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崇聖寺三塔始建於南詔王勸豐祐時期(公元824—859年),先建了大塔“千尋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磚塔,共16層。稍後又建了南、北小塔,均高42.19米,是一對八角形的磚塔,都是10級。修建三塔,除了佛家所宣揚的可以成佛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大理古為“澤國多水患”。古籍《金石萃編》中記載:“世傳龍性敬塔而畏鵬,大理舊為龍澤,故為此鎮之。”相傳古時修建三塔,採用墊一層土修一層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後,才將土逐層挖去,讓塔顯現出來,故有“堆土建塔”與“挖土現塔”之說。建塔時所搭的橋,高如山丘,長達10餘里。修塔時運力不足,還用山羊來馱磚,如今大理的銀橋村,古時稱為“塔橋村”。古籍記載修三塔,“役工匠七百七十萬,耗四萬餘金,歷時八年建成”。修建三塔後,又建了規模弘大的崇聖寺。三塔的具體始建年代,歷來記載不一,大體上有:①唐貞觀(627至649年)尉遲敬德造;②唐開元元年(713)恭韜、徽義造;③南詔王勸豐祐保和十年至天啟元年(唐太和七年至開成五年,833至840)聖僧李賢者等造;④保和十年至天啟九年(唐太和七年至大中二年,833至848)博士徐正等造。根據內地同類古塔的建築年代,雲南應稍晚,再與原崇聖寺和中塔內的有關文物及記載相參證,中塔似應建於南詔王勸豐祐時(824至859年在位)最為可能,而兩小塔則較中塔為晚,至遲。建於大理國初期,即先建中塔,爾後再增建兩小塔。
據《南詔野史》(胡本、王本)、《白古通記》等史籍記載,當時崇聖寺與主塔建造時,寺基方7里,聖僧李成眉賢者建三塔,屋890,佛11400,銅40590斤,費工708000餘,耗金銀布帛綾羅錦緞值金43514斤。
元武宗時曾“降聖旨”封釋覺性為住持僧,保護寺產,免徵糧稅。元代亦曾加以維修,使得“殿廡煥然復興,三塔峙立,金碧交輝,巨麗與山埒(相等)”。
明代,李元陽重修,亦有“三閣、七樓、九殿、百廈”。當時寺中有五寶:三塔、巨鍾、雨銅觀音、證道歌碑和佛都匾。
至徐霞客到大理時,仍見崇聖寺前“三塔鼎立,諾四旁皆高松參天。其西由山門而入,有鐘樓與三塔相對,勢極雄壯”,樓後為正殿,正殿後為“雨珠觀音殿,乃立像,鑄銅而成者,高三丈”(《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八》)。據說,寺中的鴻鍾,為“建極十二年”(公元871年)造,“徑可丈余,而厚及尺”,“其聲聞可八十里”。
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大地震,千尋塔“裂二尺許,形如破竹”,後“旬日複合”。
1925年地震,塔頂震落,殘破益重。建國後政府對三塔保護十分重視,1978年對其進行了大規模維修。
建築結構
千尋塔
千尋塔座落在崇聖寺前約300米,背西面東偏南,平面方形中空,迭澀密檐十六層磚塔。塔身高59.4米(台基上皮至塔頂鐵圈盤上皮),兩層台基高3米,總高62.4米,包括塔剎通高69.13米。輪廓端莊素雅,外觀和西安小雁塔、登封永泰寺塔、洛陽白馬寺塔同一類形。塔基
