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黑井古鎮位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恐龍之鄉”——祿豐縣,自古以來是個產貢鹽的地方。它依
山傍江,是一個久封於龍川江河谷中已經差不多一個世紀的小鎮,是雲南四大古鎮之一。據《黑鹽井志》記載:“土人李阿召牧牛山間,一牛倍肥澤,後失牛,因跡之,至井處,牛舔地出鹽。”為紀念這頭黑牛的功績,遂稱此地為“黑牛鹽井”,後稱“黑井”。這裡民風淳樸,風景秀麗,是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黑井仍保留著較為完整的傳統城鎮格局,有21處文物保護單位,是祿豐縣乃至楚雄州有名的文物大鎮。歷經千年,古鎮風貌依舊,歷史紋脈清晰,特色鮮明。
關於黑井,金庸《天龍八部》有語:“保定帝下旨免了鹽稅,大理國萬民感恩。雲南產鹽不多,通國只白井、黑井、雲龍等九井產鹽,每年須向蜀中買鹽,鹽稅甚重,邊遠貧民一年中往往有數月淡食。保定帝知道鹽稅一免,黃眉僧定要設法去救段譽以報……”黑井,就是大理國僅有的9個鹽井之一。
“鹽城”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輝煌,卻留下了古色古香的具有唐宋風貌坊巷,頗具明清風格的民居,碑刻、石雕、古塔、石牌坊、古戲台,以及古寺廟、古鹽井、煮鹽灶戶等,特別是享譽省內外的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典型的武家大院,吸引了眾多的海內外遊客。
“王”字型的武家大院豪宅、貞節牌坊、道光皇帝的御筆、飛來寺、以前曾產過鹽的鹽井及滷水池子仍留在那裡。在龍祠內懸掛著雍正皇帝所題寫的牌匾,上書“靈源普澤”四個大字。此匾長2米多、寬80厘米,匾上雕有9個龍頭。“靈源普澤”四字也正是雍正皇對當時黑井滷水惠澤普天下的評價。還有始建於明末,完工於清道光年間,至今仍發揮著防洪作用,護衛著黑井鎮的安全的黑井慶安堤,也是一個不可不去的地方。
主要景點
古鎮城門、武家大院、大龍祠、古法製鹽作坊、諸天寺、上武家院、德政房、節孝總坊、曬鹵鹽、黑
牛鹽井、文廟、七星台等景點是在鎮上,飛來寺、望江亭、香山寺、萬壽山僧人墓群、三元宮、天生碑、真覺禪寺、真武觀、聽濤亭等景點在山上。
歷史沿革
黑井歷史悠久,從出土的石、陶、銅器、獸骨等文物考證,早在32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就有少數民族的祖先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生息勞作。在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彝女阿招在黑牛的引導下,發現河邊山腳處有鹵泉自然溢出。從此,黑井先民采鹵而食;青銅器時代,他們掘池儲鹵,用原始的薪炭法製鹽;南詔時期,掘池汲鹵,用釜煎鹽,黑井鹽成為專供王室的貢鹽;元代,中央置威楚路提領管黑鹽井鹽運使司。但在這兩千年中,黑井僅僅開挖了兩三口鹽井。明洪武年,黑井設正五品的鹽課提舉司,直隸於省。中央從應天府遷來64名身分非同一般的灶丁,大力開發黑井。經過數百年發展,到清朝,黑井鹽業到達鼎盛,鹽稅竟占到雲南鹽稅64%。解放前,黑井設場務公署,但海鹽的“入侵”,使昔日富甲一方的鹽都,因失去支柱而走向衰落。
