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布里亞特共和國位於東西伯利亞南部、東經98°40′至116°55′、北緯57°15′至49°55′之間。南鄰蒙古人民共和國,西鄰圖瓦共和國,而北部與西北部與伊爾庫茨克州接壤,東鄰赤塔州,由北至南距離長600公里,由西至東420公里。布里亞特共和國是典型的山地地形,平原少,海拔為500—700米。在布里亞特共和國領域內有一聞名世界的大湖——貝加爾湖。
共和國內水域系統發達,許多河流流入貝加爾湖。重要的河流有:色楞格河和巴爾古津河。灰化土壤、沼澤與沼澤地區域占據了大面積的山間盆地。共和國有五分之四的面積被森林覆蓋,南部是草原和半森林半草原地帶。樹木種類主要是紅松和冷杉林,木材儲備量達20億立方米。布里亞特共和國內有許多各種動物如:紫貂、松鼠、雪兔、狼獾、猞猁、熊、駝鹿、馬鹿、野豬、山羊、狍子等,其中貝加爾湖上的紫貂聞名於世。
氣候

布里亞特共和國氣候為明顯的大陸性氣候,冬季長且寒冷,無風少雪,夏季短而暖溫,夏季溫度幅動於14℃至22℃之間,冬季浮動於零下18℃至零下28℃之間。早期霜凍一般在八月下旬來臨,平均年降雨量為300毫米左右,植物生長期約為90天——155天。在這種氣候條件下,多年生耐寒植物品種多樣。
自然資源
布里亞特共和國有豐富的稀有金屬、有色金屬。地下礦產資源有鎢、鉬、金、多種金屬、石炭、褐煤、鐵礦、霞石正長岩、石墨、石棉、石灰岩。
水利資源潛能平均功率約為1500萬千瓦。此外,布里亞特共和國還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和動物資源。
領土及行政區劃

布里亞特共和國領土面積為35.13萬平方公里,行政機關與單位有21個區,共和國附屬城市3個,附屬區的城市有3個,市區3個,城鎮29個,農業機構225個。
布里亞特共和國主要行政區:
1)巴爾古津區:巴爾古津區是貝加爾湖東岸的居民點之一,其面積為185.53萬公頃,占布里亞特共和國土地面積的8.8%,由烏蘭烏德市至巴爾古津鎮的公路長度為315公里。
2)比丘斯克區:比丘斯克區總面積62.01萬公頃,其中126,196公頃為農莊、農戶占用面積。
3)葉拉夫尼斯克區:區中心是索斯諾沃奧焦爾斯科耶鎮,土地面積2.56萬平方公里,人口有2.03萬人。由索斯諾沃奧焦爾斯科耶鎮至烏蘭烏德距離為297公里。
葉拉夫尼斯克區內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年木材採伐量為74萬立方米。區內有豐富的地下礦產資源,在維季姆斯克高原上發現了金,在區東部地區開採出大量的鐵礦。在葉拉夫尼斯克區還有建築材料(卵石、砂礫),區內還遍布著紅色粘土。區內的礦產有多種金屬含鉛、鋅、銀、鎘、銦、金。區內的埃基金斯克螢石產地生產含碳酸鹽的螢石礦。用於生產鋁的原料儲備有400萬噸。
達巴恩戈爾霍斯克褐煤產地,那裡的褐儲量達3300萬噸。葉拉夫尼斯克區自然氣候條件有利於主要農業部門之一——家畜業的發展。這裡有養馬業、養羊業和肉、奶畜牧業。葉拉夫尼斯克區的土壤也是多種多樣的,發現的土壤有草地森林凍土土壤、草地凍土土壤、草地黑土凍土土壤。在區東部種植生長著燕麥、大麥,在接近此部分的西部生長著小麥,區內也種植秋黑麥。區內還成功地種植了蔬菜作物大頭菜、土豆、蕪菁、甜菜、胡蘿蔔。
4)扎卡緬斯克區:扎卡緬斯克區位於布里亞特共和國的西南部,區中心是扎卡緬斯克市。扎卡緬斯克離烏蘭烏德市450公里,離最近的鐵路車站德日多站250公里。區土地面積152.73萬公頃,60%的土地面積被森林覆蓋。農用面積84000公頃,其中耕地面積11000公頃,草場面積73000公頃。扎卡緬斯克區內包括扎卡緬斯克市、霍爾多孫鎮、哈蘇拉鎮、巴亞果爾鎮和23個農莊。