基礎深度,基底至上層台面2.35米,至塔心地平4.55米。基礎底面積約190平方米,為塔身截面積二倍余。地基紅粘土夯實,深約1.4米,上鋪河卵石一層,厚30厘米。滿砌基礎磚七層後收台,外錯三級,寬2.04米,高2.35米,平上層台基內收一級,寬48厘米,高4.24米。塔心紅土地基上有徑2厘米圓孔一眼,深1.34米,是建塔定位標識。
按千尋塔座落在洱海沖積平原上,地基未見樁孔,塔身自重8000餘噸,千餘年經多次強震仍巍然屹立,基礎的處理是成功的。
上層台基高1.85米,寬21米見方。磚石混砌圭腳、上枋用青石,其餘條磚砌。束腰隱起問柱、壹門牙子。壓面石不甚規整,寬55厘米、厚15厘米。無欄板、望柱。台面三層條磚交叉斜鋪。下層台基隨地勢前高后低。毛石砌,明成化年間增建青石欄板、望柱。欄板高80厘米,寬120~150厘米不等,中間鏤空作花紋,雕工粗糙,無地伏、尋杖。望柱高1.2米,四隅望柱頭圓雕坐獅,其餘刻桃形。塔門前矗立明代增建巨石照壁如屏,長8.23米,厚1.1米,高4米。正面鐫刻“永鎮山川”,照壁兩側條石台階各五級,寬1.5米。
塔身
塔身寬9.85米,約為塔身高的1/6。第一層高12.04米,二層以上驟變低矮,層高僅66~110厘米。據李元陽題記(嵌崇聖寺南塔上):“明正德甲戍地大震,城堞屋廬為摧,獨三浮屠無恙,然已罅拆,嗣是風雨飄搖,日益剝泐。嘉靖庚戍間六月六日余乃補甃甲塔,復作木骨,凡百十竣工,又三年,癸丑始克重葺左右二塔,秋初經始首尾歷五月”。2~8層塔身寬10.35米。較第一層每面窳出25厘米。2~14層塔身(不包括塔檐)貼面磚一層,砌法先自塔身下部與塔檐連線處包砌平座,貼塔身包砌順磚一周,上頂菱角牙子,高度70~120厘米。貼面磚44×20×5.5厘米,光平無紋印,白灰漿膠結。無論排磚方式、膠連材料和磚的顏色質量與老塔身迥然而異,對照李元陽“補凳甲塔”記載,當為明代所加補貼面磚原因,或與抗震加固有關。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大理“地大震,城中牆屋皆傾仆,中塔裂二尺許,人謂塔將複合,旬日複合。”無獨有偶,西安小雁塔明成化地震亦“裂而複合”。然千尋塔裂縫並未複合,縫寬10餘厘米,穿過塔心前後左右貫通。由於外觀因素,在加固時1、15、16並未貼砌。貼砌面磚層後中腰粗壯塔身輪廓呈拋物線形,敦厚堅實。
塔門及一層塔心修繕前,卵石、碎磚填充封閉,外嵌清光緒十九年碑刻。“自建浮屠經五代重修佛塔證三乘。”一層塔身上部東、南、北三面各嵌石碑一通。高3.6米,額鐫坐佛五尊,座雕蓮花,碑面書刻梵文經,大部風化剝蝕。惟西面留170×110厘米“視窗”。塔門及視窗均為平頂木過梁,清末毀於火,光緒年間無力大修,封堵棄之。
2~15層每層檐下正中依南北、東西向交錯設定券洞、券龕。尺寸隨塔身自下而上遞減,2層88×62厘米,15層66×47厘米。洞通塔心,龕深27-~71厘米,原供銅像早已無存,現有石雕佛像大部系明代作品。洞龕兩側約2米,塑砌單層塔形龕各一座,蓮座,迭澀檐、廡殿式瓦頂。龕心嵌漢白玉梵文經一片。頂層實心,有龕無洞
塔檐結構,先自壁面迭澀一層,上施菱角牙子一層,再上單磚迭11~14層。懸挑深度69~136厘米。塔檐斷面略有凹進,呈“梟線”。檐頭上緣至兩端向上反曲28厘米,各層塔檐迭澀層數、出檐深度均不同,呈現的弧形外輪廓線。
