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長陵位於洛陽城西北約15公里處孟津縣朝陽鄉官莊村邙山之顛。此處存大小冢各一,大者高35米,底部周長141米;小者高23米,底部周長110米。兩冢相距約100米,當地俗稱“大小冢”。分別為高祖孝文帝長陵和文昭皇太后之陵。孝文帝拓跋宏於太和十七年(493)率軍南下,翌年決定由平城(今大同)遷都洛陽。他實行漢化政策,並規定死後葬洛陽。
基本簡介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一位傑出的皇帝,他五歲即位,聰慧機敏。在他親政以後,為了鞏固北魏封建國家,實行了許多重要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少數民族的封建化進程,為隋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魏孝文帝推行文治,在親政之初,即整頓吏治。對官吏實行三年一考,經三考,“升賢明有績者,退庸劣無功者”。他規定五品以上的官吏由他親自考核。六品以下的官吏由吏部會同地方考核。“上上者遷之,下下者黜之,中中者守其任”。這種整頓,改變了官吏冗散的狀況,使百官勤於政事,對完備封建國家封建制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公元485年魏孝文帝又頒布了均田令,使北方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起來,保證了封建國家的財政收入。他還提倡思想解放,帶頭學習漢族文化知識,採用漢族統治階級的政治制度,與漢族通婚,在他遷都洛陽後,又下令改穿漢服,一年後他又下令改去鮮卑姓,自己首先改姓元,按一元復始的講究,作為全國第一姓。
魏孝文帝的改革,促進了北方民族的融合,出現了歷史上的北魏盛期。在他遷都洛陽之後大規模營造了龍門石窟,為人類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
墓地概況
位於孟津境內的北邙山,因地上古冢林立,地下墓葬密布,故有“生在蘇杭,葬在北邙”的歌詠,有“邙山無臥牛之地”之稱。北邙山古墓葬跨越時代之久、分布密度之大、形制之繁多、構築之複雜均為國內外所罕見,是中華民族歷史長卷的縮影,是中原河洛地區文明的佐證和優秀的旅遊資源。
北魏孝文帝長陵是北邙山最具代表性的古墓葬,是中國歷史上遷都洛陽、改學漢制、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北魏孝文帝的陵墓,該陵位於孟津縣朝陽鎮官莊村東南800米處,東據津高引線約100米。北魏孝文帝長陵及其布局對研究我國墓葬制度發展、演編及影響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2001年6月,國務院將其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由於歷史久遠,農田侵占,水土流失等原因,該陵園建築已不復存在,風土暴露,環境惡劣,喪失其應有的規模和價值。實施旅遊開發工程,一則可極大的改善古墓冢的生態環境,涵養水土,淨化空氣,以取得良好的生態效益。二則可有效提高古墓冢的文物保護,保持現有古墓冢的完整性,重現帝陵原有規制,使這一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得到有效的保護和開發。三則可改善資源狀況,使這一重要歷史文化景觀,煥發新的生機,形成新的旅遊景區,豐富洛陽北線孟津小浪底黃河文化游的內容。
考古勘測
河南洛陽市文物工作者首次完成對北魏孝文帝長陵陵園的全面勘探調查,初步查清了陵園的布局,發現陵園圍牆、大門、建築等基址。
作為國家重點文物調查項目“邙山陵墓群考古調查與勘測”的一部分,08年2月至5月,河南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的文物工作者對北魏孝文帝長陵陵園進行了全面勘探調查。
北魏孝文皇帝,鮮卑族,姓拓跋名宏,後改漢姓元,又稱元宏,是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之一。為適應統治中原的需要,他遷都洛陽,積極倡導和推行漢化政策,他的改革使北魏以“華夏之興邦”的姿態出現在中國的歷史舞台上,在中華民族文明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北魏孝文帝長陵位於孟津縣朝陽鎮官莊村東,附近一大一小兩個土冢。大冢為孝文帝長陵,小冢為孝文帝文昭皇后陵。由於年代久遠,目前除墓上巨大封土巍然猶在外,陵園其他地上建築已蕩然無存。
勘探發現
勘探發現了陵園的圍牆、大門、圍牆外的壕溝、陵園內的建築基址和排水設施,勘探表明,陵園為長方形,其夯土圍牆東西長440米、南北寬390米,牆厚3至4米,陵園總面積17萬餘平方米,圍牆外有3至4米寬的壕溝。根據封土形狀、墓道朝向等,考古工作者認為長陵繼承了東漢的皇陵葬制,與少數民族葬制有明顯區別,是孝文帝漢化政策的反映,但較東漢又有所變化。
