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山

北邙山

北邙山,又名北芒、邙山、北山、平逢山,太平山,郟山。北邙山海拔300米左右,東西橫旦數百里,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北,黃河南岸,是秦嶺山脈的余脈,崤山支脈。主峰翠雲峰,峰上樹木鬱鬱蔥蔥,蒼翠若雲,故稱“翠雲峰”。翠雲峰風景秀麗,是消夏勝地。北邙山不僅是軍事要地,也是絕佳的風水寶地,因此歷史上許多王公將相都選擇最後在此安息,唐朝就有詩云:“北邙山頭少閒土,儘是洛陽人舊墓。”

歷史淵源

北邙山的西端有仰韶文化遺址,這是新石器時期黃河中游地區人類文明的一個標誌。北邙山山勢雄偉,水深土厚,伊、洛之水自西而東貫洛陽城而過。立墓於此,即圓了古人所崇尚的“枕山蹬河”的風水之說。而且在北邙山地表以下5—15米的土層,滲水率低、粘結性能良好、土壤緊硬密實, 因此邙山被視為殯葬安冢的風水寶地,自後漢建武十一年城陽王劉祉葬於北邙山,其後王侯公卿多選墓地於此,就連朝鮮半島的百濟國國王在客死他鄉後,也選擇了邙山為自己的安葬之地。唐代詩人王建說“北邙山頭少閒土,儘是洛陽人舊墓”;白居易則問“何事不隨東洛水,誰家又葬北邙山?”。俗語道:“生在蘇杭,葬在北邙”皆源於此北邙山自東漢以來就是洛陽人的墓地。現存有秦相呂不韋、漢光武帝劉秀、西晉司馬氏、南朝陳後主、南唐李後主的原陵,有唐朝詩人杜甫、大書法家顏真卿等歷代名人之墓。

【呂不韋墓】公元前235年,文信侯呂不韋死去,被其賓客偷偷安葬在洛陽北芒山。《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十二年,文信侯不韋死,竊葬。”

唐代司馬貞《史記索隱》云:“不韋飲鴆死,其賓客數千人竊共葬於洛陽北芒山。”

神話傳說

老子

老子

傳說公元前520年,老子離開周王城守藏室,悄悄來到北邙山之巔的翠雲峰,徹夜砌起太極八卦爐,以乾、坤、坎、離、震、艮、巽、兌八方位,調動天、地、水、火、雷、山、風、澤之靈性,巧運內外相濟之理,專心精煉了九九八十一天。揭爐時,隨著轟然一聲,只見萬道金光四射,直竄雲霄。老子自嘗一粒,瞬間面露紫氣,脫卻凡骨。於是,老子用仙丹點化他的青牛,跨上牛背,由北邙山遠出函谷關“西遊天竺教化胡人”去了。

呂洞賓

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喜游中原。一日,發現洛陽瘟疫四漫,城內死寂。他想到了牡丹根能驅此疫。為救民生,他急升天庭拜見王母娘娘,想求請她身邊的牡丹仙子下凡治病救人。西王母挪諭:“什麼替天行道,莫不是打牡丹姑娘的歪主意?私自下凡必遭天譴。”牡丹仙子感於呂洞賓的至善誠意,便偷偷溜出天宮,在北邙山上空飛撒漫播牡丹種子。王母娘娘知道後,貶她下凡種牡丹。因北邙山土地肥沃, 加上她時時化作和風細雨,那晚播撒的牡丹種子開始出芽、綻花。呂洞賓感恩牡丹仙子的義善,特在北邙山的官道上扎了個茶庵。沒多久,經牡丹根煎湯灌服,瘟疫盡除。人們為感謝牡丹仙子就把北邙山改稱“牡丹山”,並在茶庵處修了一座呂祖庵,敬奉仙人呂洞賓。

旅遊名勝

杜甫陵園

杜甫陵園位於北邙山邙嶺上,墓地坐北面南,東西並排3個土冢,西為杜甫墓,向東依次為長子宗文,次子宗武之墓。墓冢呈漏斗狀,高約10米,墓周長約72米。1980年春,在冢上和四周遍植冬青和柏樹,冬夏蒼翠。冢前有石碑兩通,高約2米。前碑楷書“唐杜少陵先生之墓”,後碑“杜少陵墓”。《載敬堂集·江南靖士詩稿·謁杜甫陵園》:“北邙埋骨眾,名但子堪垂。甘受一椽漏,願除千戶悲。敬身推偽宦,傷世瀉真辭。陵柏今苞茂,詩王繼有誰?”

唐大曆五年(770年)杜甫病歿於行往岳陽的湘江舟中(一說死於耒陽),因家人無力安葬,靈柩厝於岳州(今湖南嶽陽)。元和八年(813年),其孫杜嗣業才將之遷葬於鞏縣(今鞏義市)老城西北約6公里康店村西的邙嶺上(即杜甫陵園所址)。

黃風潭

黃風潭景觀

“四山夾圍而成的蝸形河道,滔天黃浪至此便成了黃色鏇風,水之風越鏇越高,高出堤岸與天擁連卻滴水不漫,一種奇妙的共鳴樂聲代替了本來的狂嘶濫囂,足以銷魂化骨!我有了在黃山飛來石上俯視雲霧中迷離群山的幻覺,身心已在仙境,生死化為一體。不是立於地面而是飄在其中……”(引自《最後一個自殺者》)可惜小浪底截流,奇景不復。