歷史建築
黑井文物古蹟甚多, 有史前十八犁田新石器文化遺址,萬春山腰有元代摩崖。始建於元的古鹽城橋,明清護城堤,以及長 788米的順河橋。 具有唐宋風貌坊巷,明清風格的民居,古碑刻、石雕(萬春山頂古墓石雕人馬)、古塔、石牌坊(貞節牌坊)、古墓(青銅墓葬、元代火葬墓群、回漢睦族金大嬸墓、木棉花浮雕墓)、古戲台,以及古寺廟(文廟、諸天寺、龍祠、飛來寺、香山寺)等。
武家大院
武家大院屬典型的明清建築,至今保存完好。武家大院始建於清道光十六年,鹹豐七年擴建竣工,依山勢而建,呈“王字型,縱一橫三”,布局獨特,由四個天井組成,有99間房子108扇門,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四通八達,規模宏大,是雲南罕見的古民居建築群之一。
大龍祠
大龍祠內懸掛的牌匾是雍正皇帝所題寫,上書“靈源普澤”四個大字。此匾長2米多、寬80厘米,匾上雕有9個龍頭。 “靈源普澤”四字也正是雍正皇對當時黑井滷水惠澤普天下的評價。
黑井慶安堤
慶安堤位於龍溝河和龍川江的交匯口,始建於明末,於清道光年間完工。南堤長362.5米,高10米,寬6-7.4米,北堤長98.4米,高5米,寬4米。是一座紅砂石建成的大壩。是歷史上第一個主要用於防土石流的防護工程。從古
至今一直發揮著作用,護衛著黑井鎮的安全。有碑文記載了當時修建的經過。有專家認為,黑井慶安堤是僅次於都江堰的古代水利工程。
飛來寺
飛來寺位於半山腰,因山勢陡峭,從山下往上看,整個廟宇像一隻盤踞于山巒的大鳥,仿佛振翅欲飛,又好像剛剛從天空降落停歇。飛來寺就此得名。從寺向下看,深深的峽谷中,龍川江從中穿過,小鎮的建築星羅棋布於江的兩岸。
鋪台
在黑井,現存的鋪台大約有160多個,有的仍在使用,絕大部分已廢棄。所謂鋪台,就是當地住家在自己臨街街面用青石板砌出的一個平台,並將各種物品擺在台上出售,買賣一目了然,十分方便,趕馬人牽著馬便可以買東西。有的店鋪為吸引顧客,還在鋪台上放一瓦罐水和一把木瓢,供顧客和趕馬人解渴。
飲食
黑井古有“八八”宴席,今有獨特佛教素宴及民居 “八碗四碟 ”家宴;鹽燜雞、灰豆腐、燒烤、燒膚、稀豆粉粑粑、牛乾巴、石榴花等風味佳肴,妙不可言。 春有名杏,夏有石榴,秋有蜜棗,冬有乾果, 四時任君品。
稀豆粉粑粑:將熟米飯搓揉成片狀切成小塊,放於火炭中烘烤,製成類似米質鍋巴,放入碗中燒上稀豆粉食用。
灰豆腐:將白豆腐劃成小四方塊,放在油鍋中炸皮起黃色,撈起後放在一“鹼水”中浸泡,利用鹼性作用,將炸黃的白豆腐復原成豆漿形成一個口袋。要食用時用豆黃湯煮,然後放上醃菜等作料,味鮮嫩滑,又名“口袋豆腐”,是黑井有名的小吃。
燒膚:先將新鮮肉皮用水煮,然後放到油鍋中炸起皮黃色,在炸的過程中放糖、蜂蜜,撈起後將其切成條形,與醃菜等作料一起煮,味美肉鮮,油而不膩,是黑井常見的家常菜餚。
購物
目前黑井古鎮上還保留有鹽井,有興趣的遊客可以親自動手在古鹽井遺址做鹽。鎮上的店鋪出售做成各種形狀的鹽巴,如桃心形、元寶形、梅花形等,鹽巴上通常裝飾有紅繩、玉墜等物件,也有的雕刻有各種圖案,很特別。這些鹽巴分別有醃製火腿、製作泡菜、沐浴等不同用途。黑井還出產石榴、小棗等水果。這裡的黃牛乾巴、黑井臘肉、小灶酒、梨醋等特產,以及各種刺繡類的手工藝品,在楚雄地區都比較出名。
