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馬市

候馬市

侯馬市位於山西省南部,臨汾市南部,東鄰曲沃,西接新絳,南連聞喜,北靠襄汾。侯馬市位於山西省南部、汾河與澮河交匯處,處於臨汾、運城、晉城三市及晉、秦、豫三省的三角中心位置。東西長約17.5千米,南北寬約16.5千米。總面積274平方千米,總人口23萬人(2004年)。市人民政府駐路西街道市府路。郵編:043000。代碼:141081。區號:0357。拼音:Houma Shi。

基本信息

概況

市境內地勢較平坦,屬晉南盆地的一部分。海拔高度在420-257米之間,南部紫金山的海拔1055米。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氣溫12.6℃,一月最冷,平均-2.4℃;七月最熱,平均氣溫26.1℃。

進入新世紀以來,侯馬市委、市政府立足當地實際,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科學發展觀,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實施全市大經營戰略,不斷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和工貿市、開放市、省強市、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步伐,向聚合資源、輻射周邊的區域性中心城市邁進。2004年,侯馬市人均GDP完成12000元,人均財政收入134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9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820元。自身可持續發展能力在全省縣市位居第一,綜合經濟實力已跨入全省縣域經濟20強,農村小康建設跨入全省10強。今年1—7月份全市GDP完成18.2億元,同比增長15.2%,財政收入2.55億元,同比增長44%。截止目前,侯馬市已連續7次奪得“全國衛生城市”桂冠、連續4次獲得“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連續3次榮獲“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先進縣市”,先後被評為“全國體育先進市”、“全國民政工作先進市”、“全國綠化先進市”、“全國廣播電視先進市”、“全國生態環境建設示範市”、“山西省文化先進市”、“山西省教育先進市”、全省首座“山西省園林城市”、首座縣級“山西省文明城市”。

候馬市候馬市

歷史

候馬春秋戰國時期稱新田,為晉國都城。秦置絳縣,西漢封絳候周勃於此。東漢稱絳邑縣,自北魏太和十一年起歷代皆為曲沃縣地。唐貞觀十年設新田府,明洪武八年設驛站,居官驛丞,故稱候馬。清嘉慶年間設巡司。直至解放初期,均為曲沃縣轄屬候馬鎮1958年8月,曲沃新絳汾城合併建候馬市。1962年去市復設曲沃縣。1971年復置候馬市,與曲沃縣分設。

地理地貌

侯馬市地勢平坦開闊,除南部紫金山外,其餘地區均為平原,一般海拔420至460米,平均坡度在千分之五以下,低山丘陵只占到百分之十一。主要河流有汾河澮河,河水常流不息。

氣候
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年均氣溫12.6℃,一月零下4.5℃,七月 26.5℃,年降雨量600毫米,霜凍期為十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上旬,無霜期190天。

工農業
全市現有耕地 15.17萬畝,糧食作物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棉花蔬菜為主。林木面積3.12萬畝,占森林面積的7.6%,占宜林面積的84.5%。畜牧業主要有牛、騾、馬、驢、羊等。經濟以工業為主,主要行業有機械、軍工、電力、建材冶金、棉紡食品加工等。手工業行業主要有陶瓷塑膠縫紉印刷等。

候馬市候馬市

交通
境內交通便利,為山西交通樞紐之一。南同蒲鐵路縱貫全境,大運、晉城至禹門口兩條公路幹線在此十字交匯。此外還有南同蒲複線與候西鐵(侯馬至西安)、侯月(侯馬至河南月山鐵路。另外,市內有四條鐵路專用線,兩條地方性公路,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

風景名勝
文物古蹟主要有候馬晉國遺址,候馬奴隸殉葬墓,金代台模型等。

行政區劃

2000年侯馬市總人口225123人,各鄉鎮人口: 路東街道 32053 路西街道 25756 澮濱街道 34153 澮南街道

候馬市候馬市

3490 侯北街道 3732 侯馬鄉 45181 上馬鄉 23994 高村鄉 17915 張村鄉 21182鳳城鄉 17667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侯馬市轄5個街道辦事處、5個鄉,79個居民委員會、81個行政村,總面積274平方千米,總人口21.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8萬人,全市人口密度為771.7人/平方千米。

侯馬市轄5個街道、3個鄉,81個行政村:澮濱街道路西街道路東街道張村街道、上馬街道、新田鄉、高村鄉、鳳城鄉。

交通樞紐

侯馬市是山西南部的一座交通樞紐城市,境內鐵路公路四通八達:南同蒲鐵路侯西侯月鐵路大運公路、晉韓

候馬市候馬市

公路及大運高速公路、陽西高速公路在此呈三個交通大十字,構成晉南重要的交通樞紐。侯馬北鐵路編組站占地2000畝,日均接發列車73對,年改編3800多列,傳送旅客100餘萬人次,傳送貨物260多萬噸,是華北最大的鐵路編組站之一。三皇運業集團公司是山西省最大的公路運輸企業之一,每天發往全國近百個大中城市(縣)的客運班車500餘班次。侯馬是新亞歐大陸橋荷蘭魯特丹港中國山東的日照市)上重要的交通樞紐