上清宮

上清宮,道教名觀,位於北邙山翠雲峰上。相傳為太上老君煉丹之處,始建於唐代,初稱老君廟。

唐乾封元年(666年)追尊老子為玄元皇帝,開元二十九年(741年)詔令兩京諸州置廟祭祀,因而上清宮又叫玄元皇帝廟,後因避玄宗諱,改稱為元元皇帝廟,最後改為上清宮。當時上清宮規模宏偉,殿堂巍峨,門外有石獅石馬,內有“畫聖”吳道子所繪的《五聖千官像》,十分輝煌壯觀。歷代文人在上清宮中留下了不少墨寶。

詩人杜甫於公元749年登上玄元皇帝廟,一覽洛陽的山河形勢,寫出“山河扶繡戶,日月近雕梁”的名句,宋代的蘇東坡也曾於此刻石題句。

金元遭廢,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年)重建,因為山高風大,改殿頂小瓦為大型釉瓦 (俗稱琉璃瓦),屋脊置鐵瓦,故稱大殿為鐵瓦琉璃殿,今廟內尚存有當時的鐵瓦數塊。

嘉靖三十四年地震時,殿宇被震毀,其後歷經康熙、雍正等朝重修,民國時亦曾整修。抗日戰爭期間慘遭日軍炸彈破壞,僅翠雲洞和洞上平台、三間五脊歇山頂老君殿倖存。

附近還有道教寺觀呂祖庵、武則天避暑行宮、中清宮、下清宮等古建築。

邙山晚眺

每當夕陽西下,萬家燈火,如同天上繁星,登阜遠望,伊洛二川之勝,盡收眼底。“邙山晚眺”,被稱為“洛陽八大景”之一。

洛陽古墓博物館

中國第一座古墓博物館。

北邙山陵墓群是目前中國面積較大的國家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世界上古代陵墓分布較為集中的地區之一。有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四朝十幾個帝王的陵墓及皇族、大臣的陪葬墓,總數在千座以上,為東漢(公元25年-220年)至三國(公元220年-280)時期的古墓。

東部曹魏、西晉帝陵依山為體,無封土;西部東漢、北魏陵區現存地面封土尚有300多座,呈復斗形或圓錐形,最大者直徑在100米以上,高50餘米。已發掘的墓葬中,有用大磚黃腸石壘砌而成,形制巨大;也有規模較小的土洞。出土的大量墓誌,內容涉及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外交往、民族關係等,為歷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道教傳說

相傳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處遊憩之地。世人以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鹹懷仰慕。道教潛隱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靜之山林,故多擇有仙跡傳說之處,興建宮觀,期蔭仙風而功道園融。歷代以來,道侶棲止,香客遊人絡繹不絕,故洞天 福地已成為中國綿繡河山之勝境。 洞天福地,又名三十六小洞天。

第七十福地 北邙山 在東都洛陽縣

相關詩詞

【晉】張載《七哀詩》:“北邙何累累,高陵有四五。借問誰家墳,皆雲漢世主。”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谷水》曰:“北對芒阜,連嶺修亘,苞總眾山,始自洛口,西逾平陰,悉芒隴也。”唐代韓愈《贈賈島》:“孟郊死葬北邙山,從此風雲得暫閒。天恐文章渾斷絕,更生賈島著人間。”

【唐】沈佺期《北邙山》:“北邙山上列墳塋,萬古千秋對洛城。城中日夕歌鐘起,山上惟聞松柏聲。”

【唐】白居易《浩歌行》:“賢愚貴賤同歸盡,北邙冢墓高嵯峨。古來如此非獨我,未死有酒且高歌。”金代元好問《北邙》曰:“驅馬北邙原,踟躕重踟躕。千年富貴人,零落此山隅。”

【唐】王建《北邙行》:“北邙山頭少閒土,儘是洛陽人舊墓。舊墓人家歸葬多,堆著黃金無置處。天涯悠悠葬日促,崗岅崎嶇不停轂。高張素幕繞銘旌,夜唱輓歌山下宿。洛陽城北復城東,魂車祖馬長相逢。車轍廣若長安路,蒿草少於松柏樹。山頭澗底石漸稀,盡向墳前作羊虎。誰家石碑文字滅,後人重取書年月。朝朝車馬送葬回,還起大宅與高台。”

【唐】張籍《北邙行》:“洛陽北門北邙道,喪車轔轔入秋草。車前齊唱薤露歌,高墳新起日峨峨。朝朝暮暮長送葬,洛陽城中人更多。千金立碑高百尺,終作誰家柱下石。山頭松柏半無主,地下白骨多於土。寒食家家送紙錢,鴟鳶作窠銜上樹。人居朝市未解愁,請君暫向北邙游。”——《樂府詩·薤露》:“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

【金】元好問《臨江仙》:”今古北邙山下路,黃塵老盡英雄。人生長恨水長東。幽懷誰共語,仰首望飛鴻。 蓋世功名將底用,從前錯怨天公。浩歌一麯酒千鍾。男兒行處是,未要論窮通。"

【明】薛瑄《北邙行》:“北邙山上朔風生,新冢累累舊冢平。富貴至今何處是,斷碑零碎野人耕。”

【元】張養浩《山坡羊·北邙山懷古》悲風成陣,荒煙埋恨,碑銘殘缺應難認。知他是漢朝君,晉朝臣?把風雲慶會消磨盡,都做北邙山下塵。便是君,也喚不應;便是臣,也喚不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