區內木材儲量達1.518億立方米,主要樹種為落葉松,占67.1%、紅松占25.5%,其他品種(白樺樹、樟子松、雲杉、山楊樹)占7.4%。
主要城市:
烏蘭烏德市、古西諾奧澤爾斯克市、北貝加爾斯克市。蘭烏德市是共和國的首府,也是布里亞特共和國的行政、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是遠東地區和西伯利亞地區古老的大城市之一。烏蘭烏德市距莫斯科5532公里。
人口
2003年布里亞特共和國共有人口100.33萬人。布里亞特共和國的基本居民是布里亞特族。布里亞特族總人口為42.1萬人,在布里亞特領土上生活著34.1萬人,占全俄布里亞特族總人數的81%,占共和國總人口的34%。布里亞特族人還生活在布里亞特阿金斯克民族自治區、烏斯基奧爾德斯克布里亞特民族自治區、赤塔州和伊爾庫茨克州。還有的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部和蒙古人民共和國北部。
布里亞特人民有不同的宗教信仰,有東正耶穌教徒、喇嘛教徒、薩滿教教徒。在共和國內除了布里亞特族還有俄羅斯族60多萬人,占共和國總人口的60.3%,烏克蘭族占1.3%,韃靼族占0.8%及其他民族的人民。
布里亞特人

俄羅斯少數民族。又稱布里亞特蒙古人。主要分布在布里亞特自治共和國,部分分布在赤塔、伊爾庫茨克及蒙古等地。屬蒙古人種西伯利亞類型。使用布里亞特語,分東西兩大方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18世紀起使用老懞文,於1931年創製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拼音文字,1938年改用斯拉夫字母。原信薩滿教,東貝加爾湖地區的居民則多信喇嘛教,名義上信仰東正教,實際上仍保留薩滿教殘餘。19世紀後期,東部地區的布里亞特人主要從事遊牧業,飼養綿羊、馬和駱駝;西部的多為半遊牧民,兼種少量大麥和黍子,並從事狩獵和捕魚。由於較早掌握了煉鐵技術,製作鐵器是他們的主要手工業。20世紀20年代以來,多由遊牧轉為定居,文化和生活深受俄羅斯人影響。
布里亞特人的歷史發展

