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倫[電量單位]

庫倫[電量單位]

庫侖 (英文:Coulomb)是表示電荷量的單位,簡稱庫,符號C。它是為紀念法國物理學家查利·奧古斯丁·庫侖(Charles-Augustin de Coulomb, 1736-1806)而命名。 基本定義:若導線中載有1安培的穩定電流,則在1秒內通過導線橫截面積的電量為1庫侖。

基本信息

定義

庫侖是電荷量單位,簡稱庫,用C表示,用基本單位表示的關係式為“秒·安培(s·A)”。

庫倫[電量單位] 庫倫[電量單位]

它是為紀念法國物理學家庫侖(Charles-Augustin de Coulomb, 1736~1806)而命名的。

庫侖不是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而是國際單位制導出單位。

其定義如下:

1A電流在1s內輸運的電量,即1C=1A·s。

1C約相當於6.25×10 個電子所帶的的電荷數。

庫侖和其他電量單位之間的換算關係為:

1C相當於3×10 CGS靜電系電量單位(esu)。

1C相當於0.1CGS電磁系電量單位(emu)。

1庫侖=1安培·1秒。

若導線中載有1安培的穩恆電流 ,則在1秒內通過導線橫截面積的電量為1庫侖。

一個電子所帶負電荷量e=1.6021892×10 庫侖,也就是說1庫侖相當於6.24146×10 個電子所帶的電荷總量。

庫侖介紹

電荷量單位:庫侖

在物理學中,電荷的多少叫做 電荷量,也可簡稱電荷 。電荷量用Q表示,它的單位是庫侖,簡稱庫,用符號C表示。

庫侖不是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而是國際單位制導出單位。1庫侖=1安培·秒(1A·s)。一個電子所帶負電荷量1.6021892×10 庫侖,也就是說1庫侖相當於6.24146×10 個電子(約1.04×10 摩爾電子,即十萬分之一摩爾的電子)所帶的電荷總量。

“庫侖”由“安培”導出

安培是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定義:在真空中相距為一米的兩根無限長的平行直導線,通過相等的恆等電流,當每米導線上受到作用力為2×10 N 時,各導線的電流為1安培 。而庫侖就是通過安培單位導出來的,1安培的電流一秒內通過的導線橫截面積的電量即為1庫侖。

【注】在科學史上是先有安培單位後有庫侖單位,但在教科書中,是先由“兩種電荷”引出庫侖單位的定義再由“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引出電流的定義,再導入“安培”這個單位的定義。

物理學家

人物介紹

查爾斯·奧古斯丁·庫侖(Charles-Augustin de Coulomb, 1736~1806),法國工程師、物理學家。1736年6月14日生於法國昂古萊姆(Angoulême)。1806年8月23日在巴黎逝世。

庫侖的主要貢獻有扭秤實驗、庫侖定律等。庫侖定律使電磁學的研究從定性進入定量階段,是電磁學史上一塊重要的里程碑。

個人生平

庫侖曾就學於巴黎馬扎蘭學院和法蘭西學院,服過兵役。1774年當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1784年任供水委員會監督官,後任地圖委員會監督官。1802年,拿破崙任命他為教育委員會委員,1805年升任教育監督主任。

1773年發表有關材料強度的論文,所提出的計算物體上應力和應變分布情況的方法沿用至今(2018),是結構工程的理論基礎。1777年開始研究靜電和磁力問題。當時法國科學院懸賞徵求改良航海指南針中的磁針問題。庫侖認為磁針支架在軸上,必然會帶來摩擦,提出用細頭髮絲或絲線懸掛磁針。研究中發現線扭轉時的扭力和針轉過的角度成比例關係,從而可利用這種裝置測出靜電力和磁力的大小,這導致他發明扭秤。他還根據絲線或金屬細絲扭轉時扭力和指針轉過的角度成正比,因而確立了彈性扭轉定律。他根據1779年對摩擦力進行分析,提出有關潤滑劑的科學理論,於1781年發現了摩擦力與壓力的關係,表述出摩擦定律、滾動定律和滑動定律。設計出水下作業法,類似現代的沉箱。1785~1789年,用扭秤測量靜電力和磁力,導出著名的庫侖定律。

庫侖定律是電學發展史上的第一個定量規律,它使電學的研究從定性進入定量階段,是電學史中的一塊重要的里程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