塔心3.27×3.35米,四壁垂直,形若空井。至15層收為方形覆斗式穹窿頂。頂蓋石質,20×20厘米。15層內壁墨書:“嘉靖十九年大塔內倒……同年起工發修”和工匠姓名。所謂大塔內倒,系指穹窿頂東壁部分倒塌,曾埋砌木挑梁五根,此外,塔心尚殘存木樑31根,斷面28×20厘米,依南北、東西向呈井字形交錯排列。梁距壁面約1米,原鋪樓板,經碳14測定,木樑年代距今625±65年,與李元陽題記中“復作木骨”的記載一致。按大理地區的佛圖寺塔、宏聖寺塔亦有井字梁而無樓梯、樓板,其功能近似支撐桁架,增強塔身的穩定性。千尋塔雖屬天然地基,塔基又淺,但塔壁寬厚,龕、洞斷面小又交叉錯位,整體性尚好。
塔身通體塗白堊7~8層,白灰剝落處隱顯古老的土朱色。塔身“補甃”前抹白灰1~2層,最遲明正德前已呈白塔。
塔頂與塔剎
16層塔檐以上收成方形須彌座,上承覆缽塔剎。“民國十四年大理地震,崇聖寺塔頂震落帆”僅存銅質覆缽及外裹鐵圈盤。須彌座高1.23米,上寬2.56米,下寬2.96米。柬腰包砌條磚一層,厚59厘米。依粘結材料、磚型號推斷,亦為明代“補整”。覆缽大口向下,底徑2.28米,缽底向上收縮成一直徑50厘米的圓口。覆缽通高1.07米,壁厚1.5厘米,缽上陽刻八葉蓮花紋圖案。覆缽外圍裹八格扁鐵圈盤,扁鐵4.5×1.8、4 x 0.7厘米,鍛打鉚接,形狀似覆缽。扁鐵上有等距規整鉚釘孔,據佛圖寺塔塔剎形象分析,該圈盤外裹紫銅鎏金蓮瓣。缽面上埋鑄鐵掛環8副,分內外兩圈,外圈四環上立“鐵柱”固定傘蓋,內四環拉鐵鏈。覆缽裡面,中心柱基座部分是一個深3.47米,35厘米見方的銅柱筒,分上下兩節,上節殘長1.1米,連中心柱,下節長2.77米(包括接口搭接部分)。1978年在該處清理出各類文物400餘件。柱筒埋入16層塔檐深1.67米,其餘部分包砌在塔頂須彌座內。為了增加基坐的穩定性,在須彌座下皮埋設120×60×23厘米條石夾板箍一層,其上套置內外鐵“籠”兩件,埋砌在須彌座內。
塔頂四角端殘存骨架一具,高68厘米,向前彎曲,鐵架外包鎏金銅皮。李元陽《雲南通志•寺觀志》稱千尋塔:“錯金為頂,頂有金鵬,世傳龍性敬塔而畏鵬,大理舊為龍澤,故以此鎮之。”佛圖寺塔、宏聖寺塔及昆明慧光寺等塔均有此裝飾,是雲南早期密檐塔特點之一。
16層塔檐四隅埋置三通鐵拉鏈一套。鏈尾穿過塔檐鉚固在檐下扁鐵箍架上,鏈端固定塔剎四角垂鏈。
北(南)塔
北塔距千尋塔70米,平面八角形,中空,密檐十層磚塔。塔身高(台基上皮至塔剎端)39•42米。台基高077米,總高42.19米。北塔(包括南塔)塔身塑砌蓮花、斗棋平座,形式繁多的塔形龕及團蓮、倚柱等,外觀輕盈華麗,和千尋塔莊嚴雄偉的風格形成鮮明對照,既不同於唐代密檐磚塔,和遼金塔亦有差異。
塔基
北(南)塔台基部分經近代重修,已非原來面貌。上層台基寬9.4米、高1.85米。下層寬12米、高40厘米。漿砌片石白灰構縫。單階十級西向。
塔基深2.9米(58皮磚)。上1.9米較為規整,距塔身約50厘米,基本垂直。排磚方式以順、丁磚。1.9米以下改為45。斜鋪,逐層放腳。基底面積約80平方米,是塔身截面積的2.5倍。按型制分析,該塔台基原似磚砌須彌座,上承塔身。雙重片石台基按箱內回填的大理石碴推測,是清末、民國初年重建。
塔身
第一層塔身寬5.36米、高4.4米。2~10層塔身高1.3~0.6米。第一層東南西北四面嵌碑,文字漫漶不辨。二層八面券龕,高70厘米、寬31厘米、深33厘米,內供紅砂岩石雕立佛、坐佛各一尊。釋迦佛通肩大衣、蓮座。觀音像金冠、胸網纓絡,帶臂釧,下著薄裙。和劍川石鐘寺造像極相近。三層以上塔身裝飾有三種,3~7、9層依次塑砌單層、三層,方形、圓形、五面形塔形龕,龕內原供銅佛一尊,高15厘米,結伽趺坐,通肩大衣,螺髻。造像手指纖細,施無畏印。八層東西、南北向砌置券洞,直通塔心。其餘四面假直楞窗,高42厘米、寬52厘米,每窗五楞。第十層窗、龕相間。平座形式兩種。2、3、5、7、9、10六層施蓮花座,其餘三層作斗棋平座。八角葫蘆狀倚柱。