25萬布里亞特蒙古人分布在布里亞特共和國,還有不到20萬布里亞特蒙古人分布於伊爾庫次克州的烏斯季-奧爾登斯基布里亞特民族自治區和赤塔州的阿加布里亞特自治區等處。布里亞特元代稱不里牙惕,從種族上是厄魯特蒙古人近支,原遊牧於外貝加爾地區,後來向北發展到葉尼塞河與勒拿河之間地區。1631年,俄人到達葉尼塞河支流通古斯卡河上游,立即與布里亞特人發生衝突。經過25年的戰爭,布里亞特人被完全壓服,才臣服於俄國。但其中一部分反抗俄人到底,向南移入喀爾喀領地。另外一部分,當清軍在黑龍江以西打敗俄人時投向中國,被賜名巴爾虎人,編入八旗,並安置在呼倫貝爾地區。
在蘇維埃政權70多年的時間裡,布里亞特人基本喪失了自己的語言文化,成了以俄語為母語的人。布里亞特青年不懂本族語,不看本民族文學作品,不聽本民族的音樂,完全是在蘇俄文化的薰陶下長大。原布里亞特的知識界已經在大清洗的30年代被肅清。取消對宗教活動的限制後,民族文化逐漸復興,首先是佛教的復興,在這裡重建了安寧喇嘛寺院,在距烏蘭烏德不遠的伊沃金寺佛學院為布里亞特、圖瓦、卡爾梅克、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等19處的佛教團體培養新一代主持。達賴喇嘛曾多次到布里亞特活動,1991年8月達賴第四次訪蘇,到了布里亞特和卡爾梅克,1992年9月再次訪俄,重遊布里亞特和卡爾梅克併到圖瓦。我國佛教界有必要加強同布里亞特佛教界的交流,相互支持,使佛教文化發揚光大。
布里亞特人的習俗
目前在俄羅斯布里亞特共和國有50餘萬布里亞特人,一些地區至今仍保留著完全蒙古式生活的村寨部落,有的已被闢為“民俗文化村”供人參觀,其民族語言、風俗習慣等與現在的蒙古族相近,建築也表現著不同於俄羅斯其他城市的風格。
在生活上,他們較早地開始定居或半定居,房舍多為磚木或土木結構,有的人家還鋪設地板、瓷磚或地板革。住屋旁邊,是鐵蓋磚木結構的牲畜棚舍。即使居住蒙古包,包內也是十分清潔,家具齊全,擺放井然有序。幾乎家家都有收錄機、電視機,有的人家還有電冰櫃。他們講究生活的舒適,在鐵床或木床上睡眠。他們使用絞肉機做肉類食品,使用牛奶分離器加工奶食品;家家有麵包烤爐,烤出的麵包色鮮味美,鬆軟可口。去布里亞特蒙古人家裡作客,好客的主人會以奶食品和麵包熱情款待您,並在麵包上塗抹"希米丹"(稀奶油)和白糖。布里亞特蒙古人的奶茶與其它地區不同。用壺將磚茶沏成濃漿,開水裝在另一暖瓶中,牛奶單放容器內。喝茶時,將茶漿、開水、牛奶以每個人的習慣兌成不同成色的奶茶,一般不加鹽。用羊肉、羊下水和草原上野韭菜做餡的"布里亞特包子"香味撲鼻,並成為一道知名的地方風味。
布里亞特蒙古人的服飾別具特色,樣式美觀大方。男人春、夏、秋三季頭戴呢子尖頂帽或前進帽,身著長袍,腰束綢帶,足蹬馬靴。女子則頭系綢巾,未婚女子多身穿溜肩式長裙,前胸打褶。已婚女子身著肩部打褶的長袍。肩部是否打褶,成為女性已婚、未婚的醒目標誌。兩種袍服均不系腰帶,與常見的蒙古袍樣式相比,別富韻致。冬季,男女均頭戴尖頂紅纓帽,腳蹬馬靴,身著皮袍或長裙。男子腰束綢帶,女子則在長袍之外再罩一件皮、棉坎肩。外地遊人置身於布里亞特蒙古人中間,無不對其服飾的藝術性和高超、精湛的剪裁、縫製技術發出由衷的讚嘆。


布里亞特人祈求神靈的方式也很獨特。在土著村附近,記者看到有許多樹上掛著五顏六色的布條,一位村民正站在樹邊,一邊喝酒,一邊往樹上灑酒、掛布條、扔錢幣。每逢重大節日以及家庭中有結婚、生子等重要事情時,他們會以這種獨特的祭祀神靈方式,來祈求保佑自己和家庭成員平安、健康、幸福。
主要經濟部門