近幾年,侯馬市道路交通建設發展迅速。先後投資近億元,完成了大運高速公路連線線、環鄉公路拓寬、村村通水泥路油路、各工業園區路網、旅遊線路等130多公里公路油路建設,實現了“過境公路等級化、環鄉公路一級化、村通公路標準化”,使侯馬的交通區位優勢進一步增強。

古文化

侯馬,古稱“新田”,是春秋時期“五霸”之一晉國晚期的國都,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公元前585年,晉景公以“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澮 以流其惡,且民從教,十世之利”而遷都於此,之後傳位十三世,歷時209年,期間延續晉國霸業一個半世紀。公元前376年,韓、趙、魏三家分晉,稱雄戰國。所以後人把山西稱為“晉”或“三晉”。

候馬市候馬市

悠久的文明史為侯馬留下了豐富而燦爛的文化遺產。現已發掘的有:古城遺址祭祀遺址墓葬遺址鑄銅遺址、廟寢遺址和數十萬件珍貴的出土文物。侯馬“晉國遺址”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侯馬盟書”已出土的5000多件寫有毛筆字跡的玉片石片,記載了晉侯盟誓及當時政治、軍事和社會情況,1995年被評為建國以來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侯馬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從古到今英才輩出。晉國十三公六卿上演一幕幕歷史大劇,唐代中書令裴泰,五代後晉將軍秦憲,元末明初金帶都指揮王進,明代禮部尚書李浩、大將軍裴良積,清代巡撫裴亻率 度、裴宗錫,清末民初農民起義領袖鍾仁義、鍾仁天、靳殿華都出生在這片熱土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彭真1902年10月12日出生於侯馬市垤上村。聞名全國的總政歌舞團優秀青年歌手譚晶也是從侯馬飛出的百靈鳥

侯馬立足悠久而燦爛的新田文化,實施經營文化戰略,打造文化品牌。新世紀以來,侯馬連續舉辦了“兩會一節”、“兩節一會”和兩屆“山西侯馬·新田春秋古都文化節”,建設了新田廣場、晉國古都博物館廟寢遺址公園、平陽鑄銅遺址公園、台駘廟及千畝蓮池晉國寶鼎等文化旅遊設施,新田文化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和開發利用。市文聯、作家協會、書法家協會、攝影家協會、美術家協會、民間藝術家協會等組織團體活動頻繁。每年三個月的消夏文化活動好戲連台。節慶文化、社區文化、農村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等民眾性的文化活動異常活躍。古都新田文化增添了豐富多彩的時代內涵,成為侯馬市對外開放的新優勢。

新興經濟

工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侯馬不僅有實力雄厚的國有企業,而且民營企業也象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壯大。侯馬市從礦產資源少的現實出發,大力發展“兩高一低”(高科技、高附加值、低污染)的新興工業產業,按照“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規模化”與建設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的總要求,重點推進新建項目的達產達效。已初步形成了生化製藥、精密鑄造、清潔能源和農副產品加工等四大新興產業。近幾年,侯馬新上工業項目90餘個,累計投資80多億元,預期收入達100億元,利稅10億元。今年初提出的十大工業調產項目已初步落實,其中湯榮年產8萬噸精密鑄件擴建項目、中化寰達57萬噸機焦項目、華銅年產5萬噸電解項目等5大項目已勝利竣工。1—7月份,建邦、中化寰達、華強等8個企業新增稅收5349萬元,占同期新增財政收入的68.4%。

候馬市候馬市

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整體推進。侯馬有15萬畝耕地,人均只有1.2畝,發展高效特色農業成為侯馬農業調產的主線。經過幾年的努力,農業調產已初戰告捷。圍繞鳳城3萬畝優質小麥、飛機場和高村1萬畝蘆筍、張村5000畝紅棗和新田鄉3000畝油桃,已形成連片規模種植。畜牧業養殖“百千萬”工程取得喜人成績,規模養殖戶已達50餘戶。28個農業龍頭企業和項目帶動了全市農業產業化進程。農村工業化方面,全市已發展民營企業100多家,吸納農村勞動力2.8萬個。農村城鎮化方面,建成了現代化農村10個、園林示範村10個,南西莊、秦村、垤上等村建起農民住宅樓18幢,600多戶農民遷入住宅小區。目前,侯馬實現了村村通油路、村村通電話、村村通閉路電視。

商貿繁榮物流活躍。侯馬素有“南來北往商賈地,千車百貨旱碼頭”之稱。新世紀以來,侯馬市按照“內涵上檔次、外延拓領域”的方針,構築大商貿、發展大流通。近幾年又新建商貿市場19個。目前,全市擁有服裝、鞋帽等各類大型專業綜合批發市場41個,商品輻射周邊10多個省份100多個縣市,年成交額60多億元,上繳稅費3000多萬元。同時,發揮海關、商檢、口岸的優勢,發展現代物流業。今年前半年,華翔購物廣場、華翔大酒店先後開業,通盛醫藥物流配送中心主體工程完工,利信飲片配送中心已經奠基,大運高速公路樞紐物流中心正在籌建中。