黑井貢鹽:黑井的鹽滲透力特彆強,你切十片生肉疊起來,然後往最上面的肉片上撒些黑井鹽,半天的時間它就可滲透到最下面的一片肉中,用來做火腿是最好的。
現狀
1995年被列為雲南省歷史文化名鎮,2006年被國家建設部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近年來,在外來信息的衝擊和啟發下,該鎮以鐵路為媒介,沿線路廣泛傳播、行銷古鎮鹽文化旅遊產業,吸引中外遊客近50萬人次,年旅遊創收1100萬元,實現了古鎮經濟的二次創業。從2003年以退耕還林為契機大力發展小棗種植以來,古鎮周邊區域農村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正在日益顯現。
旅遊攻略
門票
成人票:30元/人、兒童票15元/人。
住宿
黑井古鎮上客棧和家庭式旅館比較多。目前這裡住宿條件最好的是武家大院,有標準間和普通間,設施不錯且古韻十足。其他由老民居改建而來的客棧和家庭旅館也可以滿足遊客不同檔次的需求,價格適中,衛生也不錯。鄉游網上可以預訂,不過節假日期間黑井古鎮的房間會比較緊張,周末去一般不用擔心客滿,但如果是黃金周期間去的話,一定要提前預定房間。
交通
鐵路:可在昆明市昆明火車站乘昆明至攀枝花的火車,在黑井站下車,(乘每日早上7:20分發往攀枝花的6162次列車,上午10:16分到達;當天下午19:05分乘6161次列車返回,21:55到達昆明,車票11.5元)。車站離鎮上還有4千米的路程,下了火車後可坐小馬車或是徒步去黑井古鎮,小馬車每人兩三元左右。由於黑井火車站是小站,只有普客,沿途停車次數比特快多,乘車要有耐心,而且到了黑井,停車時間短,上下車行動要快。
公路:黑井古鎮離祿豐縣城111千米,自駕車可從祿豐→舊庄→廣通→妥安→黑井,在廣通至黑井一段路窄、彎道多,路況很差,需特別注意安全,大約4個小時到達。楚雄、祿豐、廣通都有班車前往。
自駕游:1、昆明-祿豐-一平浪-大舊庄-廣通-妥安-黑井,全程194公里。
2、楚雄-廣通-妥安-黑井,全程72公里。
最佳旅遊時間
黑井古鎮一年四季都適合旅遊。該地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春暖旱重、夏無酷暑、秋季涼爽、冬無嚴寒,年溫差小、日溫差大、乾濕分明,每年5-10月為雨季,年平均氣溫15-21℃。
小貼士
1、景區內不可搭帳篷宿營。
2、黑井古鎮節慶活動:正月初八、太平會、火把節、洞經會等8個傳統節日。
3、黑井飛來寺山高坡陡,老年人、體弱者慎行,對探險愛好者則是一個極佳的挑戰。
4、黑井古鎮依山傍水,龍井江淘急聲響,若有失眠者,住宿最好選擇靠山的一面。
推薦旅遊線路
黑井古鎮玩法:觀黑井是不能疾走的,黑井的靜和古樸只適合慢行。訪古觀景,一切都在於品它的古韻,品它的醇香:古牌坊、古鹽井、古石雕、古龍祠、古院、古寺、古街、古宅,無不散發著古味舊韻。去黑井是一定要住上一夜的,而且定要住在私人宅院改成的客棧里。枕著香山寺的鐘聲和龍川江的吟詠入睡。
推薦旅行線路:黑井(黑牛鹽井、七星台、大龍祠與雍正題匾、飛來寺、武家大院、節孝坊、孔廟、飛來寺、五尺道、和尚墳、安慶堤),黑井屬於祿豐縣,祿豐縣是中國的恐龍之鄉,元謀人的誕生地,還可去看看自然奇觀元謀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