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奧塞梯在歷史上曾為地區大國。公元18世紀到19世紀,俄羅斯人開始統治這一地區。
1784年,俄羅斯人在北奧塞梯建立了殖民地。
1799年建成的喬治亞軍用公路仍然是山區至關重要的運輸連結,開通了弗拉基高加索到羅斯托夫的鐵路。
1921年1月,俄羅斯人建立弗拉季高加索(奧塞梯)區,屬戈爾自治共和國。
1924年7月北奧塞梯改為自治州,屬俄羅斯聯邦。
1936年12月改為北奧塞梯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1942年11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入侵俄國最高峰的時期,德國人企圖奪取弗拉基高加索,但未果。
戰後史達林以反社會主義、分離主義和通敵納粹的名義對所有的民族進行大量的放逐,實際上這影響到了巴爾卡爾人、車臣人和印古什人,他們流亡到蘇維埃車臣-印古什共和國的Prigorodny地區的Terek河右岸,史達林將在北奧塞梯地區的車臣人和印古什人放逐到中亞去。儘管這些人在十幾年後被同意遷徙回來,但他們一般來說是不被允許定居在原先遷徙前的地方。
1957年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的三個地區取代了原來的車臣-印古什共和國接受那些被放逐的人。
1982年的一部當地法律還規定了禁止印古什人在北奧塞梯取得居留權。
北奧塞梯於1990年6月20日成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內第一個宣布國家主權的自治共和國(儘管其仍作為俄羅斯聯邦的一部分)。
1991年改為北奧塞梯自治共和國;1992年1月,俄羅斯議會通過決議,將北奧塞梯自治共和國升格為北奧塞梯共和國。
除此之外還引起了和南奧塞梯的衝突,北奧塞梯和難民們作交易偶爾派出參與和車臣人的鬥爭。由於宗教信仰的不同,北奧塞梯和這一地區的車臣關係非常緊張。
發生在當地最血腥的事件是2004年9月在北奧塞梯城市別斯蘭的人質危機,車臣伊斯蘭分離分子米利·巴薩耶夫占據一間學校。俄羅斯軍方和恐怖分子激烈的交鋒最終導致335名平民喪生,其中很多只是孩童。
地理氣候
地理
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位於大高加索山脈及其相連的北部平原。共和國由北至南綿延120公里,由西至東125公里。其南鄰南奧塞梯自治州(喬治亞共和國成員)和喬治亞共和國,西鄰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北鄰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東鄰印古什共和國。
共和國領土的南部是多山地區,中部和北部是有低嶺的平原,山脈中有冰川,其中最大的是卡拉烏果姆和切斯克冰川。河流匯於捷列克河並有冰川雪山資源。境內較大的河流是捷列克河(在共和國內延綿110公里)。
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的氣候屬溫帶季風性氣候,平原地區為乾旱氣候。冬季不長且溫和,夏季炎熱,通常夏季氣溫為19℃~29℃,冬季氣溫為零下7℃~2℃,無霜期為190天。
共和國境內的土壤為深棕色和黑色土壤,樹種為闊葉樹種,森林覆蓋面積達22%。
氣候
冬冷夏熱,降水較少,屬溫帶季風性氣候,平原地區為乾旱氣候,通常夏季氣溫為19℃~29℃,冬季氣溫為零下7℃~2℃,無霜期為190天。
一月平均氣溫:−5°C
七月平均氣溫:24°C
年降雨量400-700mm(平原),超過1,000mm(山地)
河流山脈
河流
共和國的所有河流屬於捷列克河盆地主要河流包括
捷列克河(大約600公里)
烏魯克河(104公里)
阿爾東河(101公里)
坎比列耶夫卡河(99公里)
基列爾東河(81公里)
菲亞格東河
桑拉河
山脈
共和國所有的山脈都屬於高加索山脈的一部分。Dzhimara峰是其中的最高峰海拔4780米,第二高峰為Ulipata峰海拔4638米
自然資源
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內有多種金屬礦源地、各種建材資源產地、礦泉水源地等。其動物資源也多種多樣,有岩羚羊、山貓、野豬、狍子、熊、狐狸、野牛、鹿、貉等。茲亞河、阿爾頓河、菲阿哥頓河上游地區都屬於北奧塞梯的禁獵區。
行政區劃
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的領土面積為8000平方公里,行政單位數量有8個區、兩個共和國直屬市、4個區直屬市、3個市內區、7個城鎮、91個行政農莊。