布里色楞金斯克經濟區:是布里亞特共和國的主要經濟發展中心,位於色楞格河岸邊,主要進行有色金屬與稀有金屬開採(鎢、鉬)。機械製造業、木材工業、建築材料工業發達,農業有細毛產品和肉類產品,中心是烏蘭烏德市。
布里貝加爾斯克經濟區:位於貝加爾湖畔,以木材工業、漁業和毛皮捕獵業而著名。
奧金斯克杜金斯克經濟區:位於東薩彥嶺東端,伊爾庫特河沿岸。主要以肉奶畜牧業、穀物種植(只在伊爾庫特河沿岸)為主。區內礦產豐富,有霞石正長岩、鋁土礦、石墨、石棉、石灰岩、稀有金屬、有色金屬等。
巴烏多夫斯克經濟區:位於維季姆河畔,主要有黃金開採和捕獵業,並有多種礦產:稀有和有色金屬、纖維石棉等。
農業
布里亞特共和國的能源工業主要以石炭為基礎。石炭主要供應地點是烏蘭烏德綜合供暖發電站、基姆柳伊斯克、巴揚戈里斯克、古西諾奧澤爾斯克綜合供暖發電站及其他綜合供暖發電站。重要的鎢、鉬開採及精加工地在德日金斯克,那裡有大型的鎢鉬加工廠。在維季河畔可進行黃金開採。
木材工業在布里亞特共和國的工業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木材的主要儲備在烏達河畔和貝加爾湖東岸地帶,大量的未經加工的木材被運往烏拉爾、哈薩克斯坦和中亞地區。
交通運輸
布里亞特共和國內的交通主要是鐵路,途經布里亞特共和國的鐵路幹線有莫斯科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西伯利亞幹線。在布里亞特共和國內部鄰近地區主要以公路交通為主,主要的公路幹線有烏蘭烏德—恰克圖—扎卡緬斯克,烏蘭烏德—霍林斯克—巴格達林,烏蘭烏德—哥列米金斯克—巴爾古津—烏柳恩汗。此外還有沿色楞格河和奇卡河、貝加爾湖的水域交通。
外貿與投資
布里亞特共和國的進口主要從越南、蒙古、中國進行,產品往25個國家出口。布里亞特共和國的對外經濟活動幾乎有一半是與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合作的,另外一些是鄰近的國家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
在投資結構22.3%為聯邦預算中,2.0%為聯邦主體預算和地方預算投資,60.7%為私有企業和單位自有資金。
總統簡介

1978年畢業於托木斯克工學院(現為-托木斯克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專業。1992年又受到了另一高等教育,從俄羅斯聯邦政府下屬的國民經濟科學院的高級管理專業畢業。
大學畢業後那果維岑到托木斯克儀器廠工作,最初擔任工程師,後曾擔任過共青團委員會秘書、車間副主任、車間主任職務。
1986年維切斯拉夫被任命為托木斯克測量儀器廠的總工程師,然後被任命為工廠的總經理。
從1998年3月至1999年12月擔任托木斯克州的副州長職務,負責工業和企業扶持事務。
1999年12月那果維岑主持托木斯克州政府,臨時擔任托木斯克州第一副州長職務。
自2002年開始擔任協調委員會主席,負責區域協會西伯利亞協定確定的木材經濟和森林工業。維切斯拉夫·弗拉季米爾維奇還曾主持調整社會勞動關係的部門三邊委員會,培養管理幹部的委員會地區分會,開發部門幹部潛力的協調委員會。
那果維岑已婚,有兩子一女和兩個兒孫。
前總統簡介

