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一名海光寺,又名盪山寺,位於蒼山聖應峰麓,莫殘溪北岸。這裡峰巒四合,林木蔥鬱,感通寺是大理佛教聖地之一,也是大理最早建立的寺廟之一。據文獻記載,感通寺是“漢時摩騰法蘭由西天入中國時建,至唐李成眉賢重建。乾寧三年,蒙氏僧趙波羅更葺之”。到明朝,盪山佛寺已有30多院。歷史上感通寺就是文人學士研書習文,賦詩作畫之地。自元以來感通寺住寺高僧有念庵、無極、擔當等。念庵,元代高僧,原籍昆海(今昆明附近),感通寺住持,精書法,曾名噪一時。他為崇聖寺題書的“佛都”二字,被列為崇聖寺鎮守的五件法寶之一。
無極,明初感通寺住持,大理古城人,精通釋典和梵文,有賦頌之才,並具有超塵脫俗的儀表。他的詩文對雲南的文化有較大的影響,明軍攻下大理後,他率寺僧積極歸附,並於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春率徒到南京朝拜朱元璋,獻白駒馬一匹,山茶花一株,自撰《南征賦》詩一首。當太祖接見他時,馬嘶花放,太祖甚喜,當即賜宴招待,並賜袈裟一件,賜名“法天”。離京時,太祖賦《僧居點蒼》詩相贈,並御授僧綱之職。太祖詩曰:“碧雞鶯轉戀花打,影射滇池魚尾過;現秀兩間磅礴盛,英華三界屈蟠多。諸葛六軍擒孟獲,穎川一鼓下樣打;僧修百劫超塵世,撫鹿松陰臥綠莎。”
無極回感通寺後,擴修寺院,在大雲堂(即大殿,方丈住所)前建碑亭,將明太祖的賜詩和群臣唱和的詩篇18首鐫刻在碑上。當時感通寺規模已達36院,殿宇金碧輝煌,氣象萬千,成為滇西著名的佛教寺院。感通寺聞名遐邇,與無極苦心,經營分不開。
擔當,原名唐泰,字大來。其先祖浙江嚴州,明初從征雲南留守晉寧。明末,唐泰為抗清復明,曾參與反清活動,後因失敗,隊伍失散,遂出家為僧。他拜蒙化淨土庵高僧無住為師學法,後又隨無住移居祥雲水目山,法名普荷,號擔當。曾結茅雞足山,修身養性,晚年移住感通寺。擔當文才高雅,以詩、書、畫三絕著稱於滇西,他仰慕滴滇狀元楊慎的人品和才學,重修了寫韻樓,終日在樓上靜修和吟詩作畫。因為他處於明末清初,經歷了山河破碎、亡國之痛,他的詩、書、畫反映了強烈的愛國熱情,藝術水平和思想性都很高。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擔當在感通寺圓寂,終年8l歲,葬在感通寺的山林中。現寺內尚存擔當手書“一笑皆春”四字和讚譽感通寺的詩聯多首(對),其中門聯云:“寺古松深,西南覽勝無雙地;馬嘶花放,蒼洱馳名第一山。”
感通寺幽靜的寺院,秀麗的山水,是旅遊觀光的勝地,歷史上曾有不少的名人學士到感通寺下榻,為感通寺留下了不朽的詩篇。明代文才橫溢的狀元楊慎和大理文人李元陽常住感通寺班山樓著書賦詩唱和,李元陽改班山樓為寫韻樓,親題其額“寫韻樓”三個大字。住寺期間,楊慎夜間聽寺僧頌讀《六書》,音韻多有謬誤,遂留寺20餘日,校注《六書》音韻,匯為《轉注古音略》一冊,供寺僧和後學者學習,並有《點蒼山遊記》和多首詩傳世。其中《感通寺》詩云:“嶽麓蒼山中,波濤黑水分;傳燈留聖制,演梵聽華雲。壁古仙苔見,泉香瑞草聞;花宮三十六,—一遠人群。”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楊慎,在寫韻樓壁間鐫刻了《楊慎杖履圖》及其名作《垂柳篇》,為寫韻樓增色。明代晚期,著名旅行家、地理學家和文學家徐霞客慕名遊覽了感通寺,將感通寺勝景記人其“滇游日記八”中。明代旅遊感通寺的還有雲南左參政張沈,著有《盪山志》。清代慕游感通寺的文人墨客更是絡繹不絕,均有詩賦文章留寺。其中大理府通判黃元治編纂《盪山志》二卷,詳細地記述感通寺的風光名勝,使感通寺聲名遠播。
感通寺掩映在松柏林中,由山門、大殿、廂房、花園等組成,一年四季山青水秀。寺後山林中有擔當墓塔和寂照庵,並有曲徑和清碧溪、蒼山玉帶雲遊覽路相通,遊人不絕。到感通寺遊覽,可喝到清新可口的感道茶和吃到佛家美味可口的素筵,讓游者一飽口福。
交通
可乘下關和古城之間的公車,如4路,在感通寺路口下車,在路口就可看見“感通寺”的標牌,下車後,再乘小馬車即可到達。感通寺距離大理古城約10分鐘的車程,如果從路口步行上山的話,約需40分鐘。遊客還可以沿蒼山玉帶雲遊路到達感通寺,只是這條路比較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