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概述
娜允古鎮地處西南邊陲、歷史悠久、自元代起就是雲南南部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的中心之一,新中國成立後,這裡便成為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的縣府。娜允古城歷史悠久,至今仍保留著傣族古城的特色和風韻,蘊涵著豐富多彩的傣族土司文化,以及宗教建築,飲食、服飾、節日、音樂、舞蹈、民俗等文化,有著珍貴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近幾年來,境內外少數民族,特別是緬甸、泰國等鄰國的傣族到娜允古城訪古溯源的客人日益增多。2001年,雲南省人民政府將孟連娜允古城列為傣族歷史文化名城,同時,孟連娜允古城也是我國僅存的傣族古城,目前有關部門正準備將它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
全鎮城鎮規劃區面積8平方公里,現建成區面積達2.8平方公里。目前共建成大小街道13條,總面積12萬平方米,街道硬化率達90%,並投資600多萬元安裝路燈、庭院燈、景觀燈300盞;建成商住小區3個,個私經濟園區1個,面積達52589平方米。城鎮水、電、通訊等市政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現有自來水廠2座,日處理能力達9500立方米,城區供水管網和處理設施完善,能充分滿足生產、生活、市政消防用水,城區自來水普及率和入戶率達100%。投資197.2萬元完成了農網改造,完成了主城區5.2平方公里10千伏高低壓輸配電線路架設,完成本地電網與滇中電網併網。建成5800千伏安變電站1座,居民使用電或液化氣達100%。
鎮內有移動、聯通、電信3家通信公司,網路覆蓋娜允古鎮全境,全鎮移動、聯通用戶已超過10000戶,程控電話裝機容量10000門,用戶達7000多戶,電視、廣播覆蓋率達100%。環境衛生設施不斷改善,設有鎮環衛站,現有環衛職工27人,環衛車3輛,垃圾車15輛,城區設定有垃圾桶497隻,有占地300畝的無害化生態垃圾處理場1個,日回收處理垃圾15噸;鎮內有街道公廁8個,其中水沖式公廁3個,並有專人負責保潔;投資550萬元完成了總面積110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建設,並投入使用;先後建成街心花園2個,總面積1800平方米,使全鎮綠化面積達3萬平方米,綠化率達25%;投資57.7萬元新建單立柱廣告牌3個,總計684平方米,城鎮整體功能不斷提高。
依託娜允古城,實現經濟、社會、環境三大效益的統一,保護和開發古城,統一規劃,分期分步實施,根據城鎮周圍金山、銀山、法罕山的保護與規劃,開發娜允風情谷。
主要景點
宣撫司署
娜允由“三城兩鎮”(上中下城和芒方崗、芒方冒)組成,從上到下是按照登記順序布局的。土司時代,上城是土司及家奴居住的地方,中城是官員和家屬的居住地,下城則是下級官員的住處,芒方崗和芒方冒是林業官和獵戶居住的寨子,孟連宣撫司署位於上城的最高處,上、中城佛寺也巍然屹立在宣撫司署的附近。
宣撫司署,占地一萬多平方米,是雲南清代土司的衙署,也是雲南18座土司衙門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
整個建築由門堂、議事廳、正廳、東西廂房、糧倉、廚房。雄偉的議事廳分上下兩層,底層空曠涼爽,過去是大臣們休息的地方,現在遊人三三兩兩的坐在欄座上喝茶小憩。按傣族的規矩記者脫了鞋走上二樓,滿目皆是各種珍貴的藏品和講述宣撫司署歷史的壁畫,精緻的竹編藝品、珍奇的貝葉經、金銀飾品、其中還有朝廷賜給歷代土司的官服、旗幟、金傘和寫有漢、傣文字的公文及宣撫司的生活用具等等,特別是一襲清朝皇帝賜給的蟒袍,繡著雲朵、飛鳥、騰龍、浪花,光彩奪目,可謂是華麗無比。
百年滄桑,1965年孟連宣撫司署就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不僅是傣族歷史的見證,也是孟連14個世居民族團結友愛的象徵。
古鎮文化
娜允古鎮雖然歷史悠久卻至今仍保留著傣族古城的特色和風韻,蘊涵著豐富多彩的傣族土司文化,以及宗教建築,飲食、服飾、節日、音樂、舞蹈、民俗等文化、有著珍貴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近幾年來,境內外少數民族,特別是緬甸,泰國等鄰國的傣族客人到娜允古鎮訪古溯源的也日益增多。