據介紹,中國文物工作者對東漢至南北朝皇陵葬制知之甚少,此次長陵陵園全面勘探與調查,對研究這一時期的皇陵葬制有重要價值。
洛陽是中國久負盛名的古代都城,前後有十三朝在這裡建都,建都時間長達千餘年。在洛陽周圍分布著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四代帝陵及其陪葬墓群。數百座高大巍峨的覆斗形古墓冢,在邙山土嶺上星羅棋布,劉秀、元宏等數十位帝王,張儀、樊噲、班超、狄仁傑等數千位將相名流,扶餘王、泉男生等眾多外邦國王,乃至劉禪、李煜等亡國之君,都安息在洛陽城北這幾十里的土嶺上。至於一般富貴人家的墓葬,更是不計其數。
旅遊開發
根據規劃,北魏孝文帝長陵旅遊開發工程主要建設內容為:一是開展古墓冢風土綠化30000平方米,營造景觀林100畝,經濟林300畝,育苗基地200畝。二是修建原有建築,建設陵前神道、闋門、恢復神道石刻,修建圍牆及角樓,設定出土文物展覽館;三是開展基礎設施建設,修建進軍道路,區內遊覽道路、休憩小亭及其他休憩設施,建設旅遊廁所、生態停車場、旅遊服務中心、商貿中心等服務設施。項目共需投資8000萬元。
項目實施後,可使北魏孝文帝長陵成為一處充分體現北魏特色的新的旅遊景觀,並將成為洛陽北線旅遊的又一亮點,可吸引大批遊客到此觀光遊覽。項目建成後,每年預計吸引遊客達10萬人次,經濟綜合收入300萬元。此外300畝經濟林,造林5年後進入盛果期,200畝的育苗基地,3年可取得經濟效益。
參考資料
[1] 世界之窗 http://www.huaxia.com/ytsc/tzhn/zsxm/2008/09/1170017.html
[2] 國家文化局 http://www.sach.gov.cn/tabid/300/InfoID/3906/Default.aspx
南北朝君主陵墓
君主 | 陵墓 | 地點 |
宋孝穆帝—劉翹 | 興寧陵 | 江蘇省丹陽丹徒區 |
宋武帝—劉裕 | 初寧陵 | 江蘇省南京市麒麟門外 |
宋少帝—劉義符 | 江蘇省南京市 | |
宋文帝—劉義隆 | 長寧陵 | 江蘇省江寧蔣山 |
宋孝武帝—劉駿 | 景寧陵 | 江蘇省江寧岩山 |
宋前廢帝—劉子業 | 江蘇省江寧龍山 | |
宋明帝—劉彧 | 高寧陵 | 江蘇省江寧幕府山 |
宋後廢帝—劉昱 | 蒼梧王墓 | 江蘇省江寧壇西 |
宋順帝—劉準[南宋皇帝] | 遂寧陵 | 江蘇省江寧 |
齊宣帝—蕭承之 | 萬安陵 | 江蘇省丹陽胡橋鄉 |
齊高帝—蕭道成 | 泰安陵 | 江蘇省丹陽胡橋鄉 |
齊武帝—蕭賾 | 景安陵 | 江蘇省丹陽建山鄉 |
齊文帝—蕭長懋 | 崇安陵 | 江蘇省江寧金牛山 |
鬱林王—蕭昭業 | 鬱林王墓 | 江蘇省丹陽 |
海陵王—蕭昭文 | 海陵王墓 | 江蘇省丹陽 |
齊景帝—蕭道生 | 修安陵 | 江蘇省丹陽胡橋鄉 |
齊明帝—蕭鸞 | 興安陵 | 江蘇省丹陽荊林鄉 |
東昏侯—蕭寶卷 | 東昏侯墓 | 江蘇省丹陽 |
齊和帝—蕭寶融 | 恭安陵 | 江蘇省南京黃山 |
梁文帝—蕭順之 | 建陵[南梁] | 江蘇省丹陽荊林鄉 |
梁武帝—蕭衍 | 修陵 | 江蘇省丹陽荊林鄉 |
梁簡文帝—蕭綱 | 莊陵 | 江蘇省丹陽蕭梁河 |
梁昭明帝—蕭統 | 安陵 | 江蘇省南京市 |
梁元帝—蕭繹 | 江蘇省江寧 | |
梁宣帝—蕭察 | 平陵 | 湖北省江陵紀山 |
梁孝明帝—蕭巋 | 顯陵[西梁] | 湖北省江陵紀山 |
陳景帝—陳文贊 | 瑞陵 | |
陳武帝—陳霸先 | 萬安陵 | 江蘇省江寧上坊鎮 |
陳文帝—陳蒨 | 永寧陵 | 江蘇省南京市甘家巷 |
陳廢帝—陳伯宗 | 臨海王墓 | |
陳宣帝—陳頊 | 顯寧陵 | 江蘇省南京市西善橋 |
陳後主—陳叔寶 | 河南省洛陽市邙山 |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金陵 | 內蒙古托克托縣 |
魏明元帝—拓跋嗣 | 金陵 | 內蒙古托克托縣 |
魏太武帝—拓跋燾 | 金陵 | 內蒙古托克托縣 |
魏文成帝—拓跋浚 | 金陵 | 內蒙古托克托縣 |
魏獻文帝—拓跋弘 | 金陵 | 內蒙古托克托縣 |
魏孝文帝—元宏 | 長陵[北魏] | 河南省孟津邙山 |
魏宣武帝—元恪 | 景陵[北魏] | 河南省洛陽市邙山 |
魏孝明帝—元詡 | 定陵[北魏] | 河南省登封嵩山 |
魏孝莊帝—元子攸 | 靜陵 | 河南省洛陽市邙山 |
安定王—元朗 | 河南省安陽野馬崗 | |
魏孝武帝—元修 | 雲陵 | 陝西省富平 |
魏孝靜帝—元善見 | 河南省安陽漳水 | |
魏文帝—元寶炬 | 永陵[西魏] | 陝西省富平 |
齊神武帝—高歡 | 義平陵 | 河南省臨漳漳水 |
齊文襄帝—高澄 | 武寧陵 | 河南省臨漳南鼓山 |
齊孝昭帝—高洋 | 文靖陵 | |
齊武成帝—高演 | 永平陵 | |
齊後主—高湛 | 陝西省安康 | |
周文帝—高緯 | 成陵 | 陝西省富平宮裡鄉 |
周閔帝—宇文泰 | 靜陵 | 陝西省富平 |
周閔帝—宇文覺 | 昭陵 | |
周武帝—宇文邕 | 孝陵[北周] | 陝西省鹹陽底張鎮 |
周宣帝—宇文贇 | 定陵[北周] | |
周靜帝—宇文闡 | 恭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