共和國的首都是弗拉季高加索,建市於1784年,由莫斯科到弗拉季高加索市的距離為1923公里。弗拉季高加索市市內有三個區,分別為列寧區、工業區和蘇維埃區。
共和國其它直屬市有莫茲多克市,1785年成立,屬於莫茲多克區。
其它區直屬市有:阿拉吉爾市,1938年成立,屬於阿拉吉爾區;阿爾東市,1964年成立,屬於阿爾東區;別斯蘭市,1950年成立,屬於布拉娃別列日尼區;季戈拉市,1964年成立,屬於季戈拉區。
民族人口
民族
北奧塞梯人為高加索人血統,絕大多數居民為奧塞梯族,與南奧塞梯人同屬一個民族,大多數居民信仰基督教。除奧塞梯人和俄羅斯人外,北奧塞梯境內還有印古什人、亞美尼亞人、喬治亞人和烏克蘭人,總人口約50多萬。
人口
2003年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的人口總數為689,200人。
政治
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政府最高首腦是曼蘇洛夫總統(TaimurazDzambekovichMamsurov),曼蘇洛夫取代了由於別斯蘭人質事件處理不力於2005年5月31日辭職的前總統亞歷山大.賈索霍夫(AlexanderDzasokhov)
經濟
工業
儘管大量湧入的難民人口是不可避免的經濟沉擔,但北奧塞梯-阿蘭依然是北高加索地區經濟最好的共和國。最為城市化和工業化,工廠生產礦產(鉛,鋅,鎢等),電子,化工和食品加工。
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的重工業比重占其工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二。主要工業部門有有色金屬冶金、礦山開採、機械製造、電力技術、澱粉生產及其它副產品生產。
共和國內建有3個捷列克串連國營發電站和兩個天然氣發電站,這些電站供應的電能占共和國電力能源的90%以上。共和國自己僅用電力能源的10%,剩餘的電力能源全部出口。
主要工業中心為弗拉季高加索、莫茲多克和別斯蘭。
在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的領土上有幾個大型工業專營企業,如“鑽石鋼”廠,生產全俄的鉬粉和錸金屬產品,生產的鎢金屬產品占全俄的76%,鎢粉占全俄的59%;“阿爾霍斯克家禽機械廠”,生產的育雛室設備在俄羅斯獨一無二。
1996年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的工業產值比1995年下降了10%,1995年的工業產值比1994年下降了13%。
1996年的主要工業產品產量:肉(包括一級屠宰副產品)514噸,比1995年產量下降60%,1995年產量比1994年下降62%。奶製品1.54萬噸,比1995年產量下降21%,1995年產量比1994年下降22%。植物油255噸,比1995年產量下降36%,1995年產量比1994年下降67%。
共和國的大型企業有:弗拉季高加索市的電廠,有職工3000人;“鑽石鋼”廠,有職工2500人;電動設備廠,有職工2000人;“革蘭”廠,有職工2000人。
在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的工業產值中,比重較大的有有色金屬冶金、食品工業、機械製造及金屬加工業。
在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1997年的工業部門結構中,電力能源業占工業總產值的20.9%,黑色金屬冶金業占0.1%,有色金屬冶金業占26.4%,化學及石油化工業占1.1%,機械製造及金屬加工業占10.3%,木材、木材加工及造紙業占2.7%,建材工業占8.6%,輕工業占4.9%,食品工業占17.5%。
交通運輸
在交通運輸方面,弗拉季高加索擁有機場。總體來看,交通基礎建設十分發達,鐵路和公路是重要的交通渠道。著名的喬治亞軍用道路(GeorgianMilitaryRoad)橫穿高加索地區連線弗拉季高加索市。
途經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的北高加索鐵路幹線為羅斯托夫——多納——巴庫幹線;途經共和國的公路幹線為莫斯科——特比利西——葉列萬幹線。共和國的管道交通為天然氣管道:斯達夫洛波里——格羅茲尼——弗拉季高加索——特比利西。
農業
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農業的主要部門為畜牧業。農業用地為40.7萬公頃,其中20.7萬公頃為耕地,占農用地的51%,主要農作物是玉米和秋麥。1997年1月1日統計,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共有農莊972個,平均擁有土地規模為15公頃,1996年1月1日統計,有農莊1006個。