古鎮遊記
跳孔雀舞的老漢
下午的陽光透過屋頂的琉璃瓦,射在了宣撫司署一樓的廳堂上,58歲的波相洪喝著醇濃的苞谷酒,興致勃勃地與老哥下著傣家圍棋。
波相洪是古鎮上城人,上輩人在土司家奴中專司鼓樂,打象腳鼓成了他從祖輩那裡承襲來的技藝,無師即通。今天外國專家來考察,他被請去表演,幾杯酒下肚後,老人高興地跳起了“孔雀舞”———一種由孔雀拳漸漸演變而來、專由男人跳的舞蹈。
平日裡波相洪守著土地不挪窩,但他的日子實在是過得悠閒。一星期內只需花兩三天就把四五公里外的田地盤完了,其餘的時間就是下下棋、打打撲克、玩玩麻將,當然也離不開那醇濃的苞谷酒。媳婦呢,就做點涼粉拿到集貿市場去賣,趕上嫩苞谷上市了,一家人就每天趕個大早去10多公里外的勐阿,以一元錢一斤的低價買來煮熟,中午上街去賣,也能賺點錢貼補家用。
這也是上城裡大多數人現在的生活,不算富裕卻很會過日子。這些人的祖輩是土司的家奴,新中國成立後,他們已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開傣味餐廳的年輕人
走進一座據稱是古鎮中城最古老的建築,一位安詳的“老咪桃”(老大媽)正在織著撣佛用的宗教用品。老人叫咪罕烘,是整個古鎮針織手藝最好的一個,經常是給東家織完傣錦,又給西家織刀袋,年過70還忙得不亦樂乎。
老人是土司代辦之女,滿臉的皺紋掩不住她年輕時的美貌,她的女兒個個如花,卻沒有一個繼承她的傣家手工藝,而是走出古鎮,到縣城的開發區開起了餐館。在她們的帶動下,一條名為“建設路”的百米街道兩年來辦起了10來家傣味餐館,變成了“傣味一條街”。
坤三最初和咪罕烘的女兒合夥開餐館,那已是三四年前的事了。現在他搬到了街的另一端,開起了一家400多平方米的“濱河飯莊”,每月僅房租就是1800多元,可他說不算貴,可想生意有多紅火了。坤三今年36歲,父母都在吃齋念佛,在土司時代屬於德高望眾的人家,外客來到古鎮,他們家就成了當然的接待點。坤三打算再過幾個月如果收入不錯,便帶著媳婦、孩子到西雙版納州首府景洪和昆明市等地去走走看看,“光賺錢有什麼意思?”他說。
聽坤三說,生活在中城的娜允人現在還有將近70人,他們把田地包出去,把犁耙等農耕工具捐給了設在宣撫司署的縣文化館,自己卻開起飯店、跑起運輸、賣起服裝,有的已經把飯館開到了泰國。咪罕烘有一個女兒還跑到思茅市開了一家中城傣味店,生意很好。
土司小姐做了放映員
誰會想到,照像坐得筆直而嚴肅的刀正仙老人,當初是一個連漢裝都穿不習慣的土司王子家的小姐?當她指著一張漆木圓桌說“這是我自己做的”,我們更是難以想像,嬌小柔弱的她竟有這般好手藝!
老人生於1936年,父親是土司抱養的孩子,差一點就接了土司位成了末代土司,母親是一位博學的緬甸人。老人生在上城,大部分時間住在中城,十六七歲時看到了解放軍,十分羨慕英武的小女兵,就自己偷偷打了背包跑出孟連,來到瀾滄參加革命,後來到雲南民族學院讀書,回到孟連後成了一個放映員,成天背著放映機滿山遍野去放電影。
“一開始沒人來看,我們就買些茶葉、鹽巴送給頭人,請他動員村民來看。”刀正仙還向財政局借了1800元,買了兩頭騾子,在放電影時又幫商業部門馱貨,因為自給自足而得了先進,“後來放電影就享福了,個個村寨都來請!”
因為出身,刀正仙在“文革”中受盡了苦,正是那段日子,讓刀正仙成為一個好木匠,“人家斗我,我斗木料。”老人家中的兩張床、一個圓桌和一把椅子至今都還在使用。
老人從古鎮出來,一直沒有回去住過,雖然不大習慣穿傣裝了,但她還是傣家的女兒。
古鎮歷史文化的發掘者
說到古鎮,一個在孟連縣城生活了近20年的大學生最不該被忘記,古鎮歷史文化的發掘整理,古鎮尤其是宣撫司署至今保存完好,都與她的努力分不開。
張海珍,傣名召罕嫩,孟連縣勐馬人,1982年畢業於雲南大學中文系,一直在孟連從事文化工作,現任縣博物館館長。宣撫司署和與之相連的娜允古鎮,是傣族最具歷史和文化價值的一塊寶地,張海珍來到博物館的第一天起,宣撫司的沿革、其在歷史上的地位、土司時代的主要事件……包括古鎮的人文特點、傳統習慣、古鎮人今昔的生活變遷,無一不令她心醉。她不僅寫有《孟連歷史上傣族與山區民族的關係》等學術論文,還出版了一本小說集《金蕉雨》,刀正仙就被她作為原型寫進了書里。
沒有出生在古鎮,但張海珍對古鎮寸磚片瓦都很有感情,也異常熟悉,現在,她又在忙著為古鎮下一步如何保護與開發而奔波。
這是一個沒有生在古鎮的古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