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都之稱
崇聖寺始建於唐開元年間,公元713年至741年,經歷代擴建,到宋代大理國時期達到了顛峰,有“基方七里,為屋八百九十間,佛一萬一千四百尊,用銅四萬五百五十斛,有三閣、七樓、九殿、百廈”之規模,享“佛都”之美譽。進崇聖寺,觀賞崇聖寺,須得品味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崇聖寺在南詔古國、大理古國時期即為皇家國寺和政教中心,歷史上曾有九位大理國國王在此出家為僧,在金庸的武俠名著《天龍八部》的筆下,段氏皇族出家的“天龍寺”,就是今天的崇聖寺。
歷史簡介
崇聖寺始建於唐開元年間,公元713年至741年,經歷代擴建,到宋代大理國時期達到了顛峰,有“基方七里,為屋八百九十間,佛一萬一千四百尊,用銅四萬五百五十斛,有三閣、七樓、九殿、百廈”之規模,享“佛都”之美譽。
崇聖寺曾以五大重器聞名於世:三塔、南詔建極大鐘、雨銅觀音像、三聖金像、“佛都”匾。今天五大重器僅存三塔,而一代名寺“南中巨剎”崇聖寺與另外的四大重器均毀於歷代的戰火及自然災害。2005年大理旅遊集團耗資1.82億人民幣恢復重建崇聖寺,重建的崇聖寺,占地600畝,西依蒼山應樂峰,東臨洱海萬頃波,海拔2199米,東西長1136米,南北寬352米,建築面積20080平方米,約占古代崇聖寺建築面積的六分之一,並請中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聖輝大師為方丈主持。
沿著這座中國規模最大的漢傳佛教寺院的中軸線依次觀賞了大鵬金翅鳥廣場、山門、護法殿、彌勒殿、十一面觀音殿、大雄寶殿、阿嵯耶觀音閣、山海、大觀十牌坊以及寺內的木雕藝術等。
崇聖寺那宏大的建築規模和精湛的建築工藝以及將靜態的佛教藝術與動態的佛教文化相結合,再現當年“靈鷲山聖地,妙香國佛都”之輝煌的崇聖寺內涵,遠眺著蒼洱毓秀,望著絡繹不絕的遊客源源不斷的湧進崇聖寺,聽著來自五湖四海不同的方言,我們不禁深深的為崇聖寺、為大理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驕傲。
建築歷程
建造情況:
據《南詔野史》(胡本、王本)、《白古通記》等史籍記載,當時崇聖寺與主塔建造時,寺基方7里,聖僧李成眉賢者建三塔,屋890,佛11400,銅40590斤,建於南詔第十主豐保和十年至天啟元年(公元834至840年),費工708000餘,耗金銀布帛綾羅錦緞值金43514斤。
建築組成:
崇聖寺遺址:
崇聖寺原在三塔之西,靠蒼山一面,其山門距三塔主塔約120米,是南詔國第10代王勸豐右時(公元824—859年)所建,時為南詔國後期。南詔國中期崇佛之風興起,到勸豐右時已達極勝,佛寺遍於雲南內,有小寺3千,大寺8百。經南詔之後的大理國,佛教較南詔更為發展。因此,大理國就有“佛國”、“妙香國”之稱。崇聖寺建成之後即為南詔國、大理國時期佛教活動的中心。崇聖寺所崇之“聖”為觀音。當時,大理地區對觀音崇拜極為勝行。
崇聖寺三塔:
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尋塔,底寬9.9米,現存高度69.13米,16層,為方形密檐式空心磚塔,是中國現存座塔最高者之一,與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築,造型上也與西安小雁塔相似,為唐代的典型塔式之一。塔以白灰塗面,每級四面有龕,相對兩龕供佛像,另兩龕為窗洞。塔內裝有木骨架,塔身內壁垂直貫通上下,設有木質樓梯,循梯可達頂層,從瞭望小孔中欣賞大理古城全貌。塔頂有金屬塔剎寶蓋、寶頂和金雞等,底部鑲嵌著鐫刻在大理石上的“永鎮山川”四個大字,此為沐英後裔明代黔國公孫世階所書。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三層,下層邊長為33.5米,四周有石欄,欄的四角柱頭雕有石獅;上層邊長21米,其東面正中有石照壁,“永鎮山川”四個大字即位於此,每字1.7米,筆力雄渾蒼勁,氣勢磅礴。塔下仰望,只見塔矗雲端,雲移塔駐,似有傾倒之勢。
