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美國對各種鴨、雁和天鵝的統稱,有時包括無親緣關係的水棲鳥類,如蹼雞、鷿鷈和潛鳥等。在英國水禽一詞僅指馴養的用以觀賞的天鵝、雁、鴨類,野生的上述鳥類則稱為
野禽,尤其是用獵槍狩獵的場合。水禽養殖業是中國的傳統產業,近年來由於鴨、鵝養殖成本低、周期短、見效快,因此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已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對鴨、鵝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水禽的飼養量不斷增加,據統計中國水禽總量占世界的60%以上。估計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水禽的養殖數量也會穩定增長。
疾病預防


且多數論述不系統。尤其是針對水禽新發疾病和針對新發疾病展開治療的新技術、新方法等內容比較缺乏。
水禽疾病的種類很多,在臨床上主要分為傳染病(分為病毒性傳染病和細菌性傳染病)、寄生蟲病和普通病(包括營養缺乏病、中毒病和其他疾病)。傳染病傳染病是由特異性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等侵入水禽體內,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長繁殖並釋放大量毒素和致病因子,從而使水禽生病乃至引起死亡的疾病。傳染病具有一定潛伏期和臨床表現,並具有傳染性,常引起大批發病和死亡,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一些人畜共患病還會危害人類的健康。傳染病的表現雖然多種多樣,但具有一些共同特徵,根據這些特徵可與其他非傳染病相區別。這些特徵介紹如下。
1、傳染病都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每一種傳染病都由特異的病原微生物引起。如鴨瘟是由鴨瘟病毒引起,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
2、傳染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能在禽類問通過直接接觸、間接接觸或傳播媒介互相傳染,這是傳染病區別於非傳染病的一個重要特徵。當條件合適時,在一定時間裡,某一地區易感禽群中可能有許多動物被感染,並且蔓延散播,形成流行。這種傳染的發生必須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動物這三個必要條件。
3、被感染的水禽發生特異性反應。在傳染過程中,由於病原微生物的刺激,病禽體內會發生免疫學反應,產生特異性的抗體和變態反應,並可通過血清學檢查出來。
4、耐過水禽可獲得特異性免疫。
避暑妙招
1、熊貓寶寶喝綠豆湯
13隻國寶大熊貓享受著貴賓VIP待遇——奧運熊貓館和亞運熊貓館內均安裝了中央空調,保證熊貓寶寶們的舒適“套房”維持在25至27攝氏度之間。奧運熊貓館內,國慶熊貓寶寶“華奧”躺在展示區的木架上,邊吃竹子邊愜意地享受冷氣,時不時還和上來“挑釁”的“香格”扭打在一起。愛乾淨的“水靈”則喜歡窩在運動區的水池裡曬太陽,心情好時還會堵住水管,和噴泉玩一陣子。熊貓寶寶怕熱不怕冷,所以消暑成為頭等大事。除了吹空調、吃冰塊外,飼養員們還特意煮了綠豆湯為小傢伙們解暑添清涼。

2、東北虎戀上涼水澡
陽光下的獅虎山被曬得發燙。飼養員打開獸舍和運動場的門通風,還特意設了一個小水池給百獸之王“泡澡”。東北虎“佳佳”慵懶地把身子完全浸沒在水中,只露出個腦袋閉目養神。鄰居獅子在飼養員的引導下開始沖涼,飼養員把水龍頭指向哪,美洲獅就跟到哪,又喝又淋地頓時精神了許多。沖涼後,獅虎們懶洋洋地各自找片陰涼,打起瞌睡。
3、水禽避暑靠食療
夏天一到,蔬菜水果自然必不可少。每天泡在水裡的水禽似乎比其他動物要滋潤些,但其實禽類也容易中暑。為了防止水禽食欲不振,飼養員調整了它們的飲食結構——適當減少乾飼料,增加青菜、水果等清淡的消暑食物,做起“食療”。高溫天氣,動物們每天吃掉的蔬果達500餘公斤,是平日的3倍。動物園每天消耗近半噸冰塊,分批次供應熊山、大熊貓館、長頸鹿館。冰塊分為兩種,一種是純降溫型,一種是冷凍食品用的。黑熊的最愛就是凍著小魚的“冰棍”,吃起來沒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