城市建設

侯馬市以人為本,努力建設生態園林城市,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2000年以來,先後完成城市綠化綜合整治“1142”、“11233”等一系列建設工程,建成10公里綠色通道,12公里臨街透視牆,40處街頭綠地和街心公園,5

候馬市候馬市

個大型城市廣場,開通了文明路等6條城市主街道。新建大運高速公路連線線綠化帶6公里,全市擁有公共綠地100多萬平方米,人均9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35%,機關、企業、居民、庭院綠化達標率達70%,立體綠化14萬平方米。市區形成了“一街一景,三季有花,四季見綠,城在林中”的景觀。同時,完成了供水、排水、供熱、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城市水源地擴建工程已經完成70%,新田小區、銀河花園廣場主體工程基本完工,新開通北環路——澮濱北街也將交付使用。

全面構建的和諧社會

面對改革開放和社會經濟建設的新形勢,侯馬市委、市政府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進步,努力構築侯馬和諧社會。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對全市人民承諾的免徵農業稅、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大運高速公路連線線至程王西路亮化工程、城市園林綠化提高一個百分點、“村村通”水泥路工程、農村計畫生育政策獎勵、市人民醫院傳染病區建設、林城收費站搬遷、“三山”搬遷、城市大氣質量有較大提高等十件實事有的已經落實,有的正在落實。 “十件實事”的落實為民眾帶來真正的實惠,為構建侯馬和諧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一個經濟繁榮、人民富裕、社會和諧、生態良好的新侯馬將展現在市人面前。

歷史沿革

公元前585年晉景公以"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澮以流其惡,且民從教,十世之利",將都城遷至新田,稱為新絳。傳位13世,歷時216年。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在此設驛站,北接平陽府,直達幽燕,南出鐵嶺關,通往秦、豫、蜀、楚,為北方最大的驛站之一。因配備馬匹多,過往的朝政要員多在此食宿等侯,換乘馬匹,故稱侯馬。

候馬市候馬市

春秋戰國時期,侯馬稱新田,為晉國的都城,也是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西漢周勃封絳於此地,置絳縣於新田,東漢為絳邑縣,屬平陽郡。到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曲沃縣後,歷代皆屬曲沃縣。唐貞觀十年(636年)於此置十道府兵,設新田府,元代於公元1375年驛馬站,居官驛丞,後改稱侯馬明洪武八年絳州在此地設金台驛,並設驛丞。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設巡司,屬平陽府,民國元年廢府,屬河東道。抗戰前的侯馬系曲沃閻錫山政府管轄,抗戰後,侯馬屬中共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太岳行署曲沃縣1947年4月6日解放,1949年2月屬晉南區新絳分區。1950年臨汾專區1971年臨汾地區行署。1956年10月國務院決定設侯馬市籌備處,1957年12月籌備處暫撤銷。1958年8月曲沃、新絳、汾城三縣合併為侯馬市,1962年因國民經濟暫時困難,侯馬市下馬緩建,1971年7月國務院[1971]國發41號檔案批准恢復侯馬市,同年8月1日侯馬市曲沃縣分署辦公至今。

2000年,侯馬市總人口225123人,各鄉鎮人口: 路東街道 32053 路西街道 25756 澮濱街道 34153 澮南街道 3490 侯北街道 3732 侯馬鄉 45181 上馬鄉 23994 高村鄉 17915 張村鄉 21182 鳳城鄉 17667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侯馬市轄5個街道辦事處、5個鄉,79個居民委員會、81個行政村,總面積274平方千米,總人口21.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8萬人,全市人口密度為771.7人/平方千米。

侯馬市轄5個街道、3個鄉,81個行政村:澮濱街道路西街道路東街道張村街道上馬街道新田鄉高村鄉鳳城鄉

候馬盟書

候馬市候馬盟書

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戰爭不斷。為鞏固自己的勢力,奪取霸主地位,諸侯們經常通過盟誓活動團結文臣武將來加強實力。盟書(又叫“載書”)就是天子與諸侯之間,諸侯互相之間,諸侯與大夫之間,向神盟誓時寫在策上的文字,上面記載了盟誓活動的內容。盟書通常1式2份,1份在盟府,1份則埋入地下,以示有神靈作證,不得反悔。1965年,我國考古學家在山西侯馬發現了1份盟書,由此稱為“候馬盟書”。

候馬盟書用玉片做成,出土共有5000多件,每件大小不一,雕刻細緻,用毛筆書寫,字跡與春秋晚期的銅器銘文相似,大部分為紅色,也有黑色,比較清晰。字數有多有少,多達200字,少則10多字。候馬盟書是春秋晚期晉國趙殃與大夫們訂立的文字條約,要求參加者效忠盟主,共同抗擊敵人,不再擴充財產土地,不與敵人來往。

候馬盟書的發現,對研究中國古代盟誓制度和文字,研究晉國歷史,以及中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情況有重大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