外貿與投資
1996年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的投資總額為5871億盧布,比1995年的投資額下降了9%(非生產性領域的投資比重占61.5%)。 在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1996年的投資結構中,聯邦預算投資占33.5%,聯邦主體和地方預算投資占15.3%,企業和機關自有資金投資占25.3%。 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的出口產品有電力能源、有色金屬、稀有金屬、硬合金物、精密儀器、內燃發動機、接觸器、天然氣爐灶、建築材料、真空玻璃、電絕緣體、糊精、硫酸、澱粉、糖漿等。其進口產品主要有黑色金屬軋材、車床、木材、機械、汽車配件、水泥、燃料等。共和國的農業產品出口額占出口產品總額的0.2%,主要出口脂肪、油、種籽和栽種材料。
文化及體育
文化
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擁有六座專業劇院。
體育
弗拉季高加索擁有一支專業足球隊:弗拉季高加索阿蘭尼亞斯巴達隊(Spartak-Alania),曾經是1995年俄羅斯頂級聯賽的冠軍球隊,2005年由於成績不佳以俄超第十五名降入俄甲。
教育與宗教
教育
最重要的高等教育機構包括北高加索科技大學,北奧塞梯大學,北奧塞梯醫學院和山地州立農業大學,以上大學都坐落於弗拉季高加索市。
宗教
俄羅斯行政區劃
中央聯邦管區 | 奧廖爾州 | 別爾哥羅德州 | 布良斯克州 | 弗拉基米爾州 | 卡盧加州 | 科斯特羅馬州 | 庫爾斯克州 | 利佩茨克州 | 莫斯科自治市 | 莫斯科州 | 梁贊州 | 斯摩棱斯克州 | 坦波夫州 | 特維爾州 | 圖拉州 | 沃羅涅日州 | 雅羅斯拉夫爾州 | 伊萬諾沃州 |
南部聯邦管區 | 阿迪格共和國 | 阿斯特拉罕州 | 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 | 車臣共和國 | 達吉斯坦共和國 | 伏爾加格勒州 | 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 | 卡爾梅克共和國 | 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 |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 | 羅斯托夫州 | 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 | 印古什共和國 |
西北部聯邦管區 | 阿爾漢格爾斯克州 | 涅涅茨自治區 | 加里寧格勒州 | 卡累利阿共和國 | 科米共和國 | 摩爾曼斯克州 | 諾夫哥羅德州 | 普斯科夫州 | 聖彼得堡自治市 | 列寧格勒州 | 沃洛格達州 |
遠東聯邦管區 | 阿穆爾州 | 楚科奇自治區 | 堪察加邊疆區 | 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 | 馬加丹州 | 濱海邊疆區 |薩哈(雅庫特)共和國| 薩哈林州 | 猶太自治州 |
西伯利亞聯邦管區 | 阿爾泰共和國 | 阿爾泰邊疆區 | 布里亞特共和國 | 外貝加爾邊疆區 | 哈卡斯共和國 | 科麥羅沃州 |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 | 新西伯利亞州 | 鄂木斯克州 | 托木斯克州 | 圖瓦共和國 |
烏拉爾聯邦管區 | 庫爾乾州 | 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 | 秋明州 | 漢特-曼西自治區 | 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 | 車里雅賓斯克州 |
伏爾加聯邦管區 | 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 | 楚瓦什共和國 | 基洛夫州 | 馬里埃爾共和國 | 莫爾多瓦共和國 | 下諾夫哥羅德州 | 奧倫堡州 | 奔薩州 | 彼爾姆邊疆區 | 薩馬拉州 | 薩拉托夫州 | 韃靼斯坦共和國 | 烏德穆爾特共和國 | 烏里揚諾夫斯克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