出檐深度0.76~1.3米,塔身通塗白灰,檐下每面抹團蓮一朵或各種人物像,蓮心書“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是後代重修所為。
修繕中發現塔心方形,淨空80厘米。基座上皮(即首層塔身底)開始空心。和千尋塔一樣,內壁垂直。至第八層收頂,以上實心。塔心自下而上隔7~8皮磚埋砌10×5厘米木枋一根,交錯成十字狀。枋中有2厘米圓孔,居塔心正中。中穿直徑2厘米圓柱一根。心底正中突起方磚兩層,下層磚面上有塔身分角墨線,上層中圓洞,固定塔心柱。該塔密封空心結構,解決了長期以來實心、空心的爭論。
塔頂與塔剎
10層塔檐檐口以上內收119厘米砌八角剎座,高50厘米。塔剎高4.85米,中心柱方形鐵柱,固定端埋深2.68米、通長7.48米。柱底10×10厘米、柱頭2×2厘米。為了增強中心柱穩定,塔剎基座以下的砌體內埋置20~23厘米大條石三層,層距55.71厘米。條石中心鑿孔固定鐵柱。
塔剎由三層葫蘆一層傘蓋組成,葫蘆直逕自上而下分別為69、82、100厘米,紫銅鎏金。傘蓋殘,依南塔徑約2米有平出無升起,形若傘狀。脊端飾桃形鎏金面葉,八角垂銅帶,斷面420.8厘米,鎏金,各懸掛鐸鈴8隻。
總體
三塔基礎構造相同,黃土地基,滿堂基礎。均無“地宮”。空心直壁,穹窿頂,頂層實心的作法如出一轍。塔剎形式、構造雖不同,亦僅簡繁而已。北(南)塔剎加上相輪即為千尋塔的塔剎形狀。中心柱以大石條穩固作法更是雷同。崇聖寺三塔及大理地區的宏聖寺塔、佛圖寺塔塔檐層數,一反奇數慣例,均為偶數。南北塔10層、佛圖寺12層、千尋塔、宏聖寺塔16層。塔磚規格,千尋塔大約有15種型號。北塔約有八種,除47~52厘米長大條磚外,其餘規格完全一樣。磚質細密、音響清脆。磚背均有細繩紋印跡,磚側模印人名或塔形符號。人名系磚匠名字,有左光、左醜、春醜等。膠結材料有紅泥和攙灰泥兩種。
南北二塔不但構造、外形、大部相同,做法有趣的是二塔相對而傾,南塔傾斜18°,塔尖偏心93厘米,方向西北。北塔傾斜12°,塔尖偏心90厘米,方向西南。按“旁二塔如翼內向”記載,400多年前已是傾斜之塔了。
建築風格
三塔的建築風格,一般都說類似西安小雁塔,是典型的唐塔風格,表現了唐宋時期雲南與內地的密切聯繫,但是三塔又具有不同於內地塔的兩個特點:一、三塔層數均為偶數,而內地塔多為奇數。二、中原塔由基座向上直線收縮,下大上小,呈矩梯形;而三塔上下較小,中部較大,外部輪廓呈曲線。
保護措施
崇聖寺三塔在1961年3月就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至1981年,國家又撥款對三塔進行了歷時三年維修加固。
1994年10月,成立了崇聖寺三塔文物保護管理所,隨後又組建了三塔公園。在“建設民族文化大州”和“保護為主,搶救第一,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指導下,省、州、市文化部門對三塔公園進行科學規劃,自籌資金,投入8000多萬元恢復重建了歷史文化景觀,置寶鼎,銘三塔歷史,建三塔文物陳列館、夜景燈光工程、三塔聚影池、三塔苑酒店等。
