧為止。例如子時打新雷,第一輪從子日忌到午日,只能做其他活路,不能動土,如翻田、薅地等;第二輪從子

忌雷節忌雷節
日忌到辰日;第三輪從子日忌到寅日;第四輪以後僅忌子日一日。

"端"節忌晴雨。第一次過端節,如遇大太陽(三天內),則第二年缺乏撒秧水;第二次過端節,如遇大太陽,則第二年缺乏栽秧水,所以這兩次端節的三天內總要有一點雨才好。第三次過端節又忌雨,以為下雨,第二年會爛穀子;第四次過端節也忌雨,怕第二年會爛穀草。總之,認為今年端節的晴雨,關係到明年的旱澇。種棉花和小米時,忌談關於棉花和小米的話,否則認為它們會長得不好。禾苗將抽穗時,忌燒竹篾、竹筒,怕將來禾苗生白穗,減低收成。乾旱時不能抬水淋秧,否則認為會冒犯天意;不能打井修溝,否則認為會挖斷龍脈。 逢“”日,""日不下秧,怕禾苗燒死;非“”日、“”日、“”日忌種玉米,免致鳥獸糟踏。父母去世之日不挖地種莊稼,怕禾苗不生長。立夏日忌天晴、月夜忌種菜,認為如有違犯,農作物就會受災而減收。

傳統節日2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下面列舉的這些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