1965年不脫產畢業於伊爾庫茨克人民經濟學院的經濟學專業。
1976-1987年在蘇聯共產黨布里亞特州黨委工作。1987年被派到土庫曼斯坦擔任馬雷斯克州執行委員會主席,之後為土庫曼斯坦最高蘇維埃副主席。
1990年4月當選為布里亞特州黨委第一秘書,在1991年10月-布里亞特最高蘇維埃主席。在1994年全民選舉中里昂尼德·瓦西里維奇·波塔波夫獲勝,當選為布里亞特共和國第一總統兼政府總理。
1998年波塔波夫再次當選為布里亞特總統。後當選為俄羅斯聯邦議會議員。
1995年10月-2000年10月-俄羅斯聯邦議會議員,農委副主席,國家國會最高院臨時能源委主席。
波塔波夫-經濟學博士。
2002年6月23日波塔波夫又一次當選為布里亞特共和國總統,任期至2007年。
俄羅斯行政區劃表
中央聯邦管區 | 奧廖爾州 | 別爾哥羅德州 | 布良斯克州 | 弗拉基米爾州 | 卡盧加州 | 科斯特羅馬州 | 庫爾斯克州 | 利佩茨克洲 | 莫斯科自治市 | 莫斯科州| 梁贊州 | 斯摩棱斯克州| 坦波夫州 | 特維爾州 | 圖拉州 | 沃羅涅日州 | 雅羅斯拉夫爾州| 伊萬諾沃州 | |
南部聯邦管區 | 阿迪格共和國 | 阿斯特拉罕州 | 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 | 車臣共和國 | 達吉斯坦共和國 | 伏爾加格勒州 | 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 | 卡爾梅克共和國 | 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 |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 | 羅斯托夫州 | 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 | 印古什共和國 | |
西北部聯邦管區 | 阿爾漢格爾斯克州 | 涅涅茨自治區 | 加里寧格勒州 | 卡累利阿共和國 | 科米共和國 | 摩爾曼斯克州 | 諾夫哥羅德州 | 普斯科夫州 | 聖彼得堡自治市 | 列寧格勒州 | 沃洛格達州 | |
遠東聯邦管區 | 阿穆爾州 | 楚科奇自治區 | 堪察加州 | 科里亞克自治區 | 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 | 馬加丹州 | 濱海邊疆區 | 薩哈(雅庫特)共和國 | 薩哈林州 | 猶太自治州 | |
西伯利亞聯邦管區 | 阿爾泰共和國 | 阿爾泰邊疆區 | 布里亞特共和國 | 赤塔州 | 阿加布里亞特自治區 | 伊爾庫茨克州 | 烏斯季奧爾登斯基布里亞特自治區 | 哈卡斯共和國 |科麥羅沃州 |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 | 新西伯利亞州 | 鄂木斯克州 | 托木斯克州 | 圖瓦共和國 | |
烏拉爾聯邦管區 | 庫爾乾州 | 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 | 秋明州 | 漢特-曼西自治區 | 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 | 車里雅賓斯克州 | |
伏爾加聯邦管區 | 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 | 楚瓦什共和國 | 基洛夫州 | 馬里埃爾共和國 | 莫爾多瓦共和國| 下諾夫哥羅德州 | 奧倫堡州 | 奔薩州 | 彼爾姆邊疆區 | 薩馬拉州 | 薩拉托夫州 | 韃靼斯坦共和國 | 烏德穆爾特共和國 | 烏里揚諾夫斯克州 | |
俄羅斯行政區劃
中央聯邦管區 | 奧廖爾州 | 別爾哥羅德州 | 布良斯克州 | 弗拉基米爾州 | 卡盧加州 | 科斯特羅馬州 | 庫爾斯克州 | 利佩茨克州 | 莫斯科自治市 | 莫斯科州 | 梁贊州 | 斯摩棱斯克州 | 坦波夫州 | 特維爾州 | 圖拉州 | 沃羅涅日州 | 雅羅斯拉夫爾州 | 伊萬諾沃州 |
南部聯邦管區 | 阿迪格共和國 | 阿斯特拉罕州 | 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 | 車臣共和國 | 達吉斯坦共和國 | 伏爾加格勒州 | 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 | 卡爾梅克共和國 | 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 |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 | 羅斯托夫州 | 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 | 印古什共和國 |
西北部聯邦管區 | 阿爾漢格爾斯克州 | 涅涅茨自治區 | 加里寧格勒州 | 卡累利阿共和國 | 科米共和國 | 摩爾曼斯克州 | 諾夫哥羅德州 | 普斯科夫州 | 聖彼得堡自治市 | 列寧格勒州 | 沃洛格達州 |
遠東聯邦管區 | 阿穆爾州 | 楚科奇自治區 | 堪察加邊疆區 | 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 | 馬加丹州 | 濱海邊疆區 | 薩哈(雅庫特)共和國 | 薩哈林州 | 猶太自治州 |
西伯利亞聯邦管區 | 阿爾泰共和國 | 阿爾泰邊疆區 | 布里亞特共和國 | 外貝加爾邊疆區 | 哈卡斯共和國 | 科麥羅沃州 |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 | 新西伯利亞州 | 鄂木斯克州 | 托木斯克州 | 圖瓦共和國 |
烏拉爾聯邦管區 | 庫爾乾州 | 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 | 秋明州 | 漢特-曼西自治區 | 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 | 車里雅賓斯克州 |
伏爾加聯邦管區 | 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 | 楚瓦什共和國 | 基洛夫州 | 馬里埃爾共和國 | 莫爾多瓦共和國 | 下諾夫哥羅德州 | 奧倫堡州 | 奔薩州 | 彼爾姆邊疆區 | 薩馬拉州 | 薩拉托夫州 | 韃靼斯坦共和國 | 烏德穆爾特共和國 | 烏里揚諾夫斯克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