2005年4月崇聖寺大規模恢復重建竣工,結束了崇聖寺三塔近百年來“有塔無寺”的歷史。崇聖寺的規劃布局以保護三塔為核心,借鑑了世界著名寺廟布局的特點,集唐、宋、元、明、清歷代建築特色之精華,按主次三軸線,八台九進十一層次進行規劃建設。
價值意義
1977年在維修過程中,於千尋塔塔頂和塔基內清理出南詔、大理時期的佛像、寫本佛經等文物600餘件。這是南詔、大理國時期文物中最豐富、最重要的一批。其中一尊金質造像,重1135克,高0.24米。此外還有刻字銅片,佛經,各式銅鏡,各種藥物,如硃砂、沉砂、檀香、鹿茸、珊瑚、雲母等。這些實物,為研究南詔、大理時期的歷史、宗教、文化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三塔的塔磚上面布滿了佛教密宗的各種各樣的梵文和漢文的經咒,以下塔磚均由崇聖寺中塔(千尋塔)1978年維修時拆出,為南詔勸豐祐保和、天啟年間(824~859)的遺物。
“頂無垢淨光陀羅尼咒梵文磚:磚高18cm,寬36cm。磚心右行為漢文,直行楷書。左7行為梵文。漢文為:“佛頂無垢淨光陀羅尼”,阮福《滇南古金石錄大理塔磚跋》曾說:“聞年長者言,中塔之門,四周皆嵌梵經磚石,其文皆最佳之唐字,今並無存者。”方國瑜《雲南史料目錄》中曾說:“塔門已封,不詳塔磚銘文。”存維修時拆出的部分塔磚,為研究者提供了相關資料。
造塔陀羅尼咒梵漢文磚:磚高20cm,寬37cm。磚心文右行,左1行為漢文,2~11行為梵文,12~18行為漢文。漢文皆直行楷書,文為:“造塔陀羅尼曰接梵文11行,偈曰:若造寶塔而供養,現身福壽自延長。增長智慧眾所尊,世出世願皆圓滿。”
吽叭淨螺鏇文塔磚:磚高18cm,寬36cm,磚心長方形框內有三個螺鏇形圖案,中間各有“口牛叭淨”三字,圖案外各有一“叭”字。“叭淨”為梵文咒語的漢文音譯。南詔時,大理盛行佛教密宗,一般所用梵咒多直接書寫梵文,此磚咒語書寫漢文似與中原佛教的影響有關。
梵文圓形佛符塔磚:磚高46cm,寬23.5cm。磚心頂部中央為佛符咒,外面由梵文組成的三層圓圈環繞。下部為梵文經咒。南詔時,國主臣民俱崇信佛,佛教密宗更融合白族傳統的宗教文化而得以盛行。其時密僧阿吒力者均需釋儒俱通,漢梵兼能,學養高者往往兼任高官。在其時的佛教遺物中,梵文經咒的套用較為普遍,此塔磚即為一例。
叭吽追魂咒梵漢文塔磚:磚高22cm,寬43cm。磚心左上角寫“叭”三字,其餘部分除梵文外,還分別以梵漢文寫成追魂咒符。此塔磚刻文內容及形式,當為南詔密僧阿吒力做法事時所常用之咒符。此塔磚砌於塔中可能用於鎮邪奠土,以永保吉祥之意。
南詔勸豐祐時期所建佛塔,建築風格等與唐代內地著名佛塔相似,可知其時南詔吸收內地技藝、文化較多 也表明其時蒼洱境經濟發達,生產力和技術水平較高。而此類梵文磚的製作,亦表明佛教的流傳較廣泛,為研究大理崇聖寺三塔建造史、大理佛教史、南詔大理佛教與中原佛教之關係的實物資料。
旅遊開發
遊覽指南
所屬景區:崇聖寺三塔文化旅遊區開放時間:8:00-19:00
門票價格:121元
景區地址:大理古城北門三文筆村
最佳時間:四季皆宜
交通指南:從大理古城北門往北步行10分鐘即可到達。
周邊開發
崇聖寺三塔還在80年代衍生出一個三塔倒影公園。公園占地27畝,有水面積達10多畝。公園坐北向南,背靠一公里許的崇聖寺三塔,以園內的潭水能非常清晰地倒映出三塔姿態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