三塔中的南,北二小塔在主塔之西,與主塔等距70米,南北對峙,相距97.5米,均為五代時期大理國所建造。兩塔形制一樣,均為10層,高42.4米,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磚塔,外觀裝飾成閣樓式,每角有柱,每級設平座第4、6級有斗棋,頂端有鎦金塔剎寶頂,華麗非常。每層出檐,角往上翹,不用樑柱斗拱等,以輪廓線取得藝術效果。塔通體抹石炭,好似玉柱擎天。
崇聖寺三塔布局齊整,保存完善,外觀造型相互協調。大塔協領兩座小塔,突出其主要地位,同時又襯托出小塔的玲瓏雅致;小塔緊隨大塔,襯托出大塔的高大、雄偉。三塔布局成鼎足之勢,高聳藍天,成為大理白族文化的象徵,是我國南方最壯麗的塔群。三塔與遠處的蒼山、洱海相互輝映,點綴出古城大理的歷史風韻,雖經歷了千年風雨剝蝕和多次大地震,依然完好無損。
建築風格:
三塔的建築風格,一般都說類似西安小雁塔,是典型的唐塔風格,表現了唐宋時期雲南與內地的密切聯繫,但是三塔又具有不同於內地塔的兩個特點:一、三塔層數均為偶數,而內地塔多為奇數。二、中原塔由基座向上直線收縮,下大上小,呈矩梯形;而三塔上下較小,中部較大,外部輪廓呈曲線。
保護狀況:
崇聖寺及三塔建成後寺院曾一度香火旺盛,元武宗時曾“降聖旨”封釋覺性為住持僧,保護寺產,免徵糧稅。元代亦曾加以維修,使得“殿廡煥然復興,三塔峙立,金碧交輝,巨麗與山埒(相等)”。明代,李元陽重修,亦有“三閣、七樓、九殿、百廈”。當時寺中有五寶:三塔、巨鍾、雨銅觀音、證道歌碑和佛都匾。至徐霞客到大理時,仍見崇聖寺前“三塔鼎立,……諾四旁皆高松參天。其西由山門而入,有鐘樓與三塔相對,勢極雄壯”,樓後為正殿,正殿後為“雨珠觀音殿,乃立像,鑄銅而成者,高三丈”(《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八》)。據說,寺中的鴻鍾,為建極十二年(公元871年)造,“徑可丈余,而厚及尺”,“其聲聞可八十里”。“萬古雲霄三塔影,諸天風雨一樓鍾”,歷來為人所樂道。雨銅觀音,莊嚴靜美,細腰跣足,造型精美,為南詔遺物。然世事滄桑,巨鍾已毀於清,雨銅觀音毀於十年動亂,證道歌碑與佛都匾連同寺院一起,今已無存。
歷經千年滄桑和風雨剝蝕,崇聖寺毀於清鹹豐年間,西三塔卻巍然屹立。1925年地震,塔頂地震,塔頂震落,殘破益重。建國後政府對三塔保護十分重視,1978年對其進行了大規模維修。這次維修中在千尋塔基座中發現了南詔、大理時期的佛教文物600餘件,其中有大量的佛像和寫本佛經,其中有一尊金質觀音像,重1135克,高24厘米,極為珍貴。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南詔國和大理國時期文物中最為豐富的一批,價值極高,為中外所矚目。這些發現,揭開了古代大理這個“佛國”的一道神秘面紗。
大理崇聖寺:
恢復的大理崇聖寺又名“三塔寺”,位於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大理古城3公里處,這裡依山傍水、峰巒疊翠、環境清幽,真不愧為“靈鷲勝地”。融合了“禪宗”、“密宗”特點,集大乘佛教、大理阿吒力佛教、藏傳佛教為一體,與國家AAAA級景區三塔公園珠連璧合,重現古代“皇家園寺”輝煌,鱗次櫛比,氣勢磅礴,成為聞名中外的佛文化魅點。“佛都”增輝,光耀蒼洱。古代南亞、東南亞“皇家園寺”著名的三塔崇聖寺,一千多年前就是地方政權“南詔國”、“大理國”的“皇家園寺”。
三塔崇聖寺始建於唐開元間(公元713—741年),先建了大塔“千尋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磚塔,共13層。稍後又建了南、北小塔,均高43米,是一對八角形的磚塔,都是10級。三塔渾然一體,氣勢雄偉,具有古樸的民族風格。
修建三塔,除了佛家所宣揚的可以成佛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大理古為“澤國多水患”。古籍《金石萃編》中記載:“世傳龍性敬塔而畏鵬,大理舊為龍澤,故為此鎮之。”
相傳古時修建三塔,採用墊一層土修一層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後,才將土逐層挖去,讓塔顯現出來,故有“堆土建塔”與“挖土現塔”之說。建塔時所搭的橋,高如山丘,長達10餘里。修塔時運力不足,還用山羊來馱磚,如今大理的銀橋村,古時稱為“塔橋村”。古藉記載修三塔,“役工匠七百七十萬,耗四萬餘金,歷時八年建成”。
修建三塔後,又建了規模弘大的崇聖寺。經歷代的擴建,到宋代“大理國”時期達到鼎盛巔峰。據《南詔野史》記載:崇聖寺“基方七里,周三百餘畝,為屋八百九十間,佛一萬一千四百尊,用銅四萬五百五十斛”;有“三閣、七樓、九殿、百廈”之規模。
南詔國時期的唐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驃國(今緬甸)國王雍羌和王子舒難陀,在南詔王異牟尋的陪同下到三塔崇聖寺祈拜敬香,因而崇聖寺三塔成為東南亞、南亞崇尚的“佛都”。到了大理國時期,大理國第一代國王段思平酷愛佛教,《南詔野史》說段思平“好佛,歲歲建寺,鑄佛萬尊”。公元1056年,星邏(今泰國)國王耶多曾兩次到崇聖寺迎佛牙,大理國王段思廉以玉佛相贈。由於大力倡導,大理佛教非常盛行。大理國二十二代國王中,有九位出家到崇聖寺當和尚,他們分別是:第二代王段思英、第八代王段素隆、第九代王段素貞、第十一代王段思廉、第十三代王段壽輝、第十四代王段正明、第十五代王段正淳(也是《天龍八部》中段譽之父)、第十六代王段正嚴(也是《天龍八部》中段譽)、第十七代王段正興。其中第二代王段思英,即位一年就到崇聖寺出家。這些國王固然也酷愛佛教,但主要是在爭奪王位的鬥爭失敗後的一種出路,因而史書上有“遜位為僧”、“避位為僧”的記載。明代傳抄的大理國時期的佛教經典《大灌頂儀式卷》,就記載了國王舉行灌頂儀式的複雜場面,這么多國王出家,在世界佛教史上是獨有的奇特現象。因而,吸引了內地香客和東南亞、南亞香客到崇聖寺“朝聖”,崇聖寺成了東南亞、南亞推崇的“皇家國寺”。
明朝地理學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記》中載:“是寺在(蒼山)第十峰下,唐開元中建,名崇聖寺。前三塔鼎立……塔四旁皆高松參天,其西由山門而入,有鐘樓與三塔對勢,極雄偉。樓中有鍾。極大,徑可丈余而厚及尺,為蒙氏(南詔)時鑄,其聲聞可八十里。其後為正殿,殿後羅列諸碑……其後為雨銅觀音,乃立像,鑄銅而成者,高三丈余……自後歷級上,為淨土庵等。”明代崇聖寺以五大重器著稱於世:三塔、南詔建極大鐘、雨銅觀音像、元代高僧圓護手書的“佛都”匾、明代三聖金像。香火更旺,裴聲於南亞、東南亞。(選自《大理崇聖寺三塔》官方網站)
閩侯崇聖寺
福建閩侯崇聖寺位於福建省閩侯縣境內的雪峰山麓,距福州市約70多公里,是禪宗雲門、法眼二派的發源地,為江南五山十剎之一,素有“江南第一叢林”之稱。1983年,雪峰崇聖寺被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現已修葺一新,成為閩侯縣的著名名勝古剎。
歷史沿革
崇聖寺座范在雪峰鳳凰山南麓,創建於唐朝鹹通十一年(870年),它的開山祖師是唐代高僧義存禪師。
據《宋高僧傳》卷十二、《景德傳燈錄》卷十六等記載,義存(822一908年),俗姓曾,泉州南安人。9歲請出家未準,12歲從父游莆田玉澗寺出家,拜慶玄律師為師,17歲落髮,謁福州芙蓉寺靈訓禪師。28歲往幽州寶剎寺受具足戒,後到武陵德山(今湖南常德)參拜宣鑒法師,承其法系。鹹通十一年(870年)到雪峰,當地紳士蘭文卿許他在大枯樹下結庵修行,稱枯木庵。“里人蘭文卿舍田七千餘畝,屋五百間,諸物充足,遂為南方叢林第一”。此寺初稱應天廣福禪院,或稱應天雪峰禪院,四方僧人云集,義存法師的門徒有1500人。唐僖宗賜號“真覺大師”,並賜紫袈裟。義存的弟於有文偃、師備等56人。文偃(?一949年)稟承宗風,往韶州雲門山創立了禪宗新派別——雲門宗。師備(837-908年)到福州玄沙院弘法,其再傳弟於文住金陵清涼寺,從者雲集,創立禪宗另一派別——法眼宗。因此,後人把崇聖寺視為雲門、法眼宗的發源地。
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賜名雪峰崇聖禪寺,一直沿用至今。明永樂二年(1404年)和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崇聖寺住持法庵和達本禪師兩次主持重興。1928年,圓瑛法師住持崇聖寺,又加以修葺。抗日戰爭時期,大維寶殿毀於日軍炮火,天王殿也被颱風所毀,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寺廟幾成廢墟。1979年起,政府批准崇聖寺作為佛活動場所重新修復開放。在海內外僧眾和信徒的資助下,天王殿、大雄寶殿得以重建,山門、法堂、齋堂、鼓樓、鐘樓也得到修復。殿堂內,佛像莊嚴,雕塑精湛。整座寺廟煥然一新.莊嚴宏偉。殿前的對聯為:
開東土有二宗,法眼雲門五派靈源通性海;
稱南方第一寺,垂檉枯木千秋勝跡鎮名山。
人文古蹟
雪峰現存古蹟有:義存禪師和閩王王審知各植檉樹一株,清達本和尚種植的檉樹2株,法堂旁有義存禪師塔及應潮泉、梯雲嶺、蓖月池等24處景觀,其中最著名的是枯木庵。
枯木庵在崇聖寺東南,距寺僅數百米,這裡相繼是開山祖師義存最初棲止念禪之地。庵內有株枯木,上端的枝梢已經折斷,只余木乾,高3.2米,闊7.3米。枯木內心是空的,上面露天,象揭開蓋子的大飯甑。其表皮完全剝光,露出的膚廓非常堅韌,厚約10公分。枯木南向的正中開二竇如門,高2米多,寬約1米,門額如半圓形,似一天然岩洞,裡面可容10多人。枯木內外有唐、宋、元、明的名人題刻20多處。其中有“維唐天佑乙丑歲造庵子及作水池”等題記,這是唐天佑二年(905年)閩王王審知捐款造庵和修築水池的歷史記載。這些樹碑刻筆法遒鍵,被稱為“樹腹碑”,是福建省雕刻的三大奇物之一,也是中國罕見的唐代木碑。
目前,唐代所植的兩棵樹至今已逾千載,樹大十圍,古乾垂枝,風吹之時,猶如掃地。傳說義存圓寂時說:“雙檉掃地,石卵開花,我會再來”。石卵是指義存祖師塔座上的石頭,現有裂紋,如開花狀。現在雙檉掃地,石卵開花都成為崇聖寺的景勝 。
地理名勝(2)
古老文明的中國不僅文化深厚,而且風景魅影也是相當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